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7万吨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仪表施工技术方案.doc
《产7万吨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仪表施工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7万吨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仪表施工技术方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说明 22.编制依据 23.工程概况 24.仪表主要工程量 35.施工工序 36.仪表设备、材料入库程序及要求 37. 仪表安装施工工艺 48. 质量保证措施及控制计划 229. HSE措施 2410.仪表施工机具2711.主要措施用料 2812.劳动力计划2913.施工工期计划3014.JHA风险评估表371 编制说明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某某化工有限公司7万吨/年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仪表安装工程,不包括调试部分和随机仪表的安装。2 编制依据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菏泽玉皇化工有限公司7万吨/年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仪表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
2、-200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SH/T3521-200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GB50484-200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201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SH/T3503-2007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 SH/T3543-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131-2007某某化工有限公司7万吨/年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的规定和细则第六建设公司质量、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手册2010版 SCC/QHSEM01-2010第六建设公司质量、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等3 工程概况某某化工有限公司7万吨/年氧
3、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中由我公司承担的仪表施工范围为MTBE及丁烯分离装置、氧化脱氢装置、丁二烯抽提装置、冷冻站、控制室等区域。本装置涉及多种仪表。压力仪表有压力表、智能压力变送器;温度仪表包括双金属温度计、热电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流量仪表有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转子流量计、质量流量计、楔式流量计;仪表包括差压液位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液位开关、物位开关;执行器包括调节阀、三通阀;分析仪表包括可燃气体检测器、有毒气体检测器、磁氧分析仪。本装置施工工期非常紧张,而且是设计、采购、施工同步进行,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工序交叉严重。按照总体工期安排,仪表工程开工时,除受设备未到货影响的主体安装工程和长周
4、期安装设备外,其它钢结构、设备应基本安装完成,管道应完成60%到80%,完全具备仪表开工的外部条件,本施工方案是根据装置的基础设计编制。实际施工应以设计文件为准。方案未涉及的内容应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产品说明施工。 4 仪表主要工程量(不包括随机仪表设备) 以实际的施工图及设计变更为准5 施工工序仪表设备出库检验接地系统安装工艺取源部件、蒸汽分配站、回水站及气源总管安装仪表材料出库检验配合土建安装控制室盘、柜基础底座仪表单校、调整除锈、防腐仪表盘、柜、操作台出库检验仪表盘、柜、操作台安装室内系统检验与调试预制、装配主电缆槽安装仪表设备安装接线箱安装导线管配管气信号管配管导压管配管室内仪表电
5、缆敷设及检查、确认室外仪表电缆敷设导通、绝缘试验试压、吹扫二次防腐校 接 线系统试验交工验收6仪表设备、材料入库程序及要求6.1仪表设备检验入库及要求6.1.1所有的仪表设备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合格证和有关质量证明文件,对于没有合格证的仪表设备拒绝接受。6.1.2仪表设备必须100%共检,并有接报检、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检确认单。6.1.3检查到货仪表设备铭牌、型号、规格、测量范围、电源等技术条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1.4检查仪表设备外观应无损伤、无变形、无零件丢失、有其脱落等现象,外形次寸、工艺接口、电气接口、蒸汽伴热接口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6.1.5机柜、操作台、仪表、仪器等设备的
6、开箱检验应在接报检、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人员到场的情况下共同开箱。6.1.6对开箱检验工作中发现的遗漏、差错、残缺等情况应及时交建设单位处理解决。6.1.7合格证、校验报告书、随机资料、随机带的特殊安装工具、调校设备应齐全,并收起由甲方妥善包管。6.1.8 说明书等随机资料必须提供一份给施工单位。6.1.9加强仪表设备运输存放过程中的产品保护,注意防晒、防雨、防潮、防碰撞。6.2仪表材料、配件检验入库及要求6.2.1 检查材料、配件的材质、型号、数量、质量是否符合本装置和设计要求。6.2.2 检查是否有质保书,核对质保书批号与所供货材料批号是否一致,并将质保书收起由专人妥善包管。6.
