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直通线新建涵洞施工方案.doc
《某直通线新建涵洞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直通线新建涵洞施工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32.编制原则33.工程概况34.总体施工方案44.1 总体方案44.1.1施工组织机构44.1.2人员机械配置64.1.3工期安排64.2施工工艺与方法74.2.1施工准备74.2.3基础施工74.2.4框架涵涵身施工84.2.5端翼墙及帽石施工84.2.6沉降缝施工84.2.8附属工程施工94.2.9涵洞施工注意事项95.涵洞的质量检查控制115.1涵洞的质量必须满足下表要求:115.2工程质量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115.2.1技术措施115.2.2试验措施125.2.3材料管理措施125.3.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25.2.5预防及控制质量通病措施126.涵洞雨季、冬季施工
2、措施136.1雨季施工安排136.2冬季施工安排及技术措施147.施工作业安全措施158、应急预案168.1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168.2 危险源分析168.3事故预防措施188.4应急抢险措施18新建涵洞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改建铁路阳安线增建二线工程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施工图涵洞设计图(图号:阳安二线直通线施路02-08);(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4)国家、原铁道部、铁路局下发的有关铁路建设施工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工程验收方面的有关规范、标准、文件和通知等。(5)我单位组织进行的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6)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多年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7)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2.编制原则(1)针对性原则:依据设计,结合各施工段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2)经济性原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3)便捷性原则:便于施工管理,便于劳力、机具设备调配,有利于减少施工干扰,有利于文明工地建设。(3)安全性原则: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3.工程概况本标段线路地处安康市汉滨区,G316国道为主要交通道路,其它道路均为乡村路;标段安康东站附近,村镇、路内房屋及既
4、有线设施密布。标段内新建涵洞共5座,其中上行直通线包湾村隧道出口XDyK236+717至襄渝客车外包线XDyK238+404分布新建涵3座;上行货车线皂树岭2号隧道出口GSHK237+730至安康东车站YK303+750(GSHK238+191=YK302+800)分布新建涵2座。4.总体施工方案4.1 总体方案本段新建箱型涵洞除GSHK237+870(1-5.0m)箱型涵为立交而设外,其余4座均为排洪而设,因GSHK237+870(1-5.0m)箱型涵所处位置有鱼塘,施工此涵前需完成此处的碎石桩施工,主体施工时应同步进行此处的便道改移施工,为下一步路基施工做好准备。施工采用就地开挖模筑砼,模
5、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支模,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拌和,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汽车吊吊装入模的方法进行施工。4.1.1施工组织机构涵洞施工由第五作业队完成,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施工组织机构框图综合办公室:于春莲项目经理部生产副经理:王平项目经理:黄国涛工程技术部:马伟项目总工:张子明安全总监:彭威安全质量部:何建荣财务部:李玉章工程经济部:胡绪成中心试验室:龚瑞军物资设备部:宋利锋作业四队作业五队作业二队作业队长:王大斌技术主管:张书涛技术员:张 磊质量员:李 坚安全员:梁文辉试验员:徐轩辕作业队长:张 涛技术主管:魏海明技术员:杨 欢质量员:肖文峰安全员:薛 涛试验员:赵磅星作业队长:李 斌技术主
6、管:王 涛技术员:周成成质量员:李建龙安全员:马 闯试验员:李瑞云项目书记:胡志勤4.1.2人员机械配置工区劳动力构成表如下:序号队伍工种作业队混凝土拌合站合计1测量工222安全员113质检员114材料员115试验员1126普工401050合计461157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置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类别、型号)数量功率/能力备注一施工机械1挖掘机 PC20011.5m32发电机415KW二主要检测仪器1全站仪 莱卡-120112水准仪 DZS214.1.3工期安排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及现场征地情况和地基处理进度合理安排本段新建涵洞工程工期。具体施工时间安排如下:序号里程结构形式涵身长(米)
7、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施工准备基础(天)涵身(天)翼墙(天)防水层(天)附属工程(天)1XDyK236+7671-3.0m框架涵27.18四月份72052102XDyK237+6001-3.0m框架涵9.04四月份51252103XDyK237+9661-4.0m框架涵23.1四月份72052104GSHK237+8401-3.0m框架涵10.4十月份51252105GSHK237+8701-5.0m框架涵9.54十月份61562104.2施工工艺与方法4.2.1施工准备4.2.1.1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员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搞好技术交底。4.2.1.2会同建设单位
