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经典讲义(306PPT) .ppt
《组织行为学经典讲义(306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经典讲义(306PPT) .ppt(30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组 织 行 为 学,1,两个基本问题,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2,群体,个体,知觉和情感原理 激励理论 个体差异与管理,组织,导论(概述及理论基础),群体的概念及群体行为 群体沟通 群体冲突与冲突管理 群体决策与领导决策技术 团队合作的理论与方法,组织理论与结构设计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 领导行为,本课安排,3,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主要内容:,组织与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4,1.组织与组织行为 1.1 组织(P2),在我国古代组织的原意就是将丝、麻织成布帛,也就是组合编织的意思。组织是对完成
2、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组织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组织存在的理由)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5,管理的实质:协调资源的过程,物财信息(信息重构将产生新的知识)人物、环境(噪音、温度、光线影响工作效率)人机(匹配、机器设计以人为本)人人各种协调的主体都是人,可见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掌握的重要性,6,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以针的制造为例),劳动分工可提高工人的技能和技术熟练程度;节省了通常由于变换工作而损耗的时间;有利于创造出种种节约劳动耗费的方法和机器,从而 提高了生产率。作业与管理(分工与协作),7,组织与环境,环境
3、: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包括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经济、政治等因素,利益相关者组织影响环境:社会责任,8,组织和管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9,什么是行为?,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所谓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10,1.2 组织行为(P7),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4、,因此对组织行为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个体 群体 组织 宏观理论,微观理论,11,组织行为(续),个体行为管理:个性与能力的匹配、识人、用人群体行为管理:沟通、冲突、协调、领导决策组织行为管理:结构、变革、发展,12,2.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2.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P9),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13,2.2 历史沿革,早期实践古典理论时代行为学派时代权变的观点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新组织”的兴起,14,早期实践,亚当斯密 国富论 1776年罗
5、伯特欧文,15,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76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劳动价值论 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观点,16,古典理论时代(1900年1930年中期),科学管理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Taylor),泰勒,美国人1856-1915从哈佛大学辍学8年内升了六级,17,泰罗的4条管理原则,给每个人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出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地挑选、培训、培养员工;与工人热忱合作,确保所做的工作符合已提出的科学原理;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基本实现工作与责任地对等分工,管理者承担那些他们比工人更具有适应性的工作。,18,行为学派时代,人群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 Th
6、eory)精髓:相信在组织中获得更高生产率的办法是提高雇员满意度 霍桑试验 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r,1880-1949)背景:霍桑:美国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位于芝加哥附近的工厂名 试验时间:1927-1932年试验目的: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19,行为科学理论,戴尔卡耐基:只有赢得他人的合作才能成功亚伯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道格拉斯麦戈里格:X理论、Y理论B.F.斯金纳:行为是其本身后果的函数赫兹伯格:激励的双因素理论,20,Herzberg 激励-保健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21,权变的观点,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情境的具体
7、情况,选择具体对策。权变理论在组织中对人的管理并没有最佳方法,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原理。,22,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日本企业成功的两条基本经验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的认识从硬性的方法制度转变为软硬兼备的艺术技巧,23,“新组织”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24,3.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意义了解自己、扬长避短了解他人、知人善任,25,)现代化生产需要组织行为学,高科技化人的智能素质要求分工精细带来对人际协调性的要求、合作精神社会开放性、知识经济健康人格的要求、开放性要求竞争加剧、生存环
8、境恶化适应、变革,26,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人性的复杂性与人行为的复杂性对人管理的最高指导思想 有关“人性”的假设,27,1.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28,.人性的复杂性与人的行为的复杂性,2.1 生物性:人属生物,且为肉身活性耗能性动态发展性趋利避害性情绪性,29,职业发展阶段,试探期:25510立业期:35510守业期:45510衰退期:退前5年,30,2.2 社会性:“士为知己者死”、两肋插刀,参照性互动性制度、文化约束性情感性,31,2.3 思维性,意识性能动性主观性智力创造性2.4 整合性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复杂多变
9、性和情境性,32,.组织行为学的最高的指导思想 有关“人性”的理论,对人的管理中一个实质的问题是对人性的认识。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制定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建立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都与他们关于人性的假设有关。,33,人性假设,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E.H.Schein(雪恩/沙因)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将人性假设归纳为四种: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34,经济人(X理论),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为先驱,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的X理论:从人的生物性来分析人,人重视金钱、利益,趋利避害相应的管理方式:奖惩、规章制度控制
