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纠错码”功能优化研究.docx
《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纠错码”功能优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纠错码”功能优化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纠错码”功能优化研究摘要: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噪声”干扰,不可避免却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史育人”的内容特点更易遭受信息“噪声”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引入信息论中“噪声”干扰难以消除时的纠错码应对机制,有效降低新媒体“噪声”对它的影响。利用重塑“纠错码”防范功能、维护“纠错码”纠正反馈功能、革新“纠错码”建设功能等措施辩证发力,可以将新媒体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带来“噪声”干扰的“变量”转化为提升信息传输实效的“增量”,为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提供全新思路。关键词:思政课;新媒体;“纠错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引
2、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这为思政课数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媒体作为思政课数智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刻改变着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传输格局。目前,学界关于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学理念创新、思政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路径探索等方面。而尽管部分学者已从信息传输流程角度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噪声”干扰问题,但鲜见对新媒体背景下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为代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信息“噪声”干扰及其应对机制的深入研究。故本文尝试引入“纠错码”概念,对降低新媒体背景下“纲要”课“噪声”提出解
3、决策略,贡献新思路。纠错码(ErrorCorreCtingCOde)是指信息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后能在收端自行发现或纠正的码。其蕴含的纠错理念对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稳定、有效传输具有借鉴意义。将这一概念引入思政课中,是特指思政课中由教师特意教授给学生,用以帮助学生对错误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并在一定范围内帮助其自行纠正错误,或者超出纠错范围后及时向教师反馈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等基本知识单元构成的信息编码。新形势下,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高校师生传输思想政治教学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新媒体良莠不齐,这使得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传输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纲要”课信息因不具备直接验证的特殊性更
4、容易受到新媒体“噪声”的干扰,因此,依据“纠错码”的功能原理,以“纲要”课为例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纠错码”功能发挥面临的新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提升“纲要”课信息传输质量、助力思政课教学取得实效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思政课教学中的“纠错码”功能原理概述有序渐进的工作功能是实现信息准确传输的关键。在信息论中,纠错码实际应用最广的纠错方式是混合纠错模式(HEC),即发送端发送的码不仅能够发现错误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接收端接收以后,首先检验错误情况。如果错误在码的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进行纠错;如果错误很多,超过了码的纠错能力但能检测出来,则接收端通过反馈
5、信道,要求发端重发判断有错的信息。在思政课教学中,“纠错码”的功能并不会像信息论那样仅仅停留于信息符号的传输,信息传输的内容、方式、主体等更加复杂,其功能主要有对标的防范功能、限域的纠正功能、及时的协调反馈功能和开放的革新功能。(一)对标的防范功能信息论中,纠错码作为信息传输的“保护膜”,能够在信息传输到信宿时对错误信息进行识别、检测,并在一定范围内自我纠正错误。信息在传输时会携带具有纠错能力的码通过信道向信宿端传递。当编码信号传输有误时,纠错码会自动发挥纠错功能,识别、检验、纠正错误码元,发挥防范功能以确保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符合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的立场、观点
6、、方法和原则等思想政治教学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对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内化后外化于行才能实现思政育人目标。教师将符合学生认知习惯的知识梳理出框架体系后建立好思政课“纠错码”,在传输思想政治教学信息时便将“纠错码”一起传输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纠错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接收信息的唯一信源,来自新媒体平台的大量信息充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为“噪声”干扰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利用教师传输的“纠错码”对接收到的新媒体信息进行对标识别、检测,当发现与教师传输的“纠错码”信息相悖时便可利用其知识体系、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等对信息错误进行识别、监
