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书.docx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第一部分项目建设的基础一、专业现状1 .师资条件艺术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9名;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省教坛新秀1名,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人选1名,市“1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名,院级骨干教师3名;具有装饰美工考评员资格教师5名、室装饰设计初级考评员资格教师2名,工程师1名。已初步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且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曾获2008年校级“和谐教学团队”称号。2 .实训条件艺术设计专业拥有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的艺术大楼。实训、实验设备,专业电脑、专业画室、展览厅、设计文
2、化列馆、影视、图书等资料基本保证该专业的教学与应用基础研究。现有省合格实训基地一一艺术设计实训中心,设“平面设计工作室”,“包装与装帧设计实训室”、“室外设计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平面设计工作室”以及造型基础课教室、多媒体教室、器材室、公共艺术教室、展览展示厅等。与市灵动广告签订协议,共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一一职业技术学院、市灵动广告产学研基地;与市美术家协会共建创作研究基地;与典赛数字科技开展合作,建立COrei公司授权培训中心。同时,也与20余家校外广告、设计公司建立了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3 .社会服务(1)先后完成“闽榕茶叶”产品包装设计(参加世界博览会),“高丽侯药业”企业形
3、象设计、“参茸燕翅”系列包装设计,“柯香米业”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白天鹅大酒店”酒店形象、Vl设计,“恒盛房地产开发”楼盘形象、Vl设计,“净力竹炭”产品形象设计、全系列包装设计、专卖店设计,“湾大酒店”标志与VI设计,“巨化医院”标志与VI设计,市“喜盈门蛋糕店”标志与Vl设计,市“党建”杂志封面装帧设计,市衢江区少文化馆“星源艺术培训”标志设计,“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市柯城区“七里乡(香)”农家乐、龙游县“枫林山庄”农家乐、开化县音坑小学等30余项Vl开发和企业形象设计与推广设计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积极开展艺术(设计)创作与实践活动。至2011年8月,城市面容(设计
4、作品,作者:许金友)入选由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沟通(设计作品,作者:任海燕)入选省文化厅、省文联、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华人民国成立60周年省第12届美术作品展览,山丘系列之六(油画,作者:叶云龙)获省群众美术优秀作品展银奖,CBA宝贝(中国画,作者:宇)获省第六届体育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春风十里香(中国画,作者:民新)获省“百花向阳省花鸟画特展”优秀奖等总计50余件作品分获省级以上奖项。(3)依托实训基地的设备场地资源,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活动。2005年10月,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开化行青年油画家写生作品展。2006年6月,与市美术家协会
5、联合举办了市夕阳红书画交流展。2008年10月,举办了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基础教学改革成果展。2008年11月,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美国画家丹威马水彩作品展。2008年12月,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柯城余东农民画展。2011年5月,与省美术家协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广新局共同举办的“省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展区)暨余东农民画专题展”等50余场各类艺术(设计)作品展览展示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涵。(4)依托实训基地的资源,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05年4月,师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志攀的兰亭序为何成为经典讲座。2005年5月,中国美术学院版
6、画系副教授方利民的欧洲绘画艺术考察记讲座。2005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旅奥钢琴家。钢琴协奏曲黄河主创人员储望华的黄河协奏曲的创作与分析讲座。2005年10月,方正软件公司工程师的当环境艺术设计遭遇电子科技时讲座。2007年5月,德国画家浦荣玉的维米尔寓言与欧洲古典油画讲座。2006年6月,中国美术学院王其全教授的中国吉祥图案及其文化寓意讲座。2009年11月,广厦建筑设计研究艺术总监、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董思阳的设计与生活的艺术讲座。2010年3月18日,市龙腾堂动漫文化传播总经理徐庚明的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与展望等30余场。4 .教科研成果(1)近几年来,教学团队人员中,先后承担了高
7、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多元文化下的“数字插画”课程群教学改革等3项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艺术设计专业中古城镇写生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研究、地域文化特征的“原生态系统”在高职包装设计课程实践中的渗透研究、浙西乡土建筑文化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等5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农家乐”Cl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与研究等6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研究。企业形象设计、展示设计、版式设计为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2)教学团队成员还主持了江南农器具审美文化研究、明代祠堂三雕艺术及营造现象研究、龙游商帮与古建筑等4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省社科联重点课题浙西廿八都宫壁
8、画研究、传统艺术品“原状-迹化状”理论与意义研究等8项地厅级课题的研究。(3)“职业”视野下的师艺术教育(论文)获中华人民国教育部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以项目为导向:多元主体关系与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论文)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优秀奖等。其它还有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一级刊物5篇,核心刊物10多篇。(4)学生设计作品我与祖国获国家教育部2008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城市面容”系列1获2006年省“迪光杯”第五届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鑫同学的设计作品获2007年省“迪光杯”第六届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
9、奖和其它二、三等奖30余项。二、项目建设的意义1.我们正逢国家经济建设转型期,低碳经济、高科技、知识经济、服务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已成为新的趋势与必然。这为创意设计人才开拓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培养出能适应或推动这个转型期的经济大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设计人才是专业建设的战略考量。2.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依托建设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城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家庭装修更是新兴的大市场以及中乌“中国小商品城”对工业造型产品设计、旅游工艺品产品设计、“动漫城”对动漫设计与制作等
10、的人才需求为契机,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各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正式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主动服务当地经济文化产业需要的,懂市场、会创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第二部分项目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是省重点专业,艺术设计实训中心已被评为省合格实训基地。专业建设以此为基地,并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立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构调整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采取校企共建、社会捐建等多种途径,积极营造与设计、管理
11、、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积极探索“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创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以“项目化课程”为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特色及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高端技能型的艺术设计人才。通过若干年的建设,毕业生能受社会欢迎、就业率达到96%以上,“双证”率达到95%以上,使之在乃至省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二、质量目标的检测指标1 .广泛的市场调研:通过对国家和省文化产业的背景分析,艺术设计传媒行业和兄弟院校的调研,设计师及制作员岗位(岗位群)的核心能力分析,确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形成容详实的调查报告和分析报告。2 .
