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建设.ppt(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城镇建设,我国城市化水平数据,预计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现在已经超过了40%),而要在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城市化水平需要达到或超过50%59%。小城镇建设是必然的(农村人口多,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就必须走小城镇建设的道路)(例:这几年农民工出现了返潮现象),但如何才能建设得更好,既能克服大中城市的弊端,又具有大城市的优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等),这需要大家的思考和共同努力。,考核说明,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各占总成绩的50。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
2、注:一定要及时完成并上交形考作业)形成性考核:问答题、实习报告、访谈记录等。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时间为2014年12月20日前完成上交。(第二次课11月30日检查),第一章 绪论,一、小城镇的定义 P2 1、费孝通给出的小城镇的定义:“新型的正从乡村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2、学者较认同的定义: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1)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
3、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2)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1、小城镇建设的意义:P3-6(1)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即农村、农业和农民。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载体。(2)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社会要发展,城市和乡村要进行统一和协调,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就是小城镇,没有小城镇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就会脱节。,(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农村人口多,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只能走小城镇道路。是一个比较有
4、效的城市化战略。(另:大城市安置农民困难大。我国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2、小城镇的功能:P6-8(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第二章 城镇化理论,一、聚集扩散理论 P17-18 1、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快速发展。2、扩散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速度将放慢,原来已经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
5、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二、“广义小城镇”理论 1、霍华德“城乡磁铁”论。他设想出三种磁力:一是城市,二是农村,三是城乡接合部(结合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即:小城镇。P26-28 城市的有利因素是提供就业机会和享用各种市政设施的机会,但自然环境恶化;乡村有好的自然环境,是一切美好事物和财富的源泉,是智慧、艺术、诗歌、音乐灵感的沃土,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但缺少城市的物质设施和就业机会,生活简朴。,2、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P30 他提出了小城镇的问题:人口分布(大城市人口负荷过重,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就业、居住和教育等),人称“大城市病”。事实证明:大城市模式不利于广大
6、居民安居乐业,况且这种模式与我国国情也很难适应。费孝通主张: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第三章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一、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第二节)1、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状况:P41-43(1)小城镇数量与规模:数量增加,规模扩大;(2)小城镇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势是:由东部、中部、西部相对平衡发展,向东部地区进一步倾斜的方向发展。,2、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势:(1)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P43-45 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问题(很多人从事非农业生产,但还是居住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成本高,且破坏后很难恢复。小城镇建
7、设与资源短缺:我国人均资源有限。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由于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住房短缺、居住拥挤、设施简陋、居住环境恶劣等等成为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小城镇建设与就业:为提供就业创造了一个很大的空间。这并不意味着小城镇没有失业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城镇人口增多,失业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成为今后小城镇建设面临的一个挑战。(2)中国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机遇:P45-46 中国加入WTO 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即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外资办厂)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短缺,农民就不能离开土地。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
8、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实现城乡隔离向城乡一体化发展。,(3)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势:P46-48 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 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向更高层次,如中等城市。中西部小城镇建设与东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 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诸如“离土不离乡”、“密集劳动替代技术和资本”等特点正在逐渐削弱和消失)。,第四章 中国小城镇的成长机制,一、城镇发展动力的理论 P58-60(一)供给基础型理论:此理论带来的两个启示:1、小城镇成长依赖于对资源的吸引力。对一个城镇而言,其居民和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始终是它成长的动力来源,只有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才可能使之获得足够
9、的动力持续发展。所以小城镇门槛不能设得太高。成本高。对农民的引力低。(如购房成本),2、小城镇成长需要一定量乡镇企业聚集。一定量乡镇企业在地理上的聚集,使企业之间的专业协作成为可能,可促使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准的提高。小城镇一旦聚集相当数量的乡镇企业,会促进特定专业市场的形成。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小城镇发展 更多企业,企业聚集 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解决就业问题,吸引人口,形成专业市场,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二)需求指向型理论 此理论认为:引起城市成长的力量与城市内部需求有关。一个城市地区人口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能够带来地方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刺激生产的增加;消费品工业的发
