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文体中心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预应力管桩、基坑支护开挖、附示意图).doc
《广东某文体中心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预应力管桩、基坑支护开挖、附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文体中心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预应力管桩、基坑支护开挖、附示意图).doc(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体中心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某某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3 -第一节 编制说明- 3 -第二节 编制依据-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简述- 4 -第一节 项目概况- 4 -第二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 -第三节 施工场地现状- 6 -第四节 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 8 -第五节 工期和质量要求- 9 -第六节 工程量- 10 -第三章 工程特点、施工难点与管理重点- 10 -第一节 工程特点分析- 10 -第二节 施工难点分析- 11 -第三节 项目管理重点- 12 -第四章 项目组织架构- 15 -第一节 项目管理架构设置- 15 -第二
2、节 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配备- 16 -第五章 施工总体部署- 16 -第一节 施工目标- 16 -第二节 施工总体安排- 17 -第三节 施工劳动强度分析- 19 -第四节 施工区域划分- 19 -第五节 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20 -第六节 劳动力需求计划- 21 -第七节 材料需求计划- 23 -第六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24 -第七章 施工工期管理策划- 26 -第八章 施工技术方案- 28 -第一节 施工总体方案- 28 -第二节 试 桩- 30 -第三节 工程桩施工- 31 -第九章 施工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0 -第一节 质量目标- 40 -第二节 质量管理措施- 41 -第三节
3、工程创优措施- 43 -第十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管理策划- 49 -第一节 安全保证措施- 49 -第二节 文明施工措施- 51 -第三节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53 -附1、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55 -附2、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56 -附3、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57 -附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8 -附4、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58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一节 编制说明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时,分析了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广东地区桩基础工程的施工经验,本着创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为企业创效益、创信誉的指导思想,在施
4、工组织上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全过程中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及时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为正式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各项工序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在主要施工方法及设备材料的投入及成品保护等各方面力求措施先进、具体,方法实用,并在施工全过程中实行有效控制,以实现业主目标,建立企业良好的信誉。第二节 编制依据一、 南山文体中心桩位平面图,中建国际(某某)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二、某某市南山文体中心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某某市大升高科技有限公司;三、 技术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5、200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7)某某市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SJG09-2007)(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
6、3-38-2005)(13)某某地区地基基础处理规范(DGJ05-96)(1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15)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2008)(16)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某某版2005)四、 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和检查标准(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J278-2003)(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
