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书第六部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docx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书第六部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用户需求书第六部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docx(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分册专用技术要求(第六部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一、技术条件1.概述1.1 工程概况1.2 供电系统概况2.环境条件3.采用标准4.系统构成及配置4.1 中央管理层4.2 站级管理层4.3 现场设备层4.4 网络通信层5.系统功能5.1 整体功能要求5.2 中央管理层功能要求5.3 站级管理层功能要求5.4 现场设备层功能要求6.系统主要技术要求6.1 系统基本技术参数要求6.2 主要设备性能指标要求7.系统主要软件技术要求7.1 一般软件要求7.2 维护要求8.系统绝缘、抗干扰性能要求8.1 绝缘8.2 电磁兼容性能9.系统网络要求.1域代码已更已.,1H城代码已更己.1ftBgg
2、.1域代码已更E2一J域代码已面.3域代码已更已招一I(域代码已更E乙1(域而南己毒域代码已更EL一域代码已更足.a域代码已更足域代码已更?包一域代码已更已,乙一-域代码已更已乙一一域代码已更已.8域代码已更已旦一一域代码已更已,区一域代码已更已、19)(域代码已更?,19域代码已更已19一域代码已更?.201-代码已更己30一/域代码已毒2。)4域代码已必.21域代码已更足U.系统可靠性、司维护性、可扩展性4域代码已更曼1.1 1可靠性.21一域代码已更11.2 2可维护性,22域代码已更11.3 3可扩展性221T越代码已更E12 .结构、材质及电源情况22域代码己更已12.1 结构及部件
3、要求.22域代码已更已12.2 材质要求.24域代码已更口12.3 电源情况Q_域代码已更已12.4 设备安装位置.25.域代码已更足13 .铭牌及标识25Y址代码已更百二、供货范围26一域代码已更E1 .设备数量,26域代码已更己2 .随机附件26域代码已更己3 .专用工具及测试仪表.27域代码已更足三、服务项目表?814年代码已更己四、项目执行时间表.29域代码已更已五、接口责任301 .一般要求QOT域代码已更百2 .接口要求301(域代码已更百2.1 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接口30域代码已更已2.2 与通信专业接口.30一域代码已更己2.3 与综合监控专业接口.30.域代码己更己2.4
4、 与接触网、轨道的接口3。一域代码已更足2.5 与变电专业接口.31.域代码已更足六、设备集成服务概述围_域代码已更足1 .概述.32域代码已更足2 .供电系统设备集成服务商的权力.32域代码已更己3 .卖方的项目管理机构32域代码已更已东完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期I.程(望洪站4“黄江中心站段)综合监控系统改备朱购项目(1521标)用尸福求书第三:分册专用技术要求接触网口J视化接地管理系统)4?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声3域代码已更E5 .对卖方的质量控制.33域代码已更足6 .投资控制管理阻域代码已更己7 .图纸文件管理声5域代码已更百8 .接口管理-5域代码已更E9 .设计联络管理36域代码已
5、更已10 .产品设计管理Q6域代码已更己11 .产品制造管理Q6域代码已更足12 .检验和试验管理.37域代码已更足13 .不合格品的控制西一域代码已更足14 .设备的包装、运输和贮存管理箜域代码已更已15 .现场服务管理38域代码已更已16 .技术服务39域代码已更已17 .培训-0一/俄代码已更百18 .向卖方索赔的管理SO域代码已更百19 .BIM技术要求.41域代码已更已20 .集成服务细则的构成SL域代码已更足七、试验、检验及验收44域代码已更足1 .基本要求四域代码已更E2 .试验41域代码已更E2.1 型式试验4一域代码己更已2.2 出厂试验.46域代码已更日2.3 系统通信联调
6、试验.46.域代码已更已2.4 现场试验.46域代码已更足3 .检验也域代码已更足3.1 出厂检验印一域代码已更已3.2 验收依据冬_域代码已更足用户需求书第三分册专用技术要求-G第六部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管理系统)3.3 现场检验7一一域代码已更己4 .验收8码函4.1 出厂验收.48域代码已更足4.2 现场验收.48域代码已更已5 .索赔和赔偿48域代码己更已八、设计联络.50域代码已更已1 .设计联络的组织卢0域代码已更已2 .设计联络要求.50域代码已更已3 .设计联络安排.51域代码已更足3.1 第一次设计联络.51域代码已更E3.2 第二次设计联络一域代码已更已3.3 第三次设计联
7、络拜一域代码已更已九、技术文件.53域代码已更己1 .概述产3域代码已更足2 .图纸二3一J俄代码已更己3 .手册卢3域代码已更已4 .其他技术文件.54域代码已更E十、培训双域代码已更足1 .概述.55域代码已更已2 .培训计划.55域代码已更已3 .培训材料#5域代码已更已4 .培训费用5域代码已更日5 .培训效果与考核要求卢6城代码已更足一、技术条件1.概述1.1 工程概况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望洪站黄江中心站)全线长约57.496km,全线共设车站25座,其中窗架站3座,地下站22座,平均站间距为2.37Ikm。高架段线路长度约7.71km,占一期工程13.41%;地下段线路长度
8、约49.466km,占一期工程线路长度约86.03%;过渡段长度约0.32km,占一期约0.56%o在道洛镇(道港站西侧)设车辆段1座,在黄江镇(黄江中心站北侧)设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使用2号线西平站旁边的线网控制中心,在道洛车辆段设置备用控制中心,全线共设置4座主变电所,分别位于道洛站、鸿福路站、松山湖站和黄江中心站附近(其中一座共享已建成的2号线旗峰公园主变电所)。1.2 供电系统概况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采用集中式11035kV两级电压供电,牵引和动力照明共用35kV供电网络。本线新设3座主变电所,分别为道洛主变电所、松山湖主变电所、黄江主变电所,每座主所均从城市电网引入两回
