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刘备不是一条心.docx
《诸葛亮和刘备不是一条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和刘备不是一条心.docx(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诸葛急口刘备不是一条心刘备曾说,有诸哥亮辅佐自己,自己就如鱼得水,从此对他言听计从。不过,诸葛亮和刘备真的是一条心,从来没有过盍见相左的时候吗?有,而且是非常大的分岐.刘备坐上皇帝的宝座后,一心想报曳当年孙吴夺走荆州、杀死关羽的仇,于是在黄袍加身的第一年就亲率诸军伐吴,结果他意气风发地出发,却惨败而归,一年后重病而死。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本是可以避免的。在刘备出发前,蜀国的群臣谏书堆了厚厚一沓,而刘备固执地听不进任何建议。然而,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关于诸葛亮的传记里,都没有提及诸葛亮的态度,他更是没有随军前往。三国志中只记载,在刘备大败而归、退到白帝城时,诸葛亮说了一句话:“法正如果还活着,就能劝主
2、上不东行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不管诸葛亮事先有没有劝过刘备,他实际都是不赞同这次东征的。尽管诸葛亮对这次出战并不贷同,可是他并没有阻止。原因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孙吴问题上的分歧已久。诸葛亮一生都不愿对孙吴动武,而是亲和为上。首操在长坂坡击退刘备的兵将时,诸哥亮就向刘备请命,主动去说服孙权,促成了孙刘联合,打败了曹操。从那时候开始,诸葛亮就形成了坚定不移的联吴想法。他成了蜀国的掌权人以后,立马就派出使臣,与吴国建立同盟关系。不论是小到军事冲突,还是大到发动战争,诸葛亮都没有再对孙吴动过兵。刘备却和他截然不同。刘备对孙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需求,有利于自己则联合,不利于自己则兵刃相见,直接而固执。而且
3、,就算是在联合的时候,他也始终对孙吴保持者警惕。他得到益州后,孙权让他归还荆州,他却说等到得了凉州再还给:后来,哲不称帝,孙权称臣,刘备却没有跟孙权说一声,就自己也坐上了龙椅,打破了诸图亮苦心经营的孙刘联合局面。不过,诸葛亮和刘备对孙吴的态度如此迥异,为什么当时鲜有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呢?这便要归功于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了。一个处于前进趋势的团队是不可能不出现矛盾的,可内部的分歧绝不可以轻易让别人知道,尤其在封建社会的君臣制度下,臣子更是不能表现出对天子的不满、与天子的不一致。作为臣子的典范,诸葛亮十分懂得:既然没有办法阻止刘备东征孙吴的这次不妥的决定,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他。所以诸葛亮没有再劝,而是在负责前方粮草供应的同时,也在朝中稔住了局面,让刘备没有半点儿后顾之忧。所以,诸葛亮和刘备的分歧虽然存在,但是旁人并不能很容易看到,而且它并没有给两人的这段君臣之情造成什么阴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诸葛亮 不是 一条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