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高层框架结构商业楼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
《福建某高层框架结构商业楼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某高层框架结构商业楼高大模板施工专项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第三章 施工计划第一节 技术准备第二节 材料计划及劳动力计划第三节 施工机械计划第四章 模板施工工艺技术第一节 模板施工设计参数第二节 模板体系施工安装方法5第三节 模板施工要求7第四节 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措施9第五节 模板拆除第六节 模板支撑验收第七节 模板变形位移监测第五章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 安全组织保障第二节 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 应急救援预案第四节 文明施工管理第五节 安全达标管理第六节 模板支撑体系监测监控措施第六章 劳动力管理措施第七章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计算书:层高9.0m板厚120mm满堂楼板模板支架计算第八章 附
2、图第九章 混凝土浇筑方案第一节 混凝土施工浇筑要求第二节 砼的养护第三节 结构成品保护第四节 混凝土强度检验与评定第五节 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某某某城02地块一期建设单位:某某市某某滨江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某某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某某勤奋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某某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某某工程局有限公司1. 项目位置:福建省某某市芗城区江滨路北侧,瑞京路南侧,金峰南路以东,西洋坪路以西,紧临某某师院学院。2. 用地概况:项目占地864.77m2 (S1#商业楼)。3. 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1372.80 m2,无地下室。 4. 功能布局:
3、某某某某城02地块一期工程,本工程仅含S1#楼, 2层民用建筑公建,使用年限50年,建筑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二级的框架结构,S1#楼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7.05m。本建筑屋顶层S-1到S-2轴交S-A到S-C轴及S-C轴以外挑板为高大模板,总高度为9.00米,跨度为10.5米,高度超过8m,属于高大模板区域。第二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1、为加强本工程中危险性较大的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组织、安全技术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落实责任,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2、本方案编制的有关技术规定和技术参数主要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工程测量规范G
4、B50026-2007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GB50009-2012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9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
5、008)2008/12/1实施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59-2011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6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91-200717建筑工程施工手册(第五版)GB/T15229-200218关于加强模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闽建建(2003)47号19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闽建建200732号20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21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通知建质2009254号22某某某某02地
6、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3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纸第三章 施工计划第一节 技术准备1、项目部做好图纸的自审和会审工作,并按设计回复意见对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做好交底,施工过程中发现疑问及时与设计做好沟通,及时处理相关技术问题。2、召开项目现场技术交底会议,就模板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交底,并明确相应管理职责范围,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准备。3 、组织对劳务作业队伍进行施工前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和文明施工宣传教育。第二节 材料计划及劳动力计划1、模板采用厚度18mm胶合板,主楞采用矩形钢管(50mm50mm3.0 mm,矩形钢管与顶托梁之间的间隙必须要用木楔顶紧牢固保证)、次楞采用5080mm 方木,U型顶托及M
7、12、14普通对拉螺栓。2、支撑架的立杆、水平拉杆、扫地杆等采用483.5mm钢管。3、使用材料要求:胶合板平整无缺损、扭曲变形,不受腐朽、虫蛀。钢管、扣件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压扁、锈蚀严重及打孔的钢管不得使用。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有裂缝、变形的扣件严禁使用。矩形方钢必须采用统一标准规格:50mm50mm3.0 mm。4、地上部分梁、剪力墙、柱子加固可以采用普通螺杆加套管。5、 根据搭设要求各主要材料计划如下: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进场计划备注1模板(胶合板)m221000分批进场18厚2钢管t1848分批进场3扣件个分批进场4对拉螺杆根4000
8、一次进场5方木M3840分规格进场501006方钢管t500分批进场50503.06、劳动力计划职务或工种数量备注专职安全员1人持证上岗施工员2人持证上岗质检员1人持证上岗电工2人持证上岗模板工20人架子工10人持证上岗普工15人混凝土工15人钢筋工20人第三节 施工机械计划 序号名称数 量规格.性能1圆盘锯4台3kw2手电锯4台2kw3电钻2台616mm4扭矩扳手5把/5汽车吊1台第四章 模板施工工艺技术模板支撑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支撑间距施工,施工中应根据最左边和上边的轴线作为控制线,分别自左向右、自上向下量取尺寸,并应保证所量取与下一层一样,从而使得模板的上层立杆对准下层立杆。
9、第一节 模板施工设计参数1、屋面板高大模板楼板统计表编号厚度部位楼层1120厚S-1到S-2轴交S-A到S-C轴屋面板2120厚S-C轴以外屋面板2、楼板满堂架设计参数:序号板厚(mm)立杆纵/横间距(m)步距(m)方木间距(mm)11201.0/1.01.5300高大模板支架附计算书3、梁模板支架设计参数说明:顶托梁横向即梁截面方向,顶托梁纵向即梁长度方向。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U型顶托支撑形式,顶托梁采用方钢管(50mm50mm3.0 mm),方木(50mm100mm)。序号梁宽(mm)梁高(mm)梁底顶托数量顶托梁纵/横向间距水平杆步距(mm)梁底方木间距(mm)140070021.0m/同
10、梁宽同满堂架支撑水平杆步距300层高9.0m,400700mm梁模板支架计算书4.、立杆支持设计因基础梁已经浇筑完毕且强度已经满足要求,高大模板的支撑系统均由18#工字钢铺设与基础梁上支撑,支撑跨度最大为4.25m。第二节 模板体系施工安装方法一、施工流程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装梁底加设顶托,次龙骨放置于托梁上梁底模安装梁钢筋绑扎板底架顶托及顶托梁梁侧模及楼板模板安装梁板混凝土浇注混凝土保养,混凝土达到规范拆模强度拆下脚手架上部横杆立杆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脚手架二、梁、板模板安装1、梁模板的安装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
11、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方木,可调顶应调节一定角度使方木不能移动保持在顶托中心位置。固定钢管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1/10003/1000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梁侧模超过600mm,应加设围檩。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爆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
