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林场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场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9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段)工程站前工程HKJX-7标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林场大桥施工图;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验标等;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我集团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技术、设备能力;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7)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铁建设
2、2009226号(8)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江西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沪昆赣工发201031号文1.2编制范围中铁四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7标项目经理部林场大桥(DK722+741.687DK722+918.817)桩基、承台、墩身及垫石。1.3设计概况林场大桥,全长为177.13米,中心里程DK722+830.252,位于半径R=7000的曲线上,共有4墩2台,孔跨布置为5-32m双线箱梁,钻孔桩基础,桩径分别为1.0m、1.25 m,桩长6.5m18 m不等,共60根/697.5米;圆端型桥墩,分为实心墩和空心墩两种类型,墩高13.5m28.5m;桥台为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梁体采用预制箱梁
3、。2、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林场大桥,中心里程DK722+830.252,位于半径R=7000的曲线上,线路竖曲线半径为30000m,纵向坡率9.5%0。地理位置详见后附图2.2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时速:350Km/h;线间距:5.0m;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设计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建筑限界: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建筑限界;轨道结构:CTRS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2.3.1主要工程内容林场大桥下部构造主要工程施工
4、内容有:1.0m和1.25m钻孔灌注桩,桩长6.5m18 m不等;6个承台和墩台身,墩高13.5m28.5m不等,其中桥墩类型有放坡型圆端形空心墩和实心墩,桥台类型为双线矩形空心桥台。2.3.2主要工程数量 本桥共计5跨,全长177.13m,6个墩台,具体工程数量详见下表2.3.2-1。表2.3.2-1 林场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桩基1.0mm/根/3121.25mm/根/293承台C30砼m3/个1261.74/64墩台身C35砼m3/个1989.5/62.4征地拆迁数量和类别(1)铁路红线用地表2.4-1 铁路红线用地数量表序号地类单位数量备注1山地亩4.782其他亩1合
5、计亩5.78(2)临时用地表2.4-2 临时用地数量表序号用途地类单位数量备注1钢筋棚旱地亩1.532便道旱地亩2.593山地亩3.28合计亩(3)三电管道迁改表2.4-3 三电管道迁改数量表序号三电类型单位数量备注1高压线(35KV及以上)处2高压线(35KV以下)处3水管处12.5工程特点(1)本工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检测方法。(2)常用跨度桥梁需作运、架梁的运输通道,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桥梁制、运、架与线下工程施工进度及工序间的合理衔接。(3)本桥岩溶分布广泛,岩溶桩基施工多。(4)本桥与凤阳隧道相接,为保证架桥机顺利架梁,起始第一跨32m梁需现浇,由
6、于地势起伏较大,交通不便,施工难度较大 (5)本桥主要承重结构采用耐久性混凝土,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2.6控制工程及难点工程(1) 本桥岩溶发育、分布广泛,桩基施工不可预见性和工期不可控性风险大。(2)本桥现浇梁施工难度大。(3)两桥台位于半山腰上,施工场地布置难。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自然特征3.1.1地形地貌林场大桥位于新余市分宜县,桥址区属低丘及丘间谷地,丘坡自然坡度2035,地表植被发育,谷地狭窄,现辟为菜地。沿线所经过的地层岩性较简单,按其成因和时代分类主要有:第四系(Q4pd)种植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1+p1)粉质黏土;第
7、四系坡残积层(Qd1+e1)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具体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pd): 0种植土层(Q4pd):黄褐色灰褐色,稍湿,松散,以黏性土为主,表层含少量植物根系,略含细砂粒,桥址区内普遍分别,层面标高96.09123.73m,层厚0.501.0m,平均0.53m。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1+p1):1-3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黄色,可塑,以黏粉粒为主组成,局部含520%细角砾,桥址范围仅在3号墩(DK722+820DK722+850)附近有出露,层面标高为95.5998.63m层厚约2.107.30m,平均4.21m.3) 第
