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ppt
《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ppt(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章 地基与基础,2.1地基处理及加固2.2桩基工程2.3桩承台筏式基础施工2.4工程实践案例,2.1 地基处理及加固,地基即指建筑物基础以下的土体,地基的主要作用是承托建筑物的基础;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加固的天然土层上时,这种地基称之为天然地基。若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则必须事先要经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这种地基加固称为地基处理。地基加固处理的原理是:将土质由松变实,将水的含水量由高变低。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挤密桩法、深层搅拌法、化学加固法等,2.1.1 换填法,挖:挖去表面的软土层,将基础埋置在承载力较大的基岩或
2、坚硬的土层上。填:软土层很厚,而又需要大面积进行加固处理,则可在原有的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定厚度的好土或砂石、矿石等。换: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即换土垫层法,施工时先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挖去,而用人工填筑的垫层作为持力层,按其回填的材料不同可分为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等。,(1)砂和砂石地基(垫层)禁忌1:用干细砂或含泥量大的砂铺设砂地基 现象、危害性:干细砂含水量低,孔隙率大,难以振捣,压夯实;含泥量大的砂铺设砂地基,阻塞排水通道,不利于下层地基孔隙水排出,两者都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变形大。防治措施:砂地基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用细砂应掺加25%30%的粒径
3、20-50mm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或掺加一定比例的中、粗砂拌均,在最优含水量下分层铺设,振捣或压、夯实;砂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地基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禁忌2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基上用水撼法铺设砂和砂石地基 现象、危害性 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膨胀土具有受水浸湿后膨胀,失水后收缩的特性。在这类地基上采用水撼法铺设砂和砂石地基,使地基大量泡水,对前者将产生大量不均匀沉陷,使地基遭受破坏;对后者将反复产生不均匀的升降,同样使地基遭受破坏产生严重的后果 防治措施:应防止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和膨胀土地基上用水撼法施工砂和砂石地基。,禁忌3 人工级配
4、砂石地基不拌合均匀铺设 现象、危害性 人工级配砂石地基配合比例是通过试验确定,如不拌合均匀铺设,将使地基中存在不同比例的砂石料,甚至出现砂窝或石子窝,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降低地基承载力,在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陷。防治措施 人工级配砂石料必须按体积比或重量比准确计量,用人工或机械拌合均匀,分层铺填夯、压实;不合要求的部位应挖出,重新拌合均匀,再按要求铺填夯、压密实。,禁忌4 地基底面标高不一时,不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不采取先深后浅的顺序铺设 现象、危害性 地基底面标高不同时,采取按原自然边坡不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不按先深后浅的顺序,不分层直接下料铺设,在斜坡面处很难以夯压密实,使斜坡处承载力不
5、足,且易产生滑动,使地基产生不均匀下沉。防治措施 地基底面标高不同时,边坡应挖成阶梯形(或平缓斜坡搭接,按先深后浅的顺序分层铺设,搭接处充分夯、压密实。,禁忌局部软弱土层不处理就施工 现象、危害性在地基中存在局部软弱土层,不经处理就直接在其上施工砂或砂石地基,将在该部位形成软弱土夹层,降低地基强度,产生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将局部软弱土层挖出,基底夯实后分层回填灰土或砂、砂石料,仔细夯压实;如软弱土层为厚度较小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可采取挤淤处理。在软弱土面上填块石、片石等,将其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再在其上施工砂或砂石地基。,禁忌铺设的地基密实度差 现象、危害性地基铺设后,铺填的砂、砂石的干质量
6、密度或贯入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造成原因有:砂、石质量不符合要求,砂石级配不良,铺填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导致无法夯、压实,甚至不夯压,铺填时对砂、砂石的含水率控制不当等。从而使地基强度(承载力)降低、地基变形加大,甚至上部建筑物开裂。防治措施级配良好,施工时分段、分层进行,在下层密实度检验合格后,可进行上层施工。每层铺筑厚度和砂、砂石含水率控制不宜超过表中数值。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其中夯实法适用于砂石地基。,表2.1 砂和砂石垫层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优含水量,用砂垫层处理的上海机械学院动力馆,(2)灰土垫层 禁忌1灰土早期泡水 现象、危害性灰土铺后或夯打完后不久,遭受雨淋或被水
