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ppt
《第三讲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ppt(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讲,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一、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特点,(一)我国农业污染的主要特点与原因 1、主要特点(1)污染严重,危害巨大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近年来,我国氮肥的年使用量达到全世界的近30%,由于施用过量、利用率低,每年有1500万t的纯氮流失。,大量施用的农药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大气环境中;每年农业产出6.5亿t秸秆,约有2/3被焚烧或变成有机污染物;农业源排放CH4占我国CH4排放总量的80%,排放N2O占我国N2O排放总量的
2、90%以上等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质的大量施用,农业自身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污水灌溉、“三废”不达标排放、酸雨等,造成我国农业污染不断积累和加重。受乡镇工业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每年均在100多亿元以上;全国受“三废”和农药严重污染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每年污水排放量约350亿t,其中80%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江河和地下水;污水灌溉面积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3%;全国受重金属污染耕地超过2000万hm2;每年畜禽粪便排放量近30亿t,无害化处理不足5%;每年有40万t地膜废弃在农田里,形成对耕地的白色污染。,这些污染物不仅危及某个“点”和“面
3、”,而且还通过时空迁移、转化、交叉、镶嵌等过程,产生新的污染,甚至形成循环污染,在更长时间内,对更大的生态系统发生危害,严重危及我国食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公民健康、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由单一污染向复合污染发展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用化学品种类越来越多,目前普遍使用的农用化学品有10万种之多,污染物之间的共存和交互作用,构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复合污染的“源泉”。目前我国受复合污染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尤其在农业发达地区。农业的复合污染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传统的单项治理技术已很难有效解决农业复合污染存在的问题,其治理需要新的思路。,(3)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蔓延 西部大开发
4、使某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西迁、污染转移,西部自身发展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废弃物的不当处置,农业投入加大、农用化学品使用量增加,大气中污染物从东部向西部的远距离扩散等等,使我国农业污染有向西部扩展蔓延的趋势。,(4)农业污染表现出立体特性,我国农村过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品,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废水、以及工业对农业的污染等,是造成农业污染的直接因素。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从而引发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生物污染,挥发性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如施用的氮肥中约有一半挥发,以N2O气体形式逸失到空气里N2O是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温室气体之一),从而形成了“从地下到空中”的
5、立体污染。,2、我国农业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存在“先污染,后治理”误区 在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方针指导下,一些地区在农业发展上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不惜牺牲环境代价,从而走了一条“先发展经济牺牲环境,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极端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治理的费用会更大,得不偿失。而且末端治理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转移,甚至形成治不胜治的二次污染。防治污染必须转变思想,从源头控制上下功夫,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赢”模式。,(2)缺乏污染防治的系统观念和技术体系 农业污染是复杂的复合污染,其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往的单项治理技术虽然在解决特
6、定污染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面临当今农业复杂污染的局面已经远远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必须充分理解农业污染是基于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系统的农业立体污染的现实,树立农业生态系统整理性和系统性观念,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管理与调控为基础,树立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理念,建立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生态技术体系,从源头和全过程进行污染控制并结合污染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使农业生态系统重新走上健康发展道路。,(3)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产品质量价格不匹配,我国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环保意识薄弱,经济利益是他们追求的第一性利益。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还没有真正使优质环保农产品的价格得到保
7、护,不利于调动农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农民是防治农业污染的“主力军”,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优质环保型农产品价格,是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进农业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的多赢效果。,二、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一)中国面临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充足的、清洁的水源是保障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前提。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膨胀,经济、物质生活的高速增长,高化肥用量的集约化农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东南沿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还是在一些尚较贫困的偏远地带,许多湖泊、河流、近海域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水质。根据世界银行和中国有关专
8、家的研究,水污染在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46%2.84%。,、水体的氮、磷富营养化是中国水污染的核心问题,如太湖、巢湖水质按COD指标评价,多数可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全国其它主要湖泊、水系,制约水体水质的主要原因基本上也是总氮、总磷浓度高。,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概念: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大量增加,远远超过正常的含量,导致原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使藻类和某些细菌的数量激增,其它生物种类减少的现象。指标:N0.20.3mg/L,P0.010.02mg/L,生化需氧量10mg/L,细菌总数105 个,叶绿素a10g/L。,2、集约化农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十分严重,中国
9、许多地区特别是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氮肥用量大的地区,已面临着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自1994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山东、陕西、河北、天津等地20个县600多个点位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北方集约化的高肥用量地区20%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89mg NO-3.L-1(中国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45%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50mg NO-3.L-1(主要发达国家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个别地点硝酸盐含量超过500 mg NO-3.L-1。,(二)我国水污染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发展趋势,1、主要驱动因素(1)高氮、磷肥料用量的菜果花(蔬菜、水果、花卉)农田面积大幅度增加 菜果花作物效益高,农药
10、、化肥和有机肥的超高量使用十分常见。31个省20余种作物的调查显示,菜果花农田上单季作物氮化肥纯养分用量平均为5692000 kg.hm-2,为普通大田作物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作物氮素吸收总量一般不超过400 kg.hm-2,氮肥利用率仅10%左右,远低于中国大田作物的平均氮肥利用率(35%)成为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最大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个重要原因使得高肥料用量的菜果花农田成为上述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最大的潜在威胁。其一,土壤富含水溶性氮、磷,成为氮、磷污染物释放源;其二,集约化种植方式下,各种速溶性肥料的频繁施用,极易造成降雨与施肥期的偶合,引发大量的农田氮、磷径流损失;其三,在中国南方河网地区
11、,纵横交错的河网、渠系成为连接陆域农田与主河道、湖泊水体的直接通道使得距离主河道和湖区较远的农田,即使在地表径流较小的条件下,也很容易形成面源污染。,(2)农村畜禽养殖,方面的情况使得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第一,在畜禽存栏量成倍增长的同时,一方面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城镇建设占地,使得可有效消纳畜禽粪便的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产业带的发展模式造成养殖专业户集中于某些地区,使得农村一些村、镇本地的人畜禽粪便产生量已经大大超出当地农田可承载的最大负荷。在经济发达的流域,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第二,养殖规模的变化导致畜禽养殖粪便与农田的距离拉大,而规模化养猪场常用的水冲式清粪方
12、式,造成猪场的流质厩肥体积庞大而养分含量低,使得将这些粪水运往农田的费用大大增加。第三,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畜禽场贮粪池建设不规范,密封性差、容量小。由于缺少场地,一些小型的家庭养殖场,将畜禽场清出粪便随便堆放。有机肥施用受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在有机肥使用淡季时,贮粪池常溢满外泻。降雨时,堆放和外泻的粪肥冲入河沟,易形成大量氮、磷径流。,(3)城乡结合部地带的生活、生产排污,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是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农村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带。在所有流域,城乡结合部基本都处于近水域地带,不仅人口密集,而且小型的乡镇企业密集。由于农村地区原有基础设施跟不上,处于这一地区的绝大多数城镇没有排污管网。又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农业 污染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