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防雷装置的安装.ppt
《建筑电气防雷装置的安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防雷装置的安装.ppt(10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题8 防雷装置 的安装,课题8 防雷装置的安装,【课题概述】本课题主要介绍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等电位连接、接地装置及其安装、临时和特殊环境中电气装置的接地、弱电设备的接地。【学习目标】(1)了解建筑物的避雷装置组成、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2)了解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3)掌握防雷装置的安装方法、程序和工艺要求。(4)掌握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课题8 防雷装置的安装,建筑物的避雷装置组成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防雷装置的安装接地电阻的测试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实训课题:接地电阻测试,8.1,8.2,8.3,8.4,8.5,8.6,8.1建筑物的避雷装置组成,避雷装置的作用是将雷击电荷或建筑物感
2、应电荷迅速引入大地,以保护建筑物、电气设备及人身不受损害。完整的避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的。(1)接闪器 接闪器是用来接受雷击电流的装置。根据被保护物形状不同,接闪器的形状有针、网、带、线、环等不同形状。避雷针 适用于保护细高建筑物或构筑物,如烟窗、水塔、孤立的建筑物等。一般用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成,在顶端砸尖,以利于尖端放电。避雷线 适用于长距离高压供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一般釆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的镀锌钢绞线,架设在架空线,8.1建筑物的避雷装置组成,路上方。避雷带和避雷网 在建筑物顶部及其边缘处装设避雷带、网是为了保护建筑物表层不被雷击。适用于宽大的需要设置防雷的工
3、业和民用建筑。般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其圆钢直径不小于8mm,扁钢厚度不小于4mm。放射式避雷针 也称海胆式避雷针,是一种新型成型产品。(2)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的通道。引下线的材料多为圆钢和扁钢,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可利用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引下线的敷设方式分明敷和暗敷两种。,8.1建筑物的避雷装置组成,(3)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均匀泄放雷电流,使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至于过高。接地装置可用扁钢,圆钢、角钢、钢管等钢材制成。,8.2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接闪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是各类需要防雷的
4、建筑物、构筑物都应装设的防雷装置,但由于对防雷的要求不同,各类防雷建筑物、构筑物在使用这些防雷装置时的技术要求就有所差异。在可靠性方面,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提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最为苛刻的。通常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应包括防直接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等保护内容,同时这些基本措施还应当被高标准地设置;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与第一类相比,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之处,综合来看,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仍采取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相类似的措施,但其规定的指标不如第一类,8.2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防雷建筑物严格;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主要采取防直接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具体参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5、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技术要求对比见表8.1。,8.2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表8.1 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技术要求对比,8.2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续表,8.2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续表,8.2各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续表,8.3防雷装置的安装,1接闪器安装要求 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它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连接牢固,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5kg)