12、准确的专业定位: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确定该专业的专业定位。3 .清晰的建设思路:服务于区域城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需求,设置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二个应用型专业方向,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现代文明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4 .合理的培养方案:邀请行业专家、企业设计师、兄弟院校资深教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修订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课程容与岗位要求及职业标准对接。5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在“营造氛围、发挥潜能、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教育理念的统摄下,以“平台+模块”模式,以“工作室制”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为突破口,结合展览展示、
13、学科竞赛、考证创业等学生活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创意、会制作”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6 .课程体系建设:将课程按照广告(企划)、室装饰设计等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进行重构,形成从策划、创意、设计到执行的项目制课程体系,依据专业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做到课程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争取有1-2项课程建设达到省级精品课程。完成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7 .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探索“工作任务引领的工作室项目化教学”理念,坚持“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完善“观摩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大纲齐全、规。8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运用调研法、讨
14、论法、习作点评、作业展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9 .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进修、访学、培训、下企业锻炼等途径,形成一支行业影响力大,专业方向涵盖面广,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双师结构、专兼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10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对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教案的编写、课程考试管理、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监控,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11 .至2013年底,完成25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室、实训室达到教学做一体的要求。12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2-4门,设计文化列馆初具规模。13 .就业率达到96%以上,“双证”率达到95%以上。第
15、三部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坚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的服务功能以及引领与辐射作用,与文化、宣传、传媒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各设计传媒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探索艺术设计(传媒)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训基地建设。依此为示,带动其他“动漫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的专业建设,建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专业定位:培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懂得设计创意方法和表现形式,掌握设计制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即有文化、懂创意、会制作。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 .行业(产业)背景分析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公
16、布的第十一个重大产业振兴规划一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1月17日主席考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时谈到:“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更显示出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指出,加强文化与创意结合,扶持发展创意设计、文艺创作、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演出、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烂柯山的传说、廿八都木偶戏、龙游宣纸制作技艺、南孔祭典、九华立春祭、开化香火草龙、高腔、开花根雕、古琴制作、山歌、道情、坐唱班、庙会、古佛节等省、国家级非物
17、质遗产。龙游发糕和特种纸制造业、常山胡柚和钙产业、江山蜂蜜和建材业、开化龙顶茶和硅产业以及衢江的梅柑等都是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和支柱地方产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战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明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城市”以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家庭装修更是新兴的大市场。目前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的全国有近20万户广告(企划)公司,并持续稳步增长。省相关公司和广告(企划)、家装企业就有3万余家。区域登记注册的经营及兼营的就有400余家,从事企事业平面网页设计、网页美工、图文处理、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会展设计、L
18、ED设计与制作、包装与装帧设计、家庭居室装修等工作的人员近1万余人。2 .专业设置分析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以前为纯绘画艺术院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当年招生人数为40余人,以后逐年增加,至今艺术设计类的在校生已超过该院校所有其它专业的学生总数。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不论从招生规模、办学积淀、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已经走到了全省的前列。近几年来全国大部分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也都增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尽管如此,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适应省及区域经济和城镇化以及信息传媒的市场需求,2000年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艺术设计专业。本专业以
19、培养艺术设计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确立了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和环境艺术设计方向。3 .专业定位分析本专业主要面向广告公司、室装饰设计工程公司、传媒公司、数码艺术、印刷厂、报社、大型企业策划部等,侧重于企业形象设计与推广、室装饰设计与制作等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时,能取得装饰美工、室设计师等工种的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校企共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4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立足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建设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的契机,依托中乌“中国小商品城”对工业造型产品设计、旅游工艺品产品设计、“动漫城”对动漫设计
20、与制作等的人才需求以及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平台+模块”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以“项目化课程”为教学实践平台,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策略知识、掌握创意技巧及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具备相应的项目实施技能及良好的沟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与市灵动广告、天蒂室装饰设计、市原创空间装饰工程等20多家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企业人才资源。二、课程改革与建设1 .
21、课程体系的构建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企业调查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进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弄清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核心课程:广告与会展、企业形象设计、室外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包装与装帧设计。支撑课程:设计概论、造型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创意、图像图像处理、版式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模型。拓展课程:艺术欣赏、企业文化、文学与写作、书法训练等。2 .项目化课程的建设在2012年上半年前,所有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完成二级学院重点课程建设工作。在此
22、基础上,选择设计概论、版面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室设计等5门课程作为二级学院精品课程,在人力、财力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在2012年底前完成版式设计、展示设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13年前,力争完成企业形象设计、版式设计等2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做到所有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计划、教案、试题库等其他教辅材料)网络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通过若干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确立以“VI与推广”、“广告与会展”、“包装与装帧”、“室外装饰”、“摄影摄像艺术”等为项目化核心课程。3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通过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艺术设计 专业 建设 规划 设计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