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强夯施工方案2.doc
《保税区强夯施工方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税区强夯施工方案2.doc(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第一节 工程概述1第二节 编制依据1第三节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指导思想1第二章 工程概况2第一节 工程名称2第二节 工程地点2第三节 工程规模2第三章 强夯现场试验2第四章 强夯施工方案2第一节 试夯施工方案2第二节 工程强夯施工程序4第三节 施工组织及管理7第四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8第五节 质量保证措施9第六节 工程施工阶段10第七节 竣工验收阶段10第五章 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11第一节 强夯布点图11第二节 施工区第一遍夯点施工12第三节 施工区第二遍夯点施工13第四节 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13第五节 工期保证措施13第六节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15第七节 施工临时设
2、施规划15第六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其运行15第一节 安全管理目标15第二节 安全措施16第三节 应急预案17第四节 文明施工措施20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22某某保税区1#、2#泊位工程地基处理强夯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 工程概述某某保税区1#、2#泊位工程地基处理范围包括A1区、A2区、A3区、B1区、B2区和C区6个区块,地基处理面积共约20万m2,其中A1区、A2区和A3区地基采用振冲法进行处理,B1区和B2区地基采用明沟排水+强夯进行处理,C区(约为1268平米)地基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本方案针对B1区和B2区地基采用明沟排水+强夯处理方法而编制。第二节 编制依据1、编制所依据
3、的资料及有关文件;2、某某保税区1#、2#泊位工程地基处理设计施工说明。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4、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范(CECS279:2010)5、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88;第三节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指导思想1、编制原则2、确保质量,实现工程施工质量优良;3、确保安全,实现安全施工无事故;4、确保工期,实现工程在计划工期内完成;5、确保文明施工;6、
4、分部(分项)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7、产品交付合格率100%;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名称:某某保税区1#、2#泊位工程第二节 工程地点:某某保税区第三节 工程规模:某某保税区明沟排水加强夯地基加固处理总面积约为18万,场地强夯点夯能级均为2000KN.m。普夯能级为1000KN.m第三章 强夯现场试验 1、为了确定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检验方法,首先应在拟建场地内原位进行强夯试验。2、通过试验,提出工程施工用各项参数,求出每打一遍基坑的下沉量,求出将土壤夯实到最后总沉降量时所需的夯打遍数,实测夯击点及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测试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度,以确定两遍之间的间隔时
5、间,检验有效加固深度及承载力沉降情况。第四章 强夯施工方案 第一节 试夯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绘制强夯区域试夯图及明沟排水分布图,试夯区域场地平整,清楚地上地下障碍物,施工机械进场,机械组装,为了便于机械行走试夯施工,试夯场地平整范围必须大于试夯布点范围。 (2)施工机具选择:根据强夯试验技术条件要求,试夯机具选用:2000KN.M试夯选用25T履带吊车,门式龙门架,夯锤选用12T铸铁锤,锤径2m,自动脱钩装置。 下附试夯施工主要机具设备进场一览表: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目前状况20吨履带吊W20011台良好夯锤12吨铸铁2个良好强夯支架1套良好水准仪DSZ-31台良好经纬仪GTS-332
6、N1台良好(3)试夯施工方案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2000KN.M试夯分别在其夯区内试夯,试夯施工参数如下:种类夯击遍数单击夯击KN.MKN.M锤重T落距M夯距M布点形式单点夯击数停锤标准2000KN.M强夯第一遍200012T173.5正方10不小于设计单点夯击数,最后两击平均沉降不大于5cm第二遍200012T173.5正方10满夯100012T8.5锤印搭接1/4锤印满排2不小于设计单点夯击数2000KN.M试夯采用正方形布点,夯点间距3500mm。采取跳点打夯法,分二遍主夯、一遍副夯。暂时命为“3、3、4”打法。 第一遍主夯点A夯击能为2000KN.M,锤重12T,吊高17m。夯击数不小
7、于10击。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确定间隔期,暂定为3天。第二遍夯打主夯点B,夯击能为2000KN.M,锤重12T,吊高17m。夯击数不小于10击并根据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不大于5cm,确定最佳夯击数。 最后满夯,夯击能1000KN.M,锤重12T,吊高8.5m,夯击数不少于2击,夯印1/4搭接。具体解释如下:1)根据实验区块的实验参数,对于B区的大部分分区(A区-0区除去M区)强夯工艺采用2遍点夯加1遍普夯,点夯夯能为2000kNm,夯点间距3.5m,每点8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按5cm进行控制。普夯夯能1000kNm,每点2击,点与点之间搭接1/4锤径;见下列强夯说明: 一、点夯(3、3、4击)第一
8、次: (第一遍点夯)3击 整平(第二遍点夯)3击整平第二次: (第一遍点夯)3击 整平(第二遍点夯)3击整平第三次: (第一遍点夯)4击 整平(第二遍点夯)4击整平 第三次点夯实际作业需打9击才能满足最后两击夯沉量为5cm平夯(2击)平夯一遍,每个点两击,锤印相互搭接1/4锤径 所以每台夯机每个区域要进行6+1=7回强夯 (4)夯点工序施工方法1)测放夯点,用白灰或其他标志物标出明确的夯点位置。2)架设水准仪,水准仪应架设在距夯点30米之外。3)夯机就位,稳车后调整臂杆角度至65度。4)提升脱钩器,标定落距,并锁定脱钩器钢丝绳长度。5)测量夯击点地面高程并记录,夯锤就位。6)提升夯锤,脱钩器打
