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施工合同管理.doc
《论文(设计)施工合同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设计)施工合同管理.doc(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及其重要意义建筑工程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当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是规范双方的经济活动、协调双方工作关系、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合同管理则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制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关键
2、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管理技巧2AbstractProducts as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of labor, materials and energy are considerabl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projects under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lated to the project use,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and pr
3、operty safety and social st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 so the quality is a priority on the first-class status. Therefore, the examination of way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project q
4、uali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目 录摘 要1Abstract21 绪论51.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基础51.2合同的不要式原则52施工合同的概述62.1施工合同的概念62.2施工合同的分类62.3合同类型的选择72.4合同类型的选择82.5施工合同的法律特征83合同类型的选择第二节施工合同的订立83.1施工合同的谈判83.1.1施工合同谈判的阶段83.1.2施工合同谈判的内容83.1.3施工合同谈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3.2施工合同订立的程序93.2.1要约邀请93.2.2要约103.2.3承诺104 施工合同的履行134.1施工合同的履行
5、原则134.1.1实际履行原则134.1.2全面履行原则134.2施工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问题154.2.1安全施工154.2.2不可抗力164.2.3施工合同的担保174.2.4专利技术及特殊工艺175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85.1强化合同备案中合同价款中的具体内容的约定185.2推行工程担保制度,采用与工程量清单计价配套的合同示范文本系225.3加强对合同价款履约情况进行检查265.4推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275.5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275.6加强合同及相关文件归档管理工作27参考文献31致 谢321 绪论1.1合同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合同法律关系包括合同法律关系
6、主体、合同法律关系客体、合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合同法律关系主体,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享有相应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当事人。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合同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参加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合同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合同的具体要求,决定了合同法律关系的性质,它是连接主体的纽带。1.2 合同的不要式原则合同法颁布前,我国有关法律对合同形式的要求是以要式为原则的。而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
7、定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我国合同法在一般情况下对合同形式并无要求,只要在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和当事人有约定的情况下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可以认为,合同法在合同形式上的要求是以不要式为原则的。当然,这种合同形式的不要式原则并不排除对于一些特殊的合同,法律要求应当采用规定的形式(这种规定形式往往是书面形式),比如建设工程合同。我国合同法采用合同形式的不要式原则有以下理由:(1)合同本质对合同形式不作要求。现代市场经济中,合同自由原则成为合同一切制度的核心,反映在合同订立形式上不再要求具有严格的形式。从合同的本质上看,合同是一种合意。合同内容及法律效力的确定应当以当事
8、人内在的真实意思为准,不能以其表现于外部的意志为准。(2)市场经济要求不应对合同形式进行限制。现代市场交易活动要求商品的流转迅速、方便。而“要式原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如:书面合同的要求将使分处两地的当事人无法通过电话订立合同(也不能通过电话办理委托);标准合同形式或者要求书面签字盖章的合同无法通过电报、电传等方式订立。特别是通过竞争性方式订立的合同,“要式原则”更有无法克服的困难,如拍卖,在合同实质成立之前并无任何书面的形式。(3)国际公约要求不应对合同形式进行限制。立法应当与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一致,这已成为我国的共识。虽然目前许多国家对合同形式有要式要求,但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并未改变“不要式
9、为主”的状况,要式仅是对不要式合同的一种例外要求。在国际公约中也存在着“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如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虽然我国对国际公约的这方面的规定声明保留,但从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角度考虑,我国也应建立起合同形式以不要式为主的立法体系。2施工合同的概述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要根据“依法治国”的方针,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促进建筑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在工程建设管理活动中,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报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等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增强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法制观念,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部活动依据法律和合
