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docx
《2024年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豆工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为指导各地开展虹豆绿色生产,提高蓟马、斑潜蝇、枯萎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豆工豆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技术。一、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生态调控、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现乳豆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二、防控对象主要害虫有蓟马、斑潜蝇、豆工豆荚螟、烟粉虱、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妍、叶螭等;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煤霉病、疫病等。三、防控措施(一)加强监测。悬挂黄板监测斑潜蝇、粉虱、螃虫等;悬挂蓝板或蓝板+蓟马信息素监测蓟马;使
2、用性信息素监测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乳豆荚螟;人工调查叶蜻和病害发生情况。(二)生态调控。在豆工豆种植区域内、外引入非作物功能植物,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加自然天敌丰度,降低害虫暴发的风险。1 .栖境植物:在定植或播种前,豆工豆田边缘种植白三叶、芝麻、波斯菊、向日葵等栖境植物,增加对瓢虫、草蛉、食妍蝇、姬蜂等天敌诱集招引,保护乳豆减少害虫为害暴发。2 .驱避植物:在定植或播种前,红豆田边缘种植薄荷、罗勒、茴香、牛至、迷迭香等芳香植物驱避蓟马、粉虱、螃虫、斑潜蝇等害虫种群迁入。3 .蜜源植物:在定植或播种时,SI豆田内间隔每10平方米放置一盆金盏菊或点香蓟,用于提供替代食物辅助小花螃、捕食蜻、食螃
3、蝇等天敌的定殖,维持田间天敌的种群密度,提高对害虫种群控制。4.储蓄植物:在定植或播种时,按每亩种植玉米2030棵,成行排列,每行510棵。先接种玉米螃虫(不为害豆工豆)后,再引入瓢虫、小花蟒等天敌种群辅助定殖,预防乳豆害虫暴发。(三)健康栽培1 .选用抗(耐)性品种。宜选用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性品种。2 .轮作。宜与水稻、玉米等或非豆科蔬菜轮作倒茬。3 .清洁田园。及时清理残株、败叶、杂草等,并进行堆讴等无害化处理。4 .翻耕晒堂。播种前,深翻土地30厘米以上,再晾晒57天。5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和菌肥,结合水分管理合理追肥。(四)高温闷棚消毒。针对设施棚室种
4、植豆工豆地块,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时间,将粉碎的稻草或玉米秸秆500公斤/亩,猪粪、牛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肥45立方米/亩,氟氨化钙7080公斤/亩,均匀铺撒在棚室内的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深翻地2540厘米,起垄后覆膜浇水同时封闭棚膜。保持高温闷棚20-30天,处理结束后揭膜,翻耕土壤晾晒7-10天,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后即可种植。(五)生物防治1.天敌防治。选择优势天敌种类,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择相应的优势天敌昆虫,抓住关键防治期,释放天敌昆虫防治害虫要“抓早、抓少”,在棚室内蔬菜定植710天或初见害虫时就要释放天敌昆虫。防治粉虱类害虫:每亩每次释放8-10张小卡丽螃小蜂(2000头左右),隔710天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豇豆 病虫害 绿色 技术指导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9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