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实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docx
《血管性血友病实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性血友病实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血管性血友病实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血管性血友病(vonWiIIebranddiscase,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1%1,2o该病的诊断和分型流程复杂,目前临床和检验领域对其认识有限,故近十年我国VWD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没有实质性进展。与此相反,近年由于凝血因子检测的规范化普及,使国内以血友病为代表的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国内已有相关指南和共识发表3,4,但并未侧重于对VWD临床实验室精准诊断和分型。最近VWD诊断和分型技术有了很大进展,瑞金医院在近5年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VWD的表型和基因诊断体系,并在近100个VWD家系中进行了验证
2、5,为共识的编写提供了依据。为了提高国内VWD的诊断水平,帮助国内同行科学、合理地应用VWD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测项目,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共同决定制定VWD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一、概述VWD是由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1.1.ebrandfactor,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VWF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主要生理功能为介导血小板黏附于受损内皮下暴露的胶原并保护血循环中凝血因子V1.1.1.(FVIII)不被过快降解,在一期止血和二期止血过程均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6,7oVWD患者出血程度个体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
3、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月经增多等,关节、肌肉出血少见。重型患者也可发生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女性卵巢囊肿或反复黄体破裂等。根据发病机制不同,VWD可分为3种类型:1型为VWF量的减少;2型为VWF质的缺陷;3型为VWF量的显著减少或完全缺失3o其中VWF清除加快的1型为IC型;2型VWD又可分为2A型、2B型、2M型和2N型8。各VWD亚型的特征详见表1。表1各VvVD亚里特征WE发桥矶制造传方武构成比【91出值快向ISvMb常触体兄宛全显性975%.sICSiVWF清除加俣常染色体思性罕见中、SS2SVWF差的异常2A灼于VFJRO(电.VWHSW3血,腌力T
4、ie常染色依纪性Sa性10%20%中.s2BSi5VWFRtS3fci.VWF血,JMSfeW力智SSt随体显性约5%中.重寰2MfiVWF泰Rfm本正常.Vw介导的0小板5a能力榜大各九常尖色体显性i35%中.:ESE2遮VWF多聚体菱本正常.VF号FVB系管力下炸砌色15恒性罕见中、重度SVF的散乏常臭色Qa性1%S.S二、VWD诊断1 .出血评分工具:目前可供使用的出血评分工具主要是国际止血与血栓协会(internationaIsocietyonthrombosisandhaemostasis,ISTH)推荐的出血评分工具(ISTH-BAT)10,11。该评分系统将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予以
5、赋值,异常出血评分标准为:成年男性24分,成年女性26分,儿童23分。建议1:对于临床上低度怀疑是VWD的患者,应采用标准化的出血评分工具对其进行预判。出血评分异常,再进行后续VWD诊断和分型实验。建议2:对于临床上中度或高度怀疑是VWD的患者(如家族史阳性),直接进行VWD诊断和分型实验。2 .筛查实验:(1)血常规:重度出血患者可有贫血表现,部分2B型VWD患者在基础状态下和/或应激后(如感染、外伤等)血小板数量下降;(2)常规凝血实验:VWD患者多表现为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轻度至中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正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3 .诊断实验:(1)血浆VWF活性测定(V
6、WF:Act):根据ISTH最新颁布的VWD诊断指南12,推荐使用基于VWF与血小板结合原理的VWF活性测定方法,包括瑞斯托霉素诱导的VWF与重组野生型GPIba片段的结合能力检测(VWF:GPIbR)和不依赖瑞斯托霉素的VWF与功能获得性GPIba突变体片段的结合能力检测(VWF:GPIbM)等13o而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检测14敏感性低、变异系数大,不推荐首先使用。(2)血浆VWF抗原测定(VWF:Ag):可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化学发光法)或全自动血凝仪(免疫比浊法)检测。(3)血浆凝血因子V1.II活性测定(FVIII:C):大多VWD患者合并FVIII:C的下
7、降,2N型和3型VWD患者血浆FVIII:C下降程度尤其明显。4 .分型实验:(1)血浆VWF多聚体分析:SDS-琼脂糖凝胶电泳法。(2)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RIPA):比浊法。2B型VWD可表现为低浓度瑞斯托霉素(O.5mg/mI)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增强,但该实验敏感度较低。(3)血浆VWF与胶原结合能力(VWF:CB):化学发光法或E1.ISA法。通常使用I型和/或I1.1.型胶原,极少部分VWF基因突变影响与V1.型胶原的结合。(4)血浆VWF与凝血因子V1.I1.结合能力(VWF:FVIIIB):E1.1.SA法结合发色底物法。2N型VWD患者VWF:FVIIIB下降。(5)去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管性 血友病 实验 诊断 中国 专家 共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