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水厂设计及典型给水处理工艺资料祥解.ppt
《第九章水厂设计及典型给水处理工艺资料祥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水厂设计及典型给水处理工艺资料祥解.ppt(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0章 典型给水处理系统,10.1 设计步骤、要求和设计原则 10.2 水厂的厂址选择 10.3 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与主要构筑 物的选择 10.4 水厂的平面及高程布置 10.5 水厂的生产过程监控与自动控制 10.6 给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计算实例,10.1 设计步骤、要求和设计原则,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10.2 水厂的厂址选择,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址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3)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
2、电源的地方,以 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4)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 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 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 在取水构筑物附近;二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 方。,10.3 给水厂工艺流程与主要构筑物的选择,10.3.1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 由于水源不同,水质 各异,饮用水处理系统的组成和工艺流程由多种多样。以地表水作为水源时,处理工艺流程中通常包括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及消毒。工艺流程见图23-1。,当原水浊度较低(一般在50度以下)、不受工业废水污染且水质变化不大者,可省略混凝沉淀(或
3、沉淀)构筑物,原水采用双层滤料或多层滤料滤池直接过滤,也可在过滤前设一微絮凝池,称为微絮凝过滤。工艺流程见图23-2。,当原水浊度高,含沙量大时,为了达到预期的混凝沉淀(或澄清)效果,减少混凝剂用量,应增设预沉池,工艺流程见图233。,10.3.2 工业用水处理工艺,若水源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按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砂滤池后再加设臭氧/活性炭处理,如图234。,受污染水源还有其他处理工艺。例如有的在常规处理工艺前增加生物预处理;有的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投加粉末活性炭等。图235为增加生物预处理工艺图。,10.3.3 生活污水回用工艺,回用水处理工艺流程 1.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为回用水水源的 水处理
4、工艺流程(1)物理化学处理,(2)生物处理与物理化学处理 2.生活排水为回用水水源的水处理工艺流程(1)二段生物处理,(2)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结合,10.4 水厂的平面及高程布置,1.水厂的平面布置 水厂的基本组成分为两部分:(1)生产构筑物和建筑物,包括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级泵站、药剂间等;(2)辅助建筑物。其中又分生产辅助建筑物和生活辅助建筑物两种。前者包括化验间、修理部门、仓库、车库及值班宿舍等;后者包括办公楼、食堂、浴室、职工宿舍等。作水厂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下述几点要求:,(1)布置紧凑,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渠)的长度,并便于操作管理。(2)充分利用地形,力求挖填土方平衡以减
5、少填、挖土方量和施工费用。(3)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应简单、短捷,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4)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5)又条件时(尤其是大水厂)最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尽量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去通行和逗留,以确保生产安全。(6)对分歧建造的工程,既要考虑近期的完整性,又要考虑远期工程建成后整体布局的合理性。,水厂平面布置一般均需提出几个方案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在技术经济上较为合理的方案。图236为水厂平面布置一例。,2.高程布置,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两构筑物之间水面高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等水头损失在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水厂 设计 典型 给水 处理 工艺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