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业技术与实务.ppt
《测量专业技术与实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专业技术与实务.ppt(8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测绘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前辅导,第一章 测绘基础知识(教材1:P3-7),大纲要求(P3)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一、测绘专业理论(一)掌握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重点)(二)掌握高斯投影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统(重点)(三)熟悉大地坐标系及其参数;大地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方法(四)掌握水准面的不平行性及高程系统;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重点)(五)了解地图投影理论。,1、铅垂线(P3)重力作用线,测量的基准线,2、水准面(P3)静止的水面形成的闭合曲面。,它是重力等位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有无穷多个。,一、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3、大地水准面(P3):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
2、面,它最接近地球真实性态和大小,是测量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二、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点的位置 坐标系统,(一)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坐标1、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为依据,用地理经度、地理纬度确定地面上一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而建立的坐标系。为一球面坐标系。地理经度(P):过P点的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的所夹的两面角,称为地理经度P地理纬度(P):过P点所作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地理纬度P,大地经度L:某点的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所夹两面角。分为东径、西经,值域 0 180大地纬度B:过某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分为南
3、纬、北纬,值域 0 90大地高Hp:点沿法线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某点的大地坐标是根据大地原点坐标,按大地测量所测得的数据推算而得。,基准面:参考椭球面,2、大地坐标系,基准线:法线,空间直角坐标系定义为:1、坐标原点O选参考椭球体中心,原点与地球质心重合 2、Z 轴指向协议地球北极,P点空间直角坐标为(Xp、Yp、Zp),它与大地坐标B、L、H之间可用公式转换。,3、空间直角坐标系,3、X 轴指向零子午面与地球赤道面交点4、Y 轴垂直于XOZ平面,构成右手坐标系,地图投影:将球面上的大地坐标按一定数学法则归算到平面上。,地图投影的方式:等角投影(正形投影),4、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P57),任
4、意投影等,等面积投影,高斯投影是横椭圆柱正形投影。,高斯投影的特点:投影后角度不变;长度变形呈固定性,且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变形越大。,(1)高斯投影的概念,分带投影:为限制长度变形,采用分带的方法。,从0经线开始,自西向东,每隔6投影一次,全球分为60带,编号为1 60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0 及带号N的计算公式如下:,L0=6N-3(1-3),6带投影,11个6带,N(13 23),L0(75 135)21个3带,N(25 45),L0(75 135),在6带基础上划分,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时与6带的L0相同,每隔3为一带,共120带。中央子午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3n(1-4)n为 3带
5、带号,3带投影:,我国,原点:赤道与中央子午线的交点X轴:中央子午线,向北为正Y轴:赤道线,向东为正 象限按顺时针、排列,(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我国境内,各带的X坐标均为正,但Y坐标有正有负。为使Y值都为正,规定Y坐标一律加500km,即将原点西移500km,并在Y坐标前面冠以带号。,如在第20带,中央子午线以西P点:,在20带高斯直角坐标系为:,5、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P5)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数学上的三角和解析几何公式可直接用到测量的计算上。,1)纵、横坐标轴不同 2)表示直线方位角的定义不同 3)坐标象限不同 4)坐标原点的选取不同,6、我国的大地坐标系
6、统(1)1954年北京坐标系(简称北京54坐标系)采用原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参数建立的坐标系,该椭球体参数只依据局部地区(原苏联国土)的大地测量资料推算而得,与大地体只局部吻合。该坐标系在1954-1975年间使用。其地球椭球元素为:a=6,378,245m=1:298.3,(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西安80坐标系)采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协会(IUGG)1975年推荐的椭球体参数建立的坐标系,该系统使用多点定位法定位,使椭球面与大地体较好吻合。该坐标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其地球椭球元素为:a=6,378,140m=1:298.257,(3)2000国家大地坐标 随着社会
7、的进步,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等对国家大地坐标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的坐标系统(以下简称地心坐标系)作为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该坐标系为我国的地心坐标系,英文名称为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英文缩写为CGCS2000。,该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
8、的质量中心。其地球椭球元素为:a=6,378,137m=1:298.257222101,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产生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二、地面点的高程(P45),1、高程系统(参考控制测量学(上册)孔祥元 郭继明主编 武大出版社)地面点的高程,是指地面点至某一高程基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于某一基准面所定义的高程体
9、系称为高程系统。基准面不同,高程系统也不同。测绘工作常采用的的高程系统有大地高、正高系统和正常高系统等。,(1)大地高(控制测量学P16)大地高系统:以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大地高:地面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铅垂距离。,(2)正高(控制测量学P16)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正高:地面点沿实际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3)正常高(控制测量学P16)正常高系统: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正常高: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大地水准面是受地球自转和地球重力场影响的地球重力等位面。似大地水准面则是由基于地球正常椭球的地球重力场所求得的曲面,它不是重力等位面,只
10、有几何意义,没有物理意义。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很接近,但二者不相重合。由于大地水准面与地球椭球面的差距难以求得,而似大地水准面与地球椭球面的差距可以求得,能将地面点的正常高换算到地球椭球面上。因此我国的高程采用的是依据似大地水准面所建立的正常高系统,国家高程点的高程是正常高。,若设:大地高为H、正高为H正、正常高为H正常,则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式中:N为大地水准面差距,,为高程异常。,高程异常值可在国家测绘部门存有的高程异常图中查取。,(2)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的高程差,用h表示。hab=HB-HA,2、地面点的高程(P45)(1)地面点的高程:地面点到某一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绝对高程:
11、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常简化用H表示。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也称假定高程。,3、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1)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H原点=72.289m(2)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H原点=72.260m,返回,第二章 高程测量(教材1:P11-29),大纲要求(P1-2)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五)高程测量1、熟悉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实施方法、成果计算)。2、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实施方法、成果计算)。3、掌握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布设原则、实施方法、成果计算)。4、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误差分析(来源、影响、措施等)。5、熟悉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检测
12、和校正。6、了解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的使用与检验。7、了解数字水准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原理及使用。,高程测量方法:,以上几种方法比较:水准测量的精度为最高,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的方法,但工作量较大;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次之,但工作进展快,适用于山区的高程施测;物理高程测量的精度最低,但仪器简单,施测方便,一般用于勘察工作。,综上所述,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是高程测量的主要手段,而水准测量是一切高程测量的基础。而GPS高程测量是高程测量新方法。,一、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如右图:已知A点高程HA,求B点高程HB。,以上利用两点间高差求高程的方法叫高差法。高差法的计算公式为:HB=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专业技术 实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