9、独立可靠的IlOkV电源,共享2号线旗峰公园主变电所。本工程新建的松山湖主变电所预留将来为3号线工程供电的条件,黄江主变电所预留将来为4号线工程供电的条件,最大程度地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电力资源,实现资源共享。1号线与2号线共享西平控制中心。东莞1号线一期工程牵引供电系统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地下区段采用刚性悬挂,地面及高架区段采用柔性悬挂。全线设置24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含车辆段、停车场各1座),4座独立降压变电所,11座跟随式降压变电所。2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户内设备:-5+40C,户外设备:-5C+50C相对湿度: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
10、有凝露发生。海拔高度:100Om耐受抗震烈度:Vnl度雷暴日:290日/年污秽等级:III级日照强度:100OWZm2最大风速:35ms3 .采用标准设备的制造、试验和验收除了满足本用户需求书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如下标准,且所采用的标准均为合同执行时的最新有效版本。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GB/T10411-2005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TB10009-2016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T2831-I997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条件TB10117-2008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规范DL476-201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GB/T3482-2008电子
11、设备雷击试验方法GB9813-2016微机计算机通用规范GB11920-2008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9-2019远动终端设备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10月17日发布的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DL/T687-2010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GB/T14598.26-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GB/T2423.1-200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5465.2-2008电气设
12、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4208-20I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25890.3-2010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开关设备第3部分:户内直流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
13、接地开关GB/T25890.4-2010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开关设备第4部分:户外直流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GB/T25890.6-2010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开关设备第6部分:直流成套开关设备GB/T25890.7-2010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开关设备第7-1部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专用测量、控制和保护装置应用指南GB/T25890.8-2010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开关设备第72部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专用测量、控制和保护装置隔离电流变送器和其他电流测量设备GB/T25890.9-2010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开关设备第73部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专用测量、控制和保护装置隔离电压变送器和其他电
14、压测量设备DLTT687-2010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T283.1-2018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1部分:技术要求DITT283.2-2018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部分:测试方法DlTT879-2004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所有标准都可能被修订,卖方应确保使用的标准为最新版本,设备及其组成部件应满足上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要求,若卖方采用除上述之外的其它被承认的相关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应明确提出并提供相应标准复印件,经买方批准后方可采用。4 .系统构成及配置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布置的模式,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由中央管理层、站级管理层、现场设备层、
