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基础知识精讲.ppt
《沥青路面设计基础知识精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设计基础知识精讲.ppt(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第三节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第四节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与标准第五节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第六节我国沥青路面设计实例,第十七章 沥青路面设计,第一节概述,结构组合设计 材料组成设计 厚度设计验算 结构方案比选 路肩构造设计 排水系统设计,1、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一)路基路面整体综合设计原则(二)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及实践基础原则(三)满足交通与使用要求原则(四)因地制宜、合理选材原则(五)保护自然生态与沿线环境原则(六)工厂及机械化施工、方便施工原则(七)技术与经济性并重原则(八)分期修建、方便养护原则,3、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种类 经
2、验法:AASHTO法;CBR法。依据工程经验或大型试验总结得到的设计方法,符合试验地的实际,难于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力学经验法(M-E):AI法;SHELL法;我国设计方法。依据力学模型与设计参数计算结构响应,是目前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典型结构法:法国方法。通过调查,总结得到的与交通量等参数有关的结构图,特点是减少了设计的随意性,具有结构使用性能明确,结构图统一的优点。优化设计法尚不成熟。,4、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基本过程,确定交通量:如车型、轴重、轮胎压力、各车型通过数及横向分布;路面结构组合:确定各层材料品种;路面设计标准及设计参数(参数可修正)确定;运用基本关系式进行设计计算或验算。,5
3、、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1)标准轴载及当量换算 实际行驶的车轮轴载各不相同,对路面结构的损耗作用也不同。为方便分析它们对路面作用总效应(弯沉),则定义一种标准轴载,将其它轴载的作用等效为标准轴载作用。标准轴载:对路面的响应较大、同时又能反映本国的公路运输运营车辆的总体轴载水平,涉及运输经济和路面结构经济性两个方面。,各国规定的标准轴载,我国:单轴双轮组,100kN,以BZZ-100 表示;美国:为18kip(单轴80.1KN,1KN224.809lbf)、32kip(双轴142.34KN);德国:为110KN;联合国141个成员国:小于100KN占67.36;大于121KN占15.64;101K
4、N110KN占11.56;111KN120KN占5.44。,2)轴载当量换算的原则,等破坏原则:对同一种路面结构,甲轴载作用N1次后路面达到预定的临界状态,乙轴载作用使路面达到相同临界状态的作用次数为N2,此时甲乙两种轴载作用在使用末期的破坏状态相同;等厚度原则: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同标准轴载换算所得作用次数设计计算确定的路面厚度相同。,3)当量轴次,按弯沉或弯拉应力为指标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4)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的轴载换算公式,弯沉及沥青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的换算公式:,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的换算公式:,贫混凝土基层层底
5、拉应力为设计指标的换算公式:,5、设计年限与累计当量轴次,1)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至少,城市道路设计年限:一般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 年;次干路为15 年;支路为10 年 15年。,2)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当量轴次总和。,6、轴载谱:各种车辆不同轴载的概率分布7、车道系数:各种轴载在不同车道上的概率分布,8、沥青路面的交通等级,我国沥青路面按其承担的交通荷载轻重划分为四个交通等级,即:轻、中等、重、特重,具体以两种划分方法进行计算后取较高等级进行定级。,第二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沥青路面设计基本理论弹性层状体系理论1、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图式,2、
6、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假定,1)各层连续、均匀、各向同性,弹性弯曲,位移、形变微小;2)最下一层(路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有限,水平方向无限;3)各层在水平向无限远处,及最下层向下无限深处,应力、形变、位移为零;4)层间或完全连续(连续体系)或仅有竖向接触应力和位移连续而无摩阻力(滑动体系);5)不计自重。,3、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求解过程,轴对称课题,将车轮荷载简化为圆形均布荷载。,4、多个轴对称荷载下的主应力计算,双圆荷载外a 点计算图式,第三节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总原则:面层耐久、基层坚实、土基稳定具体要求:1)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