9、开,夯锤自由落下。7)测量锤顶高程并记录。8)重复步骤6-7,夯至规定的夯击数。9)移机至下一夯点,重复步骤5-8,直至完成本遍全部夯点。(5)满夯工序施工方法:1)根据锤印搭接要求(1/4)放出各排桩点基准线。2)夯机就位,锁定落距。3)每排均以第一个夯点为基准,各夯点锤印相互搭接1/4,夯至规定击数,逐点推挤,直至完成该排全部夯点。4)整排推进或隔排推进,直至完成全部满夯。5)将满夯工作面标高调整至设计标高以上10-20cm第二节 工程强夯施工程序1、本工程强夯地基处理的施工程序可以概括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明沟降水、设备组装和调试、测量放线、夯点布置。施工阶段分为分遍点夯施工、夯坑回填及场地平
10、整、满夯及场地平整,质量检测、竣工验收。根据试验参数要求,按试验要求执行,点夯的遍数为2遍,满夯遍数为1遍,点夯每遍施工前均要进行夯点复核。2、强夯施工应严格按照合同、设计文件与图纸、由甲方(或监理单位)批准的强夯施工方案、以及由设计单位、甲方及监理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或被批准的施工变更报告进行施工。3、 强夯施工步骤:1)明沟排水,将地下水位降至设计要求;2)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3) 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4)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5)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6)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
11、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7) 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8) 换夯点,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9) 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10)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1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放出强夯场地的边界线,该边界线为综合楼挡土墙内的范围。12)夯点布置:根据夯点布置设计图,在场地上放出强夯夯点的点位,并进行复核,并且每个夯点都要编号(包括每次夯点放线)。见后附图。4、强夯施工流程:平整场地标高测定测量放线、定位第一遍点夯(分
12、两次)夯坑填平测量放线、定位第二遍点夯(分两次)夯坑填平复核强夯施工参数点夯记录点夯记录低能级强夯施工流程图复核复核标高测定测量放线、定位满夯夯后测定5、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1)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规范要求;(2)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4)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6、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7、 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8、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
13、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9、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28天,依据地基土质条件决定。本工程间隔时间为1428天。10、 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的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
14、第三节 施工组织及管理1、 工程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根据本工程强夯工期短的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部,对本工程实施项目管理。并明确各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的行政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的生产、质量、技术、安全进度和资金等工作;负责项目的质量体系运行;组织实施施工质量保证计划和管理程序。3、 施工员:负责施工生产的组织和调度,协调内外施工关系;负责安全保证措施的实施;负责生产计划、统计报表、采购计划的编制审批。4、 施工组:负责编制施工计划和进度控制计划;负责各机组的施工协调和土方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负责劳务组织管理;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5、 质量
15、控制负责人:负责质量目标的实现和质量过程的控制;领导编制地基处理施工质量保证计划;监督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参加不合格的评审处置;组织内部质量审核。6、质量控制组:负责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并督促检验各机组的实施情况;负责计量、测量器具的定期检验,确保计量、测量器具在检定合格期内使用;负责质量控制点的验证;负责产品标识的监督、检查,负责工程检验和试验。7、 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批,负责施工技术管理的组织工作,组织解决重大施工技术问题;负责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和竣工验收。8、 技术组:负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写;负责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负责施工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负责施工纪录和竣工
16、资料的整理。9、 测量组:负责现场测量及测量资料的整理。10、设备管理组:负责设备维修管理;负责物资采购。第四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1、本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质量目标(1) 分部(分项)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 (2)产品交付合格率100%;2、质量控制标准3、强夯施工的锤重、锤底面积、落距、夯点布置、夯击遍数、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均符合规范要求。4、强夯的起夯面标高、起夯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含水量均符合规范要求。5、强夯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6、强夯地基允许偏差项目满足下列要求;7、定位放线控制点位移208、夯点放线与设计图纸要求误差509、夯点中心位移150,同时控制夯锤
