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和新村商场写字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
《联和新村商场写字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和新村商场写字楼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1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第一节 工程建设简介1第二节 工程概况1第三节 编制范围及依据2第二章 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3第一节 现场环境3第二节 地质情况概述3第四章 施工设计要求6第三章 施工部署11第一节 施工顺序及平面布置11第二节 施工部署15第三节 施工准备16第四节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17第五节 机械设备的投入23第六节 管理架构及劳动力组织24第五章 施工工艺27第一节 深层水泥搅拌桩27第二节 钻(旋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法31第三节 锚管施工43第四节 钢格构柱、冠梁及内支撑及施工47第五节 边坡面施工62第六节 支护桩间喷锚支护施工63第七节 降排水措施64第八节 土方开挖65第九节
2、 测量及基坑监测72第十节 基坑回填换撑及内撑梁拆除76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8第一节 质量目标78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78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80第一节 安全施工及管理措施80第二节 文明施工措施82第三节 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教育与检查85第四节 环境保护措施88第八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90第一节 雨季施工措施90第二节 台风、暴雨期间施工措施90第三节 高温天气施工措施90第九章 应急预案91附图:1、基坑支护总平面图2、各代表段剖面图3、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剖面图4、出土口剖面图5、总平面图1(包含基坑开挖临时降水平面、基坑临时排水示意图)6、临时降水井大样图7、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8
3、、施工进度计划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建设简介工程名称: 联和新村商场、写字楼项目工程地点: 广州市天麓南路联和新村建设单位:广州市国营黄陂农工商联和公司设计单位:广东省建工设计院监理单位:广州市恒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汕头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第二节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一、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联和新村商场、写字楼项目位于广州市天麓南路联和新村,拟建为1幢写字楼、1幢商场,写字楼地上15层,商场地上3层,地下室均为2层。本工程的0.00相当于广州高程39.000m,总建筑面积35189m2, 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8880m2,本基坑大致呈矩型,局部为电梯井加深位置。按场地现状地面标高计,地下室
4、底板基坑大开挖深度约8.8010.30 m,承台超挖深度按0.4 m(扣除地下室底板厚度)考虑,电梯井开挖面深度相对大开挖标高约3.0 m,需要支护的基坑周长共约300米。根据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自支护结构完工之日起计为1年。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程度一般,用地红线距离地下室外墙边线距离,按东、南、西三个方位分别为11.6m、8.3m、10.6m,北侧为一区内道路和农贸市场,地下室外墙距离道路边线约为4.6m西侧天鹿南路为市政主要交通干道,距离场地较远(超过30m),位于天鹿南路与场地之间为一排居民楼(已搬迁),目前正在
5、拆迁之中东侧为一高层住宅楼,周边无管线分布。本方案为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施工专项方案。二、基坑支护型式本基坑的支护形式为: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砼撑+大直径搅拌桩止水帷幕+基坑内侧桩间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支护型式,坡顶采用放坡喷锚。第三节 编制范围及依据一、编制范围按业主提供的联合新村商场、写字楼项目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纸,编制范围为本次承包范围内的基坑支护工程内容。二、编制依据1、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州地区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7.04)。2、广东省建工设计院设计的联和新村商场、写字楼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图纸(2012.08)。3、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标准。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5、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三、主要使用的规范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国家标准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行业标准
