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路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1、某某区某某至某某公路复线工程的相关文件、资料以及路基设计施工图。1.2、施工合同、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1.3、路基工程相关的规范、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1.4、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相关政
2、策法规和重庆市某某区有关规定。重庆市某某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和规律。2、编制原则2.1、确保工期目标实现,满足合同工期要求,按业主单位的计划实施。2.2、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2.3、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四新成果的原则,加强科技剖析和技术攻关,搞好质量控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2.4、在施工中注意施工安全,合理安排施工,施工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2.5、严格执行重庆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3、2.6、全部分部分项工程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第二章、工程概况1、概述某某区某某至某某公路复线工程起于正青隧道与园区主干路的交叉口,沿湘子江北岸而下,穿越山加山向左折转,下穿越渝湘高速公路,与国道319线黔酉二级公路相接。路线全长3.739km,路基宽度采用(整体24m,分离式宽度12m)桥梁与路基同宽。2、地形地貌气象及地质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某某区,属于“V”字形窄谷中低山斜坡地貌区,山脊走向北1030东,与构造迹线大角度相交,脊顶高程约5501000m左右,区内地形总体北东高南西低。某某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秋季多绵雨
4、。1982年7月28日,某某区内遭受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日降雨量为306.9mm,过程总降雨量为336.8mm,区内小时最大降雨量为60.9mm,年暴雨日数为3.8日,暴雨多集中在58月,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00mm。李子河所经区域水系十分发育,线路布设于阿蓬江水系的一级支流某某河东岸,雨季流量69m3秒,最枯流量5.5 m3秒,平均流量20.2 m3秒。3、设计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项 目单位规范值采用值备 注公路等级二级二级设计速度Km/h4040路基宽度m24.0(12.0)行车道宽度m15(7.5)圆曲线最小半径不设超高值m600600一般值m100500极限值m60缓和曲线
5、最小长度m3540最大纵坡%7.03.736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值m7002000极限值m450凹形一般值m7001700极限值m4504、路基单位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及工程量主要工程量有:路堑土石方开挖、浆砌片石挡墙、片石砼挡墙、路堤填筑、排水工程、新建盖板涵2道,原涵加长1道等。4.1、场地清理:清除表土、伐树挖根除草、挖土质台阶、挖除原正青公路沥青混凝土基层路面、耕地填前夯实。4.2、路基土石方:路基挖方:38860m3;路基填方:21156m3。(另外改河挖基:1296m3;铅丝笼:180m3;挖土石方:18106m3;浆砌片石:3012m3)4.3、特殊路基处理:挖淤换填、三维土工网植
6、草、挖填交界处土工布、新旧路基衔接土工格栅。新旧路基衔接工程量:土工格栅:37473.5m2;粉煤灰回填:15373.5m3;锚杆钢筋:56.5t;锚杆钻孔:8666m;锚杆灌浆:65.0m3;挖台阶土方:583m3;清除旧圬工:390m3。挖填交界处处理工程量:碎石换填:111.3m3;透水管:48m;无纺土工布:11.5m2;双向SD土工格栅:4320m2;30cm厚砂垫层:1440m2。特殊路基工程量:挖淤积:990m3;换填砂砾石:990m3。4.4、涵洞ZK0+250、ZK0+960、ZK3+530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主要工程量:挖基:3496m3;回填:3100m3;现浇混凝土:33
7、5m3;现浇钢筋:3.9t;4.5、防护与加固工程:现浇混凝土挡土墙、浆砌片石挡土墙等。路基防护工程量:挖基:4229m3;回填:2220m3;锥坡土方:20.6m3;PVC管:1324Kg;浆砌片石:105m3;片石混凝土:8038m3。4.6排水工程:中央分隔带排水、原排水沟盖板、路缘石边缘排水、横向纵向排水沟等。第三章、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准备:(组织机构的设置)根据该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采用项目法组织实施,设置项目经理部统辖施工。施工管理将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则,依托我单位管理力量和后勤人员为本项目服务。施工管理过程将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实行质量目标
8、管理,调集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高效、精干”的项目部,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制定保证实现质量目标切实可行的措施。经理部下设1个专业路基工程施工队,抽调具有多年路基施工经验的人员承担本施工任务,分为4个班组,即土石方施工班组,砌筑防护班组,排水施工班组,涵洞施工班组。拟投入本工程的管理人员序号岗 位姓 名备 注1项目经理李 飞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及协调工作2生产经理卢昌松全面负责项目生产管理及协调工作3路基工程师沈 强、冉 军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工作4质检工程师尤伟军负责现场质量检查监督,并报请验收5测量工程师王东平、颜 攀负责现场测量放线、收方计量工作6安全工程师薛小伦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监