8、四系坡残积层(Qd1+e1)1-2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黄色,浅灰色,可塑,以黏粉粒为主组成,局部含少量强风化灰岩角砾,钻探过程中钻具稳定,钻进速度快缓较均。桥址范围分布较广,呈似层状产出,层面标高109.73126.544m,层厚约1.06.90m,平均3.19m。 1-3粉质黏土:褐黄色,灰黄色,硬塑,以黏粉粒为主组成,局部含少量强风化灰岩角砾,钻探过程中钻具跳动剧烈,钻进速度快缓不均。桥址范围分布较广,呈似层状产出,层面标高90.55128.65m,层厚约0.523.6m平均7.55m。4)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 11-3灰岩弱风化带(W2):呈深灰色,浅灰色,具微晶质结构,中厚
9、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岩裂面含少量炭质,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长柱状、短柱状,少量饼状、块状,节长595cm,RQD=8090%,层面标高81.25126.45m,揭露层厚约0.1018.6m,平均9.31m。本桥场地内存在的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桥址区岩溶发育强度属中等发育,局部地段为弱发育(如1#、2#墩及长台),主要岩溶发育形态为溶沟、溶槽及溶洞等。溶岩发育可使周围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岩土体强度及稳定性大为降低,引起基础失效乃至上部结构破坏。不良地质较多,主要表现为林场大桥地下溶洞较多,3#墩溶洞高度为56米,为无填充溶洞,溶洞处理采取超前注浆、回填片石与粘土混合物、钢护筒跟进等方法。3
10、.1.2水文地质桥址沿线地表水系不发育,仅在沟谷有小沟渠分布,地表水量主要受季节降水量的影响。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叙述如下:(1)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黏土及第四系残破积粉质黏土层中,主要接受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补给,水量较丰富。以蒸发或垂直渗入基岩裂隙中形式进行排泄;地下水位随季节气候变化明显,勘察时期地下水埋深约0.5029.50m,对应标高为95.6597.04m(2)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岩溶水:分布于整个桥址区,上覆第四系各种成因类型的堆积物,主要是冲洪
11、积粉质黏土及残坡积粉质黏土,厚度从0.523.6m不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灰岩,溶洞发育于岩层中上部,溶洞直径一般为0.45.9m,部分为空洞,充填物为可塑软塑状粉质黏土,全充填或半充填,少量充填物为溶蚀明显的蜂窝状溶蚀性灰岩碎块。场地内溶岩发育面标高远低于地下水位,使基岩溶蚀带汇聚存贮大量地下水。岩层的富水程度与溶洞发育规律相吻合,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上部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溶岩水的径流、排泄比较复杂。3.1.3地震参数测区内地震动参数根据江西地震安评报告,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镨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类别为类,适合工程建设。3
12、.2交通运输情况本工程临近既有浙赣铁路、沪昆高速公路,附近有多个车站可办理货运业务,本线的大宗远距离材料可通过以上铁路干线运输至沪昆线附近车站,再用汽车转运至工地。另外,桥梁施工现场距分宜至宜春县道为0.9公里,既有便道为当地乡村土路,经拓宽并铺垫碎石路面后,施工便道已与既有便道连通,形成综合交通网络,以供应隧道生产和生活物资供应。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资源可利用情况桥址沿线地表水系不发育,仅在沟谷有小沟渠分布,生产用水采用打井水及罐车运水。施工用电由四工区变压器引高压线至施工现场,设置一座315KVA变压器,以供生产和生活用电。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钢材:钢材可从南昌、武汉购买,
13、火车或汽车运到工地;钢材供应充足,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水泥:水泥可从南昌或当地购买,火车或汽车运到工地。碎石、片石:沿线分布有毕家山采石场、路局分宜采石场、樟树采石场,质量、数量能保证工程需要。砂:沿线分布有水西、新余、界水等砂源砂场,其产量和质量均可满足隧道施工的需要。预制梁场及连续梁等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用砂采用赣江及抚河等地的砂,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需要。石灰、砖:可从附近县、镇购买。3.5其他有关情况3.5.1风俗民情本工程所属地区为江西省新余市,当地主要民族为汉族,治安情况较好。3.5.2地区卫生防疫情况本地区无可能波及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污染水源及区域性病疫。4、施工组织安排4.1建设总
14、体目标(1)质量管理目标总体目标,全线整体质量达到高速铁路一流标准,经得起运营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具体控制目标:杜绝设计、施工质量较大及以上等级事故;主体工程质量另缺陷,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基础设施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要求,一次开通成功;竣工文件做到真实可靠,规范齐全,事先一次交验合格。严格按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进行施工,确保承揽的全部工程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2)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杜绝营业线施工一般B类及以上责任事
