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高速公路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四川二级公路互通式立交示意图丰富内容详细.doc
《拟建高速公路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四川二级公路互通式立交示意图丰富内容详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拟建高速公路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四川二级公路互通式立交示意图丰富内容详细.doc(30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括11.1 工程简介11.2 施工条件11.3 工程结构及规模111.4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131.5 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17第二章 项目组织和总平面布置192.1 项目组织192.2 施工总体部署222.3 总平面布置26第三章 总体施工流程及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方案333.1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333.2 施工测量333.3 路基工程433.4 桥涵工程1123.5 XX互通工程1753.6 改路工程185第四章 质量计划1914.1 技术规范和标准1914.2 质量保证体系1924.3 质量保证措施1994.4 冬、雨季、夜间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104.5
2、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15第五章 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2365.1 安全目标2365.2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2365.3 项目部各级人员及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365.4 安全生产管理2445.5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2565.6 安全保证措施2635.7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78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856.1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总体要求2856.2 环保及文明施工组织机构2866.3 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286第7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2927.1 进度计划目标2927.2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292第8章 工料机需用计划2958.1 劳动力使用计划2958.2 物资需用计划2958.3 机械设备使
3、用计划2968.4 检测试验设备计划297第9章 临时生产设施工程3009.1 布置原则3009.2 临时设施布置3009.3 项目部临时设施布置图303第10章 施工技术总结与专项方案计划30410.1 施工技术总结计划30410.2 施工专项方案一览表304第一章 工程概括1.1 工程简介拟建的三环高速公路XX至XX段,位于某某市西北经济区,西起XX城北二龙碑附近,途经XX、旧县、十塘,东止渝武高速公路XX沙溪庙互通,是连接YY、渝武高速公路的重要通道,全长29.339公里。第X合同段位于XX县的XX镇境内(K0+000K8+280),长8.28Km。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如下表(表1.1)所
4、示。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表1.1)序 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某某三环高速公路XX至XX段第X合同段2工程地点某某市XX县3工程规模8.28Km4业主单位XX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5设计单位XX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6监理单位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7监督单位某某市交通委员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8合同工期XX9合同造价1.2 施工条件1.2.1 自然条件1.2.1.1 地形地貌某某市三环高速公路XX至XX段路线走廊区位于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单元区,山脉呈鱼脊状,受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控制,顺北东向南西向延伸;线路走廊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呈基本一致或小角度相交,路段区地形标高最高点位于K5+180,地面标高
5、为360m;走廊一般地形标高220m320m左右,最低点位于K26+535的溪沟一带,地面标高为192.00m,线路区相对高差168m。总体上为浅中切割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本标段地形地貌条件如下:K0+000K9+000段:该路段为构造剥蚀浅丘缓坡地貌单元,地形总体由中间向线路两端倾斜,地形标高一般为295.00m360m,相对高差约为65m;地形坡度约为1525,局部为砂岩陡坎,地形坡度角达4060。K9+000K10+250段:该路段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该段地形为河流岸坡地形,岸坡顶部为单向斜坡。线路段地形标高一般为236.0m290.0m,相对高差约为35m65m。左侧岸坡地形坡度
6、平缓,地形坡度1030;右侧岸坡地形坡度较大,厚层状的砂岩形成陡坎,地形坡度1035,局部砂岩陡坎达4070。小安溪由南向北穿越线路,河宽100120m,断面呈“U”形。K10+250K19+700段:该路段为构造剥蚀浅丘缓坡地貌单元,地形总体由中间向线路两端倾斜,地形坡向无规律,地形标高一般为230m320m,相对高差约为90m;地形坡度约为1030,局部砂岩陡坎部位达4060。1.2.1.2 水文线路走廊区内水系受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控制,发育的溪沟大多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发育,多垂直于山体走向发育,呈梳状水系,局部也形成树枝状水系。本标段内最大地表水体为小安溪河,其余为山间溪沟、小型水库、农田
7、、池塘。小安溪又名临渡河,发源于永川市巴岳山东麓永兴乡白龙洞,流经永川、大足、XX、XX,在距涪江汇嘉陵江的河口以上3公里处汇入涪江。小安溪河长170公里,流域面积17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8亿立方米。是线路区最大地表水体,线路区小安溪河宽100120 m,勘察期间最高水位239.10m,水面宽约90m120 m,水深0.5m5.0 m,流量50m3/s左右。线路走廊区内大部分地段地形较平缓,走廊区内发育的大部分溪沟河床一般为浅“U”型,沟底坡降相对较小,两侧岸坡地形坡度一般为1535,水流对河床的冲刷作用相对较小。1.2.1.3 气象项目辖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
8、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约18.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4.1,最低气温为0.6。年均降水量约1131.3毫米,无霜期年平均为336天,雾多日照少,年均日照1288小时。冬暖春早,霜雪极少。雨水集中于夏、秋两季,夏季炎热,秋季多绵雨。全年风日少且风力较小,空气湿度大。地表水资源贫乏、过境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小安溪河与线路相伴而行,蜿蜒曲折,属嘉陵江支流,总属长江流域。项目区气温、降雨量表如下表(表1.2)所示项目区气温、降雨量表(表1.2)位置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气温()平均降雨量(mm)日均最大降雨量(mm)XX17.8-642.51078.4122XX18.3-1.
