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多元化维修管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多元化维修管理体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符合中国实际的多元化维修管理在推行预防维修的过程中,许多企业还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行了其他维修管理方法,如建立检修与生产共同体,修改结合、持续改进,检、修分离,部件化快速修理,在线检修与在线更换结合,工序系统同步检修,事后维修,计划性大修,仿真社会化维修等。实际上,企业维修工作要求一种能融合各种维修方式的管理体系,该体系能将不同的维修方式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1.故障维修故障维修(Break Maintenance,BM)是指设备发生故障、事故,或者性能、精度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时所进行的非计划性修理,也称事后维修。2.定期维修或预防性维修定期维修(Prevention M
2、aintenance,PM)是为了防止设备性能、精度劣化,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内容与周期的维修方式。其特点是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事先确定修理类别、修理要求、修理间隔、修理工作量、需要的备件及材料等。定期维修在现代逐步发展为将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测分析,即通常所说的预防性维修体系,也称为计划维修(SM)或周期性维修(TBM)。3.状态维修状态维修(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CBM)也叫预知性维修(Predictive Diagnostic Maintenance,PDM),它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状态监测手段诊断设备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
3、检修及最佳的检修时机。实际上,基于点检、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提供的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经过统计分析、处理,来判定设备的性能、性能劣化程度和局部缺陷,并在可能出现故障之前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即为预知维修或状态维修。4.可靠性维修可靠性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是指为了消除设备的先天性缺陷或频发性故障,对设备的局部结构或零件的设计加以改进,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与维修性的措施。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来源于故障分析。5.零部件更换零部件更换也称为无维修设计,基于理想设计而在使用过程中无维修要求。设备的局部无维修设计要求在预计到达使用寿命时更换零部件。6.设备大修
4、设备大修是我国企业特有的一种维修管理方式,其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定期维修中的大修级别所派生的大修计划,另一类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而进行的设备解体检修计划。因大修的管理流程与过程控制比较复杂,很多企业对大修有专门的管理方法或管理方案,将大修与其他维修工作区别开来。二、以预防维修为主导的多元化维修管理的计算机模型下图是多元化维修管理的计算机模型。该管理模式的技术实现有三个重点。(1)定期维修(预防维修)计划的生成,依赖于维修周期标准的制定,而维修周期的分析对定期维修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当维修周期因采纳分析结果而调整时,未进入执行阶段的定期维修计划将需要重新计算生成。因此,定期维修计划与维修周期是一个互
5、动的动态关系,定期维修计划将因维修周期的调整而动态地自动调整。(2)制定维修工作计划的依据是维修资源的合理安排与平衡。维修资源平衡算法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且在维修资源平衡过程中所涉及的备件材料计划与资金计划需要进行申报,申报前的维修资源平衡结果在申报批准后有可能会发生变化。(3)制定维修计划时,备件材料的需求计划将影响到备件的管理,也需要得到备件管理的数据支持。三、维修标准的制定与合理维修周期分析1.维修标准项目库的建立计算机系统应对维修标准项目库中的维修项目实行编码管理。维修项目编码的属性规定包括以下内容:(1)维修类型(策略);(2)维修级别;(3)维修优先级别;(4)维修预备工作时
