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docx
《新时代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创建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探索加快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普适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建设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为契机,围绕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挖掘中医药杏林文化,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实施中医药康养提升工程,促进中药种植
2、、加工、生产和流通等中医药产业的全面发展。二、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围绕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要求,充分依托杏林文化发源地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管理体系、传承体系、人才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实现中医药一二三产业和事业高端化、规模化、现代化融合发展。(二)主要目标1 .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服务全民健康为中心,加快中医药治未病有效推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前移健康管理关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为市区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提供特色支撑。根据区病
3、谱和地域特点,总结一批针对常见病(如肺炎、关节炎、痛风、老寒腿)、职业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卒中)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病服务技术,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到2025年,实现治未病理念普遍推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支撑产品体系较为完善,智慧治未病模式基本成熟,与中医药传承和人才培养体系稳步对接,助推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稳步提高。在现有基础上,创建市级以上区域中医特色优势病种不少于3个,建设市级中医优势病种防治中心,建设市级以上中医药特色重点专科不少于1个。2 .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精华精髓挖掘保护深度推
4、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效能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更大突破,产学研服务协同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市级以上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收集、筛选中医药秘方、验方和技法1-2个。3 .中医药人才建设加快推进。中医药人才成长途径、培养模式更加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健全,各梯次有序衔接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到2025年,建立县级以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实施中医药人才研修工程,培养中医经方名师2名。4 .中医药文化传承深入推广。深度挖掘杏林文化资源,做好杏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新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鼓励医疗机构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将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入中小学
5、教育内容,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宣传教育活动,讲好杏林春暖的故事,大力弘扬悬壶济世的精神,持续抓好医德医风建设。5 .中医药全产业链蓬勃发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一批本区道地药材和优势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种植加工基地,选培植一批道地药材,积极推进金蕾中药文化园项目建设,推动“生态+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汤料、药膳、药酒、药茶等中医药健康饮食产品和中医药药膳餐饮企业,推出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康养综合体项目示范基地。6 .中医药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中医药服务价格更加科学合理,医保政策更加全面。将中医医疗机构纳
6、入按病种分值(DlP)付费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医中药治疗病种范围及分值。对治疗周期长,风险可控、需持续治疗的中医病种,逐步推进日间治疗。推进中医医院参与总医院建设工作。三、主要方向我区中医药综合改革重点围绕中医治未病、中药制剂调剂使用、中医药专科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等方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主要方向为;区中医医院围绕治未病、中医康复及骨伤、急诊、糖尿病、脾胃专科重点专科建设和中医非药物治疗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围绕杏林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完成金蕾中药材文化园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中草药品新种种植及热敏灸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建设。四、重点任务(一)创新中医药管
7、理体系1 .健全完善领导机制。构建适应本地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体系,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推进中医药发展列入政府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内容,建立中医药综合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发挥区中医药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先行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强化中医药管理工作,组织推进全区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结合实际细化制订本地方案并组织开展建设工作。加强区卫健委中医股的管理人员配置,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实现人员配备再优化、再提升,全面负责区域内中医药综合改革工作的规划、统筹、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区卫健委)2 .优化构建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地方中
8、医药发展成效的评价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中医药发展投资融资渠道,着力推进中药种植、加工、生产、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资金支持。通过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争取国家、省级中医药专项资金投入为辅的方式,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保障公立中医医院投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方面对中医医疗、中药产业、中医养生养老和健康旅游等项目的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投资中医药服务产业。(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工信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分局、市场监管局)3 .健全预算和财务管理制度。以
9、区域卫生规划、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医院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近年收支情况、医疗收费标准调整等因素,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内部预算管理。加大预算管理总额中中医医疗机构权重,重点向以中医药诊疗收入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倾斜。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在实行医疗业务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考核,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开展按病种分值核算成本,逐步完善本单位成本定额和成本费用开支标准,有效调动保护中医医院发展积极性。充分考虑中医药服务特点,结合实际推进中医
10、药领域薪酬制度改革,继续加大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区医保局、卫健委、财政局)4 .完善中医医保支持政策。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职能、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调控医疗服务价格总体水平,结合中医医疗服务特点,完善以临床价值和服务产出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政策,支持中医传承创新发展,对中医传统技术和创新性,经济性优势突出的中医新技术,简化新增价格项目审核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启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将中医纳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病种实行同病同价按病种分值
11、付费。参照国家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结合地区实际,遴选中医中药治疗病种,合理确定分值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康复医疗、安宁疗护等需长期住院治疗的中医优势病种,可按床日付费建立动态调整价格机制,每年会商调整中医收费项目。扩大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及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将符合规定的中药及中医诊疗服务项目纳入门诊统筹支付范围,优先支持将热敏灸等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通过适宜新技术等新增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严格落实国家及省规定的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成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政策。将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互
12、联网+”中医药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责任单位:区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一)创新中医药服务体系5 .推动中医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持续推进中医医院“2专科1中心”建设,全面实现中医药服务区域覆盖。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区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建设,积极实施中医药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中医药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广实施“名医堂”工程,按照品牌化、优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要求,规划布局建设不少于1个国医馆或名医堂,推动名医团队入驻。加强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打造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探索中西医协作模式,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提升中医公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中医药 综合 改革 先行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2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