7、2.3材料入库前要由接报检对其进行抽检,对验收不合格一律不得入库,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待其提供处理意见后方可处理,不得用于工程。6.2.4材料代用要由业主、设计和监理认可。7 仪表安装施工工艺7.1施工准备7.1.1 落实材料设备到货情况,保证材料设备到货能确保施工的正常连续进行。7.1.2 配备良好的施工机具,保证施工正常进行。7.1.3 施工用计量器具及试验仪器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7.1.4 每道工序施工前由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7.2施工过程中一般技术和质量要求7.2.1所有的配管和支架切割完毕,必须打掉毛刺。7.2.2支架在焊完后必须去掉药
8、皮及飞溅。7.2.3 所有型钢及钢板必须除锈防腐后才可使用。7.2.4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做好施工自检记录,严禁不记或补记。7.2.5 现场仪表在安装时,进线口应向下,以防油、水等进入。7.2.6支架必须采用冷切割,开孔和钻眼绝对禁止用热切割,应采用开孔器和台钻。7.2.7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和现场,明确仪表的安装地点及位号。7.2.8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施工员反映,并注明原因和图号。7.3电缆槽架预制安装7.3.1本装置采用钢制槽式桥架,电缆槽盒的规格、结构形式、选材、防腐类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桥架配件规格型号正确,数量满足需要,产品应有样本和合格证
9、书。7.3.2 本装置内槽盒设隔板将弱电信号与220VAC供电电缆隔开敷设。7.3.3 仪表槽盒及配件外观质量良好,不变形,电缆桥架及配件应分类保管,不应因受力而变形。7.3.4 仪表槽盒的变径、三通、弯头应能满足电缆敷设弯曲半径的要求,汇线槽预制件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宽度、高度、对角线的尺寸允许误差不能大于设计尺寸的0.5%。切割时不允许用电气焊。7.3.5 支架安装时,对现场的钢结构、建筑物的支架进行考察,固定程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支架间距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具备条件后,集中吊装,由专人指挥,保证横平竖直。7.3.6桥架立柱、支吊架等焊接应由持证焊工施焊。安装完毕后,再涂一遍底漆
10、和二遍中间漆。7.3.7 仪表槽盒的安装位置应避开强磁场、高温、腐蚀性介质以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仪表槽盒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应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7.3.8 仪表槽盒与动力电缆桥架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7.3.9仪表槽盒安装程序应先主干线,后分支线。将弯头、三通、变径定位后,再进行直线段的安装。7.3.10大批量槽盒进行安装时,宜采用吊车进行吊运,吊车不便使用处,宜借助滑轮或滑轮组进行吊运。使用吊车时,必须配备起重工,将桥架排列整齐稳妥后再进行组对安装。7.3.11 仪表槽盒与托臂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单层管廊水平段采用两边加固角钢的形式固定,垂直段采用螺栓固定。7.3.12仪表槽盒组
11、对、槽盒与托架之间的连接宜采用半圆头螺栓连接,螺母应在槽板的外侧。7.3.13仪表槽盒的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应采用在支架上焊接滑动导向板的方法固定,并使汇线槽在导向板内能滑动自如,槽板接口处应留适当的膨胀间隙。7.3.14 仪表槽盒或托架安装要保持横平竖直,底部接口应平整无毛刺,多层托架、桥架安装时,弯曲部分弧度应一致,变标高时,底板侧板不应出现锐角和毛刺。7.3.15 槽盒隔板一般为L型在底部有螺栓孔,所以在安装时,在仪表槽盒底部打孔用螺栓把紧,符合设计尺寸要求,并低于仪表槽盒侧板。固定时使用半圆头螺栓与槽底连接,螺母朝外。7.3.16 仪表槽盒、仪表槽盒的支架、桥架安装后,应按设计要求焊
12、接好接地片和栏杆柱,开好保护管引出孔和隔板缺口。保护管开孔的位置应处于仪表槽盒高度的2/3以上,并采用液压开孔机或其它机械开孔,不得用电弧焊、气焊切割。7.3.17电缆敷设完毕后及时盖好仪表槽盒盖。7.3.18通过预留口进入控制室仪表槽盒槽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封闭填充砂或密封材料。7.3.19 仪表电缆槽盒、桥架施工完后应进行自检,并做好施工自检记录、交工资料的原始记录和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自检合格后报有关部门进行验收。74 导线管安装7.4.1 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内壁应光滑、清洁、无毛刺。7.4.2保护管的弯制采用冷弯法,使用电动液压煨管器、手动液压煨管器及手动弯管器;应符合下列规
