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相看论刘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另眼相看论刘备.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另口巡i仑文腾刘备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其人,乐酒好内,妻妾成群,有子120余人,其中20人被封侯,刘贞是其中之一。后来刘贞失侯,降为庶民,到刘备这里家族显耀早已不显,只能自食其力,过者一般的平民生活。虽出身于这样没落的贵族家庭,但刘备并未消沉,而是折而不挠,为自己憧憬的目标始终不懈地奋斗者。刘备24岁从军,参加镇压黄巾军,除安喜尉,不久便因鞭杖督邮弃官亡命,后投奔公孙瓒,抗拒袁绍10余年间,刘备虽能外御寇难,仗义好施,众多归附,但遭人嫉妒,险遭刺杀。普操征讨陶谦时,刘备与青州剌史田楷一起赴救,陶谦表奏荐刘备为豫州刺史,但不久遭哀术、吕布袭击,妻、子俱被俘虏,不得已依附曹操,又东
2、击吕布,结果被吕布部将高顺所败,妻、子再次被虏去。直至曹操擒杀吕布后才复得妻、子。事后刘备不甘心依附西操,参与了董承受密诏诛杀普操的密谋,维而心怀忐忑,借机离开许都,自此刘备与普操终身为敌.建安五年,普操东征刘备,尽收其众,虏其妻、子,擒关羽胜归,刘备只得投奔袁绍。官渡之战后,刘备又背弃袁绍南投刘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刘琮投降,刘备大败于长坂坡,弃妻、子,仅带卜余骑逃跑。后来刘备复收其众,联吴抗西,于赤壁大败西军。建安十四年,刘备入蜀,东拒孙权,北抗曹操,遂有汉中,后自称王号帝。一切虽在凄怆中行进,但刘备总算了却谋取大业的心愿。随后,东战孙权,惨败于夷陵,抑郁而终,逝于白帝。刘备的人生
3、道路自始至终充满了坎坷危机,但他每次都能折而不挠,败而不馁,坚持不懈,终臻大业。刘备聿义爱民,甚得历史好评,特别在诸多的文艺作品中,由于突出了曹操的诡谴奸诈,更与刘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刘备也获得了更多的同情和谅解.但是细审不难发现,刘备固然有一些可以值得称道的义举,但也和曹操一样具有个性的两面性。下面就结合三国演义和其创作依据之一陈寿的三国志对刘备的两面性作一个概括:首先,以义待人,却又因义误国。刘备多以长者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厚待宾客,善遇部署,力播信义于天下。刘、关、张三结义一直被称为佳话,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中乃至中华历史文化的发展中长期地起着重大的作用。刘、关、张一旦结义,终身不悔。
4、在三国演义中最典型的要算就是关羽深念刘备厚恩,不离不弃,信守共生共死的约定,不为普操厚待所动,这种忠义精神连曹操都为之叹息。刘备之义虽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例如,关羽被孙权杀售后,张飞为义所激,暴戾有加,死于部下。刘备也失去理智,蜀本不具备伐吴条件,却不听众臣劝谏,仓促出兵,以致惨败而归。其次,明示诚敬,阴怀诡诈。倡信崇义从政治上可以争取人心,进而达到政治目的。刘备崇尚信义,但不以此为囿。就他与普操的关系而言,一开始刘备被吕布打败,归依曹操,陈寿在G三国志先主传中说“操厚遇之,以为像州牧工继而“表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出则同车,但刘备不念恩遇,首开衅端,密谋诛操,后不久北联
5、袁绍对抗西操,刘曹二人遂不相容。再者,就他与吕布的关系而言,吕布虽然说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但吕布在解除袁术的威胁时亦对刘备有大恩,及至吕布投降曹操时,生死虽然说是悬于刘备一言之间,但刘备还是把他送上黄泉路.再如他同公孙瓒、袁绍的关系。刘备本是公孙瓒的同窗好友,长于刘备,刘备也以兄事之。在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公孙瓒委以重任,使之任平原相,而刘备却趁公孙瓒援救陶谦的机会,公然离开公孙瓒归依陶谦.后来刘备被曹操打垮,几乎是只身投靠袁绍的,袁绍遣将到距离邺城二百里的地方去迎接刘备,袁绍父子对倾心敬重、恩宠有加,但刘备既得兵后,很快便“阴欲离绍诡称袁绍南连刘表,趁机南下,背弃袁绍,谋求自己发展。特别要说的
6、是刘备与刘表父子之事。刘备对刘表父子的态度,表面上使他获得很大的政治资本,但事实表明,刘备南投刘表完全是为了自身发展,使他在荆州境内站住脚跟.早先刘备就非常赛同诸葛亮的“跨有荆益”的隆中对策,由此他自然要觊觎荆益。刘备寄身在别人的地盘里,却不断地挖别人的墙角,发展自己的势力。刘备在益州以义结天下,豪杰多依,部众H益众多。刘表惮其为人,自然会产生疑虑,在弥留之际,已深深感到刘备将来对其子孙的威胁,不得不以退为进,希望刘备善待其子。后人为了突出表现刘备的仁义之心,遂有所谓刘表托国之说。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刘备是阴怀诡诈,完全背弃了刘表的意愿。在刘琮、刘琦的争桐斗争中,刘备支持了刘琦,从而加剧了荆州的