8、、监理、设计院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优化工作。4.2.1.3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进场,并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让施工队尽快熟悉现场情况及设计情况。4.2.1.4探测基坑地质情况,如有不符,及时通知设计做设计变更。4.2.2放线定位测放涵洞中心线和基坑边界线并引测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对出入口标高和轴线复测,符合后再进行涵洞施工。4.2.3基础施工涵洞地基的处理措施比照相邻路段路基办理,涵洞基础均为明挖,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坑壁坡度可采用1:0.5放坡;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基坑不允许超挖,且留有30cm人工开挖;基础在开挖后及时检查基坑平面尺寸、标高及基底
9、地质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基础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底的方法施工,开挖时特别要注意地下线路。基础开挖后,应注意护坡的加固和支挡,防止堆土下滑;当基坑开挖达设计要求后,自检合格后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验,以保证基础及时施工。4.2.4框架涵涵身施工涵洞地基施工完成后,进行涵主体施工。在基础完成后灌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垫层施工表面要求平整。现浇涵身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先浇注底板和下梗肋混凝土;第二次浇注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涵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边墙内模与外模采用拉杆进行对拉。顶板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 涵钢筋在钢筋棚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绑扎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底板及边墙预留部分钢筋,并
10、在底板灌筑混凝土前用脚手架对边墙钢筋进行固定。第二步在内模支立完成后绑扎顶板钢筋。现浇涵身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至现场浇筑。在灌筑过程中两侧对称进行,混凝土采用分层灌筑,分层厚度30至50cm。4.2.5端翼墙及帽石施工端翼墙根据设计分为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两种,钢筋在钢筋棚内集中加工,运至现场绑扎成型。钢筋绑扎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端翼墙基础部分钢筋。第二步完成端翼墙墙身钢筋。现浇涵身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至现场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灌筑,分层厚度30至50cm。端翼墙帽石采用优质竹胶板作模板,立模时保证模板顺直,拼缝无错台漏浆现象,保证帽石表面平整、线条顺直
11、美观。4.2.6沉降缝施工沉降缝要竖直贯通设置,墙身与基础的沉降缝上下对齐。为防沉降缝渗水,在基础顶面以下缝内应用沥青麻筋按施工图要求填塞。如果厚度较大,可在中间部分用塑状粘土填入捣实外边缘用水泥砂浆填塞。对于涵身部分,沉降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5cm,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约3 cm,如太厚宜将中间部分填以黏土。出入口沉降缝中夹止水带,防止漏水,止水带采用钢筋卡固定,新老混凝土中各一半,止水带接口处采用焊接或粘结,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4.2.7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涵洞防水层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施工前,对防水层的箱身结合面进行清洁、干燥处理。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防水层应铺设到箱
12、身底部与基层粘结密贴,不得有空鼓、开裂、皱折等现象,保护层按照设计文件执行。4.2.8附属工程施工锥体护坡及检查台阶在填方基本稳定后施工,同时做好沉降缝和泄水孔的处理。涵底铺砌在清出基底后进行夯实,并按设计要求施工碎石垫层。4.2.9涵洞施工注意事项4.2.9.1本标段线路为有碴线路不要求沉降观测。4.2.9.2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除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满足下列要求:第一阶段: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50%后,再施工中、边墙及顶板。第二阶段:施工缝按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处理,采用人工凿除接缝处松软层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2.5M
13、pa,接缝平直无错台、无漏浆、无麻面。拆除顶板模板,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场地平整放线定位浇筑底板砼自检后报工程师检查底板立模、绑扎底板钢筋涵洞基础施工自检后报工程师检查基坑开挖绑钢筋,墙身、顶板立模自检后报工程师检查灌注墙身、顶板砼防水层、防护层施工翼墙施工钢筋制作钢筋制作试件制作试件制作强度检测施工准备试件制作5.涵洞的质量检查控制5.1涵洞的质量必须满足下表要求:涵洞各部位允许偏差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轴线偏位202流水面高程153孔径204涵顶高程155涵长+100,506涵身厚度+10,-57涵身接缝错台105.2工程质量的施工技术控