13、定: a) 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 b) 弯曲半径符合下列要求: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配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当穿铠装电缆以及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 c) 单根保护管直角弯不得超过两个;d) 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弯扁现象或裂缝;7.4.3 保护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度时,中间应加穿线盒。7.4.4 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连接件之间,应采取螺纹连接,管端螺纹的有效长度应大于管接头的1/2,并在螺纹间加抹导电防锈膏,保持管路的电气连续性。7.4.5暗配保护管应按最短距离敷设,在抹地面或浇灌混凝土之前安装,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小
14、于15mm,外露的管端应加木塞封堵或用塑料布包扎好保护螺纹。7.4.6 明配保护管应排列整齐,横平竖直,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2m,且应在拐弯、伸缩缝两侧和管端300mm处安装支架。固定卡宜用U型螺栓和管卡。垂直安装时,应适当增大距离。7.4.7 保护管穿过楼板和钢平台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开孔准确,大小适宜; b) 不得切割楼板内钢筋或平台钢粱;c) 穿过楼板时,应加保护套管;穿过钢平台时,应焊接保护套管或防水圈。见下图保护管穿过楼板或钢平台示意图7.4.8 保护管引入接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在最低点加三通接线盒。7.5电缆敷设及终端处理7.5.1 沿电缆敷设路线检查汇线槽
15、、保护管。要求汇线槽全线贯通,隔板安装完毕,槽内清洁无杂物;保护管安装完毕,无质量缺陷。7.5.2 沿电缆敷设路线检查临时设施是否完成,是否牢固。护拦及上下通道是否符合安全 要求;对不合格的架设要坚决返工。7.5.3 对电缆进行检查,型号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完好无破损,并进行绝缘电阻(芯线与芯线、芯线与地或屏蔽层)和导通检查,绝缘电阻不小于5M为合格。一般控制电缆用500V直流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导通检查用万用表电阻档或校线设备。7.5.4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主要施工人员要求熟悉仪表现场分布。电缆应进行预检尺,核对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7.5.5 选择好电缆盘架设地点并架
16、设好电缆盘,准备好白胶布及透明胶带作电缆临时标记。7.5.6 施工人员沿电缆敷设路线排列到位,拐弯处应站在拐弯外侧,须挂安全带的地方挂好安全带,指定专人指挥,并要求停止汇线槽上方的吊装和焊接作业。7.5.7 电缆在汇线槽内要排列整齐;在垂直汇线槽内要用扎带绑在支架上固定;在拐弯、两端等部位要有适当余量。7.5.8 不要将电缆平行敷设在高温、易燃、可燃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上方和具有腐蚀性介质、油脂类介质设备、管道下方;电缆与工艺设备、管道隔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要大于200mm,与其它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要大于150mm。7.5.9 明敷设的信号电缆与具有强电磁场的电器设备之间的净距离要大于
17、1.5m,若屏蔽电缆穿金属保护管及在汇线槽内敷设时,要大于800mm。7.5.10 在电缆引入仪表盘、箱或DCS机柜等设备前300mm左右要加以固定,引入接线箱前200mm加以固定。7.5.11 金属管内穿线时,注意不要划破电缆,穿线盒处禁止用角钢,木棍等敲打。7.5.12 电缆敷设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的电压等级的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汇线槽内,不可避免时,应用金属板隔离。7.5.13电缆敷设后应进行导通和绝缘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不合格者必须予以更换。7.5.14 电缆穿管后有密封接头的,要向接头内灌注密封胶泥。7.5.15 电缆两端必须制做电缆头,电缆头的位置,控制室一端以高出底座50