9、842.21082.61221.2.1.4 地质地质构造线路走廊区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川东褶带,主要构造体系为华蓥山基底断裂带、XX向斜以及西山背斜。华蓥山基底断裂带:是川中褶带与川东褶带分界线,呈北东走向,具有成生早,延续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是形成华夏系和新华系的重要边界条件,北起大巴山以南,南止宜宾以远。多隐蔽于地腹。地表披露部分实际为一断裂带,北起广安天池,南止某某文星场。主要有华蓥山断层,次要的有枝支园断层组、河坝断层、水田坝断层、XX向斜:北起广安良城,南经官渡、东津沱,止于XX水口镇一带,全长约110Km。轴向北段北30东,南段逐渐转为北6070东,轴部和翼部由上沙溪庙组组成,倾角较平
10、缓,多12,南段510,南东翼外围,倾角突然陡增,倾角变为6070。西山背斜:起于XX旧县,轴向北25东,北端逐渐转至北60东,长约22 Km,轴部最老地层为嘉陵江组地层,倾伏段地层为上沙溪庙组地层。静光寺以南西翼倾角较陡,倾角6080,东翼倾角较平缓,倾角1520,北倾伏端东翼陡,倾角2045,西翼倾角较平缓,倾角1520。线路沿线位于XX向斜南东翼以及西山背斜与XX向斜交接部位,岩层优势倾向255340,倾角多为520,其K20+100K26+500段倾角较陡,岩层倾角5580。线路中K8+500K12+300段发育两个小褶皱(小背斜),背斜轴部位于K8+510、K11+007,轴部岩层倾
11、角平缓,多为02,背斜西翼岩层倾向270340,倾角1015;东翼岩层倾向1590,倾角1015。地层岩性工作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陆湖相沉积碎屑岩类,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冲洪积卵石土、砂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泥岩、砂岩以及粉砂岩。现分别叙述如下: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暗紫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重,它与砂岩互层产出,分布于整个线路区,为场区主要岩层,根据工程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单层厚0.50m15m。砂岩:灰白色、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钙泥质胶结,它与泥岩互层产出,分布于整个线路区,为场区内次要岩层。根据工
12、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单层厚0.50m20.0m。粉砂岩:青灰色,泥质粉砂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泥质胶结,呈透镜状产出,分布范围较小,为次要岩层。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单层厚0.50m3.0m。第四系a.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nl+pl) 卵(碎)石土:灰白色、乳白色,卵石母岩成分为石英、砂岩,粒径20m120mm,含量约60%,砂质充填,磨圆度中等,为次圆状,椭圆状,级配较好,松散稍密。分布于小安溪以及小溪沟冲沟部位。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厚约0.50m3.5m。砂土:黄褐色,粉砂,含泥约10%,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少许云母等,湿,结构松散,摇震
13、反应中等。分布于沿线小安溪以及小溪沟冲沟部位,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厚约0.5m4.5m。b.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灰色、褐色,紫色,可塑状,农田部位表层0.5m2.0m多为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分布于整个线路区,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静力触探等揭露:斜坡部位土层厚0.20m1.50m,冲沟及农田部位土层厚1.5m3.50m,局部最深达8.5m(JT90)。1.2.1.5 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地震烈度度设防。1.2.1.6 水文地质路线区内
14、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层,出露侏罗系上沙溪庙组、下沙溪庙组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夹砂岩,为相对隔水层,区域属红层贫水区。路线区地下水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岩类潜水、基岩裂隙水的形式赋存。路线区地表水较发育,大气降水及地表水部分通过地表渗入土层孔隙及基岩风化、构造裂隙中外,大部分直接沿斜坡冲沟排入南河中。区内及周边除南河外,其主要的地表水体为南河支流、水库水、堰塘水、耕田地表水都起着补排地表水的作用,并对周边岩土有一定的渗入。拟建路线大部处于斜坡部分,地下水多贫乏。主要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线路走廊区内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层,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为泥岩、砂岩。主要含水岩组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砂岩,相
