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监测技术.ppt
《危重病监测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病监测技术.ppt(7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危重病监测技术,危重病护理的涵义,病情变化快,监测参数层出不穷,护理要点不断涌现危重患者救治风险高,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或护理技能的模式化难以真正确保病人安全,危重病监测技术,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体温的监测血糖监测意识障碍监测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心电监测,对患者心率、心律实施连续或间断的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心电监测,心电监测的意义是什么心电监测主要的观察指标有哪些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哪几种情况影响心电监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心电监测的准确性,心电监测的意义,及时发现和识别致命性心律失常指导和评价临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电
2、解质紊乱诱发的心律失常指导并保障其他影响心电的治疗和用药研究评价疾病和治疗对心电的影响,心电监测的观察指标,定时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观察有无P波以及P波的形态、高度和宽度观察P-R间期、Q-T间期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观察T波及ST段是否正常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注意:心电监测便于识别心律异常及变化趋势,但无法 更准确的解释心电图,常见的心律失常,按发作时心律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性、房性、交界性、室性按病理生理分为冲动起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按心律失常时循环障碍严重程度和预后,分为致命性、潜在致命性和良性。,影响心电监测的因素,肌电干扰 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
3、,尤其安放在胸壁肌肉较多部位基线漂移 电极接触不良、活动或呼吸干扰严重的交流电干扰 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机器干扰等仪器感知功能不良T波高尖、QRS波高低不一,如何提高心电监测的准确性,清洁皮肤,清除角质层和汗渍,剃去胸毛,酒精脱脂,降低皮肤阻抗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位置,若存在规则的心房活动,应选择P波显示良好的导联。不随意拉扯电极线和导联线连接地线若心率与实际心率相差太大,查找原因,心电监测常见问题,心电监测,一台显示宽度为10cm的监护仪上,在正常波形速度(2.5cm/s)下,若有4个QRS波,则心率在60次/分左右,若有5个QRS波,则心率在75次/分左右,计算公式为心率=显示屏
4、上QRS波数/显示宽度(cm)*波形速度(cm/s)*60,心电监测,如果心律是整齐的,也可根据R-R间期来评估,计算公式为 心率=60/R-R间隔平均时间,如何设置心率报警限,报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设定,高低限缴患者实际心率上、下浮动10%20%,一般设置为大于110次/分,或小于50次/分。,血氧饱和度的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能够连续无创观察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时评价血氧饱和度状态,了解机体氧合功能,及早发现低氧血症,提高麻醉和重危患者的安全性。尽早探知SpO2下降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围术期和急症期的意外死亡SpO2监测使用方便、反应快速、记录准确、耐受性好,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为何
5、要实施SpO2监测,在全部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容量占全部可结合容量的百分比成为血氧饱和度一般的临床观察对低氧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SpO2监测到的低氧饱和度早于临床表现,SpO2适用于任何有低氧血症危险的患者,脉氧饱和度的监测方法,主要是红外光谱光电法根据血红蛋白具有光吸收的特性设计氧合血红蛋白吸收可见光,还原血红蛋白吸收红外线,常用检测部位,根据仪器设计的探头不同,以及监测对象的不同,手指、足趾、耳垂、前额等作为监测探头放置部位,如何解读脉氧饱和度的监测数值,先确认脉搏波形,SpO2监测显示的脉搏波形为浅表动脉脉搏的波形,其频率与心率相符,且上升支、下降支及切迹清晰,提示数值的可信性
6、较好 一般情况下,SpO2正常值应不低于94%,94%以下提示供氧不足,脉氧血氧饱和度(SpO2)等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是指动脉血中氧与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含氧百分数,即氧合血红蛋白占全部Hb的百分数脉氧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的基本技术是利用血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SpO2计算值与 SaO2高度相关,但并不等同于SaO2,SpO2与SaO2(动脉血气分析)有较大差异时,以何为准?,SpO2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偏离实际值,故当SpO2与SaO2发生较大差异时,以SaO2为准,但须注意排除以下两点:确保SpO2检测
7、仪和SaO2分析仪仪器本身没有系统误差(即没有系统故障)确保SaO2(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送检及时,并且标本无错误(非静脉血),影响SpO2监测的因素,血红蛋白异常 某些病理情况下,如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异常增高时,读数出现错误,显示水平比实际水平,末梢循环障碍 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在低灌注和末梢血管阻力大时,SpO2信号将消失或精确度降低,致使测量无法进行或无法测量,高,影响SpO2监测的因素,活动性伪差 测量过程中,患者肢体的被测部位运动时,将会影响到脉动信号,如患者躁动时的异常运动会干扰测量,静脉搏动 SpO2监测是以动脉血流搏动的光吸收率为依据,但严重的有心衰竭,或因传
8、感器加压过紧,以及任何止血带样作用,均可使静脉出现被动性暴动,影响数值,影响SpO2监测的因素,血管染色 在血液中的任何物质可影响SpO2监测的正确性,如注射亚甲蓝后,SpO2呈快速显著下降,而实际的血氧饱和度并没有降低,其它偏瘫侧肢体、贫血、皮肤温度、涂指甲油、灰指甲、或同侧手臂测量血压时,均影响SpO2监测的准确性,没有偏差,如何提高SpO2监测的准确性,监测导线应与主机连接到位光发射管与光检出器位置应相互对应,进行指端监测时光发射管应照射于指甲部位要求指甲清洁、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及污垢,不选择有灰指甲的手指,病情不允许可测趾端长时间监测,3060min更换测量部位,如何提高SpO
9、2监测的准确性,血氧探头应尽可能避开有动脉导管或静脉注射管以及行血压监测的肢体避免在强光下使用(如手术灯、阳光直射),应用遮挡物覆盖探头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护传感器、探头及电缆,不拉扯导线,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的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有心前负荷的指标,正常值512cmH2O,中心静脉压测压途径,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颈外静脉 股静脉,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为何要实施中心静脉压监测哪些患者需要监测如何分析中心静脉压监测数据影响监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保证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准确性,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意义,评价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复苏早起及休克抢救期间,判断循环功能障碍是由
10、低血容量还是心功能不全所致;鉴别少尿或无尿的原因,是肾前性的(血容量不足),还是肾性的(肾功能不全)指导补液治疗,防止发生循环超负荷危险,哪些患者需要监测CVP,危重病人(休克、严重感染、心衰、脱水、失血)复杂大手术 长期输液 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或疾病、手术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大量快速输血、血液稀释实施控制性降压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实施中心静脉压监测需谨慎,CVP监测的分析,CVP升高原因,右心衰竭循环阻力升高:肺动脉高压,肺水肿心包填塞胸腔内压力升高:使用PEEP,血气胸使用收缩血管药物病人处于不安静状态,CVP下降原因,血容量不足 应用血管扩张药物 应用镇静药物,保证CVP监测的准确性
11、,排除外界干扰,保证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导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紧密,无漏气、无气泡换能器位置应选择在腋中线第四肋间右心房水平,并随患者体位变化随时调整保证导联线连接准确,CVP波形显示正常,换能器归零有效,体温的监测,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相对恒定体温能够最直接地反映人的病理生理状态改变,提示疾病变化过程中的主要信息,体温的监测,部位选择 理想的测量部位应该是防止热量散失、无疼痛、方便、不影响病人活动为宜,小儿宜测量肛温,成人多在口腔和腋下,体温的监测,正常体温口腔 36.337.2度 平均值37度直肠 比口腔高0.30.5度 平均值37.5度腋温 比口腔低0.30.5度 平均值36.5度,体温监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重 监测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