18、mm为宜,接线箱、现场仪表以探出进线口为宜。剥切电缆时要考虑留有适当余量。电缆头制作注意以下几点: a) 从开始剥切电缆到制做完毕要连续一次完成,以免受潮;b) 剥切电缆不能伤及芯线绝缘层;7.5.16 屏蔽电缆的屏蔽要露出保护层1520mm,用铜线捆扎两圈,接地线焊接在屏蔽层上,或者留出1.5mm2左右的屏蔽线穿绝缘塑料管作接地线。7.5.17 电缆头制作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隙。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7.5.18 现场电缆终端头要用绝缘胶带包扎密封,室内电缆终端头采用热塑处理。7.5.19 仪表盘、接线箱内布线要整齐美观,导线要用绝缘扎带扎牢,并要留有余量;根据接线
19、图考虑排列顺序,合理分层,防止交叉;在小汇线槽内布线要从顶部开始,将上面的线布在里面;备用芯线要统一处理,统一排列。如下图所示盘、接线箱内部配线示意图 1汇线槽 2绑扎带7.5.20 电缆的屏蔽层一般在控制室一端作屏蔽接地,在现场端不得接地;设计要求在现场接地的仪表电缆,室内侧屏蔽应单独作密封处理。同一线路的屏蔽层要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屏蔽接地可与工作接地共用接地干线。7.5.21 多股芯线接线时应用端子压接,单股芯线可将芯线顺时针变成接线环连接,每一个端子最多连接两根芯线,接线前要套好线号标志,标志应清晰标号统一,排列整齐。接线时螺丝必须拧紧,不得松动。7.5.22 接线完后,按图纸检查接线
20、是否正确。7.6 导压管安装7.6.1 本装置仪表导压管采用304SS无缝钢管。7.6.2 导压管路所用的管材、部件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质量合格证。导压管路敷设前管子及部件内外表面应清洁干净。7.6.3 预制好的管段内部必须清洗干净,并采取措施防止杂物进入。可预制部分应在厂房和现场集中加工。7.6.4 从事导压管路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效的考试合格证书。7.6.5 管路敷设位置如设计没有明确规定,应按现场情况合理敷设,不宜强求集中。但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且不得有急剧和复杂的弯曲部位。7.6.6 导压管路应敷设在便于操作和维修的位置,不宜敷设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
21、伤、腐蚀振动及影响测量之处。7.6.7 用于检测的导压管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缩短,管路长度不宜大于15m。7.6.8 导压管在穿墙或过楼板时,应安装保护管(罩),管子接头不得放在保护管(罩)内。7.6.9 导压管路与高温工艺设备、管路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7.6.10 导压管路与工艺设备、管道或建筑物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 油及易燃、易爆介质的导压管路与热表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0mm,且不宜平行敷设在其上方。当管路需要隔热时,应适当增加距离。7.6.11 一次阀门前的焊口必须由工艺专业负责,一次阀后导压管由仪表焊工施焊。焊接符合焊接工艺评定。7.6.12 管路连接件安装
22、前,应检查其密封面,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螺纹、密封面、坡口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7.6.13连接件选用的垫片、密封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非金属垫片应平整光滑,边缘应切割整齐。7.6.14 凡按规定作抽样检查的样品中,若有一件不合格,必须按原规定数加倍抽检,若仍不合格,则该批管道组件不得使用,并应作好标记和隔离。7.6.15 合金钢管(不锈钢)管件不能与其它钢件混合堆放;在安装固定中与碳钢之间必须采取防渗碳措施,应用绝缘材料与碳钢支架、管卡等隔离。7.6.16无腐蚀性和粘度较小介质的压力、差压、流量、液位测量导压管敷设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测量压力时:测量液体压力时取压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氧化 脱氢 丁二烯 装置 仪表 施工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8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