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docx
《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docx(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做好博士后工作,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根据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组织部、成都市双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的通知(双人社发20232号)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一、申报事项第一条支持协作协同建平台(一)项目支持项目1:对与双流区企事业单位联合新建工作站或基地的高校院所,给予20万元一次性资助。项目2:对新建的工作站、基地,且在5年内招收1名及以上博土后人员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一次性资助。项目3:对成功取得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的工作站,给予10万元一次性资
2、助。(二)申报条件项目1:2022年1月1日(含)后与双流区企事业单位联合建设并获批设立工作站(不含分站)和基地,以上级部门下发通知时间为准。项目2:2022年1月1日(含)后新获批设立的工作站(不含分站)和基地,在首次招收1名及以上博士后人员进站后享受本项资助政策,第2次及以后招收博士后人员不再享受本项资助政策,自获批设立之日起5年内未招收博士后人员进站的,不享受本项资助政策。项目3:2022年1月1日(含)后成功取得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的工作站,以上级部门下发通知时间为准。(三)申报材料项目1:1 .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单位申报表;2 .批准设站文件;3,设站
3、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联合建站高校院所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5 .联合建站协议。项目2:1 .成都市双流区博士后设站资助申请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5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博士后研究计划、学术及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项目3:1 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单位申报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正式批准单独招收博士后资格的文件;4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第二条支
4、持平台创先争优(一)项目支持项目1:鼓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规范高效运行,对经人社部、省人社厅绩效考核评估为优秀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项目2:对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为“领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领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给予5万元一次性运营奖励。(二)申报条件项目1:2022年1月1日(含)后,经人社部、省人社厅考核评估为优秀的工作站或基地,以上级部门下发通知时间为准。项目2:2022年1月1日(含)后,经双流区人才办考核为优秀的“领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三)申报材料项目1:1.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单位申报表;2,
5、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3.相关获奖通报或证书。项目2:1.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单位申报表;2,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3.区委人才办出具的评审文件。(四)评审流程1.组织实施。每年度组织一次评审工作,采取书面申请和项目答辩方式进行评审,由区委人才办牵头组织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2.评审标准和评分指标评审采取专家打分方式进行。满分100分,采取综合评分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分标准评分1.基地建设管理(30分)1-1建设管理情况(30分)博士后工作管理机构和人员(10分)设立博士后工作管理机构,配备有工作人员。博士后制度建设(10分)制定完善的博士
6、后工作管理制度。基地与流动站建立合作关系(10分)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2.博士后招收培养和服务保障(35分)2-1招收情况(15分)招收博士后情况(15分)持续招收博士后进站。2-2培养情况(15分)博士后科研经费投入(10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配备有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博士后申报人社部、省人社厅等单位的各类经费资助。博士后科研团队建设(5分)为博士后组建科研团队,配备科研助手完成科研项目。2-3服务保障情况(5分)为博士后提供相应服务保障(5分)支持博士后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住房、工资福利等相关保障;协助博士后本人、配偶及子女落户等服务。3.博士后科研成果产出(25分
7、)3-1科研成果(10分)获得科研学术成果(10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发明专利等科研学术成果O3-2成果转化(15分)解决本单位重大、关键技术难题(10分)解决本单位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5分)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4.对双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10分)4-1对双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10分)依托博士后平台引进培育ABe类高层次人才人数(6分)引进培育ABC类高层次人才不低于1人。对区内其他单位起到帮扶作用(4分)与区内其他单位有项目合作或人才联合培养的。总分3.结果运用对综合评分得分80及以上的,评为当年度“领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领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给予5万
8、元奖励O第三条引才入站“伯乐”奖励(一)项目支持项目1: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人才每引荐1名博士后,按引荐入站、成功出站、留双发展三个阶段分别给予2万元奖励。项目2:中介机构、专业社团、行业协会等各类人才引进服务机构(组织)每引进1名博士后,给予2万元奖励。(二)申报条件1.2022年1月1日(含)后成功引进博士后人员入站双流区内工作站和基地的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后人才,每成功引进1名博士后人员,按引荐入站、成功出站、留双发展三个阶段,分别申报并给予其一次性“伯乐”奖励,每个阶段2万元,未达成阶段条件的,不享受该阶段奖励O2.2022年1月1日(含)成功引进博士后人员入
9、站双流区内工作站和基地的中介机构、专业社团、行业协会等各类人才引进服务机构(组织),每成功引进1名博士后人员入站,给予其一次性“伯乐”奖励2万元。3.同一博士后人员只认定一名引荐人或机构,每个引荐人或机构每年累计奖励上不封顶。(三)申报材料项目1:1.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个人申报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5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6 .出站博士后人员的博士后证书(成功出站阶段、留
10、双发展阶段);7 .出站博士后人员与工商、税收、统计关系均在双流区实际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签订的3年期以上劳动合同、连续12个月收入、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留双发展阶段);8 .引才个人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职位或职务证明;9 .被引进博士后人员、设站单位、联合招收单位与引才个人签订的确认书。项目2:1 .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单位申报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5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
11、历学位证书(认证书);6 ,引才机构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7 .设站单位与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的引才协议、费用支付凭证的原件及复印件。第四条外籍博士后进站奖励(一)项目支持鼓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招收全职外籍博土后,从发达国家每引进1名外籍博士后,给予博士后平台一次性10万元奖励。(二)申报条件2022年1月1日(含)后工作站和基地从发达国家每引进1名外籍博士后进站,给予博士后平台一次性10万元奖励O(三)申报材料1.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单位申报表;8 .批准设站文件;9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10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