10、,35,社会人,首先由霍桑试验的主持人梅奥提出人喜尊重,被关心,重视人际关系良好管理方式:尊重、关心员工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参与管理,36,自我实现人,由马斯洛提出自觉的想要实现自我价值、表现才能、无需监督管理方式:自控、自治管理创造良好的自我实现环境启发员工的内在激励: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37,复杂人,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人存在多种需要,且随环境和自身条件发展、变化管理方式: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权变的管理成为首选,第二篇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第三章 知觉和情感原理,39,主 要 内 容,知觉原理与识人情绪情感原理与感情投资,40,1.知觉原理与识人,1.1
11、感觉与知觉1.2 人们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制约知觉的因素)1.3 社会知觉的内容1.4 归因理论1.5 知觉原理的管理运用,41,1.1 感觉与知觉(P35),感觉: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42,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外感觉:刺激人的外部感官而形成的感觉,外感官包括眼、耳、鼻、口、肤,与之相对,外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触、碰、痛、温等)如: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内感觉:刺激人的内部器官而形成的感觉,最主要的内感觉有饥饿(胃肠蠕动加快和胃酸刺
12、激胃壁所致)、肌肉酸胀感(剧烈运动加速细胞的代谢而造成代谢物质乳酸堆积而压迫神经所致)、困倦感,43,知 觉,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大脑对感官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和认识的过程。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44,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不带有认识意义;知觉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带有认识上的意义。感觉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生理过程,人们对统一刺激所形成的感觉一般来说是相同的,而认知过程却不是一种生理反应,而是一种心理反应。每个人认知世界大不相同。,4
13、5,知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而受人的各种主观意识特点的影响和制约。如: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情绪体验等直接影响知觉过程。所以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对象的知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往往是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对同样对象的知觉也往往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46,1.2 制约知觉的因素,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觉对象的特征知觉的情景因素,47,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48,知觉对象的特征(P38),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合、整合,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接近律 相似律 闭锁律 连续律对象自身的特点:大小、形状、色彩、位置、新奇等都可能
14、影响感知的选择。,49,知觉的情景因素 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的效果,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50,知觉者因素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知觉,情境因素 时间 工作环境 社会环境,知觉对象因素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临近,影响知觉的因素,51,1.3 社会知觉的内容:实质上是对人的知觉,对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52,对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借以了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即对他人形成印象和认识。导致知觉偏差的典型效应: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定势效应/刻板印象),53,人际知觉:
15、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同情感、亲近感、投机感、陌生感、疏远感)自我知觉: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 理状态的自我感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重要他人的系统评价、反复成功失败的经历、与人交往中比较发现、自我反省)角色知觉: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54,1.4 归因理论,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凯利模式:对一个人的行为的内因或外因的分析韦纳模式:人们对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 个人努力程度 个人能力大小 任务难度大小 机遇状况的好坏,55,凯利(Kelly)模式,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这种决定取决于三个因素:区
16、别性:个体在不同情境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普遍性: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一贯性:无论何时此人都有同样行为,56,观 察,解 释,归 因,归 因 理 论,57,行为者观察者效应,对于同一行为,人们对自己的归因分析往往不同于对别人的归因分析。如人们常常将自己的失误归于外因(如运气),别人的失误归于内因(如懒惰);而将自己的成功归于内因(能力或努力),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58,1.5 知觉原理的管理运用,注意自己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快速解决问题认识事物要尽量克服自己的定势思维尽量利用知觉原理待人处事;树立自己在员工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对自己有准确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应实事求是归因
17、,59,2.情绪情感原理与感情投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情感原理的管理运用,60,2.1 概念,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叫情绪情感,是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满足与否和满足程度的心理体验。,61,2.2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区别:情绪为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为人独有情绪外显,情感含蓄情绪是不稳定的、一时的状态、易变;情感稳定、不易变化,6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大量积累 情感(感情投资的原理)已形成情感 情绪表现对于同一对象,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 成,制 约,63,2.3 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分类世界公认1)心境(心情):缓慢、微弱、