7、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11、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12、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第二章 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第一节 现场环境地貌单元属
8、丘陵坡地及坡前洼地,地势南高北低。勘察期间原有建筑物未完全拆除,建筑垃圾原地堆放,地面起伏不平,钻孔孔口高程38.3344.10m,相对高差5.77m。第二节 地质情况概述一、场区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主要工程地质分层为:填筑土层(Qml、层号)、第四纪沉积层(Qal、层号)、坡积层(Qdl、层号)、残积土层(Qel、层号)及震旦系混合岩(Z、层号)。现分述如下:(一)填筑土层(Qml、层号)杂填土:灰黄色、灰色,松散状,由碎石、砂、建筑垃圾混粉质粘土组成。除ZK16钻孔外,其余16个钻孔钻遇,层厚3.308.00m,平均4.84m。(二)第四纪沉积层(Qal、层号)冲积
9、层按土性差异划分为:层中砂;层粉质粘土等2个亚层,详细描述如下:1细砂:灰黄色、灰色,饱和,松散,分选性好。ZK1等8个钻孔钻遇,主要分布在场地北面,厚度0.908.90m,平均2.79m,层顶高程31.4335.11m,层顶埋深4.308.00m。该层标贯试验8次,N=68击,平均6.8击。建议fak=110kPa。2粘土:灰色、灰黄色,可塑状,主要粘粒组成,粘性较好,ZK1等9个钻孔钻遇,分布于场地北面,厚度2.905.40m,平均4.20m,层顶高程30.7734.73m,层顶埋深3.808.50m。标贯试验10次,N=48击,平均5.8击。建议fak=140kPa。3细砂:浅黄色、灰色
10、,饱和、松散,分选性好。ZK1等9个钻孔钻遇,分布于场地北面,厚度1.003.70m,平均2.70m,层顶高程27.3331.23m,层顶埋深8.1011.70m。标贯试验5次,N=812击,平均9.4击。建议fak=120kPa。4粉质粘土:紫红色间灰白色,可塑性,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砂颗粒和氧化铁结核,粘性较好。ZK4、ZK6两个钻孔钻遇,厚度1.303.50m,平均2.40m,层顶高程26.3326.61m,层顶埋深12.6012.80m。该层标贯试验2次,N=79击,平均8.0击。建议fak=150kPa。5粗砂:黄白色、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状,主要由石英砂及少量粘粒组成,分选性差,次
11、棱角状为主,下部含较多角砾,粒度23cm为主。ZK1等9个钻孔钻遇,分布于场地北面,厚度1.606.90m,平均3.18m,层顶高程22.5330.06m,层顶埋深9.4016.90m。标贯试验8次,N=1320击,平均16.6击。建议fak=220kPa。(三)坡积层(Qdl、层号)粉质粘土:浅黄色、灰白色等,可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砂粒和风化岩碎块,土质不均匀,粘性一般,ZK10共七个钻孔钻遇,分布于场地南面,厚度1.506.20m,平均3.41m,层顶高程25.7343.70m,层顶埋深0.0013.70m。该层标贯试验5次,N=813击,平均11.2击。建议fak=210kPa。(四)
12、残积土层(Qel、层号)砂质粘性土:浅红色、黄褐色等,硬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含较多砂颗粒,粘性较性较差,遇水易软化。ZK10等8个钻孔钻遇,主要分布于场地南面,厚度2.207.70m,平均4.44m,层顶高程20.4337.50m,层顶埋深3.3019.00m。该层标贯试验13次,N=1628击,平均20.2击。建议fak=250kPa。(五)震旦系混合岩(Z、层号)场地基底岩石为震旦系混合岩,在钻探揭露深度内,按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强风化岩。1全风化岩:褐黄色、黄褐色等,岩石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状或密实砂土状,遇水易软化。各个钻孔均钻遇,厚度3.9013.30m,平均9.4
13、7m,层顶高程18.2333.94m,层顶埋深6.6021.20m。该层标贯试验44次,N=3149击,平均38.7击。建议fak=350kPa。2强风化岩:褐黄色、褐灰色、灰白色等,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局部保留片麻状或眼球状构造,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块手可折断。各个钻孔均钻遇,钻遇厚度2.805.50m,平均4.37m,层顶高程11.4123.40m,层顶埋深19.8028.00m。标贯试验8次,N51击,建议fa=600kPa。二、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主要以第四系孔隙潜水和风化基岩裂隙水的形式赋存,1、3细砂、5粗砂层连通性较好,含水丰富;2粘土、4粉质粘土、坡积
14、土、残积土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赋存于风化岩,由于裂隙连通性较差,含水量贫乏。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及侧向补给,以蒸发和渗透方式排泄。在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地下水埋深0.644.60m。本次勘察在ZK5、ZK13钻孔各取水样1组,根据地下水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地下水腐蚀性作如下评价:(1)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为环境类型类。(2)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为渗透性A类(北段)。(3)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评价为在干湿交替环境中无腐蚀性。(4)水对钢筋腐蚀性评价为弱腐蚀性。第三章 施工设计要求一、基坑支护结构材料要求1、支护桩