17、就位误差不得超过50第五节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统计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指导书、相关规范和标准等,以及质量保证计划、业主、监理单位、授权的质检站等有关部门的通知和相关文件。在质量保证计划中,项目部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制定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阶段(1)、 在项目技术负责主持下,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2)、项目技术负责组织本项目部技术人员,按规范要求和具体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图,细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送有关部门审核审定、批准。(3)、施工组织依据合同规定
18、的工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控制要求,编制生产计划,报相关部门审批。(4)、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安排选配具备资格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操作人员,并按质量手册的要求对相应人员进行培训。(5)、公司质量与安全部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调配施工设备; (6)、项目经理部、设备管理组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材料需用量计划组织定货。(7)、技术组负责按照施工技术交底管理规定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纪录。(8)、质量控制组对检验计量器具的状况,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进行签定认可。项目经理组织机具、材料、设备、人员进场,填写开工报
19、告,送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第六节 工程施工阶段1、技术组和质量控制组对施工现场的回填情况、密实度及标高按照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检查。2、测量组按照施工图及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后,质量控制组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对定位控制点,场地标高及夯点位置进行复核,在定位测量成果和高程测量成果中签字。3、技术组和设备管理组依据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对施工设备进行再次验证,质量控制组对夯锤的型号、直径、重量、起重落距进行检查和确认。4、设备管理组对施工所用的所有设备按照施工设备保养与修理规定进行维护保养。5、测量人员对每个夯点的夯击能、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进行控制,并填写强夯施工纪录
20、。6、质量控制组质检员按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手册要求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在相应施工纪录上签字认可。7、质量控制组质检人员按照确定的质量控制点,依据工程质量控制点管理办法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当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有效控制。第七节 竣工验收阶段1、强夯施工完成后,配合检测单位按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最终质量检验,对检验结果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标识。2、过程控制中的各类文件和资料由技术组按质量纪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存档。3、强行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控制措施(1)、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地基强夯处理的质量控制点为:测量放线时,要设永久性控制桩,保证各遍
21、放线的误差不超过5cm,以防漏夯或不均匀夯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符合规范要求。(2)、夯锤的排气孔要保持畅通,如被堵塞,应立即疏通,以防产生气垫效应,影响强夯施工质量。(3)、落锤要保持平稳,如发现偏移或坑底倾斜,要重新就位或整平坑底。强夯置换施工须保证填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4)、夯锤的重量、能级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满夯时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搭接。(5)、强夯要始终贯穿信息化管理原则,用上道工序或工号经验指导下道工序或工号的施工。(6)、各工序要执行质量自检、互检和专检三级检测,合格后,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验证放行。(7)、主动接受业主、监理和授权的质量监督站的质量检查。第五章 施工方法和施工措
22、施第一节 明沟降水措施明沟排水+强夯方案首先要做好明沟排水作业。根据已完成的试验区块的明沟排水效果,本设计中对B1区和B2区采用分块方式进行降水,每个区块面积约3600m2(60m60m),具体区块面积可根据现场降水效果进行调整。明沟采用梯形状,沟底高程+2.5m,宽1.0m,排水明沟开挖坡率为1:0.75,各个区块的明沟汇水可就近排向A11河或海域;本方案中要求地下水位降至+2.8m以下之后方可进行强夯作业。图6.1 排水明沟断面图降水机械:一台30KW发电机和一台4KW功率污水泵,每天24小时不间断抽水,直至强夯结束。另外现场2台挖掘机随时准备做好排水沟清淤、塌方及冬季清理沟底冰层,用于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税区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9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