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培训教材:新媒体概论.docx
《新媒体培训教材:新媒体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培训教材:新媒体概论.docx(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第一章新媒体导论新媒体的基本问题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式。2 .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3 .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备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4 .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5 .智能电视:就是具备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6 .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移动媒体。7 .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是:在硬件上具备CPU,在软件上具备操
2、作系统。8 .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1或具备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9 .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和传承提出了挑战。10 .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新媒体的优势1.从传播学分类来看,目前比较同行的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2 .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3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2)新媒体生态更加复杂,对既有的信息传播秩序带来了强烈冲击。3)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个人媒体得到了较大发展。4)受众分化更加明显。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从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漫长过程,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信息
4、获取途径和接收方式,推进分众传播、小中传播更深入的发展。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1)冲击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新媒体使信息形成了一个“5A”的网络环境。从对正面宣传的影响上看,新媒体形式多样、信息内容庞杂,很容易将正面宣传的内容淹没,而错误的观点、非理性的舆论却有了传播渠道和生存空间。(2)冲击信息传播秩序。大众媒体传送的信息越多,在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之间,“知沟”就会越大,而新媒体则更加强化了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3)冲击媒体发展环境。网络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不间断冲击着新媒体的发展环境,影响新媒体公信力的建构。新媒体上的舆论变得更加多元,传统的“把关极致”受到的冲击增大。纸媒还有明天吗1 .数
5、字出版产品的分类:1)按传统出版物的继承关系:数字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2)按照是否具备互动性:网络地图、网络游戏、在线知识服务。(3)按照信息类型,动画、文本、音频、视频等。2 .按需印刷:指的是受到读者或顾客的订单后才印刷、装订和销售的出版物。3 .数字产品的分类:(1)按照继承关系分类: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期刊、音像制品。(2)按照是否具备交互性区分:网络地图、网络游戏、在线知识服务、应用程序。3)按信息类型分类:文本型、图书音像型、动画型、音频型、视频型和多媒体型等。4 .数字产品的特点:多媒体、超链接、开放性、数字产品内容的不确定性、互动性、信息海量、传播效率高、使用便捷、
6、可获得性。5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1)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内容是数字出版的本质,技术是手段。(2)产品与需求的关系:(3)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的关系:(4)传统内容资源与数字内容资源的关系:5)传统出版数字化升级与数字出版新业态的关系:6 .电子书:是利用忽视掩护、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终端阅读设备进行读取的数字化图书。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电子书内容,电子书阅读器,电子书的阅读软件。第二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1.产业:是具备某种同意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组织经济活动的集合。2 .数字出版产业:是出版企业组织所开展的数字活动的集合,是所有参与数字出版产品及
7、服务的生产、传播活动的企业或组织,所组成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是出版产业的不可或缺的部分。3 .数字出版产业的特点:C)产业集中度高。(2)低消耗和高附加值。(3)业务活动的平台化。(4)技术和平台商推进产业链重构。5)以技术标准为保障。新媒体理论研究模型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新媒体时代受众理论1.受众:简单地说,便是接受信息的人。受众在传播过程当中是信息到达的终点信宿),此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信息一新闻传播者一大众传播f受众f极少量的信息反馈。4 .网络受众: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5 .“网民”泛指上网者。只有上网者处在单纯的接受信息状态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网络受众:网民有时既接收信息有发布信
8、息,从外延上看,网络受众是网民的子集,或者说使其组成部分,在逻辑上,研究网民必然包含了对网络受众的研究。6 .从受众角度看,新媒体具备选择性、主动性和互动性,这些传统大众转播方式所不具备的特点。7 .新媒体的互动性:受众反馈几乎都是一种“延迟”行为。互联网是双向、多向交流的媒体。互动性是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一大优越性。新媒体的互动性带来受众的主动性,传播学认为,任何传播行为尤其是大众传播,都应该是双向的。8 .新媒体带来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新媒体中受众的主动性表现得十分明显,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当中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在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9 .传统的大众媒