18、持续时间长、具有弥散性2)激情:速度快、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强烈的外部表现。3)应激:出乎预料的紧急情况下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反应。即时应激长时应激:工作紧张,缓解的主要方法气功、借助音乐,64,情感分类,1)理智感、道德感与美感2)与管理密切相关的情感:组织归属感、组织认同感、人际感情关系,65,2.4 情绪情感原理的管理运用,创造组织内部良好的情绪情感气氛以员工的情绪变化为线索,用以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注意感情投资,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并以其制约工作失误时群众的情绪表现注意避免激情的消极后果注意调节工作节奏,防止长期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二篇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第四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6
19、7,主 要 内 容,个性概述价值观 能力气质 性格 基本个性理论与管理,68,1.个性概述(P43),1.1 个性概念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69,70,1.2 个性的特征,组合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一般性和独特性生物制约性和社会性,71,2.价值观(P61),2.1 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P61),72,2.2 价值观的分类,美国组织行为学家斯普朗格尔(E.Spranger)最早对人的
20、价值观进行归类,他将价值观分为六类: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强调通过理性批判的方式发现真理;唯美价值观:以形式、和谐为中心,强调对审美、对美的追求;政治性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强调权力的获取和影响力;社会性价值观:以群体他人为中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博爱;经济性价值观:以有效实惠为中心,强调功利性和实务性,追求经济利益;宗教性价值观:以有效实惠为中心,强调经验的一致性及对宇宙和自身的了解。,73,职业价值观,高收入 社会声望独立性 帮助别人稳定性,多样性领导力 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工作休闲 尽早进入工作领域,心理学家马丁凯茨通过对250多种职业研究,找出了10种与工作有关的职业
21、价值观:,74,2.3 价值观与组织行为,价值观通常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组织文化建设,75,3.能力(P53),3.1 定义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学习、工作、劳动等具体活动相联系。,76,3.2 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特殊活动所需的能力,在特殊领域中表现出来,一般是多种能力的结合 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77,一般能力,反映每一个个体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有的共同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 这些一般能力的稳定、有机的综合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78,再造能力:顺利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并按提供的已有式样进行活动
22、的能力(依样画葫芦的能力)创造能力: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如:新概念、新理论、新方式、新物品等。,79,3.3 能力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的知觉差异: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能力的记忆差异能力的思维差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早晚有差异:对大多数人来说,存在一个创造与成熟的最佳年龄区间:25-40岁。青、中年期是能力表现的突出阶段。,80,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能力符合正态分布。如图所示:,81,3.4 能力测量,智力测量:人才选拔、职业指导、儿童教育、临床诊断创造力测验管理能力测量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特定的现场情景将被研究者
23、放置于该情景,来观察研究被研究者的行为特征和反应特点的方法。文件筐 角色扮演 演讲 无领导小组讨论,82,3.5 能力原理的管理运用,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如何“量”才?在用人依据上注意文凭不等于能力;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同时人的能力要互补;注意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和考核员工能力;鉴于人在能力上有差异,在制定整体工作任务时,要考虑大多数人可达到的能力程度;建立有效的 人才竞争选拔制度。,83,4.气质(P45),4.1 气质概念 个人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不因活动内容、动机、也不因时间地点而转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特点。理解:1)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2)动力特点速度:知觉的速度、
24、思维的敏捷、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度:意志力的强弱程度;稳定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指向性:内外向、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还是自己的内心世界,84,4.2 气质类型(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多血质:乐群外向、有感染力、兴趣爱好广泛但易转移,不易在某一事情上坚持下去。(王熙凤)胆汁质:易激惹、暴烈冲动、不可抑制、外向攻击型(张飞、李逵)粘液质:老黄牛式的人,行为刻板,缓慢,心情不易外露,有耐力,坚持力;内向、不易激惹(薛宝钗)抑郁质:高度抑制;敏感,不外露,心理活动强烈、内心体验强烈,内向攻击型(林黛玉),85,理解:,气质类型的本质是遗传决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具有天赋性气质类型无好坏
25、气质并不决定成就大小人群中气质类型典型少,中间型多,86,4.3 气质原理的管理运用,应注意员工气质与工作的匹配,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员工安排不同的工作,如要害控制系统等不能用冲动型的人物;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思想工作方法;组建工作群体,尤其是高层领导班子的气质结构最好要做到气质互补(气质异质),扬长避短。,87,5.性格(P48),5.1 性格定义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88,材料分析:,有对孪生兄弟,外貌酷似,然而他俩性格迥异。一个稳健,独立,善交际;另一个活泼,娇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行为学经典讲义306PPT 组织 行为学 经典 讲义 306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