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ppt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ppt(1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课题主要提纲,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体系,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体系,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程度及其预防效果,分为三类:区域监测、流域监测、开发建设项目监测。1、区域监测不同侵蚀类型的面积与强度:风蚀、水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区的典型监测:崩塌、滑
2、坡、泥石流等。典型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土地生产力变化;水库湖泊河道、渠系淤积量;损坏土地原有功能数量。典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措施数量、质量;防治效果(蓄水保土、减少泥沙、增加植被、增加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效益),水蚀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土石山区风蚀区:“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冻融侵蚀区:北方冻融土侵蚀区、青藏高原冰川冻土侵蚀区,滑坡带遥感图片,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2、中小流域监测不同侵蚀类型的面积、强度、流失量和潜在危害:风蚀、水蚀、冻融侵蚀。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土地生产力变化;水库湖泊河道、渠系淤积量;损坏土地原有
3、功能数量。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措施数量、质量;防治效果(蓄水保土、减少泥沙、增加植被、增加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效益)。流域特征监测:流域特征(长度、宽度、面积、地理位置、海拔、地貌)、气象、土地资源与利用、主要灾害、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社会经济、改良土壤,长江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黄土高原风力侵蚀程度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区划图,3、开发建设项目监测项目建设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监测气象、地形地貌、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植被、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地表扰动、弃土弃渣七大项。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类型及形式、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强度监测、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灾害水土流失危害面积、危害数量、危害程度等。水土保
4、持措施及效果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及临时措施、水土保持设施效益。,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体系,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1、监测方法的应用,2、主要监测方法的特点,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1、监测方法的应用:(1)区域监测方法遥感监测与实地勘察、效验相结合;典型区设立地面监测点;询问、收集资料和抽样调查。(2)中小流域监测方法小流域:地面观测法、抽样调查法、收集资料法 中流域:遥感监测法、地面观测法、抽样调查法(3)开发建设项目监测方法调查监测(场地巡查、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地面观测法(定位观测)、遥感监测法,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
5、1、监测方法的应用,2、主要监测方法的特点,2、主要监测方法的特点5个方面:地面观测;航空监测;卫星监测;调查;专项试验、调查统计、数理分析,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地面观测 在代表性的地区建立监测点,利用设施设备进行观测 提供“地面真实”测定结果率定和解释遥感数据 对只有从地面监测才能获得最好属性的对象特别适用航空监测监测典型地区的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校验卫星监测判读的正确性和判读精度指标体系的定量化要求卫星监测对大范围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监测与地面调查和航空遥感技术结合,可以判读植被覆盖、作物状况、地面组成物质等因素优点是资料以很频繁的间隔重复可以实现动态监测调
6、查获取有关法律、政策以及其他有关信息监测重点流域、示范区和项目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等用来对宏观的遥感监测解译结果进行检验专项试验、调查统计、数理分析观测地面详细情况,车顶地面真实结果、解释遥感数据获取常规经济资料、调查防止经验、收集相关图件及资料统计利用遥感数据定位定量分析侵蚀动态,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体系,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体系数据采集、数据管理两大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地面观测体系、遥感监测体系和调查监测体系等 地面观测体系:设置在不同类型区有代表性地段的监测样区、坡地经流场、小流域控制站等组成。遥感监测系统:遥感资料与基础资料相
7、结合进行影像处理、影响解译野外效验。调查监测体系:现场调查、调研、施工监测、项目考察、查访。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处理、分析、存储和传送等 包括基础资料、原始记录、实地照片等技术文档;遥感影像、数字图和成果图件。包括监测对象的分类分级面积及其动态变化统计表。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结果分析报告等监测报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建设项目监测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监测要求,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常用几种监测方法,监测设计,建设项目监测法律依据,水土保持法第八条 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第十八、十九、二十七条等。水土保
8、持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 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本单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情况。第十四、十九条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第十条 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第十八条 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报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第七条 水土保持设施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确定为验收合格:(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9、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参加现场验收。,SL 2049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投资估(概)算应将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监测费列出。监测费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监测的实际需要计算。SL 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费用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基建期监测费用应由基建费列支,生产期的监测费用应由在生产费用列支。水总200367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保监200522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
