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章 第四节 地下防水工程.ppt
《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章 第四节 地下防水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章 第四节 地下防水工程.ppt(7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检验,第二章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检验,第四节 地下防水工程,桩基工程,学习重点:1、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2、卷材防水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学习要求:1、掌握水泥砂浆防水层质量检验;2、熟悉卷材防水层质量检验3、了解涂料防水层质量检验。,概述,地下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一个子分部工程。地下防水的主要形式有: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水泥砂浆防水、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等。(一)施工原则:1、杜绝防水层对水的吸附和毛细渗透2、接缝严密,形成封闭的整体;3、消除所留孔洞造成的渗漏;4、防止不均匀沉降而拉裂防水层;5、防水层做至可能渗漏范围以外。
2、,概述,(二)施工特点:1、质量要求高:长期水压作用下不渗、不漏2、施工条件差:坑内、露天、地上地下水;3、材料品种多:质量、性能不统一;4、成品保护难:施工期长,材料薄,强度低;5、薄弱部位多:变形缝、施工缝、后浇缝、穿墙管、螺栓、预埋件、预留洞、阴阳角,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一、防水混凝土种类 1、普通防水混凝土2、外加剂防水混凝土:(5种)(1)减水剂防水混凝土:掺木质素磺酸钙、磺酸钠盐、糖蜜类(0.20.5%)防水机理:减少用水量,毛细孔少;水泥分散均匀,孔径、空隙率小。(2)密实剂防水混凝土:三乙醇胺(
3、掺量0.05%)防水机理:水化物增多,结晶变细。(3)引气剂防水混凝土:松香酸钠(掺量0.03%)防水机理:密闭气泡阻塞毛细孔。(4)防水剂防水混凝土:氯化铁防水剂(掺量3%)防水机理:产生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凝胶体填充毛细孔。(5)膨胀剂防水混凝土膨胀源:水化硫铝酸钙(钙矾石),氢氧化钙,氢氧化镁 防水机理:补偿收缩,防止化学收缩和干缩裂缝,混凝土密实。,防水混凝土,二、防水混凝土原材料要求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2、砂、石:(1)砂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0%,泥块含量不宜大于1.
4、0%;(2)不宜使用海砂;在没有使用河砂的的条件时,应对海砂进行处理后才能使用,且控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3)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应大于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4)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用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防水混凝土,3、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1)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3)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加到45%;(4)灰砂比宜为1:1.51:2.5;(5)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40mm,坍落度
5、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防水混凝土,二、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1、做好施工准备:1)编制施工方案:浇筑顺序:底板底层墙体底层顶板墙体浇筑方案:底板分区段分层;墙体水平分层交圈。每小时浇筑量,机械道路布置,人员安排,应急措施。2)混凝土试配:保证强度、抗渗标号及施工和易性。3)做好薄弱部位的处理。4)做好排降水工作:地下水位低于施工底面300,雨水不流入基坑。5)人员分工与技术交底。,防水混凝土,2、施工要点:(1)模板:强度、刚度高,表面平整,吸水性小,支撑牢固,安装严密,清理干净。(2)钢筋:保护层用垫块同混凝土;支架、S钩、连接点、设备管件均不得接触模板或垫
6、层。(3)混凝土搅拌:配料准确,搅拌均匀,2min,有外加剂时应按其要求加入、拌制。(4)混凝土运输:防止分层离析和坍落度损失;气温高、运距大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防水混凝土,(5)混凝土浇筑:1)做好浇筑前准备:检查钢筋、模板、埋件,薄弱部位处理。2)自由下落高度1.5m,墙体直接浇筑高度3m,否则用串筒、溜管。3)钢筋、管道密集处,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4)分层浇捣,每层厚300400mm,上下层间隔1.5h且不初凝。5)墙体底部先垫浆,往上逐渐减少坍落度,顶面撒石子压入。6)振捣密实,不漏振,不欠振,不过振,插入下层50100mm。(6)养护与拆模:混凝土终凝(浇后46h)后开始养护,1