9、体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的大众媒体发送信息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单行的推送式,媒体把经过编排了的信息推送给受众;第二个是点对面式,一家媒体向众多手中推送同一种信息,这种方式一方面是被动的,另一方面是群体性的,受众只能是接受同样的信息而别无选择。10 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从传播学角度来看。11 强调受众接近权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一个有效的传播模式不仅要包括从传者到受众的信息流动,也应该包括从受众到传者的信息反馈。(2)有利于建立健康积极的媒体环境。(3)有利于妥善地解决信息员和传者之间的关系。12 .受众接近权实现的困难性在于:(1)传统
10、大众传媒的时间和版面的限制性决定了受众的意见和客观事实不可能被全部反映。(2)传统媒介的高度选性、时间和版面的限制让媒体对信息进行选择被普遍认可。而媒体必然在选择时会有所偏重和回避,使受众很难被公平对待。13 网络对现实受众接近权的积极意义:(1)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受众由被动的接受到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2)网络使得个人的意见获得的有力传播。(3)网络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要监督媒介权力,就要先打破它在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垄断地位。14 .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依据报道的类似性一一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一一由此产生累积性效果;信息到大范围的广泛性
11、一一由此产生便在性效果。其结果为,造成一个一方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声音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一一由精英走向大众化1.中国网民数量增长的原因:U)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上网费用下降。(2)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的重组及竞争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在不间断优化。(3)公众上网比较积极。(4)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使得的计算机网络制式和技能在快速普及。2.搜索引擎四部为: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用户接口。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1 .网民可以按中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地域、性别、年龄、支付能力(收入)、教育水平、职业结构。2 .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心理相比,网民表现突出的心理特征
12、有:1)参与性心理。与传统媒介受众不同,网民不仅是接受者与旁观者,网民更多地加入传播过程当中。(2)个性化心理。网民的媒介消费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更多的自主性。(3)虚拟环境下的匿名心理。网络给网民提供了一种充分放开个人的环境,在匿名的状态下,他们更加追求在物理世界里无法满足的需求。3 .网民的新闻信息需求至少有以下几个新特点:1)信息来源很多,选择余地特别大,接受时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很强。(2)在大量信息面前,受众需要在选择上获得帮助。13)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么能力加强,个人独立自主性也相应增强。(4)对传媒的需求增强,需求的个性化程度提。受众需要更优质的服务,包括符合他们个性化需求的传播,
13、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关注经济信息。4 .动机:原始含义是引起动作,心理学则把人们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音素称为动机。5 .网民上网的动机:(1)求知,是以对知识、信息的追求为目的的一种动机,它是网民中最常见的一种心里活动。(2)消闲娱乐,娱乐,是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的一种动机。3)求名,追求个人成名,获得成就。(4)求便,如网上购物。(5)逃避动机,新媒体可以使网民逃避现实,不理会日常工作。6 .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但是随着网民的大众化,为了休闲娱乐而上网的网民比例已经逐步上升为第一位,这印证了新媒体的娱乐化趋势。新媒体娱乐化的主要原
14、因在于网民结构的大众化,网络正在由“精英”的“专利”转化为大众媒体,网民结构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网络游戏热也促进新媒体的娱乐化。7 .马太效应:指的是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大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在新媒体领域,马太效应指的是网民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经常访问的网站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网站上。第二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新媒体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新的传播类型。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网络人际传播1.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世界各地的
15、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电子邮件互相传递信息,在网上交流,是一种存贮转发式服务。2 .电子邮件的特点:(1)传输速度快。(2)非常便捷。(3)成本低廉。4)信息多样化。(5)有广泛的交流对象。6)比较安全。7)保存时间长。3 .电子邮件的传输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输协议SMTP来完成的,它是互联网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存贮转发式,是电子邮箱系统的核心。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五章webl.O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门户网站1.门户网站: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2 .新浪又王志东创立,和搜狐网易腾讯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3 .腾讯