15、桩芯混凝土、冠梁、支撑梁、板等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2、水泥标号采用42.5R。3、主要受力钢筋直径小于12mm采用HPB300钢筋;大于或等于12 mm小于32 mm采用HRB335或HRB400。电弧焊接Q235钢和HPB300级钢筋时采用E43型焊条,焊接HRB335级钢筋时用E50型焊条。4、锚索采用低松弛预尖力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MPa,每束为170s,d15.2mm。二、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1、搅拌桩施工前必须准确放线,开挖导沟清障。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地下管线的安全。2、搅拌桩桩径850mm,桩间距600mm实桩桩体固化剂采用水泥标号为42.5R,水泥掺入量不小于170
16、kg/m空桩部分不喷浆。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40.6左右,搅拌桩采用四搅四喷工艺,提升速度不大于0.8m/min。3、搅拌桩机架安装就位应水平,必须保证桩身倾斜度不得大于1.0%,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4%;基坑开挖期间必须确保桩头、桩体的完整性,严禁受到破坏。4、搅拌桩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成桩试验,以确定各项施工参数,必要时可在水泥浆中掺入适量速凝剂,以达到缩短搅拌桩养护时间。5、桩与桩搭接时间间隔不应大于24小时,若间隔太长,搭接质量无保证时,应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6、当遇到砂层下直接进入硬塑(坚硬)土层或全(强)风化岩层时应注意接合部位的注浆效果,应改进工具,尽
17、量将端头叶片往下移。7、水泥搅拌桩体设计抗压强度砂层中为1.0 MPa;淤泥层为0.5 MPa,当对水泥搅拌桩止水效果有怀疑时,可采用桩中抽芯检测桩身均匀性和密实度。三、放坡段施工技术要求1、放坡段采用坡体插筋,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处理,插筋采用16螺纹钢,面层钢筋网6.5mm200200mm喷射80厚C20细石混凝土。放彼开挖按以下工序进行施工:(1)测量放线,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2)喷射第一层混凝土;(3)坡体插筋,设置泄水孔,绑孔、固定钢筋网;(4)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5)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处理。2、喷射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1)喷射混凝土
18、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两次进行;(2)喷射时,喷头应尽量与受喷面垂直,距离宜为0.61.2m;(3)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班及滑移流淌现象;(4)必须等上一级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一级放坡;(5)钢筋网应与固定钢筋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不得晃动;(6)钢筋网的搭接长度为30cm。四、土钉喷锚施工技术要求1、注浆土钉施工应遵照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7)进行,设计水特别指明处均按有关规范施工。施工前需详细查明土钉入射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埋设情况,防止钻孔施工时发生破坏。2、土钉主筋采用HRB33
19、5级钢筋,注浆采用42.5R普硅水泥浆,水灰比0.45,注浆压力0.30.5MP,注浆强度不小于20MPa,要设置止浆措施以保证注浆压力,土钉采用钻机成孔,直径为110mm,钢筋土钉每2m设一对中架,每根土钉至少设2个对中架。3、面层:面层钢筋网6.5200200mm,加强钢筋216,喷射80厚C20细石混凝土,粗骨料粒径510mm,细骨料采用干净的中粗砂。喷射砼施工按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执行。4、土钉施工应分段分层开挖基坑土方,分段长不宜超过25m,分段开挖深度与相应土钉位置相吻合,超挖深度不超过相应的土钉位置以下50cm,土钉注浆及喷锚砼面层强度达
20、到设计强度70%以后可进行下一层土钉开挖,必要时可在配制的水泥浆中掺入适量早强剂。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1、灌注桩施工放线时,应对桩位坐标、各项高程数据进行仔细核算,准确无误后方能放线施工。2、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3、施工钻孔时应做好地质层面记录,如发现地质情况与钻孔资料相差较大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调处理。4、钢筋接长: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时接头采用焊接,双面焊5d,单面焊10d;直径大于25mm时采用机械接头,且在35d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面积不大于50%。采用机械接头方法接长时需做破坏实验。5、钢筋笼安放就位前,必须清除孔底沉渣,桩底
21、沉渣不大于100mm,清孔完成后应立即吊放钢筋笼,浇灌桩身混凝土。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料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6、灌注桩应采取隔桩施工,在相邻桩混凝土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成孔施工。7、钢筋笼露出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小于30d浇注标高应比设计标高增加500mm,浇注冠梁前,必须清理桩顶的残渣、浮土和积水,凿毛清洗至设计标高。8、灌注桩宜采用低应变动测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当根据低应变检测判定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六、冠梁施工技术要求冠梁施工时桩顶应凿至新鲜砼面,出露钢筋应平直,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村 商场 写字楼 基坑 支护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