10、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建设项目监测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监测要求,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常用几种监测方法,监测设计,建设项目监测要求,市场准入性:国务院令第412号,水利部令第12号,水利部水保2003202号: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监测机构资格证书,监测人员上岗证书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合理性: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方案实际调查监测内容、时段、监测点布设、主要指标及其方法(频率)、工作组织、实施进度和预期成果等。监测方法针对性:布设监测点,根据目的确定方法。大中型项目地面观测、典型调查相结合;小型项目以地面观测为主。监测成果全面性:有过程报告、总结报告;监测成果内容全面,能满足水土
11、保持设施验收需要。费用统一性:水总200367号、保监200522号及其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建设项目监测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监测要求,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常用几种监测方法,监测设计,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建设项目监测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监测要求,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常用几种监测方法,监测设计,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1、支持性文件2、拟订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流程3、监测范围及分区4、监测重点5、监测时段划分6、监测技术路线7、编写提纲,1、支持性文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设施计划编制提纲(水保监200616号)该文件是由承担项目监测工作的机构,根据方案编制的、用于
12、规范和指导监测技术人员开展监测活动的技术文件。重点是:依据项目方案,经过现场查勘和调查,对监测的内容、时段、监测点布设、主要观测指标及其方法与频率、工作组织、实施进度和预期成果等进行设计。该文件可作为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的技术条款或附件,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监测工作进度与监测成果质量得到保证。GB 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目的:为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提高监测质量,有效控制生产建设活动引起的人为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重点:监测的目的、分类、内容和重点、方式和手段、频率、
13、报告、成果公告、管理等方面,共13条。附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提纲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2、拟订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流程,3、监测范围及分区,监测范围 按照法规规定和方案设计确定监测范围。若无调整方案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若有调整文件明确责任范围(后来者居上)发生水土流失危害需扩大监测范围(现状),监测范围分区 应采用主导因素法,以与土壤侵蚀关联度高,且较稳定的自然因素作为分区依据;以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为基础,可结合项目及其监测重点进行调整。小型项目直接依据:项目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进行分区 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
14、大型项目:侵蚀类型区、地貌土壤类型区、项目功能单元区的顺序分区;必要时,可进一步划分亚区。,4、监测重点,各类型项目点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主要为主体工程施工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大型开挖面、取土场、弃渣场、临时堆渣场、施工道路等。线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主要为大型开挖面、施工道路、取土场、弃渣场、土石料临时转运场、集中排水区周边等。,行业开发建设项目 采矿类工程:露天矿山排土(石)场、地下采矿的弃土(渣)场和地面塌陷区,以及铁路或公路专用线,集中排水区下游。交通铁路工程: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破坏面和土石料临时转运场,集中排水区下游和施工道路。电力工程:施工中弃土(渣)
15、场、取土(石)场、临时堆土场、施工道路和火力发电厂运行期贮灰场。冶炼工程: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和运行期添加料场、尾矿(渣)场,施工和生产道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弃土(渣)场、取土(石)场、大型开挖破坏面、排水泄洪区下游、施工期临时堆土(渣)场。建筑及城镇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地面开挖、弃土弃渣和土石料临时堆放地。其他工程:施工或运行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部位和工作面。,4、监测重点,5、监测时段划分,建设类项目:施工准备期前、施工期(含主体工程施工准备期)、自然恢复期。建设生产类项目:施工期准备期前、施工期(含主体工程施工准备期)、自然恢复期、生产运行期(自然恢复期至方案服务期)。,背景
16、调查与全线勘察,地面监测与调查,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分区数据分析、全区数据分析,提交监测成果,确定固定监测点、布设临时监测点;开展定期监测,资料收集整理,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农林业生产、土地利用、自然灾害、社会经济、施工监理,6、监测技术路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附图:工程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监测点位布置图、主厂区监测点典型设计图附录: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2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7、编写提纲,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流程,建设项目监测法律依据,建设项目监测要求,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常用几种监测方法,监测设计,监测设计,在