15、故;控制一般C类及以下责任事故。(3)工期目标严格按照业主、据指挥部的工期,确保按期完成本工程,争取提前完成。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4.2.1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本工程的意义和特点并根据工程需要,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将优先选调富有铁路客运专线、大型桥梁施工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工区,高标准、严要求地负责项目工区所有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项目工区、架子队二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本桥由三个架子队共同负责施工。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见图4.2.1-1图4
16、.2.1-1 五工区组织机构图4.2.2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根据林场大桥的工程规模,拟安排第一架子队进行本桥桩基、承台、墩台身、现浇梁的施工。下设桩基工班个、墩台工班个、现浇梁工班个、钢筋加工工班个。共计安排个专业施工工班参与本桥的施工。具体施工任务见下表4.2.2-1表4.2.2-1 施工任务分工表工班种类班组主要工程内容备注桩基工班一工班0#-#墩(台)桩基施工二工班#-#墩桩基施工墩台工班一工班0#-#墩(台)承台、墩(台)身施工二工班#-#墩承台、墩身施工现浇梁工班一工班现浇梁施工钢筋加工班一工班负责桩基钢筋加工二工班负责墩台身钢筋加工三工班负责现浇梁钢筋加工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
17、阶段工期4.3.1总体施工安排按照局经理部架梁工期安排,结合本桥施工实际情况,本桥计划工期为:下部结构2010.8.102011.4.10,现浇梁2011.4.102011.5.30,总工期为295日历天。4.3.2主要阶段工期本桥主要施工阶段为现浇梁施工,桩基工期为2010.8.102010.12.30,承台工期为2010.10.252011.3.25,墩身工期为2010.11.302011.4.10,梁体工期2011.4.102011.5.30。4.4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本工程开工前进行驻地建设,工区项目部位于分宜县凤阳乡桥边组,离线路1400米左右。下设三个架子队,沿线路布置,分别为第
18、一架子队,第二架子队及第三架子队,便于施工管理。利用地方道路修建便道,部分道路拓宽及硬化,T接地方高压线引入工地,低压线架设靠线路左侧。本桥址处新设钢筋加工棚一处。第一架子队负责施工林场大桥桩基、承台和墩身,同时结合工期情况机械、人员、资源统一调配。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开工准备: 砼搅拌站 2010.5.20前完成。桩基 2010.8.102010.12.30(142天)承台 2010.10.252011.3.25(151天)墩台 2010.11.302011.4.10(100天)现浇梁 2011.4.102011.5.30(50天)4.6桥梁施工分项工程进度指标(1)桥梁钻孔桩施工进度
19、指标见下表4.6-1冲击钻机钻孔灌注桩施工进度指标表 (平均桩长30m)分项工程钻机定位钻进成孔检验第一次清孔桩孔检查吊放钢筋笼安放导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砼合计单桩作业时间(h)21202819122147冲击钻机的综合成桩能力为6天/1根(2)桩基承台施工进度指标见下表4.6-1承台施工进度指标表施工工序基坑开挖及支护凿桩头及桩身检测垫层施工钢筋绑扎立模砼浇注拆模回填基坑养护合计时间工序作业时间2d2d1d2d1d1d2d1d28d40d工序中回填基坑、养护、基坑开挖、凿桩头为非关键工序,不占用流水作业时间,关键工序时间为7天(3)墩身施工进度指标表4.6-3单个墩身施工进度指标表 (平均按
20、墩高10m)施工工序钢筋绑扎立模砼浇注拆模养生合计时间备注工作作业时间3d1d1d2d28d35d工序中养生不占用循环时间(4) 现浇梁(1-32m)施工进度指标表表4.6-4 现浇梁施工总工期编号项目持续时间备注1脚手架搭设7天2模板拼装及预压7天3钢筋绑扎11天4浇注混凝土7天5张拉注浆5天6收尾13天7持续总时间50天4.7施工图示4.7.1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施工总平面示意图详见后附图12-14.7.2线路纵断面图线路纵断面详见后附图12-24.7.3施工进度横道图施工进度横道图详见后附图12-34.7.4施工进度网络图施工进度斜率图详见后附图12-45、大型临时工程5.1混凝土搅拌站
21、中铁四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7标5#搅拌站位于线路DK727+270右侧约1.2Km,占地面积约20亩。搅拌机采用山东方圆集团HZS120单机,总功率为200KW。搅拌站内设置有工地试验室、物机部及生活区。5.2钢筋加工棚由于本桥长度较短,在桥中间位置设置钢筋加工棚一处,供应桥梁桩基、承台、墩台身及现浇梁钢筋加工,尺寸为28*35米。钢筋棚内设有钢筋存放区、钢筋卸料区、钢筋加工区、半成品存放区和值班室。5.3施工便道本桥有一处与地方既有道路相连,考虑充分利用当地乡村道路,将地方道路拓宽加固与桥纵向便道连通。在线路左侧设置宽4.5米的施工纵向便道,全桥贯通。5.4临时用电专项方案根据
22、现场实际情况,为节约成本,本桥采用就近T接四工区凤阳隧道变压器引高压线至施工现场,设置一座315KVA变压器,以供生产和生活用电。具体详见林场大桥临时用电专项方案。6、控制工程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6.1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方案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方案已单独编写,不在本施组中叙述。6.2现浇梁施工方案现浇梁施工方案等图纸到位再编写专项施工方案。7、施工方案7.1桥梁工程本桥桩基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墩台身采用厂制大块模板,现浇梁采用造桥机现浇施工。7.1.1钻孔桩施工技术方案、工艺及方法7.1.1.1钻孔桩施工技术方案 林场大桥基础设计为桩基础, 其中31根1.0m,29根1.25m,桩长6.5m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场 大桥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