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学习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落实“四个统筹”心得体会精选.docx
《(7篇)学习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落实“四个统筹”心得体会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学习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落实“四个统筹”心得体会精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落实“四个统筹”心得体会(共7篇)目录篇一、学习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落实“四个统筹”心得体会2篇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4篇三、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6篇四、11月30日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0篇五、11月30日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2篇六、11月30日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4篇七、11月30日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6篇一、学习
2、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落实“四个统筹”心得体会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举足轻重。如何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提出“四个统筹”的明确要求,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提供了方法指引、明确了实践路径。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这是全面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所在。长三角地区人才富集、科技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实力领先,拥有丰富的创新协同发展资源。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拥有两个年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5个;G60科创走廊高新技术
3、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上升到1/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B比重上升到15%;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较2011年增长了近1.5倍,年均增速达9.47吼事实证明,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跨区域协同,不仅有助于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也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这是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有这样的一个比方:沪苏浙皖,伸开去是“五指”,各有所长;握起来是“拳头”,更有力道。一体化,从来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近5年来,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展所长,优
4、势互补,错位发展,共同形成产业协作一体化新格局。从三省一市的实际来看,上海是开放前沿、创新高地,江苏实体经济强劲,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安徽拥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厚积薄发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赋能,把各地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定能共拉长板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这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走深走实的基础工程。这些变化看得见、摸得着:省际“断头路”逐渐消失了,地铁、公路、铁路更加紧密了,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24小时包邮图变为现实了,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医保异地结算更方便了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公共服务“软联通”,为长三角一体化按下“加速键工
5、然而要看到,物理上的“断头路”打通不难,破除一些无形的壁垒无需久久为功。面向未来,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才能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这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亮丽的底色。长三角地区能不能在绿色发展上闯出新路、在低碳转型上开辟新局?关乎全局大局。目前,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制度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2.1乐生活垃圾无
6、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路太湖、新安江一千岛湖流域等跨界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接下来,既要做好“共保联治”的文章,抓好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名生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等要求的落地落实,也要在“机制创新”上重点着墨。比如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这些何尝不是“先行探路”的题中之义。篇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2023年11月30口,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7、习近平总书记市要讲话精神,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去布局谋划,发挥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产业和经济合理他局。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增强对国际商品和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赋能,把各地自身优势变为区域优势,共拉长板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
8、的显著成效,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总书记也指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存在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强调,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四个统筹”既有机统一又目标清晰,为携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领航定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下一步要持续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
9、体化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让我们更加坚定在党的领导下,把此次座谈会部署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总书记指出,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为我们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三省一市要进一步推动“破”和“立”,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拓展,补齐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和发展的短板,同时推动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避免因行政壁垒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重复竞争问题。总书记指出,要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近年来,湖州紧紧
10、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地理信息等新兴产业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在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坚持稳中求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协同苏浙皖三省各扬所长,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篇三、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20
11、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砥砺奋进、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Q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更兴伟业,意义重大。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
12、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统筹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5年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扎实推进,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和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的作用口益显现,为构建新发
13、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羸得了战略主动。同时也要看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发展质量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仍需提升,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一体化尚需努力,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有待提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还需进一步向纵深拓展,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和发展还有不少短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
14、。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长三角区域要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坚持一盘机思想,加大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实现更大突破,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推动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要循序渐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分类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加强各类交通网络基础设施标准跨区域衔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要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
15、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完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加快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长三角区域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改革经验互学互鉴和复制推广,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要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促进长三角
16、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要带头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建立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稳妥
17、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协同推进省市间电力互济。要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联合执法。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长三角区域要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盯住关系国家和区域安全的科技、产业、金融等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夯实安全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长三角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并与中西部地区加强产业合作,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加强全过程风险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深入 推进 长三角 一体化 发展 座谈会 重要讲话 落实 四个 统筹 心得体会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3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