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都市养老新模式探讨》7600字(论文)】.docx
《【《新形势下都市养老新模式探讨》76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都市养老新模式探讨》7600字(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形势下都市养老新模式探讨目录摘要4一、绪论5(一)研究背景和内容5(二)研究目的和意义5二、目前国内外主要养老模式介绍6(一)居家养老6(二)都市养老7(三)机构养老8(四)乡村养老9三、都市养老模式的发展和现状W(一)国内都市养老发展W(一)龙岗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模式介绍12(三)“互联网+”养老模式14四、都市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16五、都市养老服务发展制约因素17六、总结与展望20参考文献22笔者通过对近年来都市养老模式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养老服务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都市养老、机构养老、乡村养老等模式。针对龙岗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提出了该模式的特色,并
2、提出全方位都市养老模式的可能性。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分析都市养老工作,微观系统,从老年人角度思考,寻找适合的养老方式;中观系统经过分析评估各种养老方式的融合;宏观系统上,进行亲老社会教育,引导社会大众接纳老年人,为和谐老年人环境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全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迅速蔓延。据统计,中国老年人口逐年快速递增,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几乎占据全球老年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可达4.8亿数值,按此趋势,中国或成为未来数十年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老龄服务业将会迅速发展,其中,以医
3、院、养老相结合为主、日间照料相配套的新型的都市养老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1、老龄化在社会进程中显示出社会的一种进步,意味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也获得长足发展,人口平均年龄大大延长,但老龄化社会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并同时为人民和各国政府所重视。往往随着年纪增长,老年人患病风险和几率都直线上升,其中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将随着趋势增加,老年人对医疗、照护、健康等方面的服务的需求也在日渐增长,现有的,较为简单的社会养老体系已变得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2、在养老机构匮乏、专业人士短缺、家庭养老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如何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的需求是当下政府和社区管理者需要切实考虑的问
4、题。其中新型社区医养结合模式将医疗保健和养老照料结合在一起,尝试将老年人医疗和养老双方面的天然需求进行综合照料,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是现有处境下有力的解决方法。本研究从现实背景出发,通过访谈和问卷方法调查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对医疗和养老服务两方面的需求,并构建都市养老需求模型,为都市养老模式提出了来自基层的参考建议。(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本研究目的在于根据社区实际服务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结合,如何在社区有效开展都市养老配套服务,满足都市老人在社区养老中的满意度和生活体验,提升其幸福感和减少孤独感。这是国家配套的公共服务养老体制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为养老服务产业提供
5、理论和实践依据,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二、目前国内外主要养老模式介绍(一)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模式是指将养老服务交由社会来提供,而老人居住在家中的养老方式。此模式非常适合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同时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且较少有子女照顾的老人。在我国的传统乡土观念和文化的影响下,在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模式是较为适宜也较为受到老年人欢迎的。此模式可以较好地集合家庭、社区、社会三方面资源进行养老服务,可在社区环境和朋辈交际方面消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较为充分地考量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养老成本也较为容易接受。此模式是家庭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结合,其服务提供者主要依靠社区、居委会建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目前,