10、同办事。建设施工合同是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文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对于承包商以及业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1施工合同的概念建设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按照发包人的要求,依据勘察、设计的有关资料、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安装的合同。是承发包双方为实现建设工程目标,明确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控制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进而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文件。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建设目标(质量、投资、工期)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对于承包商以及业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过往的项目管理的经验,各类
11、合同应统一形成合同管理程序,既防止合同中不成熟的条款给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争议,又将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风险降到可控范围。合同不仅是双方在施工过程中责权利的约束,也是最终进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合同法第269 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合同、设计合同和施工合同。因此,施工合同的概念可以表述为: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根据施工合同,承包人应完成一定的建筑、安装任务,发包人应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并支付工程款。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合同之一,是当事人进行工程建设进度控制、质量
12、控制和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因此,在建设领域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意义重大。我国已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建设工程合同作了明确规定。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建设部颁布的一些部门规章,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等都有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2.2施工合同的分类按工作的性质进行分类,建设工程合同可分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勘察合同,指发包人与勘察人就完成建设工程地理、地质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而达成的协议。勘察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一般应当由专门
13、的地质工程单位完成。勘察合同就是反映并调整发包人与受托地质工程单位之间关系的依据。 设计合同实际上包括两个合同,初级设计合同,是为项目立项进行初步的勘察、设计,为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决策而成立的合同;施工设计合同是指在项目决策确立之后,为进行具体的施工而成立的设计合同。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筹建单位与施工单位就完成项目建设的建筑、安装而达成的合同。施工单位依照合同的规定完成建设安装工作,筹建单位接受建筑物及其安装的设施并支付报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都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签订的,合同成立一般不需要批准。按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主体进行分类,建设工程合同可以分为国内工程合同和国际工程合
14、同。 (3)国内工程承包合同。国内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合同双方都属于同一国 的建设工程合同国际工程合同。国际工程合同,是指一国的建筑工程发包人与他国的建筑工程承包人之间,为承包建筑工程项目,就双方权利义务达成一致的协议。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主体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其标的是特定的工程项目,如道路建设,油田、矿井的开发,水利设施建设等。合同内容是双方当事人依据有关国家的法律和国际惯例并依据特定的为世界各国所承认的国际工程招标投标程序,确立的为完成本项特定工程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这一合同又可分为工程咨询合同、建设施工合同、工程服务合同以及提供设备和安装合同。勘察合同,指发包人与勘察人就完成建设工
15、程地理、地质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而达成的协议。勘察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一般应当由专门的地质工程单位完成。勘察合同就是反映并调整发包人与受托地质工程单位之间关系的依据。 设计合同实际上包括两个合同,一是初步设计合同,即在建设工程立项阶段承包人为项目决策提供可行性资料的设计而与发包人签订的合同。二是施工设计合同,是指在承包人与发包人就具体施工设计达成的协议。2.3合同类型的选择此处论及的合同类型选择,仅指以付款方式划分的合同类型的选择,合同内容视为不可选择。选择合同类型应考虑的因素有:(1)项目规模和工期长短 如果项目的规模较小,工期较短,则合同类型选择余地较大,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及成本
16、加酬金合同都可选择。由于选择总价合同业主可以不承担风险,业主较愿意选用;对这类项目,承包人同意采用总价合同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类项目风险小,不可预测因素少。(2)项目的竞争情况 如果愿意承包某一项目的承包人较多,则业主拥有较多的主动权,可按照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顺序进行选择。如果愿意承包项目的承包人较少,则承包人拥有的主动权较多,可以尽量选择承包人愿意采用的合同类型。(3)项目的复杂程度 如果项目的复杂程度较高,则意味着:一是对承包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二是项目的风险较大。因此,承包人对合同的选择有较大的主动权,总价合同被选用的可能性较小。如果项目的复杂程度低,则业主对合同类型的
