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讲座.ppt
《组织行为学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讲座.ppt(8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讲座,课程特色 新:包含很多新概念和新理论,引用了很多新成果和新资料 博:涉及各种组织,关联许多学科,广征众说,细品百家 异:课程内容和讲授方法与国内外学者保持明显差异 深:用常见和浅显的现象,带领听众进入高深奥妙的学术殿堂 实:目标在改善生命质量,提高管理和领导的技术和艺术水平,第一章,概论,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1 概念:世界,人与自然社会:被管理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组织:管理的第一项功能,包括合作,分工,协调,领导即在社会中对人的行为加以组织单位:社会中的组织 2 组织的类别:政治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经济组织.3 企业:现代经济组织的别称4 企业管理:实质是管理人的组
2、织行为,二、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人在组织中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行为,不是私人行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并应用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规律学科,包括个体,群体,组织(或结构)三个层次管理组织行为的“诀窍”是:通过管理组织行为的决定因数或“人件”去管理组织行为人们熟知的“人件”有:人情,人心,人性,等本课程为组织行为学所下的定义是:研究和应用“人件”的学问,三、管理者尤其是职业经理为什么要学 习组织行为学,职业经理是以管理人,管理组织行为(OB),管理”人件”作为自己终生职业的人管理者只有学好组织行为学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1)管理: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2)组织: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是管理者手中的唯一
3、工具 3)管理者:在组织中监督别人的活动、作决策、分配资源、指导 别人的行为并对达到目标负有责任的人。(在某些非赢利性组 织中,被称为官员),管理者只有学好组织行为学才能完成管理的各项功能1)管理的功能 计划:定义组织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总体战略;使计划具 有全面的层次性以便整合和协调不同活动 组织:确定有待完成的任务;谁来承担这些任务;如何把任务归 类;谁向谁报告;在哪一级作决策 领导:激励下属、指导别人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 成员之间的冲突 控制:把实际绩效与目标进行比较,如果有重大偏离,使组织回 到正确的轨道上来,2)用组织行为学的语言描述管理的功能“找到确当的人”“把确当
4、的人放在确当的位置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控制”控制其思想:沟通控制其行为:政策控制其职位:权力管理者在组织行为学中可以学到一种最重要的管理技能,四、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和MBA、EMBA、EDP的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 财务管理战略管理 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证券管理采购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物流管理 领导艺术生产管理 管理沟通服务管理.,五、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角色理论: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核心理论 角色的概念:人在岗位上的组织行为,是被规定的,被期待的行为表现角色理论的形成 莎士比亚:”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社会学家:社会就是一台戏(戏剧理论)管理
5、学家:组织就是对人的位置和人的行为的确定和安排,3)用角色理论管好企业 人=角色合并“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先做人,后做事.”组织行为就是角色行为 恰当的组织行为:地点,时间,对象,言辞,动作,4)批判流行的违背组织行为管理规律的思潮 不要“张扬个性”,要按“共性”行事 不是“做最好的自己”,而是扮演“最好的角色”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5)学校教育,管理教育,家庭教育应充实人文精神,不应该只讲“科学精神”,“商业精神”6)应用角色理论,加强组织管理“硬”管理,“实体”管理:“位”,“政”,“权”,“利”“柔”管理,“虚拟”管理:“知足者常乐”,7)管理者的角色(明
6、茨伯格的研究),人际角色头面人物:组织的某种象征,履行法律性的和社交性的例行义务领导者:激励和指导下属联络者: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接触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接受大量信息,作为组织内外信息的神经中枢传播者:把信息传给其他组织成员发言人:向外界发表信息,决策角色创业者:从组织和环境中寻找机会发动能带来变革的计划混乱处理者:面临重大、意外混乱时负责采取正确计划资源分配者:作出或批准重大决策谈判:在重要谈判中代表组织结论:管理者要学会“做人,说话,做事”,中国人文精神的理论,1)路桑斯教授的研究(1)管理活动传统的:决策、计划、控制沟通的:交换日常信息、处理书面资料人力资源的:激励、培训、管理冲突、安置网络
7、的:社交、政治、与外界往来(2)成功的管理者:晋升最快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工作最出色的(3)各种管理者分配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见下表),图示: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2)“成功”的概念与”成功学”3)某种成功学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是十足的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造成了全民 的”浮躁”4)继承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做优秀的管理者 儒身:“仁者爱人”道骨:“水利万物而不争”佛心:慈悲,圆通,六、组织行为学的科学基础,系统科学的基础:用大量数据和统计方 法检验假设,将个人的偏见直觉和曲解降低到最小1)行为是由某种原因引起的,它一定指向某个目的,无论对或错,行为者相信这个目的对他
