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出口浅埋段出洞施工方案.doc
《某隧道出口浅埋段出洞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隧道出口浅埋段出洞施工方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隧道出口浅埋段出洞施工方案 xxxx隧道出洞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xx隧道左右线全长1083m,进口位于巢湖市西侧约4Km的巢湖湖畔,出口位于宗庙端的下朱村,设计为分离式双洞隧道。左线进口里程为ZK3+556,出口里程为ZK4+092,总长536m;右线进口里程为YK3+537,出口里程为YK4+084,总长547m。本隧道从进口单口掘进,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隧道全部位于坡度为2.5%的竖曲线上。其中级围岩658m,级围岩350m,明洞75m,进、出口均为级围岩,岩体破碎。1.2工程施工进展情况截至2008年5月10日,左线上导坑掘进430m,剩余工程量为88m(除明洞18m)
2、,其中级围岩39m,级围岩49m;下导坑掘进390m;仰拱及仰拱填充完成380m;二衬施工完成293.8m;水沟电缆槽准备开工(双侧)。右线上导坑掘进370m,剩余工程量为159m(除明洞18m),其中级围岩108m,级围岩51m;下导坑掘进330m;仰拱及仰拱填充完成320m;二衬施工完成200m;水沟电缆槽准备开工(双侧)。1.3出口段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xx隧道出口段地面标高3035m,地形坡度30。,为顺坡,岩层的倾角大于坡角。左线出口前方有一陡坎,右线有一沿隧中线方向偏右自然发育的冲沟。左线洞口埋深约8m左右,地质状况为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节理裂隙发育,强分化,碎裂结构,稳定性差,裂
3、隙有渗水。2出口浅埋段里程确定2.1确定原则本隧道以埋深小于2倍洞跨为浅埋原则。2.2出口段里程的确定根据以上隧道埋深确定原则以及出口段为级围岩和级围岩的实际情况, ZK4+000ZK4+074为浅埋段(其中ZK4+000地面标高约30m),出口段施工长度74m,其中级围岩25m和级围岩49m。2.3围岩和支护构成出口段包括级围岩25m和级围岩49m。其中级围岩25m地质结构为泥质粉质砂岩,黄色夹灰白色,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级围岩初期支护形式:采用42mm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小导管长4.0m,纵向间距2.74m一环布置,环向间距40cm。初期支护采用I14工字钢架加强,
4、按0.9m一榀布置,拱部及边墙破碎处采用L=3.5m的25中空注浆锚杆挂网施作,喷射砼厚度20cm。级围岩初期支护形式:拱部采用50mm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小导管长4.5m,纵向间距3.04m一环布置。初期支护采用I18工字钢架加强,按0.75m一榀布置,喷射砼厚度25cm。3施工组织安排3.1施工人员安排出洞段施工成立施工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为副组长,职能部门和劳务工班负责人为组员。设安全质量环保科负责项目安全监察,施工现场配置副指挥1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主管2人、测量工2人,试验员1人,2名专职安全员(其中:项目部专职安全员1名,劳务工班专职安全人员1名)。具体见人员分
5、工表表1。人员分工情况表 表1序号姓 名性别职 位分 工 情 况1男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出洞段施工生产管理2男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出洞段施工技术及质量3男副经理负责协调出洞段施工安全、进度4男安质环保科长负责协调出洞段施工安全、质量5男试验员负责协调出洞段试验工作6男物资科长负责协调出洞段物资供应工作7男设备科副科长负责出洞段机械设备及安全用电8男技术主管协助技术负责人完成技术工作9男技术主管协助技术负责人完成技术工作10男测量工负责出洞段现场测量工作11男测量工负责出洞段现场测量工作12男专职安全员负责出洞段现场施工安全3.2施工机械配置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如下表2所示。施工机械配置表 表2序号工
6、程名称型号数量备注一xx隧道(左右线)1风枪YT-28302风镐53湿喷机TKP-144农用车25喷锚料拌和机JS7506空压机20m347发电机200KW1洞口施工8抽水泵29挖机CAT320c110装载机ZL50c1侧卸式11矿山自卸车10T412拌和站(JS1000+1500)113砼运输车924施工方案出口浅埋地段级、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施工过程严格按以下原则组织实施。(一)严格按照“预支护、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施工,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收敛、拱顶下沉观测,及时施工仰拱,尽早形成承力封闭环。(二)严格执行隧道施工安全强制性标准,合理调