6、的垂直拉力。当设计无要求时,水平直线部分支持间距为0.51.5m;拐弯转角部分为0.30.5m。,8.3.1接闪器安装,8.3防雷装置的安装,2避雷针的安装(1)屋顶(面)避雷针的安装 避雷针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焊接钢管制作,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其直径不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 圆钢12mm,钢管20mm。针长12m 圆钢16mm,钢管25mm。烟窗顶上的避雷针 圆钢20mm,钢管40mm。避雷针在屋面安装时,先组装好避雷针,在避雷针支座底板上相应的位置,焊上一块肋板,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校正,焊上其它三块肋板,并与引下线焊接牢固,屋面上若有避雷带,还要与其焊接成一个整体,如图8
7、.1所示。图中避雷针针体各节尺寸,见表8.2,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1 避雷针在屋面上安装 a)立面图 b)俯视图1避雷针 2引下线 3200mmlOOmm8mm肋板4M25350mm地脚螺栓 5300mm300mm8mm底板,8.3防雷装置的安装,避雷针安装后针体应垂直,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顶端针杆直径。设有标志灯的避雷针,灯具应完整,显示清晰。,表8.2 避雷针针体各节尺寸(m),8.3防雷装置的安装,(2)水塔避雷针安装 水塔按第三类构筑物设计防雷。一般在塔顶中心装一支1.5m高的避雷针,水塔顶上周围铁栏栅也可作为接闪器,或在塔顶装设环形避雷带保护水塔边缘。要求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30
8、,引下线一般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30m。若水塔周长和高度在40m以下,可只设一根引下线,或利用铁爬梯作引下线。水塔上的避雷针安装如图8.2所示。,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2 避雷针在水塔上的安装 112mm镀锌圆钢与基础主筋焊接 2焊接 312mm镀锌圆钢或SC4O镀锌钢管 46mm厚钢板 5金属栏杆,8.3防雷装置的安装,(3)烟囱避雷针的安装 烟囱也按第三类构筑物设计防雷。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靠装设在烟囱上的避雷针或避雷环(环形避雷带)进行保护,多根避雷针应用避雷带连接成闭合环。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避雷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且不低于
9、0.5m的避雷针。金属烟囱本身可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烟囱直径在1.2m以下,高度35m时釆用一根2.5m高的避雷针保护;当相烟囱直径在1.21.7m,高度大于35m且小于等于50m时用两根2.2m高的避雷针保护;当烟囱直径大于等于1.7m,高度60m时用环形避雷带保护;高度100m以上烟囱,在离地面30m处及以上每隔12m加,8.3防雷装置的安装,装一个均压环并与引下线连接。烟囱上避雷针安装如图8.3所示。烟囱高度小于等于40m时只设一根引下线,40m以上设两根引下线,铁扶梯可作引下线,也可利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
10、金属爬梯相连,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其厚度不应小于4mm。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2030。,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3 烟囱上的避雷针 1引下线 225镀锌圆钢或SC40镀锌钢管,8.3防雷装置的安装,3避雷网(带)安装 避雷网适用于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上(平屋顶),对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进行重点保护。不同防雷等级的避雷网的规格见表8.3所示。,表8.3 不同防雷等级的避雷网的规格(单位:m),8.3防雷装置的安装,(1)明装避雷网(带)避雷带明装时,要求避雷带距
11、屋面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在避雷带转角中心严禁设置支座。避雷带的支座可以在屋面层施工中现场浇制,也可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女儿墙上设置的支架应垂直预埋或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100mm100mm的孔洞。埋设时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由两端拉线后,埋设中间支架。水平直线段支架间距为11.5m,转弯处间距为0.5m,距转弯中点处的距离为0.25m,垂直间距为1.52m,相互间距离应均匀分布。,8.3防雷装置的安装,避雷带在建筑物屋脊上安装,使用混疑土支座或支架固定。现场浇制支座时,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用支架固定时,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将支架
