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及图解说明.ppt
《桥梁隧道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及图解说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隧道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及图解说明.ppt(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吸取沉痛教训确保工程质量安全,2011年“质量月”活动指导思想及活动主题,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品牌、标准、信誉和效益为重点,紧紧围绕集团公司2011年质量工作计划和公司2011年安全质量工作重点以及质量安全大反思、大检查 活动要求,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以创优质工程和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开展工作,引导和动员全体员工增强质量意识,努力营造企业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提升公司质量总体水平,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活动主题:“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质量月的由来,质量月是指在国家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由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
2、民族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的一年一度的专题活动。我国的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当时正值十年浩劫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初期,许多企业生产效率低、质量问题严重。为此,原国家经委于1978年6月24日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决定每年9月份在全国工交战线开展质量月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的风尚。此后至1984年,质量月活动连续开展了7次,内容一次比一次丰富,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全社会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其
3、中提出要继续开展质量月活动。因此,从1997年开始,我国又恢复了一年一度的质量月活动,仍然定为每年的9月份,主要活动有:召开主题大会、开展大规模咨询服务活动、组织宣讲质量振兴纲要、拍摄质量月主题公益电视广告、举办质量知识竞赛、组织开展五查一访、表彰质量效益型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及打假活动、宣传名牌产品展示名牌战略成果等近年来,质量月活动正逐步形成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质量月活动不需很大投入,却可产生推进质量振兴的社会效益,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自愿地参与、开展质量月活动,表明重视质量的风气正在我国社会逐渐增强。,2010年主题: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2009年主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
4、,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2008年主题: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007年主题:质量安全共同的责任2006年主题: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2005年主题: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2004年主题: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2003年主题:坚持以质取胜提高竞争实力2002年主题:讲诚信保质量2001年主题:新世纪新质量新生活2000年主题:质量新世纪的呼唤1999年主题:创造高质量迎接新世纪1998年主题:质量振兴人人有责1997年主题:让质量振兴纲要深入人心1996年主题: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向集约型转变1995年主题:质量名牌效益1994年主题:向质量要效益1993年主题: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迎接复关
5、1982年主题:求实际效益让用户满意1979年主题:努力生产一等品和优质品向国庆三十周年献礼,第1章 绪论,工程质量事故类别及常见原因1、工程质量事故等级划分国家现行对工程质量通常采用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其基本分类如下:1)、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a、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b、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事故 a、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b、严重影响使用工程或工程接否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c、事故性质恶劣
6、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3)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类条件之一者为重大事故,属建设工程重大事故范畴。a、工程倒塌或报废;b、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伤3人以上;c、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4)、重大事故分为以下四级:a、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为一级;b、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二级;c、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为三级;d、凡造成死亡2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为四级。5)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
7、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起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6)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的列为质量问题。,按事故性质分:(1)倒塌事故: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倒塌。(2)开裂事故:包括砌体或混凝土结构开裂。(3)错位事故:位置错误;结构构件尺寸、位置偏差过 大;以及预埋件、预留洞等错位偏差超过规定等。(4)地基工程事故:地基失稳或变形,斜坡失稳等。(5)基础工程事故:基础错位、变形过大,设备基础振动过大等。(6)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事故:混凝土结构中漏放或少放钢筋;钢结构中杆件连接达不到设计要求等。(7)建筑功能事故:房屋漏
8、水、渗水,隔热或隔声功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装饰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等。,工程质量事故类别及常见原因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1)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无图施工、越级承包工程、盲目蛮干等。(2)地质勘察问题:地质勘察不详细、不准确等等。(3)设计计算问题:结构方案不正确;结构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内力计算错误;结构构造不合理等。(4)建筑材料、制品质量低劣:钢筋强度低、塑性差;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防水、保温、隔热、装饰等材料质量不良等。(5)建筑物使用不当:任意改变用途,加大设备荷载;在结构或构件上凿各种孔洞、沟槽等;,(6)施工中忽视结构理论:盲目施工,造成塌方、移位或裂缝;
9、(7)施工工艺不当:如混凝土拆模时间太早,造成裂缝或者局部倒塌等。(8)施工组织管理不善: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施工规程操作;对进场材料与制品不按规定检查验收;没有健全的各级技术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技术组织措施不当;土建与其他各专业施工单位配合协调差等。(9)灾害性事故:如地震、大风、大雪、火灾、爆炸等引起的整体失稳、倒塌事故。,事故处理的任务与特点1、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1)创造正常施工条件(2)确保建筑物安全(3)满足使用要求(4)保证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耐久性(5)防止事故恶化,减小损失(6)有利于工程交工验收,质量事故处理的特点,(1)复杂性:相同形态的事
10、故,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危害程度会截然不同;(2)危险性:随时可能诱发倒塌;(3)连锁性: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牵连;(4)选择性: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可有多种选择;(5)技术难度大(6)高度的责任性:涉及到单位之间关系和人员处理。,事故处理的原则与要求1、事故处理必须具备的条件(1)事故情况清楚(2)事故性质明确:结构性的还是一般性的问题;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问题;事故处理的迫切程度;(3)事故原因分析准确、全面(4)事故评价基本一致:各单位的评价应基本达成一致的认识;(5)处理目的和要求明确:恢复外观、防渗堵漏、封闭保护、复位纠偏、减少荷载、结构补强、拆除重建等;(6)事故处理所需资料齐全,事故处
11、理的原则与要求2、事故处理的注意事项(1)综合治理: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以便取得最佳效果;(2)消除事故根源:(3)注意事故处理期的安全:随时可能发生倒塌,要有可靠支护;对需要拆除结构,应制定安全措施;在不卸载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固方法的影响。(4)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准备阶段开始,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事故处理的程序与主要内容 事故处理的程序:事故调查事故原因分析结构可靠性鉴定事故调查报告确定处理方案事故处理设计处理施工检查验收结论。1.事故调查(1)初步调查:工程情况;事故情况;图纸资料;施工资料等;(2)详细调查:设计情况;地基及基础情况;结构实际情况;荷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隧道 工程质量 事故 案例 图解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