12、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11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6.就业许可证、工作许可证。第五条加大博士后在站资助(一)项目支持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招收的全职博士后,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度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等次的,每年分别给予I5万元、10万元、5万元配套资助,连续资助期不超过2年。(二)申报条件1.2022年1月1日(含)后新进入工作站或基地的全职博士后人员,根据设站单位自主对博士后人员中期、出站考核结果,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考核等次,经年度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等次的,每年每人
13、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配套资助,连续资助期不超过2年;2 .博士后在站资助均按在站满12个月为一个考核周期,经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合格后,由区人社局将资助费用拨付给设站单位,再由设站单位将相应考核周期的在站资助一次性拨付给博士后本人。博士后人员在站不满12个月由全职转为在职的,不享受在站资助;博士后人员在站满12个月后由全职转为在职的,第二个年度不再享受在站资助。3 .博士后人员变更设站单位或退站(期间离站)后又入站的,不享受相应在站资助。(三)申报材料1.成都市双流区博士后在站资助申请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
14、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5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X博士后研究计划、学术及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6.设站单位自主对博士后人员中期、出站考核结果证明材料。第六条支持博士后培优成长(一)项目支持项目1:积极支持在站博士后申报国家、省级“博新计划”和市级以上人才计划(项目),入选后直接认定为双流区In类及以上人才,享受每年2.4万元悦航都”服务。项目2:对在站期间取得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的博士后人才,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一次性奖励。(二)申报条件项目1:2022年1月1日(含)后入选国家、省级“博新计
15、划”和市级以上人才计划(项目)并在双工作的在站博士后人员,参照成都市双流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和管理办法执行。项目2:2022年1月1日(含)后取得工程系列和自然科学系列正高级、副高级职称的双流区内工作站和基地在站博士后人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授权在蓉央企或国企直接发放的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企业发放内部使用的职称证书、通过同级转评专业、先评高后评低、职称融通等方式取得的职称不享受本政策。(三)申报材料项目1:1 .双流区高层次人才申请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16、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5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X博士后研究计划、学术及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6 .申请人入选相关计划(项目)的证明文件。项目2:1.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个人申报表;7 .批准设站文件;8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9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10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X博士后研究计划、学术及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6.申请人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证书、评审文件或评审表、聘用文件等佐证资料。
17、第七条鼓励博士后服务地方(一)项目支持项目1:定期发布双流区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咨询策划等清单,在站博士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接的,经课题研究单位组织评定,按项目给予博士后及其团队最高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奖励。项目2:优先吸纳在站博士后加入双流区“百博服务团”,对达成“双聘”协议并经当年考核合格的博士后,给予个人2万元工作补贴。(二)申报条件项目1:2022年1月1日(含)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接双流区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咨询策划等项目并在双工作的在站博土后人员,根据项目所属的产业分类,完成项目任务并经课题研究单位评定同意后,按照项目协议约定金额的10%给予博士后人员及其团队定额奖励,第一产业最高
18、不超过10万元、第二产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第三产业最高不超过15万兀O项目2:2022年1月1日(含)后在站博士后人员加入双流区“百博服务团”,达成“双聘”协议并经区委人才办当年考核合格的,给予个人2万元工作补贴。(三)申报材料项目1:1 .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个人申报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5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X博士后研究计划、学术及科研成果等佐证材料;6 .课题研究、咨
19、询策划等项目立项依据、合作协议等;7 .课题研究单位评定意见。项目2:1 .成都市双流区激励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试行)个人申报表;2 .批准设站文件;3 .设站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4 .带全国博管办编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设站单位盖章认定的博士后进站审核表;联合招收的,还需提供联合招收协议;5 .博士后人员有效身份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认证书);6 .“百博服务团”双聘协议;7.当年度考核合格的依据。第八条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项目支持项目1:鼓励在站博士后及其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路演,对参加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奖励。项目2:
20、定期开展在站博士后创新成果评价,对落地转化的创新成果,给予在站博士后及其团队最高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奖励。项目3:对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及其团队项目参照我区相关政策措施,给予团队创业启动资金、产业化成长奖励、研发经费补助等最高5000万元综合支持。(二)申报条件项目1:2022年1月1日(含)后获得市级以上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主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并在双工作的在站博士后人员,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给予其本人及其团队最高10万元/项目、8万元/项目、5万元/项目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序号参加比赛级别获奖名次奖励标准(元/项目)1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第1名1000002第2名800003第3
21、名500004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第1名800005第2名500006第3名300007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第1名500008第2名300009第3名15000项目2:定期开展在站博士后创新成果评价,2022年1月1日(含)后经四川省科技厅、经信厅等相关部门批准成立或认可的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出具评价报告,按照评价报告认定的经济效益中的销售收入(或产值)的1%给予博士后人员及其团队定额奖励,第一产业最高不超过10万元、第二产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第三产业最高不超过15万元。落地转化的创新成果应用在同类产品或服务上的,销售收入(或产值)应实现正增长。项目3:1.申报人应是团队核心带头人,团队成员3人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市 双流 激励 博士后 工作 创新 发展 十二 措施 试行 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