14、制措施5.2.1技术措施配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施工技术人员,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坚持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审核。图纸由两名以上技术人员计算、审核,并填写意见,在严格审核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意图、质量标准、创优措施交底,并做好记录。建立技术、质检人员工点质量责任制,奖优罚劣,要求责任人员勤测、勤量、勤检查、勤指导,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施工前认真复核设计图,做到心中有数,技术交底数据要同施工现场反复核对,做到技术交底无误差。认真贯彻质量检验标准,工程施工中做到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每个工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要
15、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完成,同时满足竣工验收要求。坚持工程测量复核制,确保各阶段的施工测量精度。5.2.2试验措施建立完善试验检验制度,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投入和配置充足的试验检验仪器和技术精、业务能力强的试验检验人员。建立一座仪器配套、设备齐全的标准试验室,检验全过程,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严格依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进行全过程的科学试验、检验,把好工程的试验、检验质量关,确保工程达到验收质量标准。5.2.3材料管理措施主要材料(钢材、水泥等)采购严格按照施要求采购。材料采购
16、,设专人验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及时见证取样检验,确保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检验试验的有关规范随时抽检。采购的材料必须有出厂检验、试验合格证,并配合业主对采购材料实施验证。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入现场。对于各种易潮、易污染的材料的搬运要求运输机械清洁,有防雨设施,对材料的储存、堆放要求分类、分形号,整齐堆放,有明确的标识牌(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厂家、日期等),材料入库、存放、领取要严格登记。5.3.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混凝土的使用要求,一方面在原材料上严格进行控制,尽量做到原材料质量平稳一致,并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另一
17、方面在环境上保持稳定,在施工前对原材料的含水量和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冬季对模板进行覆盖,灌筑混凝土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水处理。在气温变化大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保证能混凝土的使用性能。5.2.5预防及控制质量通病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完成制定的质量目标,必须对施工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进行控制和防止。因此,特制定如下措施:5.2.5.1提高对质量通病的认识,建立一套完整的控制体系,做好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加以贯彻实施。5.2.5.2做好施工前的交底工作,使作业人员对质量通病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在施工中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5.2.5.3加强对质检人员的培训,及时安排质检人员
18、上岗,由质检人员进行现场的把关工作,对工程质量实行严格的监控。5.2.5.4安排项目部有关部门,针对工程特定,编制相应的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实施细则,将桥涵工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进行分类划分,根据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防止措施。5.2.5.5 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并将对质量通病的检查列为检查项目,按照质量通病控制和防止实施细则要求,对各工序进行检查,将质量通病的发生机会降至最低。5.2.5.6安排各作业队进行施工作业时,将对质量通病的控制和防止列入考核内容,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比,对完成控制和防止工作的作业队进行相应的表彰,对控制和防止工作不到位的作业队,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参照质量
19、事故的处理方法,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6.涵洞雨季、冬季施工措施6.1雨季施工安排 工本段工程位于北亚热带亚湿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降水多集中在7月至10月,一般9月份雨量最大。为了减少雨季对施工的影响,生产调度加强对气象、气候信息的收集,提出现场措施和准备,减少雨、汛停工损失,雨后及时恢复施工,在桥涵施工中首先要修好施工便道,便道路面经过铺设沙砾石,使便道雨天不泥泞,使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能正常使用,其余工程雨季不停止施工,但在桥涵及线路施工在雨季前要作好准备,修好防排水设施,作好防洪准备工作。雨季施工时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采用以下措施进行保护: 6.1.1雨季及洪水期施工要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通 新建 涵洞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