12、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固定支座和支架水平间距为11.5m,转弯处为0.250.5m。避雷带沿坡形屋面敷设时,使用混凝土支座固定,且支座应与屋面垂直。明装避雷带应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铁制成,镀锌圆钢直径应为12mm,镀锌扁铁截面为25mm4mm或404mm。避雷带敷设时,应与支座或支架进行卡固或焊接连成一体,引下线的上端与避雷带交接处,应弯曲成弧形再与避雷带并齐进行搭接焊接。,8.3防雷装置的安装,避雷带沿女儿墙及电梯机房或屋顶水池顶部四周敷设时,不同平面的避雷带应至少有两处互相焊接连接。建筑物屋顶上突出的金属物体,如旗杆、透气管、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电视天线杆等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网焊
13、成一体。避雷带在屋脊和檐口上安装,如图8.4所示。避雷带在转角处一般不宜小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如图8.5所示。避雷带沿坡形屋面敷设时,应与屋面平行布置,如图8.6所示。古建筑物屋面上各部位避雷带及引下线安装,如图8.7所示。,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4 避雷带及引下线在屋脊上安装 a)用支座固定 b)用支架固定l避雷带 2支架 3支座 4引下线 51:3水泥砂浆,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5 避雷带在转弯处做法 a)在平屋顶上安装 b)在女儿墙上安装 1避雷带 2支架 3支座 4平屋面 5女儿墙,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6 坡形屋面敷设避雷带1
14、避雷带 2混凝土支座 3凸出屋面的金属物体,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7 古建筑物屋面防雷装置安装做法a)屋面防雷装置示意图 b)避雷带在屋脊上做法 c)避雷带在檐口上做法 d)避雷带在挑檐上做法 e)挑檐下引下线做法 1屋脊避雷带 2檐口避雷带 3挑檐上避雷带 4挑檐下引下线,8.3防雷装置的安装,明装避雷带釆用建筑物金属栏杆或敷设镀锌钢管时,支 架的钢管管径不应大于避雷带钢管管径,其埋入混凝土或砌体内的下端应焊短圆钢做加强筋,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50mm。中间支架距离不应小于1m,间距应均匀相等,在转角处距转弯中点为0.250.5m,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径的4倍。避雷带与支架应釆用焊接连接固
15、定。焊接处应打磨光滑,无凸起高度,经处理后应涂刷樟丹防腐漆和银粉防腐。避雷带之间连接处,管内应设置管外径与连接管内径相吻合的钢管做衬管,衬管长度不应小于管外径4倍。避雷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时,避雷带应向侧面弯成半径为100mm的弧形,且支持卡子中心距建筑物边缘距离减至400mm,如图8.8所示;或将避雷带向下,8.3防雷装置的安装,部弯曲,如图8.9所示;还可以用裸铜软绞 线连接避雷带。,图8.8避雷带通过伸缩沉降缝做法一,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9 避雷带通过伸缩沉降缝做法二 a)俯视图 b)侧面图1避雷带 2支架 325mm4mm,长500mm跨越扁钢 4伸缩沉降缝 5屋面女儿墙
16、 6女儿墙,8.3防雷装置的安装,(2)暗装避雷网(带)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避雷网。用建筑物V形折板内钢筋作避雷网时,将折板插筋与吊环和网筋绑扎,通长筋与插筋、吊环绑扎。为便于与引下线连接,折板接头部位的通长筋应在端部预留钢筋头100mm。对于等高多跨搭接处,通长筋之间应釆用绑扎,不等高多跨交接处,通长筋之间应用8mm圆钢连接焊牢,绑扎或连接的间距为6m。V形折板钢筋作防雷装置,见图8.10所示。当女儿墙上压顶为现浇混凝土时,可利用压顶板内的通长钢筋做为建筑物的暗装防雷接闪器,防雷引下线可采用,8.3防雷装置的安装,不小于10mm的圆钢,引下线与接闪器(即压顶内钢筋)应焊接连接。当
17、女儿墙上压顶为预制混凝土板时,应在顶板上预埋支架做接闪器,或女儿墙上有铁栏杆时,防雷引下线应由板缝引出顶板与接闪器连接,引下线在压顶处同时应与女儿墙顶内通长钢筋之间,用10mm圆钢做连接线进行焊接。当女儿墙设圈梁,圈梁与压顶之间有立筋时,女儿墙中相距500mm的两根8mm或一根10m立筋可用做防雷引下线,将立筋与圈梁内通长钢筋绑扎。引下线的下端既可以焊到圈梁立筋上,将圈梁立筋与柱主筋连接,也可以直接焊到女儿墙下的柱顶预埋件上或钢屋架上。,8.3防雷装置的安装,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10 板屋顶防雷装置做法a)示意图 b)节点1放大图 C)节点2放大图18mm镀锌圆钢引下线 2M8螺栓 3
18、焊接 440mm4mm镀锌扁钢 56镀锌机用螺栓640mm4mm镀锌扁钢支架 7预制混凝土板 8现浇混凝土 98mm镀锌圆钢避雷带,8.3防雷装置的安装,4均压环与等电位措施 当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从建筑物首层起每三层设均压环一圈。从30m起每隔三层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当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虽为砖混结构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和圈梁时,可用结构圈梁钢筋与柱内作为引下线的主筋钢筋进行绑扎或焊接,形成均压环。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三层在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圈12mm镀锌圆钢或40mm4mm的扁钢作为均压环,并与防雷装置的所有引下线连接。如图8.11所示,8.