7、整施工工序,改进施工工艺,加强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缩短工序时间,达到快速、安全施工。4.1测量误差控制隧道出洞测量偏差控制主要是横向、竖向偏差,横、竖偏差对隧道的宽度和高程有影响。根据测规(铁建设200313号)允许偏差:横向出洞限差为100mm,高程出洞限差为50mm,洞、内外控制测量误差对出洞误差的影响值,洞外30mm,洞内40mm,洞内洞外综合50mm。xx隧道贯通限差控制目标为:横向20mm,高程15mm。洞外采用GPS控制测量,洞口导线点和GPS控制网任意一条边和两个角进行联测,形成三角控制网或闭合导线网。洞内导线测量采用徕卡(TCR802)DJ2型仪器,仪器等级为级,满足要求。洞内水
8、准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用DS3仪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两种方法控制。4.2施工方法首先完成仰坡开挖及防护,洞口段路堑按不同地质条件配合隧道三台阶施工方法分台阶开挖,采用挂网喷砼,封闭仰坡。仰坡封闭完成后出洞。4.2.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地质素描4.2.1.1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作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大致判定围岩岩性。每循环采用超前钻孔探测,钻孔孔径为50,钻孔长度为5.0。每一循环水平方向在拱顶、拱腰位置钻孔3个,径向超前钻孔3个。每循环超前探孔深度比掘进速度长1.52.5。根据钻孔速度、成孔时间判断前方围岩岩性、节理、地下水发育情况,是否同设计提供的地质相符。现场技术员负责
9、超前预测预报数据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向项目总工反馈信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做到“岩变我变”,确保出洞段施工安全。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流程图1及记录表3如下所示。4.2.1.2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和支护措施的合理性最直观、最简单、最经济的描述和评价。地质素描与隧道开挖同步进行,每循环开挖完成后由现场负责人、技术主管、安全员对开挖掌子面地质情况进行观察。重点描述以下内容:(1)岩石的结构、颜色、软硬程度、破碎程度等;(2)层理、片理、节理裂隙等各种软弱面的产状特征、宽度、延伸情况、连续性、间距等;(3) 各结构面的充填物质成分和泥化、软化情况;(4)地下水及基
10、岩裂隙水发育情况;根据地质素描,大致判断围岩级别,同时制定本循环支护措施,若发现围岩与设计不符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开挖及支护情况发现坍方征兆地质资料研究现场地质状况调查制定超前探测预报方案超超前钻孔探明地质反馈设计、施工,信息化设计确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资料整理与经验积累开挖面岩性前推法地 质 素 描图1 探测预报工作程序图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记录表 表3隧道名称xx隧道施工日期掌子面里程探孔长度(m)超前探孔布置图超前地质预报钻孔描素孔号孔深时间有无渗水有无卡钻岩性判定签字A掘进人员技术员B掘进人员技术员C掘进人员技术员环向锚杆描素:孔号孔深时间有无渗水有无卡钻
11、岩性判定签字1-2掘进人员技术员3-4掘进人员技术员5-6掘进人员技术员主管工程师: 专职安全员: 施工现场负责人: 日期: 4.2.2开挖方法及循环进尺长度控制级围岩地段采用七部开挖作业法施工,开挖以CAT320挖掘机为主,辅以人工风镐,开挖后初喷砼封闭,及时施作工字钢架支护成环; 4.2.2.1七部开挖作业法施工七部开挖作业法施工使用于本合同段隧道级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分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以前后七个不同的位置相互交错同时开挖,然后分部支护 ,形成支护整体,缩小作业循环时间。七部开挖作业法循环时间见表4。七部开挖作业法开挖施工顺序见图2。第一部:拱顶在超前大管棚的“保护下”将传统的上导坑改
12、为弧形导坑,开挖结束后架设工字钢架,打径向猫杆,网喷砼,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第二、三部:在拱顶承载拱的支持下,分段开挖边墙,以一定的时间差先后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支护,使同一断面钢拱架在拱脚处暴露的开挖面仅限于一侧。第四部:挖中部核心土。第五、六部:在已完成边墙支护后,分段左右开挖边墙下部,以一定的时间差作边墙下部支护。第七部:下台阶核心土及仰拱开挖,做仰拱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紧跟。级围岩“七部开挖作业法”施工作业循环时间表 表4部位序号工 序作业时间(min)循环时间(min)90180270360450540630环1小管棚施工450上弧导开挖1根据上循环支护轮廓开挖1502初喷砼封闭603测量