10、展会产生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的更大需求。(拉动内需),二、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一)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P66-71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农业的基本动力: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最早的城镇就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能提供食物、原料、劳动力和土地。,2、工业的核心动力 工业部门可以根据人类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而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生产量稍多一点,社会就会感到过剩,但人们对于工业品的需求一般是“无止境”的。(人的需要变了,工业产品也跟着变,这点与农业不同,所以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发展工业推动城
11、镇发展,而农业没有这种功能。3、第三产业的动力(即: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和商业等),4、聚集经济的动力:成为一种内在动力。聚集 城镇发展 聚集5、比较利益的动力:以叫推拉利益。农业利益少,就会推动人到农业以外寻找更好工作,而非农业产业的高收入又形成一种拉力。(对比)6、政策的动力: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如减、免税)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即地理位置的优势。如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二)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P71-73 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广大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很多人还是文盲、半文盲或者是科盲。科学技术掌握很少,缺乏一技之长,要不找不到工作,要不收入较低,很难在城市扎根落户
12、。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由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的。而乡镇企业是自下而上的成长过程,会出现不协调(政策避免)。,3、传统文化的阻力:农业文化根深蒂固,对外来文化,先进科学技术和城市的现代文明具有一种排拆力。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例如:构筑城乡分割的一系列政策和管理体制,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第五章 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 P76,第六章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第七章 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一、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P129-134 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小城镇发展动
13、力不足 1、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城镇是分散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非农经济成分膨胀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上的产物。(没有达到相应经济实力)。2、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有些小城镇落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等,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3、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国有企业改革,外资推进,国家对产品要求提高,环境保护要求等,乡镇企业出现增长变慢的情况。影响了聚集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前者发展较快,后者滞后。由于乡镇企业空间分散布局和小城镇人口不稳定。,(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1、规模偏小:目前,
14、我国建制镇规模主要是15万人之间,占80%。其中,12万人之间的城镇数居首位,占28.2%。2、规划管理不科学:规划管理是一项长周期和长效益的工作,但由于领导干部任期原因(一般为三年),导致短期行为严重,一些政府只顾眼前利益,使管理规划不科学。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小城镇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不能共享,重复建设)。4、城镇功能不完备:完备的小城镇功能,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的工业发展中心,商业和服务业发展中心,交通运输中心,财政金融中心,通讯信息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的“交汇体”和“集合体”。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小城镇还只是简
15、单的商品交换集合地,小城镇的工业、交通、通讯和科技等方面都还很落后。,5、城镇建设缺乏特色:城镇建设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有特色,有文化内涵,否则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现在很多小城镇千篇一律,显得单调,缺乏个性和活力,没有和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缺少自己的特色。与本地的周围环境不匹配。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P134-138(一)户籍制度的缺陷: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出现了游离于城乡的“两栖人”(亦工亦农:工作在城镇,居住在农村)。不能安心在城镇扎根,限制了城镇的进,程。二是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 间范围。(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由于
16、小城镇和农村社会保证制度的不完善,小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就不敢放弃土地到城镇去。(三)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缺陷:机械化难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经验、先进耕作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带来很大困难。一家一户的土地30年不变,限制了农民到,外面去开拓更大的空间。(四)财政体制的缺陷(五)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缺陷 三、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P138-145(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能够自由流动的,只要在小城镇 或大中城市有了稳定的工作,就应该能安家乐户,最终实现自由。(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镇化的进程。(三)引导
17、乡镇企业的集聚:可采取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特别注重规划的权威性,不能随便换领导就改规划。(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六)改革财政体制(七)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第八章 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一、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P162-163(一)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农村分布零散,基于其空间分布的特征和地理环境,它们不可能转变为城市;而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成本特别高,且很难适应。所以只能向小城镇大批地转移,且容易适应。,(二)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台阶。先进小城镇,适应后,再进入大、中城市。(三)小城镇的发展是平衡城乡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小城镇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居民的优越性(独占工业化和城市文明成果),平衡了城乡利益冲突。(四)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具体包括:居民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城市建设制度等的改革。,二、小城镇发展的策略:(一)提高认识,在科学的规划下进行小城镇建设;(二)注意节约用地,建立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实行多元化投资政策,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四)组织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集中,发挥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五)改革管理制度,完善小城镇管理职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