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鉴定与加固第八章.ppt
《结构鉴定与加固第八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鉴定与加固第八章.ppt(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历史: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建筑加固方面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8.1 设计规定,8.1 设计规定,加固原理:用特制的树脂类粘结材料粘贴纤维复合材以提高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碳纤维的优点:施工简便,加固速度快,高强(数倍于钢材),轻质(如棉絮般柔软),高弹性模量,耐湿热、高温,耐老化。,常用材料: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但玻璃纤维因为性能方面的原因已经很少采用。,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1 设计规定,8.1 设计规定,碳纤维的性能:1)力学性能:强度:碳纤维布强度一般为19004900MPa;碳纤维
2、板强度一般为15003200MPa;日本东丽公司的高强碳纤维强度:可达7000MPa。弹性模量:碳纤维布的弹性模量一般为:2.12.3105MPa。脆性性质:受力过程一直处于弹性变形状态,无塑性流变。2)热膨胀系数:(-1.41.7)10-6/。3)抗疲劳性能:10万次,90%的弯曲应力;1000万次,80%的弯曲应力。相应的钢材为:50%和40%。,碳纤维和胶粘材料,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1 设计规定,8.1 设计规定,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碳纤维的性能:4)耐腐蚀性能:耐酸碱。5)其他性能:碳纤维的阻尼性能比钢好,振动衰减快,导电,碳化温度10001300,无毒,不易燃
3、、不易爆。,碳纤维的种类:碳纤维由有机纤维经特殊工艺碳化而成。按原材料的不同分为:粘胶基碳纤维,聚丙烯腈基(PAN基)碳纤维,沥青碳纤维。聚丙烯腈基(PAN基)碳纤维是由丙烯腈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合成纤维,经特殊工艺经碳化而成,是目前碳纤维产量最高、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质量最好的一种碳纤维。黑色。,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1 设计规定,8.1 设计规定,碳纤维复合材料:以上均为碳纤维原材料,需要将其加工为各种类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用碳纤维纺织成的碳纤维布、片材,压制成的碳纤维板材、棒材。一般采用:一般采用的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也有其他的复合材料)。其中树脂是基料,用于固
4、定碳纤维位置、方向和传递荷载与变形。各向异性:单向纤维片材和双向纤维片材。,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树脂类胶粘材料:包括底涂胶(底层树脂),修补胶(找平胶)。,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1 设计规定,8.1 设计规定,使用场合:本加固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的加固。不适合于素混凝土和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情况。碳纤维只能受拉。,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设计规定,对被加固混凝土的要求:C15,正拉粘结强度1.5MPa。,碳纤维的防护:不能暴露于阳光或有害物质中,需要有防护,且应与碳纤维变形协调。长期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特殊环境时除需要合适的防
5、护外,还要按专门的工艺进行粘贴。,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1 设计规定,8.1 设计规定,碳纤维的设计、计算指标:,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1 设计规定,8.1 设计规定,对既有荷载的处理: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加固结构上的活荷载。,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玻璃纤维的设计、计算指标:,防火要求:当原结构构件有防火要求时,应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纤维复合材进行防护。,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平截面假定: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碳纤维的拉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8.2 加固计算,
6、纤维复合材的应力应变关系:线性关系,拉应力f等于拉应变f与弹性模量Ef的乘积。,二次受力的影响:当需要考虑二次应力影响时,需确定纤维复合材的滞后应变。,对粘结剥离的要求:在达到受弯承载力破坏以前,不会出现纤维复合材之间的粘结剥离破坏。,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加固后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fb,:1)对重要构件:fb=0.75b;2)对一般构件:fb=0.85b。,b:加固前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8.2 加固计算,碳纤维复合材设计允许拉应变:1)对重要构件:f=0.007;2)对一般构件:f=0.01。见前表。大于钢材的屈服应变:sy=0.0
7、010.0018,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拉区混凝土表面上粘贴纤维复合材进行加固时:其正截面承载力:,实际是求解一个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先从方程1入手,未牵涉到计算加固碳纤维。,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M-构件加固后弯矩设计值;ff-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fe-纤维复合材的有效截面面积;a-纵向受压钢筋的合力点到截面近边的距离;
8、f-考虑二次受力影响时,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有可能达不到强度设计值而引入的强度折减系数,当f 1.0时,取1.0;f0-考虑二次受力影响时,纤维复合材的滞后应变,按规范规定计算;若不考虑二次受力影响,则f0=0。h0-构件加固前的截面有效高度。f-纤维复合材的拉应变设计值。根据纤维材料的品种,分别按前述材料表进行计算。,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计算系数f值-综合考虑受弯构件裂缝截面内力臂变化、钢筋拉应变不均匀及钢筋排列影响等的计算系数。,te-混凝土有效受拉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Ate=0.5bh+(bf-b)hf当原
9、构件钢筋的s0150MPa时,且te0.05时,f值应乘以系数0.9。,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实际粘贴纤维复合材的截面面积Af的计算:,纤维复合材厚度折减系数km:,1、当采用预成型板时,km=1.0;2、当采用多层粘贴的纤维织物时:,Ef-纤维复合材弹性模量设计值,见前表;nf和tf-分别为单方向上纤维复合材的层数和厚度。,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纤维复合材截断位置:正截面加固,纤维复合材截断位置距其充分利用截面应有如下的粘贴延伸长度:,lc-纤维
10、复合材粘贴延伸长度;bf-受拉面粘贴的纤维复合材的总宽度;ff-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f,v-纤维复合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ff,v=0.40ft,低于0.40MPa 取0.40MPa;大于 0.70MPa 取0.70MPa;1-修正系数,对重要构件取1.45;一般构件取1.0。,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纤维复合材截断位置:,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梁底面粘贴纤维复合材有困难时的处理方法:可以将纤维复合材粘贴在梁侧距受拉区边缘1/4截
11、面高度范围以内,侧面粘贴纤维复合材的截面面积Af,1按下式换算:,Af,b-按梁底面计算的纤维复合材的截面面积;f-改贴梁侧后的纤维复合材截面面积修正系数。,修正系数f,hf-侧面粘贴高度,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8.2 加固计算,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受弯(正截面)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不应超过40%,且应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避免因受弯承载力提高后出现受剪破坏先于受弯破坏。,纤维复合材的加固量:对预成型板,不宜超过2层;对湿法铺层的织物,不宜超过4层,超过4层宜采用预成型板。,8.2 加固计算,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第八章 粘贴纤维复合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鉴定 加固 第八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