19、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11 高层建筑物避雷带(网或均压环)引下线连接示意图1、2避雷带(网或均压环)3防雷引下线4防雷引下线与避雷带(网或均压环)的连接处,8.3防雷装置的安装,高层建筑物中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通常采取将滚球半径高度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直接或通过金属门窗埋铁与防雷装置至少有两点连接,如图8.12所示。,图8.12 金属门、窗与防雷装置连接位置图a)单层窗 b)双层窗 1、2、3、4金属门窗与防雷装置连接位置,8.3防雷装置的安装,铝合金和钢门、窗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应在门、窗框定位后,墙面装饰层或抹灰层施工之前进行。对于砖墙结构,连接导体应紧贴墙面
20、沿砖缝敷设,一端焊接在门、窗框的固定铁板边沿上,另一端焊接在结构圈梁或钢筋混凝土柱的预埋铁件上,当柱体采用钢柱时,可直接焊在钢柱上。为方便与避雷装置连接,铝合金门、窗在加工时,应甩出300mm长的扁钢。金属门、窗防侧击雷连接位置如图8.13所示。通长铝合金窗防侧击雷时,窗框应通过连接板、角钢过渡连接件、角钢预埋件与柱内主筋连通,当柱体采用钢柱时,应将角钢过渡连接件直接焊在钢柱上,如图8.14所示,8.3防雷装置的安装,图8.13 金属门、窗防侧击雷做法 a)单层窗立面连接 b)双层窗立面连接1连接导体 2M616m螺钉 3Z型铁脚 4预埋铁件,截面8mm6mm 5燕尾铁脚,8.3防雷装置的安装
21、,图8.14 通长铝合金窗防侧击雷与建筑物的连接 a)通长铝合金窗框立视图 b)l1剖面图l墙 2柱 3楼面 4铝合金窗框 5连接板 6角钢过渡连接件 7角钢预埋件 8柱内主钢筋 9钢筋混凝土柱 10玻璃,8.3防雷装置的安装,为了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电气连接,建筑物的梁、柱、墙及楼板内的钢筋要互相连接;建筑物内部的金属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其互相连通的金属管路等,都必须构成电气连接。各种金属管路或有与管路连通的设备,应由最下层管路入口处,连接到接地装置上或地面内的钢筋上。,8.3防雷装置的安装,1一般要求 引下线可分明装利暗装两种。明装时一般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或截面304mm的扁钢。在易受腐蚀部
22、位,截面应适当加大。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距墙面15mm,固定支点间距不应大于2m,敷设时应保持定松紧度。从接闪器到接地装置,引下线的敷设应尽量短而直。若必须弯曲时,弯角应大于90。引下线敷设于人们不易触及之处。地上1.7m以下的一段引下线应加保护设施。以避免机械损坏。如用钢管保护,钢管与引下应有可靠电气连接。,8.3.2防雷引下线的敷设,8.3防雷装置的安装,引下线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锈漆,但利用混凝土中钢筋作引下线除外。一级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时,其根数不少于2根,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2m,防雷电感应的引下线间距应介于1824m之间;二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数量不应少
23、于2根,沿建筑物周围均匀或对称布置,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三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数量不宜少于2根,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但周长不超过25m,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当引下线长度不足,需要在中间接头时,引下线应进行搭接焊接。,8.3防雷装置的安装,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引下线。筒体底部应有两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暗装时引下线的截面应加大一级,应用卡钉分段固定。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的有关规范要求:(1)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2)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
24、,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3)接地线的焊接应符合接地装置一样的焊接要求,材料采用及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和接地装置所要求相同。,8.3防雷装置的安装,(4)明敷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5)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8.3防雷装置的安装,2明敷引下线 明敷引下线应预埋支持卡子,支持卡子应突出外墙装饰面15mm以上,露出长度应一致,将圆钢或扁钢固定在支持卡子上。一般第一个支持卡子在距室外地面2m高处预埋,距第一个卡子正上方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电气 防雷 装置 安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