8、自己是有利的2)人们的行为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基本的一致性。我们可以找出这些一致性,再加以修正,以此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3)在大多数有结构的情境中,行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对行为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提高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准确性,甚至可提高控制行为的有效性,多学科的基础心理学:动机,知觉,态度,人格,情感,等社会学:角色,规范,群体动力学,组织结构,等社会心理学:影响力,群际冲突,对策人类学:文化,信仰,刻板印象,等政治科学:权力,政治,冲突,利益相关者,等经济学:投入,收益.报酬,利息,等管理学:效率,人工,定额,责任,等法学:歧视,公平,所有权,等信息技术:噪音,沟通,知识管理,决策,等,权变论基础1)组
9、织行为学概念或理论必须反映情境或权变条件。X导致Y,但只在Z(权变变量)所限定的条件下2)一个特定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结果3)但不能绝对化,应在偶然因数的敏感和固定理论的简洁之间找到平衡,多层分析的基础1)个体层次:动机,知觉,人格,态度,价值.2)群体层次:决策,权力,领导,政治,沟通.3)组织或结构层次:边界,环境,资源.4)尽管组织行为学的课题通常固定在一个分析层面,但它常常与另两个层面发生关连,如沟通虽是群体过程,但它也包含个体和组织两方面的过程.,开放系统的基础 1)组织是一个运行在其他生命系统中的有机体,是一个有生 命的,活的系统 2)组织从外部环境获取生存来源,又通过自身的
10、产品影响外 部环境 3)外部环境:原材料、资金、信息 利益相关者:政府、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相互依赖的子系统:过程(如沟通和报酬系统)任务活动(如生产,营销)网络(如渠道,权力).,第二章,个体的组织行为,1 行为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分析行为时要看到它的两面或多面性,考虑某个人是否适合某个任务时则要把这些特性统一在具体行为上2 停止组织行为的极化思维,真正辨证地看待人和使用人,一、分析和看待行为的正确方法,二、个体行为的基础,习惯资格经历,背景胜任力人格,1.传记特点,1)年龄:日历年龄:生理(物)年龄、心理年龄、物理年龄、社会年龄(婚龄,工龄,职业年龄,专业年龄)婚姻:与生产率不相关;与缺
11、勤率和流动率负相关;与责任感正相关3)性别:男性度和女性度4)家庭背景:出生顺序、同胞数目、异性同胞数目、完整性、结构,社会和经济地位,邻里社区,2.胜任力,定义:个体在某一岗位上完成所有规定任务的概率或可能性含义:a 抛弃“泛道德主义”,以任务和结果作为用人标准 胜任力=道德+能力*道德:公德(职业道德.)、私德 b 抛弃“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采取“现实主义”“全面发展”“人无完人”“用其所长”(理想)(现实)(实践),3)种类:a 体质胜任力(=健康?):力量、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b 心理胜任力 智商:算术、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推理、想象、记忆 情商:对生命的体验方式;对欲望满足的排
12、序方式;对挫折的容忍阈;对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的敏感度3)胜任力与岗位任务相称4)胜任力的测量,3.人格(个性),1)定义:奥尔波特:“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2)决定因素:a.遗传:在幼儿中对人类行为和性情的遗传基础 进行观察;对刚出 生就分开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对不同情境和时间中工作 满意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研究b.环境:文化背景、早年生活条件、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规 范及其他经历c.情境:不同情境要求一个人的人格表现不同侧面,3)研究人格的方法及其在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人格的特质*人格
13、特质(点):用以描述个体行为的持久、稳定的特点a.卡特尔16PFb.5维度模型(Big Five):外倾性、随和性、觉悟性、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c.主要的人格特点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控制点;马基雅维里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性 A型人格与B型人格,研究人格的类型 a.MBTI:内向外向(E或I)领悟的或直觉的(S或N)思维的或情感的(T或F)感知的或判断的(P或J)b.九型人格 c.二型人格:管理型与非管理型 d.约翰.霍兰德的工作人格适应性理论,三、学习,1.定义: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时间相对较长久 3)学习不仅是知更重要的是行 4)导致行为改
14、变的因数还有药物,生理,技术等因数 5)造成贫与富,强与弱,智与愚之区别的原因主要是 学习 6)教育后代是最重要的事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 以渔”,2.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无条件刺激物(反应)、条件刺激物(反应)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正强化、负强化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模仿,3.塑造:一项管理工具,行为塑造的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强化程序:主要有连续的和间断的两种类型组织行为校正:,四、知觉与个人决策,1.概念、知觉与行为 1)人类对感觉信息的处理 2)关于概念的概念 3)概念与知觉与行为的关系 4)概念技能的重要性:实例 5)知觉的定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面对的
15、人、事、物赋予意义并因此决定如何对其 采取行为而解释有关该人、事、物的 感觉映象信息的过程2.在教室内做一个现场实验,3.实验得到的重要结论 1)现实与事实 2)知觉的背景,参照物和知觉者所使用的概 念等影响他们对同一个现实或现象的知 觉和判断,事实是他们对现实的知觉 3)如何解决分歧?a.沟通:可达成共识 b.表决:民主集中(少数服从多数)c.实践:(相对)真理,4.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态度、动机、兴趣、经验、期望,习惯2)知觉对象:新奇,运动、声音、大小、接近性.3)情景:时间、环境,参照,背景.,5.知觉对于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性,1)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而不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 行为学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