7、测以及一定范围内的自我修正。(二)限域的纠正功能纠错码具有自动纠正的功能,当它识别到错误信息后,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行将错码进行纠正。纠错码会在信息出现传输错误时自动发挥作用,识别错误源头、检验错误、纠正错误,直到消除错误后继续进行信息传递,如此循环往复形成纠正功能。但是,在信息论中,纠错码纠正功能只能在特定场域内发挥作用,一旦超出它纠正的能力范圉,纠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者还会造成信息传输流程的“瘫痪”。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纠错码”同样有着相似的限域纠正特点。它必须符合思政课教学的场域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瞬息万变,质量参差不齐,仅靠教师难以实现“纠错码”实时更新。但与信息论
8、中所述有所不同的是,“纠错码”的使用对象是处于现实社会中的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而这种特性会通过学生信息判断的差异性直接表现出来。判断能力相对强的学生能够正确利用“纠错码”识别、检验新媒体下的各类信息,并形成正确的观念指导实践;判断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则可能会受到新媒体信息的干扰而形成错误观念,使“纠错码”形同虚设。(三)及时的协调反馈功能纠错码拥有反馈通道以确保对信息的准确收发,其反馈环节与纠正环节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当纠错码超出纠错能力范围时,它会将错误信息及时通过反馈通道传达到信源,信源根据信息错误情况对纠错码设置重新调整以适应新的传输环境,之后再重新进行信息传输。在思政课教学中,“
9、纠错码”的反馈功能主要依靠教师、学校主管部门、高校思政育人平台等多方协同完成,反馈功能分为长效反馈和短期反馈。长效反馈其实是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最常见的掌握教学进度的方式,它使得思政课教学可以具有稳定的纠错功能。教师在一个教学周期完成后利用试题检测、教学评价、行为考察等方式发现上个教学周期中存在的错误,并将经验教训容纳到下一个教学周期进行调整。长效反馈需要教师对学生接收的立场、观点、方法、原则以及信息判断情况、面对重大事件时的具体行为等多方面学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短期反馈则是一种师生的双向互动,主要是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它使得思政课教学纠错可以更加灵活:学生利用“纠错码”中的立场、观点、
10、方法和原则判断信息,当发现“纠错码”无法帮助其解决错误信息时,就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反馈给教师,而教师就可以及时做出补救,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和错误行为。长效反馈和短期反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相互协调配合,能够使思政课“纠错码”更加及时、准确。(四)开放的革新功能纠错码历经制定、运行、反馈环节不断循环往复,但其间并非一成不变,它会不断调适以适应新的信息传输环境,会通过及时调整码元纠正错误来实现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思政课中的“纠错码”也具有这一特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本身就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环境和有“网络原住民”之称的学生群体。“纠错码”的革新
11、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学信息内容的革新。仅仅依靠现有的“纠错码”体系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下信息量庞大的现状,其内容必须根据信息更新而有所革新和调整。第二,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方式的革新。新媒体时代对思政课教学最直观的冲击就是传输方式的变革,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讲学方式,将课堂延伸至微信、微博等各大新媒体平台。思政育人空间的扩大推动了“纠错码”进一步革新。第三,信息传输主体的革新。新媒体不仅作为新型信息传输方式发挥着信道功能,还衍生出新型信源群体一一新媒体运营者。这使学生接收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除了来自教师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新媒体运营者。新媒体信息的输出会进一步影响学
12、生对重大事件的判断,进而影响到“纠错码”原有的运行功能,这也呼唤“纠错码”自身革新。二、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纠错码”功能发挥面临的新挑战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以信息承载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等优势迅速占领信息传输环境中的一席之地,这改变了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格局,也让思政课“纠错码”功能的发挥面临防范功能弱化、纠正反馈功能失灵、革新功能缺乏深度创新等复杂情况。(一)“纲要”课多信源同台竞技,“纠错码”防范功能弱化思政课内容是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的核心。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他们能够根据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以及自身学识阅历等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但随着新媒体技术
13、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教师早已不是唯一信源,网络社会的个体都有可能兼具信源和信宿双重角色,信息会受到不同群体的影响从而传输不同的内容。在新媒体信息传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然发生变化,其中变量最大的是该时代衍生出的新媒体运营者与教师同台竞技,且该群体的信息传输能力有胜过教师之势。这一变局将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环境变得错综复杂,导致“纠错码”防范功能面临弱化的危险。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新媒体运营者是“纲要”课信息的主要发出者。新媒体由于具有准入门槛低、操作方便快捷、可以智能化推荐等传输特点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新媒体运营者便利用这些优势,借助新媒体元素向学生“还原”部分历史片断,采用学生乐