9、督工作7现场施工张茂华负责现场班组施工检查监督工作8试验员刘 飞负责现场检验检测工作9材料员罗益国负责现场组织与管理工作10综合协调员罗益兵负责现场协调事宜2、施工技术准备2.1、作好调查工作为了顺利组织施工和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水文地质情况、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作出调查:2.1.1、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详细掌握地质、地形情况,以便于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2.1.2、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对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地上建筑物的位置、地下构筑物、高压输变电线路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在施工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保(防)护或要求
10、业主及时进行迁移。施工时,还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和粉尘污染,防止扰民及妥善解决污水处理等问题。2.2、技术力量保障工程施工前,按施工布署中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在我公司主管领导的主持下,尽快落实人员上岗。在准备工作期间,对上岗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熟悉有关图纸规范,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做好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生产等有关规范、技术交底工作。2.3、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入场后,组织精干的测量队,对全段进行中线复测,原始地貌复测;复核水准基点测量,引入施工用水准点,如有疑问应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联系确定,为工程顺利开工做好准备。然后进行放样。施工测量的精度均应符合
11、交通部颁布实施的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的要求。2.3.1、导线复测2.3.1.1、导线复测采用全站仪,使用前进行检验、校正。2.3.1.2、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临导线点之间能互相通视。2.3.1.3、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固定方法采用交点法。2.3.2、水准基点复测2.3.2.1、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桩,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2.3.2.2、若原有水准点间距大于1km应增加临时水准点,增设的临时水准点应设在便于观测的坚硬基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也可设在埋入土中至少1m深的混凝土桩上。3、物质条件准备3
12、.1、材料准备施工材料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影响较大,材料申请计划及时拟出,并报材料供应部门及时备料。材料备料遵循“有计划、保质量、按进度”的原则,材料选择时遵循“多联系、比质量、择优质”的原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3.1.1、本工程的主要材料为钢筋、水泥、地材、商品砼等,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料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3.1.2、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保管工作。3.2、施工机具准备3.2.1、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对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以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
13、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3.2.2、由本企业内部负责解决的施工机具,根据需用量计划组织落实,确保按期供应。施工机具详见拟投入施工机械设备表3.2.3、机械和工具准备: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需求量,本工程的大型机械主要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汽车式起重机等,施工前认真做好进场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必要的保养工作。3.3、运输准备3.3.1、施工前,应安排施工顺序计划,综合考虑施工运输机械进场安排。3.3.2、根据需用量计划,编制运输需用量计划,并组织落实运输工具、本工程计划考虑现场运输所需的机具主要为:双轮手推车、5t自卸车、1t翻斗车等。3.3.3、按照需用量计划,联系和调配所需运输工具,确保材料、
14、构配件和机具设备按期进场。4、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平行流向和施工工艺及现场布置的特点,本着“节约成本、施工必需、适当集中”的原则来建盖各项临时设施及临时工程,做好施工平面部署。4.1、搭设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按照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不占或少占农田,尽量利用山坡荒地和节约的原则,确定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方案。生活房屋主要使用业主指定位置建设活动板房。考虑到路基单位工程施工的需要,在ZK0+420ZK0+520右幅路床集中设置涵洞盖板预制场、木工、钢筋工加工等场地。施工作业期间采用5t自卸车将其转运至施工作业地点。4.2、临时便道(临时工程)设置由于新建某某公路复线工程施工将造成既有道路等破坏,为
15、了不影响既有某某道路畅通、当地居民原有便道能正常通行,在以下桩号设置临时便道:ZK0+680处临时便道:长130.0m,宽7.0m。(施工运输车辆用)ZK0+820处临时便道:长43.0m,宽5.0m。(恢复当地居民原有便道)ZK0+860YK1+020处临时便道:长138.0m,宽7.0m。(涵洞施工对既有道路将产生破坏)YK3+540处临时便道:长96.0m,宽5.0m。(恢复当地居民原有便道)便道做法:采用斗容量1m3的PC200挖掘机平整路面、用自卸汽车(装载质量8t)运片石至拟建便道处,铺砌厚度30cm,而后用推土机(额定功率120KW)将其摊平并碾压三遍,面层铺10cm碎石再次碾压
