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4.11.30).docx
《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4.11.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4.11.3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4年11月16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相识、精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改变新特点科学制定符合辽宁省情、顺应时代要求、凝合全省人民意志的发展规划,对于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全面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十一五”时期极不平凡。面对困难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广阔干部群众,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紧紧抓
2、住中心振兴东北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难得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成功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谱写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篇章。这五年是辽宁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社会建设成效最好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改变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1)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到2024年末,预料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有望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3%注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实现了不低于振兴以来以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3、。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优势增加,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势头强劲。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和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协调推动。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主动进展。城区经济发展有了新进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新成效。(2)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24年的1.9倍和1.8倍。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国
4、平均水平。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农村平安水源建设等重点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义务教化全面实施,各级各类教化发展快速。城乡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事业接着位居全国前列。扎实开展平安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循环经济和生态省建设成效显著,辽河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减排目标提前实现。(3)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一批骨干企业实现联合重组,国有资本更多地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明
5、显增加。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中小企业加快成长,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气。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速推动。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实际利用外资成倍增加,对外贸易方式加快转变,东北四省区等区域合作深化开展,全省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二、“十二五”时期的形势与总体要求(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改变,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动,经济
6、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体制活力显著增加,积蓄了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后劲。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改变,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困难。我国应对气候改变及资源环境等约束越来越大,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传统社会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省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化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基础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实现全面振兴增加了
7、新的动力;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历史性难题基本化解,长期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这两块“短板”渐渐拉长,为实现全面振兴铺平了道路;全省上下政通人和,干部群众的信念和决心更加坚决,为实现全面振兴营造了良好氛围。经过“十二五”时期的接着努力,我们应当而且能够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但还要看到,我们在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更要应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特殊是辽宁自身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实力不强、资源环境冲突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有待提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将使我省加快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需认清形势
8、,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紧紧抓住、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有效解决突出冲突和问题,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5)制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实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辽宁“十二五”规划,必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好中心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坚持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显著增加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9、,显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公允正义,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固的基础。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必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为主线,必需力求速度与质量、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发展;力求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有机统一
10、,努力培育竞争新优势;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增加发展的可持续性;力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有机统一,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力求强省与富民有机统一,保障全省人民共享振兴发展成果。(6)“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至上十二五”末,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主要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力争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振兴以来平均水平,不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就业持续增加,
11、社会保障水平跻身全国前列,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削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绿色的生产消费模式初步确立。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公民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7)“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关键在于把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这条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使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深层次冲突和问题
12、得到有效破解,切实把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到集约发展、协同拉动的轨道,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把社会建设重点转换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的轨道。加快推动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的经济转型,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第一、其次、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物质资源、科技、人才、管理共同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快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转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保障实力,加强社会管理实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保障社会公允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加快推动以消退体制障碍为重点的体制转型,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体制性弊端和制
13、度性障碍,构建充溢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三、加快经济转型增加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8)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主动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居民消费实力,完善激励消费政策,合理引导消费行为确保居民消费率逐年提高。切实增加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努力做大经济规模。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注意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引导投资更多
14、投向有利于结构调整的重大产业项目,围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集中建设一批重要产业功能区。优化生产力布局,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建立功能完备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以提高运输保障实力为核心,加快铁路、马路、港口、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构筑便捷、平安、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能源结构优化为导向,稳步推动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发展智能电网,构建平安、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以供水防洪和水生态平安为重点,实施辽西北供水等重大工程,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实力。(9)增加科技创新实力。坚决不移地把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建设
15、创新型辽宁作为全省发展战略的核心,最大限度发挥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速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以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区为重要载体,依托骨干企业、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形成一批特色显明、跻身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新兴产业集群和聚集区。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建设一批工程探讨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试验室、重点试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超前部署一批重大前沿技术探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抢占科技制高点。完善科技创新体制,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
16、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大专利成果转化率,推动由“辽宁制造响“辽宁创建”转变,建成国家重要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10)推动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发呈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依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重塑辽宁工业大省形象。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为依托,以提高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重大装备成套实力为重点,培育一批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在全国同行业中有竞争力、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据限制总量、淘汰落后、集群发展
17、、产业链延长的原则,推动冶金、石化等行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加工度,发展配套产业,向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以发展工业产业集群为品牌、载体和突破口,走出具有辽宁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领域,选择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产业,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和通信等信息基础设施
18、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11)推动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大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抗风险实力和市场竞争实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和动植物防疫体系,发呈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加强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小区(场)建设,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倍增安排,培育一批全国百强县。坚持工业化主导地位,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集中,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主导产业,每个县(市
19、)和郊区至少形成一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农产品资源,主动建立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加速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12)加快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立公允、规范、透亮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究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方法,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优先发展与制造业关联亲密的生产性服务
20、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实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规划发展一批规模较大、聚集度高、特色显明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重点城(郊)区和服务业领军企业,领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支持沈阳、大连区域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发展温泉、生态、工业等特色旅游,建成温泉旅游第一省,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统筹发展住宅地产、工业地产和商业地产,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13)主动稳妥推动城镇化。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主线,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实力、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转移为重点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共 辽宁 省委 关于 制定 辽宁省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二 个五年 规划 建议 2024.11 3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1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