16、成立于1998年11月,其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4 .网易,1997月创立。5 .搜狐,1998年由张朝阳创立。6 .新闻网站:指以经营新闻业务为主要生存手段的网站。垂直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第六章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的特点1. 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让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微信公众号的力2.2001年的“91,事件,是微信公众号发展的分水岭。3 .微信公众号就是一种在网络上的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4 .微信公众号概念主要表达在三大方面:频繁更新,简短明了以及个性化。从技术层面
17、上讲,微信公众号就是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5 .微信公众号不同于现实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主体充分表达自我的可能:网络的虚拟性使主体可以隐匿其真实身份;网络的开放性可以让人随时传播个人的观点;网络的互动性使主体可以方便地与人交流、沟通、互动。6 .微信公众号的特点:1)具备共享性,以共享的方式扩散。(2)具备互动性,微信公众号一刘艳的方式进行交流,传者和受者可以实时互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3具备大众化特征,微信公众号满足了“四零”没有技术、成本、编辑、形式)条件,是“零进入门槛二(4)微信公众号具备娱乐性,是一种自由体验式写作。(5)微信公众号具备草根性。(6)微信公众号具备感化性的特点。微
18、信公众号写作源于内心冲动,是一种体验式写作。6 .微信公众号对传统媒介的影响:1)拓展新闻猜忌渠道,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传播主体平民化。(2)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方式,使传播内容丰富化。(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7 .微信公众号存在的不足:微信公众号给传统道德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其虚拟性弱化了道德规范,信息多元化导致道德信念迷失,匿名性导致了道德人格的异化。(1)微信公众号仍需要传统主流媒体。2)微信公众号具备草根性,实质是娱乐化平台。(3)已经成为了商业炒作的工具。(4)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5)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微博1.微博:即微微信公众号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
19、、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用户端组建个人社区。2 .微博的优势:1)简单易用。2)主动性强。(3)及时性强。(4)发布平台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微博的社会意义在于推进社会的民主化。3 .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1)微博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2)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3)微博是媒介组织传播产品的新方式。微博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其也成为实时新闻更新的重要来源。4 .茧效应:指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明显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通常选择接受那些符合自己既有判断标准、个人易于接受的信息,就像他们个人编制的信息茧,他们企图借助这层茧来逃避现实生活得某种不确定性,坚
20、守不得不做出的众多项选择择。5 .关于微博的冷思考(缺陷、局限性):(1)发布信息随意性强,真实性没有保障。因此用户表达会更加随意,这种状态往往导致用户的表达缺乏节制。(2)微博具备草根性,实质是娱乐化平台。一方面单条微博信息十分有限,但是微博信息总体上却又具备海量性,这造就了微博的草根性和娱乐性。3)微博已成为商业炒作的工具。(4)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基于微博自身的快捷分享,其为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5)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国内微博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免费+广告营销”,即免费拱网民使用,向企业收营销费用。一方面微博比较零散,另一方面微博信息可信性较低。(6)面临管理的困境。第七
21、章微信微信的发展1.微信快速发展的原因(强大优势):(1)除了具备短信实时推送功能之外,推送内容的类型还呈现多媒体的特征。(2)背后的腾讯具备强大的资金支持。(3)明确了微信是强关系属性。(4)能适用于多手机机型平台。5)自身也在不间断完善。2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代表性产品,微信极大的促进了网络人际传播与人际沟通。数字化、互动性是手机的基本特征,其最大的优势是便携性和私密性。兼具互动性好、信息获取即时等特质。3 .微信的传播优势:(1)人性化设计,操作便捷。微信打破了传统网络交流的固定范围。12)多媒体传播。微信可以实时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3)系统开放,免
22、费试用。微信急用几乎是零资费,性价比非常高。微信可以跨运营商和跨手机操作平台。(4)用户黏度高。从传播模式看,微信的传播主体非常明确,就是基于手机QQ用户。(5)传播主体一一双向性、互动性。(6)传播内容一一私密性、即时性。微信信息交流内容也更为私密。其内容发布具备即时性。(7)传播渠道一一多媒体平台集成共享。8)传播效果一一扩散性、准确性。微信的社会影响1.意见领袖: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可以用过传播信息对别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2,微信带来的企业营销的新变革:(1)基于1.BS计数喝茶看“附近的人”功能,发掘潜在客户,实行精准营销。(2)基于020模式和“二维码扫描”功能,开展品牌病毒式
23、传播,发展电商业务。二维码抽象的凸陷链接了线上和线下,通过摄像头的扫描就能够轻松获得相应信息。它在线上可与商家产生联系,在线下能进项消费,充分表达了移动端在020上的发展。“微生活”的内涵就在于将微信融入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来,提供本地化服务。(3)基于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功能,打造全新社交关系网,开创企业口碑宣传新方式。微信公众平台在精准性和专业性方面更上了一层楼。而朋友圈功能能让微信的私密社交能力被激活,成为分享式口碑营销的良好渠道。4)基于数据统计功能,开启大数据时代定制服务营销新模式。数据统计功能的推出使查看的数据更多更全面细致。3 .微信的营销模式:(1)漂流瓶一一品牌活动式,提高品牌知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媒体 培训教材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2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