13、放样304架设钢拱架,施作支护1805喷 砼906出 碴120中台阶开挖1根据上循环支护轮廓开挖1502初喷砼封闭603测量放样304架设钢拱架,施作支护1805喷 砼906出 碴120下台阶开挖1根据上循环支护轮廓开挖1502初喷砼封闭603测量放样304架设钢拱架,施作支护1805喷 砼906出 碴120说明:施工小管棚分配到每循环开挖时间为90(min),每次开挖进尺为1m。七部位同时进行施工。从上表分析,每天可完成2个循环,进尺2m。监控量测施工准备施作超前支护、注浆开挖1部弧形导坑,进尺同钢架间距喷射8cm砼封闭掌子面施作洞身锚杆架立拱部钢架开挖4部核心土开挖7部仰拱仰拱填充56米施
14、作防水层浇注二次衬砌施作锚喷支护,闭合成环监控量测图2三台阶施工工艺流程图开挖2、3部,进尺同钢架间距喷射8cm砼封闭掌子面施作洞身锚杆架立钢架开挖5、6部,进尺同钢架间距施作锚喷支护,闭合成环加工钢拱架、钢筋网施工仰拱混凝土56米4.2.3 仰拱施工仰拱开挖施工时,仰拱施工一是必须紧跟下台阶,距离下台阶3m左右;二是一次开挖长度必须控制在46m;三是开挖后36h内施作仰拱初支砼,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快速封闭成环。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设槽形挡头模测量设置安装仰拱钢筋开挖清浮碴隐检浇筑砼捣固抽排水接缝处理、安装止水带混凝土生产、运输养护图3仰拱施工工艺流程图4.2.4洞口地表、地中沉降
15、观测及洞内围岩量测监控4.2.4.1洞口地表、地中沉降观测加强洞口段地表、地中沉降观测及洞内围岩量测,观测点在开挖完成后下沉之前埋设好,一直观测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点布置沿纵向(隧道中线)布置,其量测间距与埋深关系很大,量测断面间距按下表5埋设。xx隧道出洞口埋设2个横向断面,横向桩位布置间距范围为25m,每个断面布置11个观测点,隧道中线附近密些,远离中线疏些。为准确掌握地表下沉规律,从工作面前方2B处开始量测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开挖面距离量测断面前后距离小于或等于2B时,每日2次。另外在沉降区以外设置测点作为参照。具体测点布置如图4所示洞口地表沉降点埋设断面间距 表5埋深h与洞室跨度B关系2
16、BhBh2Bh52次d2151次d3O511次23d40.2O51次3d50.21次7d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根据量测结果按下列指标进行:根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a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b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4.2.5初期支护,确保初支质量控制开挖、出碴(约6h左右)完成后及时进行支护。项目部要求级围岩初期支护距离掌子面不大于3m,级围岩随开挖随支护。严格控制初期支护施工质量,尤其是超前小导管或砂浆锚杆,严禁减少数量或长度,防止注浆不足。钢架圆顺、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牢固,防止局部应力集中。严格控制钢架间距和锚杆数量
17、、长度和方向,喷射砼平整度、厚度。每台阶钢架设置锁脚锚杆,并严格控制数量、长度、方向、锚固效果及与钢拱架的焊接长度等。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情况见表8、9、10。隧道超前支护施工检查记录表 表8工程名称检查日期年 月 日检查里程检查部位支护形式设计情况实测情况差量长度数量长度数量超前小导管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备注凡有一项未满足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记录人: 检查人: 复核人: 隧道钢拱架、格栅钢架检查记录表 表9 工程名称检查日期年 月 日检查里程检查部位围岩级别钢架数量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设计实测差值备注凡未满足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记录人: 检查人: 复核人: 隧道初期
18、支护厚度检查记录表 表10 工程名称检查日期年 月 日检查里程检查部位围岩级别厚度()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设计实测差值备注凡未满足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记录人: 检查人: 复核人:4.2.6 工序调整根据隧道施工安全强制性标准并结合我们集团公司隧道施工安全强制性标准,在距离隧道出洞74m时,及时、合理调整开挖、支护和衬砌进度。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20m。级围岩二衬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60m。4.2.7小导管注浆级围岩采用50mm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小导管长4.5m,纵向间距按3.04m一环,环向间距按0.4m一根布置。 小导管在构件加工厂制作。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6m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出口 浅埋段 出洞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