17、项目监测开始以前,必需提前做三项决定,这三项决定应规定出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一、什么样的空间尺度适合这一方案目标;其二、什么样的时间频率适合这个方案目标;其三、为了提供充分的与时间尺度相一致的信息,应该怎样进行监测的定量工作。,项目监测的目的、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原则 监测的尺度范围 监测周期 监测定量化问题 监测方案的实施,项目监测的目的、原则,监测设计,在项目监测开始以前,必需提前做三项决定,这三项决定应规定出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一、什么样的空间尺度适合这一方案目标;其二、什么样的时间频率适合这个方案目标;其三、为了提供充分的与时间尺度相一致的信息
18、,应该怎样进行监测的定量工作。,项目监测的目的、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原则 监测的尺度范围 监测周期 监测定量化问题 监测方案的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滞后于主体工程,掌握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及使用初期水土流失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土保持工程的效果,为监督管理和项目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如下监测原则:(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2)状态量观测和动态分析相结合(3)实际观测与模型分析相结合(4)观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分区相结合,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原则,(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 全面调查是对全部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而言,即全面了解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在整个责任区范围内,监
19、测重点区域设立必需的泥沙观测站(或沉沙池)和淤积、冲刷测定标桩等设施,观测并记录数据。,(2)状态量观测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对变化较小的因素,进行阶段性观测或调查,作为防治责任范围的水土保持环境的状态指标。如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种类和责任范围功能分区等 对变异较大的水土流失因子及泥沙,按照一定间隔进行观测记录,作为分析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变化的指标,分析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趋势。如泥沙、土壤侵蚀形式与流失量、水土保持工程进展与防治效果等,(3)实际观测与模型分析相结合 由于观测和调查任务集中在工程前期和实施期间,对工程措施使用初期的监测次数较少。需要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模型对水土流
20、失、植被覆盖度与工程防治效果等进行预测。(4)观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分区相结合 不同防治责任区具有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措施也各有特点。因此,监测内容必须各所侧重,以便反映各区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果的特征。由于各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单位不同,各责任区防治标准不同,需要根据经济可行性、技术可操作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监测内容和方法。,监测设计,在项目监测开始以前,必需提前做三项决定,这三项决定应规定出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一、什么样的空间尺度适合这一方案目标;其二、什么样的时间频率适合这个方案目标;其三、为了提供充分的与时间尺度相一致的信息,应该怎样进行监测的定量工
21、作。,项目监测的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原则 监测的尺度范围 监测周期 监测定量化问题 监测方案的实施,监测的尺度范围,监测的尺度范围,监测设计,在项目监测开始以前,必需提前做三项决定,这三项决定应规定出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一、什么样的空间尺度适合这一方案目标;其二、什么样的时间频率适合这个方案目标;其三、为了提供充分的与时间尺度相一致的信息,应该怎样进行监测的定量工作。,项目监测的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原则 监测的尺度范围 监测周期 监测定量化问题 监测方案的实施,监测周期,区域监测监测频率依据监测范围大小确定 一般情况下,动态监测频率为全国和省级年、典型城市和典型县年、小
22、流域年。对于突发性事件,必须做到“一触即发”,进行及时、准确、快速地监测。试验观测监测频率依据观测对象因素确定 水蚀小区试验观测,应按次降雨进行,或按照降雪融化情况进行。风蚀量观测,应按次大风进行;降尘量观测,应按照天气情况确定监测频率。,监测设计,在项目监测开始以前,必需提前做三项决定,这三项决定应规定出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一、什么样的空间尺度适合这一方案目标;其二、什么样的时间频率适合这个方案目标;其三、为了提供充分的与时间尺度相一致的信息,应该怎样进行监测的定量工作。,项目监测的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原则 监测的尺度范围 监测周期 监测定量化问题 监测方案的实施,监测
23、定量化问题,为了做到监测结果的定位和定量,监测结果应按照统一要求建立数字化文档。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和数理分析等提供了技术和方法 DB:监测成果数据库建立的过程,就是数据内容、结构、相互关系表示等的分析过程。良好的数据库为数据的定量表征、有机管理及准确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GIS:对象的空间性质及其属性联结起来,为定位、定量地表达信息提供了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与方法。,监测设计,在项目监测开始以前,必需提前做三项决定,这三项决定应规定出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一、什么样的空间尺度适合这一方案目标;其二、什么样的时间频率适合这个方案目标;其三、为了提供充分的与时间尺度相一致的信息
24、,应该怎样进行监测的定量工作。,项目监测的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原则 监测的尺度范围 监测周期 监测定量化问题 监测方案的实施,监测方案的实施,1)时间要求按照上述步骤展开监测,相对来讲可以很快得到结果;没有理由在确定的计划时间内不达到审核阶段。如有必要,也可“抄近路”达到初步报告在六个月内提交的程度。“抄近路”是以资料的积累、对研究区熟悉程度和监测单位的人员配置和素质为基础的,尤其是监测单位的专业结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及其后勤装备等。,监测方案的实施,2)监测单元最基本组成应包括项目管理员、技术专家和现场工作人员。专家必须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农业水利工程、遥感与数据分析等领域中具有资格的
25、人员。监测单元可以减少到必不可少的三人小组:每人都是专家或多面手,同时能够分析遥感影像和处理空间数据。野外勘测时,三人均参加现场工作。讨论问题时,各人独立发表意见,共同讨论,当意见分歧时,少数服从多数。其实,设置三人,主要是为了讨论问题,同时预防野外出现困难时,相互照应。,3)监测最终成果相关报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相关附录:土壤(地面组成物质)监测成果表 植被调查成果表 水蚀测钎法观测记录表 侵蚀沟观测记录表 控制站观测记录表,监测方案的实施,风蚀测钎法观测记录表 集沙仪风蚀观测记录表 风蚀桥风蚀观测记录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发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