15、对隔水岩组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泥岩。线路区含水岩组的构造裂隙发育,为地下水径流、排泄奠定了基础,丰富的地表水体、溪沟和充沛的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地下水循环交替作用相对强烈。线路区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二大类型,分别赋存于各不相同的含水岩组中。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测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以泥岩与砂岩互层为主,由于砂岩及泥岩物性的差异,所受构造变形作用不同,裂隙发育程度不一。砂岩裂隙发育,水力联系较好,因受下伏泥岩等相对隔水层阻隔及沟谷切割控制,地下水于沟谷低洼处分散排泄和以井、泉方式排泄,地下水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受大气降水控
16、制明显。砂岩为线路走廊区的主要含水岩组;受地形地貌条件和径流补给条件的控制,流量变化较大,一般小0.5L/s1.0L/s。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的残坡积层、崩坡积层的粘土、块碎石土。分布于斜坡部位的土层排泄条件较好,受地形和岩性控制,水力联系差,地下水水量小,多在雨季存在。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及地表水水体补给。地形较为低洼地段有少量地下水存在。裂隙水和孔隙水分布不均匀,规律性不强,且流量较小,对桥梁基础施工影响较小;线路区分布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砂岩为区内的主要含水层,有地下水存在,富水性较弱,无统一的地下水位;泥岩为区内的相对隔水层;该类型地下水主要对线路段形成的边坡的稳定有
17、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顺层坡影响较大,由泥岩及砂泥岩互层岩体组成的顺层坡风化严重,层间结合差,在饱水条件下,降低边坡岩体层间及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易造成边坡的失稳,产生滑塌;分布于线路段斜坡地带的松散堆积物中的孔隙水,旱季地下水贫乏,孔隙水多在雨季存在,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雨季大气降水的渗入,造成斜坡上分布的土体的饱水,从而降低斜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易造成陡坡路堤土体的失稳。经对沿线沟溪水样及地下水的水质简分析试验结果可知,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相对隔水层侏罗系沙溪庙组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渗透率小、裂隙不发育,不具备越流条件,可有效控制地下水向地表溢流及向深部运移,为路线区主要的相对隔水层。地下
18、水的补、径、排 大气降雨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河水、水库蓄水和稻田囤水对局部地下水的补给有一定意义。基岩裂隙水受地形控制明显,主要受降雨补给,总体顺坡向向南河及支流运移,或遇隔水层后顺层运移,在地形低洼地带以井泉形式出露,涌水量小;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的动态变化除与降雨有直接关系外,近河地段地表水对其的影响十分明显。1.2.1.7 不良地质沿线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第四系覆盖层较厚路段、过湿土地基,分布于沿线路基、桥梁中,根据不良地质的种类、规模及地形地质条件,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处治。本合同段不良地质主要有:过湿土采用换填、抛石挤淤、强夯等方式进行处治。顺层对于有条件放坡的路段采用按岩层倾
19、角进行放坡,无条件放坡时采用1:1放坡后,用锚杆框架梁植草防护。1.2.2 交通条件本合同段沿线的区域公路交通比较发达,主要有XX大道、XX至全德道路。XX大道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3.5m,行车道宽度23.5m,沥青混凝土路面,在K13+000K18+000段与其基本平行布线,在里程K17+330与其2130斜交后分离;XX至全德道路为三级公路,路基宽度6.5m,行车道宽度23m,沥青混凝土路面,本项目在里程K7+920处与其相交。区域内乡道、村道分布密集,大部分乡道均修有农村机耕道,且部分已经硬化,经现场踏勘施工区域内沿线有10多条机耕道与XX大道相连,进场后稍微修缮即作为施工便道。本合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拟建 高速公路 合同 施工组织设计 四川 二级 公路 互通 立交 示意图 丰富 内容 详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