14、于接受的“网言网语”普及“纲要”课知识,运用微元素占用学生碎片化时间,向学生灌输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之相比,教师利用传统信息技术讲授“纲要”课的方式不免呆板逊色,而部分教师引入新媒体技术的方式也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程度比较有限,仅限于课堂上直接搬用新媒体信息;还有部分教师又一味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讨好”学生,使思政课内容与新媒体技术本末倒置。而当前,很多学生利用新媒体掌握的知识甚至要多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使得教师传输信息的主导地位有逐步弱化的趋势。而教师“把关”力度的削弱直接导致对信息正确引导能力的降低,“纠错码”的防范功能也相应呈现弱化趋势。(二)“纲要”课信息内
15、容良莠不齐,“纠错码”纠正反馈功能失灵“纲要”课讲述了从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端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183年的历史。如何在有限的思政课上帮助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规律,深刻感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都与思政信息的准确传输息息相关。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纲要”课信息传输质量极易受到干扰和损害,“纠错码”纠正反馈功能因无法及时更新调整而严重降低了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一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搜索引擎,各类需要的信息便随之而来。然而由于新媒体信息传输的低门槛性、自由性,由于媒体运营者的知识储备、学识素养参差不齐,信息传输的
16、环境变得十分复杂,这时一些与唯物史观不符的信息便会乘虚而入。例如,一些自媒体平台对中国抗日战争史的时间界定言论不一,“片面强调八年抗战”“抹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事实”之类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判断。另一方面,新媒体背景下碎片化信息成为传输环境中的主流,一些反映历史现象的图文材料被切割成片段,断章取义地进行传播。由于学生正处在正确历史观的塑造时期,学识积累较为薄弱,容易偏听偏信某些新媒体平台的个别言论,得出错误的历史认知,最终掉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例如,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掺杂着信源主体的主观感受,这类信息以新媒体为载体进行传输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公正。
17、(三)“纲要”课信息传输无法与新媒体同频共振,“纠错码”革新功能缺乏深度创新面对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规律与新媒体信息傅输规律的双重逻辑,教师如若不主动寻找两者的结合点,新媒体助力思政课教学的作用就很难取得实际效果。例如,“纲要”课主要向师生传递已经明确答案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原则等信息,而其中部分历史信息已依托新媒体平台创作出相关的影视剧或微电影。部分教师为提升课堂趣味性一味引用这些作品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的关注点就不再是教师讲了什么,而是教师会放映什么媒体作品。这导致一些重要信息常常被一笑而过,这与“纲要”课信息传输的初衷是相悖的,它会使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难以落到实处,最终导致
18、“两张皮”的结果。部分思政课成为媒体话语逻辑影响下的信息传输者,这虽使思政课更具趣味性,但也因课堂走向娱乐化而降低了学理性深度。此外,新媒体技术的过度应用为“纲要”课的讲授设置了多重“关卡”。“纲要”课涵盖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加上各大媒体平台掌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师生需要在多个平台之间来回切换以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史料,这使得课堂上技术逐渐喧宾夺主,挤占了师生接收信息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出现了技术占主导的趋势,严重割裂了“纲要”课教学信息的连贯性传输。还有部分思政课教师照本宣科,课堂上直接向学生展示课件,
19、将自己课前准备的讲稿直接在课堂上“宣读”,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信息接收水平。这些对新媒体技术的不当利用容易导致思政课教学出现“单条腿走路”的现象。三、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纠错码”功能的优化策略在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传输过程中,思政课“纠错码”是教师为提升思政信息传输可靠性和有效性而设置的能够帮助学生识别、判断信息并对错误信息进行纠正的“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裂变式的传播,而思政课教师由于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常常不能及时拦截错误信息。不良信息失去了“防火墙”的拦截便容易抢占信息阵地,使正确的思想政治教学信息遭到屏蔽,使原有的思政课“纠错码”功能式微,这些情况在“纲要”课中体现得尤
20、为典型。因此,必须深入探讨思政课“纠错码”功能的重塑、维护与革新等优化策略。(一)重塑“纲要”课“纠错码”防范功能,筑牢信息传输“防火墙”唯物史观是贯穿“纲要”课信息传输的核心内容,在信息传输中起着“总控”的作用。新媒体时代重建的思政课“纠错码”应该是以思政课专业知识、网络安全知识、新媒体技术知识、道德伦理知识等知识体系为核心,向学生传输知识体系背后蕴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帮助学生培养辨别新媒体信息正误的能力。具体到“纲要”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提升辨别与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判断时代议题,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媒体 背景 下思政课 教学 纠错码 功能 优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3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