17、选择握有较大的主动权。(4)项目的单项工程的明确程度 如果单项工程的类别和工程量都已十分明确,则可选用的合同类型较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都可以选择。如果单项工程的分类已详细而明确,但实际工程量与预计的工程量可能有较大出入时,则应优先选择单价合同,此时单价合同为最合理的合同类型。如果单项工程的分类和工程量都不甚明确,则无法采用单价合同。(5)项目准备时间的长短 项目的准备包括业主的准备工作和承包人的准备工作。对于不同的合同类型,他们分别需要不同的准备时间和准备费用。对于一些非常紧急的项目如抢险救灾等项目,给予业主和承包人的准备时间都非常短,因此,只能采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形式。反之
18、,则可采用单价或总价合同形式。 (6)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 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项目所在地区的政治局势、经济情况(如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速度等)、劳动力素质、交通、生活条件等。如果项目的外部环境恶劣则意味着项目的成本高、风险大、不可预测的因素多,承包商很难接受总价合同方式,而较适合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 总之,在选择合同类型时一般情况是业主占有主动权。但业主不能单纯考虑己方利益,应当综合考虑项目的各种因素、考虑承包商的承受能力,确定双方都能认可的合同类型。2.4 施工合同的当事人施工合同的当事人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施工合同的发包人是指在协议书中约定、具有工程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
19、工程价款能力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承包人是指在协议中约定、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承发包双方签订施工合同,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和履行施工合同的能力。2.5 施工合同的法律特征1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必须以建设计划和具体建设设计文件已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前提。签订施工合同须以履行有关法定审批程序为前提,这是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标的物为建筑产品,需要占用土地,耗费大量的资源,属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没有经过计划部门规划部门的批准,不能进行工程设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报建手续及施工许可证,更不能组织施工。在
20、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原计划项目功能的,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 2承包人主体资格受到严格限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除了在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外,应当遵守企业资质等级管理的规定,不得超级承揽任务。 3签订及履行施工合同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督管理。 国家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包实行招标投标制度。招标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标。” 第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 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行备案制度。 建设部第89号令,即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47条规定“订立书面
21、合同7日内,中标人应当将合同送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辽宁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辽宁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条例及大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都对施工合同备案做了法律规定。3 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3.1施工合同的谈判施工合同的谈判是指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前,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反复协商的过程。对于承包商而言,其承包工程的基本目标是取得工程利润。承包商在合同谈判时应服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既不能因市场竞争激烈,怕丧失承包资格而接受条件苛刻的合同,忽视承接到工程而不能盈利甚至亏损的后果。也不应盲目追求高的合同额而忽视丧失承包的可能。所以,“利益原则”既是承包商合同谈判和订立、履行的基本原则,又是承
22、包商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3.1.1施工合同谈判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合同的谈判,通常在决标前和决标后两个阶段进行。决标前的谈判业主在决标前与初选出的几家投标者主要就以下两方面内容进行谈判:一是技术问题;二是价格问题。决标后的谈判通过评标及决标前的谈判,业主将确定中标者并发出中标通知书。在中标通知书发放之后,业主还要与中标者进行谈判,将过去双方达成的协议具体化3.1.2施工合同谈判的内容工程范围谈判中应明确承包商所承担的工作范围,包括施工、设备材料采购、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如果范围不清,将直接导致报价漏项,最终受损失的还是承包人。合同文件双方应明确施工合同文件的构成及解释顺序,以免在合同履行过程
23、中发生误解和争端。双方的一般义务尽管当事人订立的施工合同大都采用标准文本,但为了保障各自的利益,对于双方应承担的一些义务还是要进行谈判,如对不可抗力的约定等。工期在谈判时,承包商应将合同期与工期区别开。在工程建造过程中,通常是工期已结束,但合同期并未结束。因为该工程的保修期未满,工程价款尚未全部清结,合同仍然有效。在谈判时,承包商应要求业主将影响开工、影响工程顺利进行的情形列入合同条款中,如施工的“三通一平”完成情况等。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由于业主的原因导致承包商不能按计划施工,则承包商可以要求顺延工期,并要求业主赔偿自己的损失。工程的变更和增减 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一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设计 施工 合同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