7、内部危机,以从中渔利。刘备对刘璋的态度也是以德报怨。法正曾经向刘备陈说益州可取,但刘备却试图将其真实的思想掩盖起来,而以虚伪的面目面对世人。后来在庞统又劝刘备取益州可以“定大事”时,刘备开始假惺惺地以宽、仁、忠、义假装推脱,说“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取也:然而庞统指出成大业益州不可不取,强调“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以后,封以大国,何负于辞,从而给这位自诩仁义的枭雄一个台阶时,刘备真实面目终于暴露出来,便堂而皇之心安理得地出兵了。此后刘璋恭迎刘备到达益州腹地。刘备至涪城时刘璋亲自从成都赶往涪城去迎接,对刘备诚心相待,且为刘备增兵,厚加资给,可谓是仁至义尽了。但不久刘璐便知道上了当,刘备得
8、知后立即主动出击,向成都进兵。刘璋被刘备围城十日,域后因形势所迫不得不投降了,刘备无颜面对刘璋,遂按照庞统所说的“事定以后,封以大国,何负于辞”,将刘璋流放到南郡公安。上述可见,刘备确实具有虚伪诡诈的一面。当然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也还应注意从另一种角度看问题成大事者往往不以小义废大谋。刘邦、李世民、朱元璋是这样,曹操、刘备亦如此。从道义上说这是不足为鉴的,但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上来说似乎也无须多责。再次,在用人方面,刘备虽尚贤却不善明察。大凡开国者一般都注意尚贤任能。刘备频遭挫折,自然更知任用贤能的重要性。特别是刘备南依刘表,屯驻新野后,才真正彻悟到招贤用贤之要,从而也开始了自觉的访贤活动。徐庶
9、来投,他器重之。司马微隐居,他主动拜访。司马微、徐庶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他即枉驾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另外,刘备用人重义,以诫待人,使他获得了好的名声,其他也多归附。刘备虽然比西操获得更多的声誉,但不具备大政治家的资质。就知人善任而言,他远远不如莒操。曹操对自己的部属及为人了如指掌,不疑归从,敢于拔擢于卒伍之间,收到人尽其用的效果。刘备虽然也有看人看得准的时候,如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告诫张飞不要“刑杀过差”,但是他不少时候是不善明察,不能深知部属的长短,就连关羽、赵云的一些心腹宿将也不能正确发挥作用。关羽刚愎自用,本非方镇之才,但刘备不仅委以垂任,而且尽应护其之短,这不断助长了关
10、羽的骄傲自大情绪,最终酿成大祸。而赵云屡有战功,入蜀以后谋略常与刘备相左,刘备便不再信任重用他,授官终不能与关、张、黄、马同列。再者孟达对刘备入蜀有功,刘备却对其不信任,还派遣养子刘封夺了孟达的兵权,最终导致内部不和,发生事变,失掉了三郡。另外黄权是难得的军事天才,归属刘备后屡献奇谋,颇得重用,及至伐吴,二人意见不同,刘备便将其调离前阵,守江岸防线,终因孤军悬处,道路阻绝不能还蜀,不得已降魏。刘备为人也多忌,没有宽广胸怀,所以细审其用人,便能发现其有时他比西操更加不容异己。最为可悲的是,他对诸葛亮很不放心。王夫子在读史鉴论中从三个方面说明这一点:一是留关羽守江陵,而不以诸葛亮率赵云守江陵,刘备
11、怀疑诸葛亮会结交东吴;第二诸葛瑾奉使入蜀,而刘备不许他兄弟二人私见:第三刘备临终托孤有“君自取之”之言,其中含义值得玩味。除此之外,刘备还对巴蜀名士和蜀籍官员心存戒心,或在中央枢纽机关少用蜀人,或用而不信,不予实权,而且动辄得咎。最后,刘备久经沙场却不善用兵。刘备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中度过的,他和曹操一样戎马住德数十年。历史证明,刘备并不是一个善于用兵的人。如果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别人的统领下尚能屡有战功,那么自从代领徐州牧,由他指挥的战争便败多胜少了。对此,时人很清楚,对他有诸多评价,例如东吴陆逊说他“前后行军,多败少成,魏国丞相赵战说他“拙于用兵,每战必败”,魏生曹丕也说“备不晓兵刘备的一生的主要战绩只是在法正、诸翦亮、庞统、赵云、张飞的谋划支持下,满诈并用,夺得益州。综上足见,刘备实乃一位平麻的君主。虽然其折而不挠,终得一方天下,这种坚韧精神值得赞许,但其为人和政治、军事才能皆不足称道。刘备实际上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人物。他重义爱民,但心存诡诈:用人尚贤,却不明察;历经沙场,而不善用兵。三国鼎立,蜀汉先亡,当然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国小力弱,难抗大国:后主暗弱,孔明出如未捷身先死:宦官误国等,但更为重要的是蜀汉政权没有后劲,后继无人。这种局面的形成,刘备、诸葛亮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亡国之货也不能全由后主承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