7、4d,避免早期脱水;冬施混凝土入模温度 5,不宜蒸汽加热养护;拆模不宜过早,防止开裂和损坏。,防水混凝土,三、抗渗性能评价1、留试块:连续浇筑量在500m3以下时留一组;且每项工程不少于两组。2、每组六块(175185150圆台体)一组标养:抗渗标号应达到试验标号,最低不低于设计标号;一组同条件养护:作结构抗渗性能的依据,不应低于设计标号。,防水混凝土,四、防水薄弱部位处理1.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混凝土宜整体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1)留设位置:底板、顶板应连续浇筑;墙体:水平施工缝:可留在,底板表面以上300500mm 顶板底面以下100mm,的墙身上;,施工缝距孔洞边缘300mm。垂直施工
8、缝:避开水多地段,宜与变形缝结合。,(2)施工缝形式与处理,(3)留缝及接缝要点:,1)位置正确,构造合理,2)止水板、条接缝严密;3)原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接缝;4)接缝前凿毛、清理(粘止水条);5)接缝时:垂直缝先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平缝先垫浆(1:1砂浆3050厚)或涂刷界面剂;浇混凝土要及时,层厚500mm,振捣密实。,止水钢板,2.结构变形缝(沉降、伸缩):(1)构造形式和材料作法:加止水带。构造:据结构变形情况、水压大小、防水等级确定,橡胶止水带断面形式,止水条,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和嵌缝材料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
9、止水带复合使用,中埋式金属止水带,(2)变形缝的施工要点1)止水带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接头在水压小的平面处,宜焊接连接,不得叠接;转弯处半径75mm,可卸式底部座浆5mm或涂刷胶黏剂2)混凝土施工:止水带两侧不得粗骨料集中,牢固结合;平面止水带下浇筑密实,排除空气;振捣棒不得触动止水带。,3.后浇带,是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的刚性接缝,用于不允许留柔性变形缝且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1)留设形式与要求:要求钢筋不断,边缘密实。留设形式:,后浇带防水构造(一),后浇带防水构造(二),后浇带防水构造(三),外贴止水带,2)补缝施工要点:间隔时间6周,气温较低时施工;接口处凿毛、湿润,除锈,清理干净;
10、做结合层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振捣密实;48h后养护,4周。,4.穿墙管道(1)固定管:外焊止水板或粘遇水膨胀橡胶圈(2)预埋焊有止水板的套管:穿管临时固定后,外侧填塞油麻丝等填缝材料,用防水密封膏等嵌缝;里侧填入两个橡胶圈,并用带法兰的短管挤紧,螺栓固定。,固定式穿墙管的防水构造,套管式穿墙管的防水构造,5.穿墙螺栓:防水混凝土墙体支模时尽量不用穿墙对拉螺栓,否则采取止水措施。1)止水方法:焊接方形钢板止水环(连续满焊)2)封头处理:拆模后,工具式螺栓的坑内填塞嵌缝材料,封堵1:2膨胀砂浆,硬化后迎水面刷防水涂料。,地下室混凝土外墙内外模板间的对拉螺栓上通常按需要焊接止水片,防止沿拉杆形成渗水
11、通道。,焊接的止水片,穿墙拉杆,防水混凝土,五、防水混凝质量检查主 控 项 目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3、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防水混凝土,一 般 项 目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准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
12、于0.2mm,且不得贯通。检验方法:用刻度放大镜检查。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应为+8mm、-5mm;主体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5mm。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水泥砂浆防水层,适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不适用于受持续振动或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水泥砂浆防水层,一、水泥砂浆防水层材料要求:1、水泥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2、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1%;3、用于拌制水泥砂浆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4、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章 第四节 地下防水工程 建筑工程 质量 第二 第四 地下 防水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2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