7、浸泡。主要雨天未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作临时性覆盖;在地下水位以下做灰土时,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不当,造成灰土地基浸泡和疏松,强度、抗渗性下降。防治措施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和基坑(槽)回填,或在表面作临时性覆盖,防止日晒雨淋;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槽)内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夯实后的灰土d内不得受水浸泡;尚未夯实或刚夯打完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和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浸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禁忌2灰土受冻胀、疏松、开裂 现象、危害性灰土早期受冻胀,成片疏松、开裂、脱落。主要原因是冬季在受冻的基层上铺灰土或土料中夹有冻块,或夯
8、完后未进行覆盖保温,使灰土受冻胀、鼓裂、疏松,灰土间粘结力降低。造成灰土强度、整体性、抗渗性降低。防治措施灰土冬季低温下施工应在基层不冻的状态下进行,土料应覆盖保温,冻土及夹有冻块的土料不得使用;已熟化的石灰应在次日用完,以充分利用石灰熟化时的热量;当日拌合的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完,表面应用塑料薄膜和草垫覆盖严密保温,以防灰土地基早期受冻降低强度。已受冻胀、松软的灰土应除去或补填夯打密实。,2.1.2 强夯施工,强夯法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设备简单、能处理的土壤类别多等特点。施工时用起重机将很重的锤(一般为8t-40t)起吊至高处(一般为6m-30m),使其自由落下,产生的巨大冲击能量和振动能量
9、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达到地基受力性能改善的目的。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砂性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和回填土。,施工要点 施工前应进行试夯,试夯面积不小于10m10m,对试夯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正式夯击施工时的技术参数。场地应做好排水工作,地下水位高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措施,冬季施工要采取防冻措施。夯点的布置应根据基础底面形状确定,施工时按由内向外、隔行跳打原则进行,夯实范围应大于基础边缘3 m。,2.1.3 其他较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挤 挤密地基,拌搅拌法加固地基,2.2 桩基工程,1-柱;2-承台梁;3-承台;4-桩;5-桩基持力层,按桩的受
10、力情况,桩可分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a)端承桩(b)摩擦桩,2.2.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预制方桩,预应力管桩,较合理的打桩顺序,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先张法采用离心工艺成型,离心成型的PC、PTC宜采用常压蒸养 PHC宜采用常压和高压蒸养,压桩流程(1)桩机就位(2)桩机调水平(3)吊桩、桩就位(4)桩身垂直度调整(5)压入第一节桩(6)两节桩的焊接(7)按试桩报告控制标准终压,2.2.3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灌注桩是直接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与预制桩相比,具有施工噪声低,振动小、挤土影响小、无需接桩等优点。但成桩工艺复杂,施工速度较慢,质量影响因
11、素较多。根据成孔工艺的不同,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分类(按成孔方法)(1)钻孔灌注桩(2)沉管灌注桩(3)人工挖孔灌注桩(4)钻扩或爆扩成孔灌注桩 等,2.2.3.1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用钻孔机械进行灌注桩成孔时,为防止塌孔,在孔内用相对密度大于1的泥浆进行护壁的一种成孔施工工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的不同,可分为冲击成孔灌注桩、冲抓成孔灌注桩、回转钻成孔灌注桩和潜水钻成孔灌注桩。其中以回转钻成孔灌注桩应用最多。回转钻机具有钻头回转切削、泥浆循环排土、泥浆保护孔壁。施工时是一种湿作业方式;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根据泥浆循环方式,
12、分为正、反循环两种施工方法。,泥浆护壁成孔用泥浆保护孔壁并排出土渣而成孔,适用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砾)石土及风化岩层;以及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较大的岩层。干作业成孔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风化岩层。,图2-4回旋钻机工作示意图 图2-5 潜水钻机工作示意图1-座盘;2-斜撑;3-塔架;4-电机;5-卷扬机;1-钻头;2-钻机;3-电缆;4-泥浆压入或排出管;6-塔架;7-转盘;8-钻杆;5-滚轮;6-方钻杆;7-电缆滚筒;8-卷扬机;9-卷扬机;9-泥浆输送管10-钻头 10-防暴开关;11-电流电压表;12-起动