7、电安全规范(GB5019493)(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深府2003135号某某市“净畅宁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9)深建法20032号某某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某某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检查评定标准第二章 工程概况简述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工程名称南山文体中心桩基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 )。二、项目建设及服务单位1、建设单位:某某市南山区建筑工务局。2、设计单位:中建国际(某某)设计顾问有限公司。3、勘察单位:某某市大升高科技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5、施工单位:某某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三、工程位置、周围
8、环境本工程位于位于某某市南山区荔园西路62号,工程建筑面积78792.78m2,拟建工程包括剧场、体育馆、游泳馆三个地上相对独立的建筑单体和一个由它们及周边市政道路相邻建筑物围合成供市民进行文体娱乐休息活动使用的城市广场。目前基坑支护、开挖桩基工作面已完成进入交接阶段。施工场地形状呈四边形,周边市政设施比较完备。东侧为南山大道,西侧为常兴路,南侧为荔园西路,北侧为红花路。场地南侧紧邻已建的南山图书馆和在建的艺术博览馆。交通发达,周边车辆密度适中,地理条件优越。工程具体位置见下图21示。图21 工程位置平面示意图四、工程特征本工程预应力管桩设计采用静压法施工,共计2352根,其中:桩径为500m
9、m抗拔桩502根,抗压桩643根,抗拔抗压桩886根;桩径为400mm的边桩(抗压桩)321根。第二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本工程场地所处原始地貌单元为剥蚀残丘及冲洪积地貌。施工场地四周均为市政道路,其东边南山大道为交通主干道,车流量较大。目前,场地已基本完成基坑的开挖和支护,基坑底交工面分-5.9m 、-7.2m二个标高,其中舞台台仓部位的基坑底标高为-14.8m,管桩施工完后进行开挖。二、地层岩性根据场地勘察报告,场地内主要分布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冲洪积层、残积层及燕山期花岗岩。地层自上而下岩性简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4ml)-1杂填土,松散,成分主要有建筑垃圾、碎石组成,基
10、坑开挖过程中被挖除。-2素填土,松散,土质不均匀,局部夹有碎石,基坑开挖过程中被挖除。2、第四系冲洪积层(Q3al+pl) -1砾砂,稍密中密,局部松散,含粘粒,局部为中粗砂或含粘性土砾砂。-2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含腐殖质及砾砂。-3粉质粘土,可塑,成分以粘粉粒为主,含较多砂砾,分布较广。-4砾砂,稍密,含粘粒,局部为含粘性土砾砂或含粘性土中粗砂。3、第四系残积层(Qel)可塑状砾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可塑,局部硬塑,成分以粘粉粒为主,含较多砂砾, 4、震旦系云开群混合岩(ZYK):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混合岩,全风化混合岩为本工程桩基础的持力层。三、场地不良地质现象
11、拟建场地分布有砂层,其在饱和状态下受扰动后,易软化变形,强度、承载力减小,易产生涌泥、涌砂、基坑侧壁失稳、底板隆起变形等不良现象;同时,砾砂层较密实,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施工处理措施。第三节 施工场地现状一、基坑现状本工程基坑设计采用“深层搅拌桩复合土钉墙”支护形式。目前,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到桩基础施工工作面。基坑西南面舞台台仓部位的二级基坑计划待预应力管桩施工完成后才进行开挖,此部位送桩深度暂按4m考虑。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现场情况详见图22、23示。 西侧南侧 图22基坑西面支护结构 图23现场坡道土方开挖中二、交工面状况按基坑支护开挖设计要求,桩基础施工面的基坑底主要有二个工作面,即:
12、-5.9m工作面、7.5m工作面,本工程桩基础将在二个不同的工作面上同时进行施工。从基坑底部开挖形成的交工面情况看,坑底工作面为自然开挖层面,未进行任何处理,局部处于松软、泥泞状态,不进行处理无法进行桩基施工。-5.9m工作面-7.2m工作面 图24基坑底部交工面(二个标高) 图25 基坑局部松软、泥泞状态三、场地道路1、场外交通条件施工场地四面均为市政路环绕,东、南、西、北四面相邻的道路分别为:南山大道、荔园西路、常兴北路、红花路。交通顺畅,周边车辆密度适中,施工车辆通行条件良好。2、场内临时道路本工程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正处于收尾阶段,在基坑南侧中部紧邻荔园西路一侧设置有进入现场的临时入口和
13、坡道,桩基施工过程中坡道将保留。由于目前所设置的临时坡道将占据部分桩位(约50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施工坡道位置的二次转换,以保证所占据桩按期完成。进入基坑的临时出入口及坡道现状见图26、示。路西园荔临时出入口图26荔园西路出入口设置现状图四、现场施工临时用水场地内施工所需的临时用水,在施工前由项目部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水接驳接基坑支护施工单位。五、现场施工用电施工场地内施工所需的临时用电,在施工前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为防止临时停电引发桩基施工事故,现场需配置临时发电设备应急。六、现场临时设施场地据现场基坑四周位置情况,现场临时设施场拟设置在场地北侧位置,搭设前报业
14、主、监理审批后实施。项目部根据需要搭设临时办公室、生活区、仓库等,并为业主提供现场办公和生活的房屋及设施等。第四节 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一、桩基设计要求1、本工程设计采用静压法预应力管桩,桩径D为400、500mm等共2种,分为抗压桩、抗拔桩、抗拔抗压桩三种桩型。2、抗压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层,持力层土的端阻力特征值qpa为4000KPa。平均桩长根据地质资料暂定为L=28.0米,桩端进入持力层内的深度为0.5米。3、抗拔桩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平均桩长为根据地质资料暂定为L=12米。4、抗拔抗压桩根据地质资料桩长为L=28m,要求入中风化岩不少于0.5m。5、本工程采用封底十字刃桩靴。6、本
15、工程所有桩的接头采用机械啮合接头,接头应符合广东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机械啮合接头技术规程DBJ15-63-2008的规定。7、为防止桩端水软化持力层,在终桩后立即往桩孔中灌注不小于2m高的C20混凝土。二、桩基施工要求1、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3、正式施工前必须先压试验桩,以确定其贯入度及桩长并校验压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并采用静载荷试验确定试桩单桩承载力。4、压桩的顺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桩基的设计布置密集程度以及压桩机移动方便等因素来决定。建筑面积较大,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压桩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5、压桩应
