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县区、社区、村、家庭、机、企业评价标准、健康促进场所目标人群快速测评方案.docx
《健康县区、社区、村、家庭、机、企业评价标准、健康促进场所目标人群快速测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县区、社区、村、家庭、机、企业评价标准、健康促进场所目标人群快速测评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1-1.健康县区评价标准(2020版)1-2.健康社区/健康村评价标准1-3.健康家庭参考标准(试行)1-4.健康机关评价标准5.健康企业评价标准1-6.健康促进场所目标人群快速测评方案附IT健康县区评价标准(2020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权重(分)评分标准权重(分)评估办法评估对象一、组织管理(90分)1.工作网络建立覆盖政府有关组成部门、乡镇(街道)、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每单位专(兼)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对专(兼)职人员开展培训,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15(1)查阅机构数量和工作网络人员名单。网络覆盖率100%得IO分、达50%得5分。10听取汇
2、报查阅资料政府,有关部门(2)查阅培训记录,培训覆盖率100%得5分、达50%得3分。52.专业网络建立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核心、覆盖辖区内所有医院、公共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专业网络。每单位有专职人员承担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对专职人员开展培训,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15(1)查阅机构数量和专业网络人员名单。专业网络覆盖率100%得10分、达50%得5分。10卫生健康部门(2)查阅培训记录,培训覆盖率100%得5分、达50%得3分。53.项目管理开展基线调查,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了解当地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和措施。60(1)开展基线调查(
3、或社区诊断),得10分。10(2)完成基线调查报告(或社区诊断报告),当地主要健康问题/优先领域清晰,健康促进资源分析合理,提出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明确,得10分。10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的工作机制,定期了解各项工作进展,听取政府各部门和居民的工作建议。(3)每开展1次督导和技术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得5分,最高20分。20定期监测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开展项目技术评估。(4)完成健康县区评估人群健康调查,得10分。10(5)有各类场所建设过程评估资料,得10分。1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权重(分)评分标准权重份)评估办法评估对象二、健康政策(150分)1.宣传普及卫生健康部门主动向各级党
4、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宣讲“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概念和意义。20(1)举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专题讲座或培训班,得10分。10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政府、各部门、乡镇/街道、卫生健康部门(2)工作网络和专业网络人员参加,得10分。102.公共政策健康审查制度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相关部门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征求健康专家委员会的意见。30(1)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得15分。15(2)建立公共政策审查制度。相关部门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等政策制定环节有专家委员会或健康领域行政人员和专家的参与,得15分。153.政策制定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梳理本部门与健康相
5、关的公共政策,补充、修订或新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50(1)梳理政府部门政策情况,每梳理一个部门政策得3分,最高20分。20(2)参与政府和相关部门补充、修订与健康有关的公共政策,每制定1条政策得5分,最多30分。304.跨部门行动针对当地需要优先应对的健康问题,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在多部门协作、资源统筹、社会动员、健康管理、健康产业等方面取得创新。50(1)联合多个部门开展针对重点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的健康行动,每个行动得5分,最高30分。30(2)每类创新得5分,最高20分。201.健康社区/村建立健康社区/健康村工作机制,建设20%健康社区和健康村。40(1)有区域健康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得
6、5分,有区域健康社区/村督导评估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10乡镇/街道、卫生健康部门(2)至少整理6个健康社区/村建设档案,得5分。5(3)有20%达标健康社区和健康村名单得10分,有10%得5分。10(4)在达标社区/村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村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15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权重份)评分标准权重份)评估办法评估对象三、健康场所(250分)2.健康家庭建立健康家庭评选工作机制,建设20%健康家庭,评选一批示范健康家庭。20(1)有健康家庭建设工作方案和总结资料得10分。10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快速测评乡镇/街道、卫生健康部门(2)有100户示范健康
7、家庭名单得5分,有50户得3分。5(3)至少整理10户健康家庭档案,得5分。53.健康促进医院建立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工作机制,建设40%健康促进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40(1)有区域健康促进医院、无烟卫生健康单位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IO卫生健康部门(2)有40%达标的健康促进医院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医院名单得5分。10(3)至少整理3个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档案,得5分。5(4)在达标医疗卫生机构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154.健康促进学校建立健康学校工作机制,
8、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促进学校。40(1)有区域健康学校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10(2)有50%达标的健康促进学校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促进学校名单得5分。10(3)至少整理3个健康学校档案,得5分。5(4)在达标健康促进学校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学校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155.健康促进机关(单位)建立健康机关(单位)工作机制,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机关(单位)。40(1)有区域健康机关(单位)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10(2)有50%标的健康机关(单位)名单得10分,有30%达标的健康机关(单位)名单得5分。10一级指标二级指
9、标指标解释权重(分)评分标准权重份)评估办法评估对象(3)至少整理3个健康机关(单位)档案,得5分。5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4)在达标健康机关(单位)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机关(单位)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156.健康促进企业建立健康促进企业工作机制,建设一定比例的健康促进企业。40(1)有区域健康企业建设方案得5分,有督导报告和工作总结得5分。10(2)有20%达标的健康企业名单得10分,有5%达标的健康企业名单得5分。10(3)至少整理1个健康企业档案,得5分。5(4)在达标健康企业名单中,随机抽取1个企业开展现场考核,记录现场考核得分,最高15分157.公共环
10、境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营造促进健康的公共环境。30(1)建立无烟环境工作机制,有工作计划得5分,有督导报告得5分。10(2)共同建设1个健康主题公园,得5分。共同建设1条健康步道,得5分。10(3)评估时经过的道路、公共场所和公园步道,有无烟标识、有健康提示、环境卫生无垃圾堆放、无烟头,得10分。10四、健康文化(150分)L媒体合作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设健康类节目或栏目。定期组织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会。30(1)共同建设满半年的电视台健康节目、广播电台健康节目、报纸健康栏目,分别得5分,不满半年分别得3分,最高1