7、从上至下,从薄到厚,从强到弱,表层抗滑、抗磨耗。2)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稳定性好(有很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3)考虑结构层的特点上下层匹配,总体上强度足够而不过多浪费4)考虑防冻、防水要求,详细组合原则:1)各结构层强度和刚度自上而下逐层递减;2)考虑材料特点和施工工艺与造价;3)结构层层数不宜过多而厚度过小;4)相邻结构层之间的模量比应合理(基层:面层宜在1.53,基层:底基层宜不大于3,底基层:土基宜在2.512.5);5)低温地区,应考虑收缩裂缝,合理防止反射裂缝组合,保证有适宜的沥青面层厚度;6)对于潮湿地区及多雨地区,应考虑水稳定性(水稳定性好的基层及尽量不透水的面层);7)应
8、满足防冻厚度的要求;8)应考虑结构层间的结合性。,按照道路等级和交通要求选择面层等级和类型,包括:各结构层的功能选择结构层次 各结构层的应力分布特性 各结构层次本身的特性 环境状况的不利影响 适当的层数和厚度,轻交通中等交通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正确认识各结构层的作用,考虑各结构层对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影响 沥青层应保证足够的厚度,交通量越大,沥青层的厚度应越大 沥青层材料设计要合理 基层应具有适当的模量 当采用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或垫层时,应作适当的处理 十分重视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重交通时结构组合设计原则,2、沥青路面结构组合,面层:单层、双层或三层沥青面层基层:柔性、半刚性、刚性或组合式垫层:排
9、水、防冻、防水、防污等粒料或稳定土土基:密实、坚固、不透水层间结合:牢固,3、沥青路面面层要求,1)面层路用性能要求,2)面层抗滑性能要求,4、沥青层最小厚度要求,5、基层最小厚度和适宜厚度要求,第四节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与标准,1、沥青路面的破坏疲劳开裂车辙推挤,控制疲劳的指标应变、应力、弯沉(我国)控制开裂的指标应变、应力控制车辙的指标 RD、土基顶面压应变控制推挤的指标剪切应力、剪切应变,3、主要的设计指标与要求,路基表面的垂直压应变或垂直压应力 反映路基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2、路面破坏与设计指标,要求:z0 z0 或z 0 z0,结构残余变形的累积(车辙):要求:RDre RD
10、re,结构疲劳开裂:要求:r R 或r R面层抗剪切推移:要求:max R(高温时的剪切强度)结构低温缩裂:要求:r t t R(低温时的抗拉强度)路面弯沉:要求:lr l R,4、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与要求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整体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城市道路尚须进行沥青面层的剪应力验算;设计指标及验算指标必须小于其极限标准。,Ls Ld;m R;max R,5、以弯沉作为设计指标的原因,路面总变形表征路面各结构层的变形与路 基顶面变形之和,反映了路面整体刚度的强
11、弱。当路面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不断地弯曲使变形积累、增大到某种程度时,路面结构即产生疲劳开裂,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路面损坏与弯沉、弯沉与轴载作用次数间的关系。路表弯沉值可以简单地量测,操作简便 压应变、拉应变指标测试较困难。弯沉指标既可作为设计指标,又可以作为质量检验、路面养护的评价手段。,1、设计理论体系与指标要求:1)轮隙中间路表面(A点)计算弯沉值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 2)轮隙中心下(C点)或单圆荷载中心处(B点)的层底拉应力m应小于或等于容许拉应力R。,第五节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2、弯沉概念,回弹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垂直变形,卸载后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残余弯沉:
12、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卸载后不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总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总垂直变形(回弹弯沉+残余弯沉)。容许弯沉:路面设计使用期末不利季节,标准轴载作用下双轮轮隙中间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设计弯沉:是指路面交工验收时、不利季节、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标准轴载双轮轮隙中间的最大回弹弯沉值。,回弹弯沉值大的路面,在经受了轮载不太多次的重复作用后,即呈现出某种形态的破坏;回弹弯沉值小的路面,能经受轮载较多次重复作用才能达到这种形态的破坏。,实践表明:,3、弯沉测定,贝克曼梁法: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轮隙位置处路基或路面表面产生的垂直变形值(回弹弯沉),利用载重汽车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路面 设计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