16、。4.3、施工现场围蔽:办公区、生活区采用砼空心砖砌筑2.2m高围墙,临正青公路面抹面压光。生产区沿现有正青公路距复线新修公路二米处设置彩钢板围蔽,彩钢板围蔽详见附图1彩钢板围蔽示意图。4.4、施工用电计划本工程地处村镇边缘,电网密布,工程、生活用电方便。生活用电采用当地电网、生产用电采用专线,搭设临时线路。本单位工程施工用电主要在ZK0+190ZK0+410段挡土墙、ZK0+250暗板涵、ZK0+960暗板涵、ZK3+530暗板涵、ZK3+455ZK3+485上档墙及ZK3+555ZK3+600路肩墙等位置。施工时根据业主提供电源点(宜就近布设箱变)进行配电设施安装和线路布设,对全部供电、用
17、电设施进行保护。根据用电容量,导线采用断面为10m2的BV型铜芯橡皮线,并且电缆从电源点接出后采用立杆架空布设,电杆间距2030m,在每根电线杆下设一二级开关箱。4.5、施工用水计划生产及生活用水均采用自来水。4.6、施工排水计划拟在生产、生活施工临时设施:搅拌点、钢筋模板加工点、水泥仓库、钢筋仓库、地材堆放点等临时搭设处周边砌30cm40cm的排水沟,与场地排水渠连接,形成排水系统,排除地表水。4.7、施工平面布置图详附图2施工平面布置图第四章、施工组织方案及技术措施本路基工程主要内容有路基土石方、涵洞、排水工程、路基防护等,根据合同文件、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等有
18、关规范及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建设类似项目积累的先进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了以下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针对改河分部另详改河分部工程专项方案)1、路基挖方施工土质路堑采取两端出土,纵向分段开挖,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车施工。整个新修公路紧邻既有某某路,施工区域离人和车行道最远距离为20米左右。若石方采用爆破作业,则爆破源在20m的破坏范围之内。为了保证行人车辆、桥梁、公路堡坎、原有房屋和市政管网等的安全,减少和预防不必要的意外伤害,维持社会稳定,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路基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推土机、挖掘机、机械破碎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19、,并及时用人工配合机械整修边坡。在施工的同时为了不扰乱当地的交通和方便行人和车辆进出及其安全,实行交通限速等管制。路基开挖前,先做好挖方平台截水沟和临时性施工道路;保证开挖区排水畅通,防止路基开挖边坡受雨水浸泡垮坍或集中水流冲刷现象发生和满足保持施工机械、材料车辆的进出畅通。挖方路基边坡高度一般每8.010.0m一级,每级间设2.0m(一般情况)宽的平台并绿化,在设置上挡墙的路段,第一级按上挡墙边坡及顶宽进行设置。在岩土交界面及岩石强弱风化分界面,可调整分级高度或设置成折线坡。在坡脚和坡口,全线统一将边坡修整为弧形,与环境自然过渡。1.1、工艺流程土方开挖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施作路堑顶截、排水沟
20、挖除山体表层植被和覆盖层采用PC200履带式挖掘机在坡顶分层挖土转至坡脚坡脚采用PC200履带式挖掘机装土上车自卸汽车(载重质量8t)运至业主指定弃土场推土机(SD160 功率120KW)将弃土推至弃土场外边沿空车返回作业至完成清理修整边坡。石方开挖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施作路堑顶截、排水沟挖除山体表层植被和覆盖层采用破碎机在坡顶分层凿石方PC200履带式挖掘机在坡顶将碎石方转至坡脚坡脚采用PC200履带式挖掘机装石方上车自卸汽车(载重质量8t)运至业主指定弃渣场推土机(SD160 功率120KW)将其推至弃渣场外边沿空车返回作业至完成清理修整边坡。1.2、主要施工方法1.2.1、开挖前,按要求做
21、好场地清理,采用人工将树及树根清除至弃土场,并采用推土机(SD160 功率120KW)将场地表面20cm的表土植被进行清理,采用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1.2.2、对满足路基填料要求的开挖土石方尽量以挖作填,挖方段与填方段施工互相协调、统一调配,力争填、挖、借、弃合理。1.2.3、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得超挖,严禁掏底开挖。1.2.4、对于短而深的路堑,土方开挖采用横向全宽挖掘法,路堑较深时可采用多层开挖法,每层高度34米;对于较长的路堑,土方开挖可采用纵挖法,即先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当路线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采用混合式开挖法,
22、即先沿路堑纵向挖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断面。1.2.5、开挖石方应通过对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以及保证施工区域行人或车辆、结构物安全等前提因素考虑,还应调查地下有无管线,如有管线,应查明其平面位置和埋设深度;同时应调查开挖边界线外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完好程度、距开挖界距离,确定开挖方式。本工程挖方石方以页岩、石英粉砂岩、泥灰岩、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为主。 1.2.6、路堑开挖至路基路面时,路基面应平顺、路肩棱角整齐,路拱坡面符合设计标准。小面积凹坑应采用与路基面土石种类相同的填料填补并加强碾压,若面积较大,应翻挖30cm深,并加土碾压密实。1.2.7、路基成型
23、后边坡平顺,无危石、悬石,符合设计坡率,路基每成型一级支护一级,再开挖下级路基,保证边坡稳定。1.2.8、在施工过程中某某至某某线左侧为人行道和车行道主干线,为保证原有结构物和行人车辆等的安全。比如:桥梁、公路堡坎、原有房屋建筑和市政管网等,为了减少和预防不必要的意外伤害和维持社会稳定,某某至某某复线工程石方路基和沟槽决定采用液压破碎机进行开凿,采用机械挖运,将该段破碎后石方作为回填料,余料做弃渣处理。1.3、土石方清除与边坡处理施工边坡土石方清除施工主要采用机械施工,人工配合。局部危岩、孤石等采用机械破碎的施工方式进行清除。先放出路基土石方开挖线。由业主、监理复检后正确确定其标高、位置,再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单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