6、在亚洲区域内老龄化较为严重的日本、韩国正在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模式。(二)都市养老都市养老是一种结合模式,主要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管理机构养老为辅。都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依靠老年人在都市中自有的房屋场所,提供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生活护理、医疗保健等居家服务。辅之以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的养老方式。老年人既能够在家庭中享受到家人的照顾,也能够得到社区居委会等专业服务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或者上门服务。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既能得到家庭的温暖,还能够获得社区周边同龄人的情感维系,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又契合了社会工作中“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价值伦理。目前,都市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尚
7、属新兴事物,仍然在探索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其他例如深圳、武汉等城市对都市养老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发展理论。(三)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西方社会福利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模式,指在专业养老机构集中管理和提供养老服务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其能够使身在机构的老年人们,得到较为专业的医疗技术服务以及悉心照顾,依靠的是一个较为专业化和分工明确的团队。同时也由于可以提供便利、无障碍的居住生活环境等优点而受社会青睐。其现状是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改革,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级管理制度。这种社会养老服务模式既能够满足不同城市里面大多数弱势老年群体的需要、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
8、同时还能通过相互照料,提升他们的一起生活的质量。这些效应归功于中国民营养老机构(老年人福利院、老年人公寓以及养老院等)为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四)乡村养老乡村养老模式通常是指老年人居住乡村,在向往的田园生活中度过晚年的生活方式。对于老年人自身状况而言,城里养老虽然其医疗服务便利,娱乐设施多样,同时有良好的配套服务,但由于部分城市中空气污染加居L城市建设所产生的各种噪音等不良因素,以及绿化种植普及率不高,对于体弱多病以及对环境较为敏感的的老年人而言较为不适。城市的养老院都是被选择建设在人员密集处,周围都是高楼大厦,为保障高安全而建立起高高的围墙,没有自由可言。加之近年来整体空气因pm
9、2.5和雾霾天气的持续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环境对老年人有较大的诱惑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化,新农村的生活水平已然逐步提高,农村医疗保障、建设广场娱乐等公共服务体系都随之欣欣向荣。40、50后退休后,很多从农村走出来做建设的老年人,纷纷又回到家乡,在从小熟悉的环境生活不仅为老年人提供纯天然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一直传承下来的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和群体活动适于养老。三、都市养老的发展和现状(一)国内都市养老的发展随着祖国的第一批建设者已相继退休,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心的话题,都市养老不仅得到全国各级政府的重视,一些实力雄厚的社会力量如投资公司、物业企业管理公
10、司、保险、房地产开发商都快速捕捉到养老产业的商机,积极加入养老社区建设大潮中来。都市养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都市养老经过十几年以来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繁荣、老年人跟随孩子迁移加速,都市养老已经日趋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当下社会备受青睐的都市社区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建设综合性高的养老社区、二是建设于普通居住小区中的养老住宅或者养老社区、三是结合特色旅游、养生保健场域建设的度假类型养老社区。1.综合性养老社区的居民主体以老人为主,根据需求建设选址一般是在市郊环境较为优越的地方,其用地规模为千平以上。深圳由于地小人多,在城市中心主要由各种商业建筑改造为新型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经
11、由多种改造及设计。社区内规划建设了老年人健康中心以及保健康复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对于老年人不同身体阶段,不同状况的生活照顾需求进行对应服务。2)普通居住养老社区是指在普通居民区中天然融入老年人居住群体,或者以楼栋为单位,为主体建设适合老年人的配套设施形成养老场地。目前深圳展开的是原住民小区有多栋集中建设的安置小区,将其中一栋改造为适老化都市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周边居住的老人提供服务,这种以“混合居住”的形态相对纯粹老年人社区而言,使老年人群体可以接触到其它年龄段的居住者,保持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与互动,能够拉近老年人群体与亲友邻居的关系,更便于心理成长和相互照顾。到2020年为止,深圳已经全面引入社
12、工人才提供养老服务,政府配套做得较为规范。3)结合特色旅游或者是养生保健方向建设的,生态型,或是度假型养老社区,能够结合当地的山地,林地等资源特色而配备相应的康复、养生及休闲生态养老社区,以比邻深圳的惠州罗浮山养生基地为例,开发建设各种适合老年人居住的项目,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依托生态旅游等开发特色资源,开启一种新的养老建设模式。老年人群体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每年适宜的季节或者自身的生态需要为选择点来此地居住,这是一种“候鸟式”的养老模式,这类具有时令性,季节性特征的居住养老形式已经成为部分老年人养老的最佳方式之一。(二)龙岗区“夕阳红”都市养老服务中心模式介绍依据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形势下都市养老新模式探讨 新形势下 都市 养老 新模式 探讨 7600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9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