11、5分。15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健康部门(2)组织1次媒体培训会或媒体交流活动(包括媒体培训会、交流会、通气会)得5分,最高15分。152.新媒体健康传播设立健康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40每设立1个有专人维护、定期更新(至少每周更新一次)的健康类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4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权重(分)评分标准权重份)评估办法评估对象号)得20分,最高40分。3.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在重要节日纪念日宣传时段内,开展多部门联合的、单场活动人数不低于200人的、线上线下联合的、有媒体深入宣传的健康主题活动。40每举办1次符合要求的健康节日纪念日主题活动,得5分,最高
12、40分。404.健康传播媒体积极宣传健康县区建设工作进展和成效。40各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报道健康促进县(区)相关工作进展,每报道一次得2分,最高40分。40五、健康环境(130分)L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机1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0机酌情得分。10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政府,有关部门2.饮用水质吊: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j10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o酌情得分。103.食品安全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o10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o酌情得分。104.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城区)2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290%。10生
13、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29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290册酌情得分。105.污水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区达到95%,县(建成区)达到85%。1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区达到95%,县(建成区)达到85%。酌情得分。106.厕所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比例28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260%。10建成区三类以上公厕比例28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260%。酌情得分。107.绿地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4.6平方米。1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4.6平方米。酌情得分。108.住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1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酌情得分。109.体育设
14、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L8平方米。1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L8平方米。酌情得分。1010.社会保隙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10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酌情得分。10IL养老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10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酌情得分。1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权重(分)评分标准权重份)评估办法评估对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酌情得分。1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o1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酌情得分。10六、健康人群(150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本省平均水平。50高于本省平均水平20%得50分
15、,达到本省平均水平得30分,低于平均水平30%以内得10分,比平均水平低30%以上不得分。50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政府,卫生健康和教育部门成人吸烟率低于本省平均水平。40比本省平均水平低20%得40分,低于本省平均水平得30分,比本省平均水平高30%以内得10分,比本省平均水平高30%不得分。4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高于本省平均水平。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232%得30分,25%(含)32%之间得15分,20%(含)25%之间得5分,低于20%不得分。30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3095%以上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等级得30分,94%以上的学生达到得20分,92%
16、以上的学生达到得10分,低于92%以上的学生达到得0分。30合计920附1-2健康社区/健康村评价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评分标准分值考核办法一、组织管理(20分)承诺倡导居委会/行政村承诺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居委会/行政村采取签署承诺书等形式,承诺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工作,得2分。2取报阅案场看听汇查档现查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会、倡议书入户、户外公共牌等形式,倡导辖区各单位和家庭户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采取召开全体居民大会、倡议书入户、户外公共牌等形式,倡导辖区各单位和家庭户积极参与健康社区/村建设,得3分。3协调机制成立社区/行政村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健康促进社区领导小组,明确职
17、责分工。成立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得2分。2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讨论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每年召开工作例会4次得3分,3次得2分,2次得1分。3规章制度将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纳入社区发展规划。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得2分。2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改善社区环境卫生、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居民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困难家庭健康帮扶措施等。制定促进社区健康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每制定一条得1分,累计不超过3分。3组织实施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定期接受健康促进培训。有专人负责健康社区工作,得1分。每年接受健康促进培训达2次得1分,1次得0.5分
18、。2制定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定期总结。资料齐全,整理规范。有健康社区/健康村工作方案或计划,工作内容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分工合理,得1分。3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解释评分标准分值考核办法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活动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齐全,整理规范,得1分。有健康社区/健康村工作总结,结构合理,内容详实,得1分。二、健康环境(20分)无烟环境辖区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一律禁止吸烟。居/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主要道路没有发现烟头或者吸烟现象,得3分。3取报阅案场看听汇查档现查社区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居/村委会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社区 家庭 企业 评价 标准 促进 场所 目标 人群 快速 测评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