13、开关,潜水钻机 1一钻头;2一潜水钻机;3一电缆;4一护筒;5一水管;6一滚轮支点;7一钻杆;8一电缆盘;9一卷扬机;10一控制箱,泥浆护壁成孔潜水钻机成孔 潜水钻机:一般条件下都可使用,钻孔直径可达1m,深度可达2030m,最深可达50m。这是一种旋转式钻孔机械,其动力、变速机构和钻头连在一起,加以密封,因而可以下放至孔中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切削土壤成孔。,回旋钻机成孔 回旋钻机是由动力装置带动钻机的回旋装置转动,并带动带有钻头的钻杆转动,由钻头切削土壤。切削形成的土渣,通过泥浆循环排出桩孔。,回旋钻机1一座盘;一斜撑;一塔架;一电机;一卷扬机;一塔架;一转盘;8一钻杆;9一泥浆输送管;10一钻
14、头,冲击钻成孔和冲抓锥成孔,图2-6 冲击钻成孔示意图 图2-7 双绳冲抓锥施工布置1-副滑轮;2-主滑轮;3-主杆;4-前拉索;1-钻孔;2-护筒;3-冲抓锥;5-后拉索;6-斜撑;7-双滚筒卷扬机;4-开合钢丝绳;5-吊起钢丝绳;8-导向轮;9-垫木;10-钢管;11-供浆管;6-天滑轮;7-转向滑轮;8-钻架;12-溢流口;13-泥浆溜槽;9-横梁;10-双筒卷扬机;14-护筒回填土;15-钻头 11-水头高度;12-地下水位,冲击钻成孔 主要用于在岩土层中成孔,成孔时将冲锥式钻头提升一定高度后以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破碎岩层,然后用掏渣筒来掏取孔内的渣浆。,冲击钻机1一滑轮;2一主杆;3一
15、拉索;4一斜撑;5一卷扬机;6一垫木;7一钻头,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正循环施工法,泥浆经钻杆内腔流向孔底,将钻头切削破碎下来的钻渣岩屑,经钻杆与孔壁的环状空间,携带至地面,如图2-所示。该施工方法设备简单轻便,适应狭小场地作业,操作简易,配套设备、器具较少,工程费用低,应用范围广。但对于桩孔直径较大(一般大于0.8m)、桩孔深度较深及易塌孔的地层,则效率较低、排渣能力较差,孔底沉渣多、孔壁泥皮厚;对含有卵石、砾石的地层不适用。正循环钻机主要由动力机、泥浆泵、转盘钻架、钻杆、水龙头和钻头等组成。,泥浆由空心钻杆内部注入,并从钻杆底部喷出,携带钻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动,由孔口将土渣带出流入沉淀池,经
16、沉淀的泥浆流入泥浆池再注入钻杆,由此进行循环。沉淀的土渣用泥浆车运出排放。适用于小直径孔(直径在0.8m以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反循环施工法,通过泵吸或射流抽吸,或送入压缩空气,使钻杆内腔形成负压与充气液桩形成压差,使经过钻杆与孔壁间的环空间隙流向孔底的泥浆,携带钻头切削下来的钻屑,由钻杆内腔高速返回地面泥浆池。由于泥浆上返速度快,排渣能力强,孔底水力流场合理,钻头始终处于新鲜土层或岩层面上切削、破碎,成孔效率高,排渣能力强,对孔壁的冲刷作用小,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相对较薄,成孔质量好。,泥浆由钻杆与孔壁间的环状间隙流入钻孔,然后,由砂石泵在钻杆内形成真空,使钻下的土渣由钻杆内腔吸出至地面而
17、流向沉淀池,沉淀后再流入泥浆池。反循环工艺的泥浆上流的速度较高,排放渣土的能力强大。适用于大直径孔。,图2-10泵吸反循环示意图 图2-11 射流泵反循环示意图1-转盘;2-钻杆;3-钻头;4-沉淀池;5-水龙头排渣管;6-砂石泵,气举反循环是利用气举泵的工作原理实现冲洗液反循环的,如图2-12。压缩空气通过供气管路(可以是专门的风管,也可以是双壁钻杆的外环空间,图示为后者)送至孔内气水混合室,在这里空气膨胀、液气混合,形成一种密度小于液体的液气混合物,并在钻杆内外重度差和压气动量的联合作用下,沿钻杆内孔上升,带动孔内的冲洗液和岩屑一起向上流动,形成空气、冲洗液和岩屑混合的三相流,三相流流往地
18、面沉淀池,空气逸散,钻渣沉淀,冲洗液流回钻孔。,图2-12 气举反循环工作原理示意图1-钻头;2-钻杆;3-混合器;4-双壁钻杆;5-转盘;6-气水龙头;7-风管;8-空气压机;9-沉淀池,1)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演示,护筒,钻机,二次清孔,一次清孔,1埋设护筒,2桩机就位,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介绍,钻机定位 在桩位复核正确,护筒埋设符合要求,护筒、地坪标高已测定的基础上,钻机才能就位。桩机定位要准确、水平、垂直、稳固,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埋设护筒 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时,钻孔前应先埋设护筒。
19、护筒是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的辅助工具,另外,它还可以保护孔口不致因钻头起落而破坏,提高桩孔内的泥浆水头,以防止塌孔。在施工中,护筒顶面还可作为钻孔深度、钢筋笼下放深度、混凝土面位置及导管埋深的测量基准。,埋设护筒,用48mm厚的钢板制作,内径大于钻头直径100mm,埋入深度一般11.5m。起定位、保护孔口、存储泥浆的作用。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在护筒顶部应开设12 个溢浆口。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 以上。,护筒埋设施工要点,护筒一般由钢板卷制成,钢板厚度采用48mm,护筒内径宜比设计桩径大100 mm,其上部宜开设12 个溢流孔。护筒埋置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技术 地基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