16、连续进行,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6、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或桩端已到达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7、压桩施工时,应有专人并配备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施工记录。8、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工具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送桩深度不宜超过2.0m时。第五节 工期和质量要求一、工期1、总工期:合同工期不超过总日历天数100天。2、阶段节点工期:开工后7天内完成试桩,20天内完成试桩检测,75天内完成工程桩施工,100天内完成全部工程内容并完成验收。二、质量目标1、本工程质量要求为:确保鲁班奖,试桩、桩基施工及桩基检测质量均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某某市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17、。2、桩基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桩身完整性一档的要求,即桩身完整性一次检测95%及以上达到类桩,其余达到类桩,不允许出现类桩;同时不得出现评优的否决项目,包括:(1)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耗能高的产品及民用建筑挥发性有害物质含量释放超过国家规定的产品。(2)施工过程出现过重大质量事故。(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第六节 工程量本工程工程量主要包括400mm、500mm预应力管桩2352根桩,其中基坑西侧、北侧汽车坡道二次进场工程桩42根,其具体施工时间由业主和监理单位另行通知再进场施工,将按进度要求按期完成任务,本次施
18、工部署未考虑坡道二次进场工程量。具体工程量见下表11示。表11 桩基础工程统计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工程量平均桩长(m)桩长(m)桩数(根)一试桩1直径500mm723.083222.602直径400mm84.00328.00二工程桩(基坑红线内)3直径500mm49635.78303124.364直径400mm(基坑边桩)7739.3427927.73三基坑西侧、北侧坡道二次进场工程桩(基坑红线外西侧、北侧汽车坡道桩)5直径400mm(基坑边桩)1164.664227.73第三章 工程特点、施工难点与管理重点第一节 工程特点分析一、基坑内施工本桩基工程在基坑内施工,受土质和地下水的影响,局部坑
19、底松软、含水量大,由于静压桩机自重大,将给施工造成困难;同时,边桩距坑壁位置近,施工时需采取措。二、城市中心区施工本工程处于南山区中心城区,桩基施工产生的噪声会影响周边环境,给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施工不能24小连续进行。三、工期紧本工程预应力管桩共计2310根(不含二次进场坡道桩),工程量大,总工期仅100日历天,而且在开工后的75日历天内必须完成工程桩的施工,施工工期较紧张。第二节 施工难点分析一、原有建筑物旧桩地基处理难度大本工程场地原为南山文体中心、南山羽毛球馆、南山乒乓球馆用地,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大量原有建筑物的桩基础,在基坑底大量分布,其具体分布位置见下图31
20、示。旧基础图31 场地原有旧基础分布示意图通过对旧基础分布位置分析,其部分与本次预应力管桩基础位置重叠,将影响管桩的顺利施工。同时,本工程场地局部分布较厚的砾砂层,使静压管桩顺利穿过造成困难。因此,如何处理与本次施工预应力管桩桩位相重合的原有地下障碍物(桩基),以及砾砂层对静压管桩的影响,确保管桩顺利进入持力层是本次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二、局部送桩深度大、控制难本基坑底标高主要处于-7.2m和-5.9m二个工作面,设计桩顶标高主要为-8.4m、-8.5m和-10.7,本工程管桩普遍送桩深度在0.93.2m;舞台台仓部位管桩桩顶标高为-15.20m,此部位招标文件要求按送桩深度4m控制,最大送桩深
21、度不超过5m。如此大面积、深度大的送桩,如何采取施工措施保证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三、基坑内临时施工坡道二次转换目前所保留的临时坡道占据部分桩位(约50根),施工过程中需对临时坡道进行二次转换,才能保证桩基顺利完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对临时坡道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设计,是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的重点。四、边桩施工控制本工程边桩距基坑壁最小距离约1.2m,施工时需采取特殊配套设备(边桩器)进行施工,由于边桩器静压力较小,如何保证边桩施工静压效果是本次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五、基坑内作业安全隐患多,施工安全管理为重点、难点本工程施工在基坑内进行,机械均为用电设备,现场机械移位、吊放管桩等作
22、业需要频繁使用吊车配合,加之管桩静压施工条件极其复杂,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确保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三节 项目管理重点通过以上对本工程特点、难点分析,提出如下项目管理重点:一、组建项目管理机构,将项目管理落到实处项目部将组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人员全部到位,且具备上岗资质和条件,做到岗位分工明确、管理规章严密,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控制,使项目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科学规划场地布置,做好施工整体部署1、项目部将针对本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规划好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安排工作面,做到基坑内、基坑外统一部署,保证各工作面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文体 中心 桩基础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预应力 基坑 支护 开挖 示意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