15、网络通信层组成,各层之间通信网络采用光纤以太网,站级设备和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采用以太网、现场总线或工业级无线网。若投标人提出其他满足系统需求的方案,应在投标书中给出与上述方案的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并提供差异表,招标人不排斥高性能价格比的新技术新方案。投标时需提供具体的网络结构图和数据流向图。本设备应选用安全可靠的品牌,至少三条国内地铁开通运营业绩,并提供相关运行证明资料。4.1 中央管理层在OCC控制中心设置中央管理层,配置独立的中央级服务器(含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和工作站。服务器机柜及网络设备安装在综合监控设备房,工作站安装在电调办公席。系统服务器采用双机主备冗余设计,充分考虑系统安全、稳
16、定性。服务器柜内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设备:冗余服务器、交换机等。4.2 站级管理层4.2.1 车站控制室、变电所控制室车站控制室配置可视化接地操作终端(含应用软件等),以便在站级对接地系统进行监控和操作。在变电所控制室设站级通信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设备:环网交换机、站级交换机、视频服务器、通信处理机、智能钥匙管理机、网络通信设备等)。4.3 现场设备层4.3.1 正线接触网接触网设备区上网隔离开关附近设置可视化直流验电接地装置,实现接触网的远方及就地验电接地功能。可视化直流验电接地装置与隔开开关实现送电闭锁和接地闭锁。在正线地下车站、区间所接触网上网隔离开关附近,配置网络高清红外摄像机,用于监视现
17、场隔离开关工作状态。对于高架车站、部分车站变电所,由于采用隔离开关柜,在柜内安装半球型网络高清红外摄像机。摄像机视频数据接入就近可视化直流验电接地装置后统一上传。4.4 网络通信层4.4.1 远程通信网络远程通信网络指车站与车站间的通信网络以及OCC与车站间的通信网络。网络模式为光纤单环以太网,站级管理层通信处理机通过环网以太网交换机配置光纤以太网远程通信口连接到相邻车站站级管理层环网以太网交换机,站与站间通过光纤连接构成光纤主干网。OCC中央管理层通过以太网交换机配置光纤以太网远程通信口接入光纤主干网。区间牵引所通过接入邻站站级管理层环网以太网交换机后统一接入光纤主干网。光纤主干网络通道利用
18、通信系统工业级通信主干环网,带宽不低于300Mo若投标人结合地铁系统的特点,提出其他网络配置方案,应在投标书中给出与上述方案的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并提供差异表,招标人不排斥高性能价格比的新技术新方案。投标人投标时提供各车站站级管理层间、站级管理层与中央管理层间通信采用的通信规约、通信传输速率。投标人提供通信电缆、光缆及其两侧的光电转换器、光缆终端盒、尾纤/跳线等光缆连接附件。4.4.2 站内通信网络站级通信网络采用以太网(通信柜与可视化接地操作终端、可视化直流验电接地装置之间)方式,通过网络交换机或其它方式提供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接口以满足现场设备接入的要求。招标人保留对接口方式进行选择的权利,具体
19、视互联设备实际情况在设计联络时确定。现场设备层至站级管理层的网络通信传输媒介优先采用光纤,投标人提供通信电缆、光缆及其两侧的光电转换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缆终端盒、尾纤/跳线等光缆连接附件。若投标人结合地铁系统的特点,提出其他网络配置方案,应在投标书中给出与上述方案的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并提供差异表,招标人不排斥高性能价格比的新技术新方案。投标人投标时提供站级管理层通信处理机与现场设备层设备间通信采用的通信规约、通信传输速率。4.4.3 站间通信网络系统支持站间网络通信,即在OCC控制中心设备出现故障时,相邻站间设备也可以进行数据、视频交互及通信,实现站间设备闭锁功能。站间通信网络采用通信传输通道
20、,在保证全线主干网络通信的同时,实现站间通信功能,同时,要求系统能够检测出通信网络中光缆断线等通信故障,以便及时处理。若投标人结合地铁系统的特点,提出其他网络配置方案,应在投标书中给出与上述方案的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并提供差异表,招标人不排斥高性能价格比的新技术新方案。投标人投标时提供站间通信采用的通信规约、通信传输速率。5 .系统功能5.1 整体功能要求5.1.1 功能要求系统能实现全线正线接触网在中央级(OCC控制中心)、站级(车站控制室)、当地三级接地操作控制功能。不管远方遥控还是就地操作,都应具备防误操作功能。投标方应提供具体的防止误遥控、防止就地电动/就地手动误操作、防止走错间隔的解决
21、方案。系统应实现接地操作前的强制验电功能,验电及接地结果可实时上送到中央管理层OCC控制中心。系统需实现对接触网上网隔离开关和接地装置的操作进行视频监视,操作或告警时能自动调出相应视频画面,应采用红外高清网络摄像机。系统应具备作业流程控制与管理功能,待操作设备应与计划任务要求内容保持一致。系统应具备对接触网上网、越区刀闸和接地柜接地刀闸实际合分状态的视频智能分析功能,智能分析刀闸分合闸状态,分析结果与系统采集的遥信状态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不一致,系统应能自动提示告警。图像识别须保证其实时性,在控制屏上应显示时钟信息,图像智能识别响应时间不超过3s,基于视频的目标图像识别准确率应大于等于90%
22、o可视化直流验电接地装置应具备残余电压检测及记录功能,对于因残压过高不能合闸的情况,装置应有残压自动放电功能,投标时需提供具体方案,并需提供具体应用案例及用户出具的接触网残压放电试验报告。5.1.2 与上网隔离刀闸安全联锁需求可视化直流验电接地装置与上网刀闸之间应实现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带接地状态送电误操作的安全联锁功能。实现方式(与PSCADA通信):本系统在站级与PSCADA系统通信。本系统将接地刀闸状态传输给PSCADA系统,PSCADA系统将隔离开关状态传输给本系统。本系统仅实现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功能,防止带接地状态送电功能由PSCADA实现。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1)PSCADA系统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轨道交通 综合 监控 系统 用户 需求 第六 部分 接触 可视化 接地 管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