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ppt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ppt(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10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结构的组成及类型、结构设计的阶段和内容、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2.了解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荷载的分类,掌握荷载代表值、竖向荷载(包括雪荷载)、风荷载的确定方法3.掌握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4.了解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理解可靠度、可靠指标的概念以及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的关系;5.掌握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表达式;掌握荷载各种代表值和强度值的取法,并能够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荷载组合。,2,10.1 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10.1.1建筑结构的组成和类型一、组成:1.上部结构:包括水平结构体系(楼、屋盖)和竖向结构体
2、系(墙、柱等)。2.下部结构:地下室、基础二、类型:1.按结构材料: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2.按竖向结构体系: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3,10.1.2 建筑结构的设计的阶段和内容一、初步设计(方案设计):提出设计方案,对关键问题提出技术措施。二.技术设计: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对整体进行荷载效应分析,确定主要构造措施及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的技术措施。三.施工图设计:给出完整的结构施工图10.1.3 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安全、适用、耐久和经济合理,4,10.2 建筑结构荷载10.2.1结构上的作用与作用效应一、作用:使结
3、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原因,即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或分布荷载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直接作用:集中或分布荷载;间接作用:地震、地基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焊接等因素。二、作用效应:结构上的作用使结构产生的内力(如弯矩、剪力、轴力、扭矩等)、变形(如挠度、侧移、转角等)、裂缝等的统称。,5,10.2.2 荷载的分类一、按作用时间长短和性质:1.永久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焊接等。2.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如安装荷载
4、、楼面上人群及家具等产生的活载、风荷载、雪荷载、吊车荷载等。3.偶然荷载:在结构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但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二.按空间位置的变异:1.固定荷载2.移动荷载,6,三、按结构对荷载的反应性质:1.静力荷载: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2.动力荷载:风荷载、设备振动、吊车荷载等。设计基准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统一采用一般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作为规定荷载最大值的时域,称为设计基准期。10.2.3 荷载代表值 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其中标准值是基本代表值。标准值:其在结构的使用年限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
5、,7,一、永久荷载代表值:标准值1.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的自重计算确定。2.对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薄壁构件等),在设计中应根据该荷载对结构有利或不利,分别取其自重的下限值或上限值。二、可变荷载代表值: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1.标准值:根据最大荷载的统计分布按一定保证率取其上限分位值;统计有困难时,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一协议值作为其标准值。我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表5.1.1取值。,8,2.荷载组合值: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荷载同时作用时,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与荷载
6、单独作用时相应的超越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组合值=标准值(Qk)组合值系数(c)3.频遇值: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频遇值=标准值(Qk)频遇值系数(f)4.准永久值: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准永久值=标准值(Qk)准永久值系数(q)准永久值与频遇值的区别:准永久值的持续时间较长,约为设计基准期的一半,一般与永久荷载组合用于结构长期变形和裂缝宽度的计算;频遇值总持续时间较短,,9,一般与永久荷载组合用于结构振动变形的计算。10.2.4 竖向荷载一、楼、屋面的荷载1.竖向恒荷载:(1)结构的自重:按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
7、料表观密度确定。(2)附加在结构上的恒荷载:门窗自重、设备自重等2.竖向活荷载(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荷载规范按等效均布荷载方法给出,并考虑折减,详见规范5.1。(2)工业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详见规范5.2。,10,(3)屋面活荷载: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按表5.3.1采用,详见规范5.3。注意: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组合。二、雪荷载 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基本雪压: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的50年一遇重现期的最大积雪自重给出。参见规范附录E.5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屋面水平投影面积上的雪荷载,11,与基本雪压的比值,与屋面形式、朝向及风力有关,见
8、规范7.2。雪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可取0.7,频遇值系数可取0.6,准永久值系数按雪荷载分区、的不同,分别取0.5、0.2、0,分区图见规范附录E.5。规范7.2.2规定,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1)屋面板和檩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2)屋架和拱壳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和半跨均匀分布的情况采用;(3)框架和柱可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采用。,12,10.2.5 风荷载:使结构产生变形和振动一、风荷载的特点 迎风面-压力 背风面-吸力 构成风荷载 两侧-横风向干扰力 风荷载包括由顺风向的平均风引起的静力风荷载、与平均风方向
9、一致的顺风向脉动风荷载和与平均风方向垂直的横风向脉动风荷载。工程中一般只考虑结构在顺风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二、风荷载的标准值:与风荷载时程有关 可近似按静力风荷载并用动力放大系数考虑脉动风的动力效应,13,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计算计算:1.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应按下式计算2.计算围护结构结构,应按下式计算式中:-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14,基本风压0:以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处10min的平均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到的5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v0,按下式计算:荷载规范规定,基本风压应按规范附录E.5中的中给出的50年重现期的风压采用,并不得小于
10、0.3KN/m2。对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风荷载的组合值、頻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分别取为0.6、0.4和0,15,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速增大规律主要取决于地面粗糙度(分为四类)A类: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荷载规范规定: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规范表8.2.1确定。如表10-4。对于山区建筑物,还应考虑修正系数。3.风荷载体型系
11、数: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所引起的实际压力(或吸力)与基本风压的比值。与建筑物的体型、尺度、周围环境和地面粗糙度有关。详见表8.3.1,16,2.顺风向风振系数:考虑脉动风对结构产生动力效应的放大系数,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结构的阻尼特性以及风的脉动性能等有关。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顺风向风振响应计算应按结构随机振动理论进行。详见荷载规范,17,10.3 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10.3.1结构的功能要求1.结构的安全等级:用结构重要性系数0体现(1)确定原则:根据破坏后果的严重性;(2
12、)等级标准:三级,纪念性建筑物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其安全等级可按具体情况另行确定。,18,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设计年限可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确定,也可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按业主的要求确定。注意:设计使用年限与使用寿命的区别3.结构的功能要求,19,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满足设计所预期的各项功能。(1)安全性:结构应能承受正常施工和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和变形,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不致发生倒塌。如MMu(2)适用性;结构在正常使用时有良好的工作性
13、能,不产生过大的变形或振幅、过宽的裂缝等。如f f(3)耐久性: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不应随时间有过大的降低,而导致结构在其预定使用期间内丧失安全性和适用性,降低使用寿命。,20,10.3.2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1.概念: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安全、适用、耐久),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2.极限状态的物理意义:未达到极限状态则处于有效状态;超过极限状态则处于失效状态。3.分类:,21,1承载力能力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
14、承载力或者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2)整个结构或其中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如超静定结构由于某些截面的屈服,使结构成为几何可变体系);(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细长构件的压屈失稳);(5)结构因局部破坏而发生连续倒塌;(6)地基丧失承载力而破坏(如失稳);(7)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疲劳破坏。,22,(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中某项规定限度的状态。(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如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设计 一般 原则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