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3-10-16.docx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3-10-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3-10-1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履行民政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使命,现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民政部门职责任务,瞄准乡村民政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着力构建超大城市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民政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乡村民政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应有作用。(-)工作目标到2022年,努力实现农村社会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经办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水平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全
2、面实施;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和困境儿童得到有效关爱服务;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农村残疾人福利和服务更加完善;村民自治健康有序,相关法规政策更加完善,村级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开展,组织领导下多方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村级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农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充分、平衡发展,街镇(乡)有“院(所)”、村有“点”的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养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行政区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特大型城市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
3、婚俗、殡葬改革成效明显,婚姻、殡葬领域时代新风全面弘扬。(三)基本原则坚持聚焦职能、突出重点。聚焦织密兜牢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健全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领域,着眼于解决迫切问题、弥补短板弱项、健全长效机制,重点发力,精准施策。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统筹城乡民政工作,统筹当前目标任务与长远战略规划,统筹民政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统筹传统工作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集约推进、系统实施。坚持改革引领、广泛发动。以改革创新破解乡村民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完善委和政府领导体制,强化部门协同,用好市场机制,扩大社会参
4、与,激发村(居)民自治组织、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人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实施。科学把握不同乡村民政工作的差异性,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地方特色和基层创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二、主要任务(一)保障好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条例,加强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让困难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相应的救助项目给予救助,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农村低保家庭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并根据家庭需要实施教
5、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对农村低收入困难家庭根据需要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对农村支出型贫困家庭,符合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范围的给予基本生活救助,有医疗、住房等特殊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专项救助;对农村特困人员给予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生活照料服务、开展疾病治疗等供养待遇。(-)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贯彻落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规范村级组织体系、设施配置、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和保障措施。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基础上,探索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协商平台,形成民事民议、民
6、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完善村务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村务监督的内容、权限和方式,深化创新村务公开工作,充分运用有线电视、移动端APP等信息化手段,拓展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的渠道,到2020年,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信息化全覆盖。建立健全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将村民建房修房、拆违控违、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内容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贯彻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结合本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落实,健全完善以村组织为核心,村民委员会为主导,村民为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驻村企业事业单位、
7、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适时总结推广建设经验。推广“睦邻四堂间”“客堂汇”等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做法,利用农村宅基住房,通过设施改造,打造成为富有农村特色、方便村民议事、促进村民互助的平台和载体。(三)完善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探索农村社区治理分类指导工作方法,重点解决农村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和社区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完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村干部开放式办公,加快完善农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社区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协同、一次办成、全市通办、全年无休”。(四)优
8、化特大型城市行政区划设置。做实郊区基本管理单元,落实资源配置保障,强化基本管理单元与下沉资源配置部门的工作协同,引导社区多元主体力量参与,不断夯实基本管理单元承载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推行分类差别化管理,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基本管理单元转为街道,有序推进析出街道工作,探索开展特大镇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稳妥审慎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审核报批工作,进一步加强本市行政区划调整动议、论证、评估和决策全过程管理,扎实做好方案拟定、风险评估、征求意见、报请决策各环节工作,严格履行行政区划调整申报程序,不断提升审核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实施农村地区养老美好生活三年行动计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实 乡村 振兴 战略规划 实施方案 10 16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