12、、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2、楼面模板的安装满堂脚手架搭设至预定标高,将主龙骨搭设在立杆上后,在主龙骨上铺设次龙骨,然后在其上安装楼板模板。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2/1000),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第三节 模板施工要求一、模板安装要求1、一般要求(1)模板安装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的砼重量、侧压力及施工中
13、所产生的荷载。(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水性脱模剂,不得有流坠。质量不合格模板或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模板接缝应严密,以防漏浆。在吊模上不得蹬踩,应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3)模板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并满足钢筋的绑扎、安装及砼的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2、楼板模板安装要求:(1)板底模板采用183091518mm胶合板,板底次楞采用50mm80mm楞木,间距300mm,顶托梁采用矩形钢管(50mm50mm3.0 mm)。(2)支撑体系采用48x3.6mm钢管和U型顶托传递竖向施工荷载支撑方式,在立杆底部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高支模部分水平拉杆步距
14、为1.5m,其它部分水平拉杆步距为1.8m,扫地杆、水平拉杆每跨每步纵横设置。3、梁模板安装要求:(1)为及时拆除侧模,各模板之间的关系为: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梁底、梁侧模板采用183091518mm胶合板。(2)支撑体系采用主楞传给竖向48mm3.5mm施工荷载支撑方式,梁底次楞采用5080mm木方,间距200300mm(详梁模板设计参数表),主楞采用矩形钢管50 503.0mm;水平拉杆步距 同周边楼板满堂支撑布距。调整U形顶托与钢管的角度使钢管紧紧靠在U形顶托槽内不能滑动并使其固定在U形顶托中心位置。二、满堂脚手架施工要求(1)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2)脚手
15、架支撑支设前,应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3)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4)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本工程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立杆在梁两侧的间距可适当缩小。(5)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间距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梁底加密钢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须按照方案进行。(6)剪刀撑应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剪刀撑斜杆应尽量与立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严禁悬空。(7)搭设架子必须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错开接头,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8)扫地杆搭设
16、离地面200mm,底部支撑立杆下需垫木垫板。(9)根据层高9.0m选择好立杆,并配以可调支座来调节高度,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立杆竖接和水平杆横接一定要采用直角扣件,保证竖向传力和水平观感。增设扫地杆时,应尽量将扫地杆置于混凝土梁或其它混凝土结构上。加密斜撑,将端头斜撑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强整体抗变形能力。(10)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本计算方案布置。(11)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先于梁板混凝土,梁、板支撑体系通过钢管抱箍,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拉紧顶牢,增强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12)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三、
17、满堂支撑体系构造要求1、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者成倍数。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3)、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2、扣件式钢管立杆支撑构造
18、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垫板。 (2)、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5)、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纵向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
19、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6)、架体与周边结构的连接方法: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或者在每层相邻楼板上每隔5跨设置一道抛撑。抛撑的设置方法,在立杆上以45度角设置一道斜撑支撑在周边的楼板上,斜撑底部用用钢管通长连接。斜撑应连接两道立杆。第四节 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措施1、及时组织模板工程安装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在模板支设标高处通拉控制线,控制模板的支设标高。3、模板立杆横纵向间距应按模板支撑设计计算进行布置,严禁随意增大立杆间距。4、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支架支承梁模时,扣件应拧紧,且应抽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规定,扣件螺
20、栓的扭力矩应达到45-60N.m。5、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撑搭设班组专人看模,每工作班护模木工不得少于2人,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修复。6、支撑系统搭设安全完毕,应报请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及邀请专家组参与专项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验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应认真组织整改。在浇筑砼前还要对支撑系统复验,确保支撑系统处在安全、有效状态。7、模板支撑架立杆不能采用搭接,必须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
21、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与大横杆要用直角扣件扣紧,不能隔步设置或遗漏。8、模板工程安装质量控制目标: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轴线位置5mm底模上表面标高5mm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mm柱、墙、梁+4,-5mm层高垂直度小于于5m6mm大于等于5m8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表面平整度5mm9、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第五节 模板拆除一、一般要求(1)模板拆除时,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拆模时必须保护砼构件的完好,梁侧模拆除最早时间为2436小时。(3)拆模应按
22、顺序拆除,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进行,并及时清理材料,材料归堆整齐。(4)模板拆除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并报监理批准,拆除时填写拆模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拆除。二、拆模工艺拆模顺序(1)拆柱模顺序:拆支撑系统 拆内模主楞木 切割穿腹拉杆端头 用木楔松动立板 拆柱模 检查修整柱模 刷脱模剂 转运下一层工作面(2)拆梁板模拆除部分水平拉杆 敲拉杆销 降下托架 拆除楞木 拆除面板 拆除水平拉杆 拆除立杆 清理保养 转运下一层工作面三、模板支撑拆除安全措施1、拆模前,应有专人指挥(施工员或班组长),并设拆除工作区,周围应设置围栏或警戒标志,重要信道应设专人看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高层 框架结构 商业 高大 模板 施工 专项 方案 示意图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