6、间;(5)备件清单;(6)工种工时清单;(7)维修费用计划;(8)维修工具清单;(9)维修合格供方;(10)维修技术标准;(11)修理方法;(12)维修适应的设备与工程项目。维修标准项目库可支持维修周期定标与维修计划编制,即要求有关维修属性的规定在表现方式和数据域位结构上保持全系统的一致性;同时要求在进行维修周期定标或制定维修计划时,当输入设备编号(工程项目类型)与设备名称后可自动过滤生成一个与该设备(工程)相匹配的维修项目列表,供操作人员选择维修标准项目。维修标准项目库的建立,实际上是将企业的维修经验和维修实践进行标准化与知识加工的过程,企业可借助标准项目库快速推广好的维修经验,并有效控制维
7、修的质量与费用预算。2.定期维修的维修周期标准维修标准是制定维修计划、考核维修中各种消耗及分析修理活动经济效益的依据。维修周期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合理化过程,只有定量地分析设备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合理维修周期,才能确实避免维修不足与维修过度的问题。因此,维修周期的时间标准将根据维修周期的分析结果进行调整。维修周期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各类设备的不同维修级别的维修周期、工时标准(钳工、机工、电工、热工、仪表及其他)、主要材料标准、费用标准(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其他费用、修理费合计)和修理停歇天数标准。(2)维修技术标准(大修、中修、小修的修理技术方法)。(3)对工具、安全、动火等的要求与
8、修理后应达到的技术性能要求等。维修周期标准的具体内容可直接从维修标准项目库中调取。3.合理维修周期分析最小费用周期法是一个实用可行的维修周期分析方法。在系统中对定期维修、故障维修及其他维修分别进行维修费用与维修间隔时间的统计分析,在一个分析期内,一个级别的维修(大修、中修、小修)至少需要五次以上的记录。其分析的数据采集模型如下图所示。假定:A为周期型维修(小修),共发生了7次;B为故障维修及其他维修,共进行了3次;设备运行总时间TH1800小时,定期维修周期T1200小时。则:计划维修平均费用F(500+520+480+540+510+600+550)737007529(元)平均故障维修费用G
9、F(840+920+890)326503883(元)假定在发生故障前进行维修,可节省维修费用F1(883-529)31062(元),则合理维修周期T1800(3700+2650-1062)529180(小时)。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设备进行维修周期分析时应先列出纳入分析的设备的所有维修记录,且按维修类型排列每次维修的间隔台时与维修费用,然后计算出合理维修周期的时间推荐值。四、合理组织维修资源,最大程度地保障企业生产维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备件材料、资金费用、技术资源(设计)、维修工具及维修供方等。这些资源的系统化组织是实现维修管理计算机化的一个难点,也是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1.维
10、修资源的协调平衡方法为了合理使用维修资源,企业应确定每一个维修项目的优先级别,以便进行维修工单安排时将待修设备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通常按紧急维修(含抢修)、优先维修、一般维修三个次序来进行维修资源的协调平衡。在计算机系统实现维修资源组织平衡的方法如下图所示。2.维修任务工单处理工单的排程是工单管理的重点。企业在进行工单安排时,一般采用的方法如图10-14所示。系统将同时显示四个窗口,首先显示按工单的优先级别由大到小排列的待处理工单,每一个工单包括子项目附表页、人员安排页、工具页和备件材料页四个附页,这是排程的主窗口。三个辅助窗口分别为按可利用率排序的人员清单、可用的工具清单和备件库存清单
11、。这样,用户在工单排程时将对当时的资源情况一目了然,并可通过从辅助窗口向排程主窗口进行记录的拖放来完成。3.不断优化维修管理体系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维修管理的工作进行合理的优化,缩短维修周期和提高维修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保障企业生产。(1)合理延长关键设备的维修周期企业可依据合理维修周期分析,尽可能地延长关键设备的大修周期。大修周期的合理延长,既延长了设备的连续运行时间,相对增加了设备的生产效能,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减少了维修费用,并减少了由修理带来的先进技术水准设备的整体性能的结构性损伤。(2)逐步降低周期性计划维修类型的比重企业可通过强化点检管理,建立点检的专业工程师体制,以量化点检为重要数据基础,采用多元化维修策略,减少、避免和控制设备故障与事故的发生。(3)按专业化维修要求提高维修质量,控制并降低维修费用车间或分厂负责中小修的管理、组织实施和维修力量的配置,并以日常修理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机动部(设备处)以专业化维修为主配置维修力量,主要负责大修管理和维修费用的分配、使用监督和费用结算审核,并基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施统一的维修计划管理、费用管理与质量监控。. z.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