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施工方案1.doc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填筑施工方案1.doc(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路 基 施 工 技 术 方 案6.1.3.1施工准备本项工程填方量较大是路线施工中的难点。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变更设计。施工前调查的内容包括:A.工程范围的地形、地质、水文和地面排水情况等;B.工程范围内的交通和地上、地下构筑物及公用管线情况;C.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电讯设备及场内外运输线路,生产和生活设施的设置地点等情况;D.沿线附近可供取土的地点和有关情况;E.沿线附近可供排水的沟渠和管涵等情况;F.施工现场附近测量标志及需要保护的植物和构造物等情况。开工前,按设计院交桩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核查。根据
2、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定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顶、边沟、蒸发池、护坡道、借土场、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并标明轮廓,报监理工程师核查。对本工程沿线及借土场取有代表性的土样,按照JTJ05193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天然密实度、含水量、液塑限、颗粒分析及击实实验,绘出密实度和含水量关系曲线,确定其最大干容量和最佳含水量以及达到压实度要求的含水量范围,并将测试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进度,分期、分批进行场地清理工作。各类现有建筑物、障碍物和设施,除保持通车的旧路及监理工程师指定保留的以外,彻底挖掘拆除,清场留下的坑穴,用适当的材料回填,并压实到与周围同样的密实度。场地修整、铺平
3、压实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重测地面标高,将填挖断面和土石方调配图提交监理工程师核签。做好排水设施,事先做好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特别是雨季施工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路基开工前先做面积为200米左右的试验路段。 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路基碾压时,并不是这些因素独立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 铺筑试验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确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但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厚度)和碾压次数。确切
4、地说,就是寻求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之比的极大值。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A.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d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B.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C.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按松铺厚度3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即为指导施工的最佳方案。6.1.3.2填筑施工法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碾压、分层检测,按照“三阶段、四作业区、八流程”的工艺施工,即:三阶段:准备阶段
5、、填筑阶段、竣工报验阶段;四作业区:卸土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翻晒、机械碾压、面层修理、检验签证。其方法为:施工准备:选择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的试验场地作试验段,进行现场压实试验,确定出准确的压实工艺和测量工艺、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分层厚度、碾压次数等参数后指导全段施工。基底处理:地表清理后,先压实、再进行填筑。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找平压实。经过水坑、水田或低洼地段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换土等措施,以保证基底稳定。在挖填结合段要挖制台阶后再进行填筑。分层填筑:在基底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
6、认后,按全横断面全宽分层压实。如地面不平,由最低处填压起,经压实检验合格后再填上层,填土路基压实前填筑厚度应控制在每层厚度不大于30厘米,且不少于10厘米;压实度达到施工规范规定。摊铺整平:先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再用平地机整平到规定的一致厚度后,待压碾。洒水和晒干:根据填料的含水量取样试验和试验路段测量的最佳含水量参数确定是否对填料进行洒水或晒干。对含水量不足的填料采取洒水翻拌后再进行整平碾压,对含水量过大的应翻晒,含水量合格后再整平碾压。总之,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5%以内。碾压:碾压采用振动型压路机分层进行。先从路缘向中心,在从中心向两侧顺次推进。前后相邻两区段重叠1000-1500
7、厘米,横向接头处重叠40-50厘米,前一遍与后一遍的接头应错开,不允许漏压和死角存在,保证压实均匀。检测:为确保路基压实质量,必须经常检查填土含水量及压实度,始终保持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确保达到:0-80厘米,压实度大于96%;80-150厘米,压实度大于94%;150厘米以下压实度大于93%。压实过程中的检测方法和频率,按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路线经过区处于洪、汝河冲湖积平原,仅在新蔡县附近及路区南端处于冲湖积倾斜平原。洪、汝河冲湖积平原是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地层,大部分地段为上由粘性土,下由砂性土组成的双层结构主体。对于本工程来讲上部土层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高,为软弱土,易使路基、淌洞通道
8、等产生过大沉降变形。软弱土层厚度一般在6.015.0米(局部达22.0米)之间变化。针对部分路段工程地质条件软弱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土体粘性较大,软弱),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填土高度、涵洞通道的实际沉降要素等具体情况,并对比其它建成或在建高速公路的地基处治反馈的情况,对部分路段经过比选选用了搅拌桩(湿喷)、砂砾垫层等方法。6.1.3.3排水路基在雨季施工期间,路基外要挖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若填土过程中遇雨,要立即用机械摊平排压并出横坡或堆成大堆存于高处。A:在地表过分潮湿地段,应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按排水设计或监理工程
9、师的批示进行施工。B: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应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C: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当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 D: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可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以外,对压实度的要求,均应符合有关规定。E:填方表面应保持应有的拱度,并及时做好边坡防护和路基排水。路堤施工的每一压实层表面应平整无凹坑,并作24%的排水横坡,收工前松铺的土层必须压实完毕。6.1.4桥背、涵背填筑高速公路能否保持行车平稳、舒适,构造物台背回填质量有时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根据以往从事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经验,强调和抓好构
10、造物台背回填是我们高度重视的一道工序。用于回填的全部材料,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填料既要能被充分压实,具备良好的透水性,且不含有草根、腐植物或冻土块等杂物。回填石灰土应按要求拌合。回填应分层填筑,根据压实机型,一般控制在每层填厚不大于10-15厘米,分层填筑应尽量保证摊铺厚度均匀、平顺。在雨季回填时,填筑面应做成3%-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构造物的回填应遵照两边对称原则。并做到在基本相同的标高上进行,防止不均匀回填造成对构造物的损坏。基坑的回填,应在排干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回填工作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靠路基的坡度应当挖成台阶,以便于保证回填质量。回填前,先在断面上划分回填层次,确定检测频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