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反馈的实现教学设计浙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docx
《第4课反馈的实现教学设计浙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反馈的实现教学设计浙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4课反馈的实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202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本节课由“实现反馈的过程”“认识传感器”“输入量与输出量的比较”三部分内容组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信息社会责任,综合提升信息素养。教学目标及核心索养指向1、掌握反馈的实现过程,能够画图表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2、了解传感器特征,能够判断传感器的种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3、理解传感器在比较输入量与输出量过程中所起的检测作用,以及在反馈中的作用(计算思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反馈的实现过程,能够画图表示2、了
2、解传感器特征,能够判断传感器的种类设计原因:了解反馈的实现过程并对传感器进行区分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的渗透需要作为重点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传感器在比较输入量与输出量过程中所起的检测作用,以及在反馈中的作用设计原因:传感器作为反馈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其检测作用及在反馈中的具体应用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原理和系统分析,所以此部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应作为难点内容。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3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引入:讨论:保温水壶是如何做到持久保温的?dIi后学生听教师引导生活中的案例,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反馈的实现的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新知讲授(30分钟)教师活动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馈 实现 教学 设计 浙教版 信息 科技 六年级 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