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24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
《粤教版2024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2024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单元简洁机械第1课时杠杆内容标准:1 .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2 .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洁机械的运用。教学目标:科学学问目标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运用撬杆打开罐盖最简洁;3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4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洁机械一一杠杆的运用有肯定的了解。实力培育目标1 .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实力;2 .培育学生试验操作的实力;3 .培育学生学习运用工具的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1.相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教学方法提出问题一一尝摸索究一一搜集数
2、据一一分析沟通一一归纳运用重点难点通过视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教学打算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探讨:生活中,假如遇到这样的状况,你有什么好方法?思索: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怎样更简洁把盖子打开?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
3、学上台试一试能否干脆用手打开罐盖。问题:干脆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劲?能不能利用一些简洁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材料:供应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简洁?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试验,亲身感受运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接着探讨杠杆的爱好。三、活动二:探讨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媒体:出示课本图。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简洁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任务:设计”探讨建立杠杆须要哪些条
4、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探讨和记录。探讨:各小组探讨探讨方案,思索建立杠杆所须要的条件。沟通: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探讨方案。各小组对详细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看法。活动:各小组依据修改后的探讨方案进行试验,探讨建立杠杆所须要的条件。沟通:各小组沟通试验结果。小结:通过小组的试验结果,老师利用课本图进行解说。相识什么是杠杆,杠杆各部分的专业名词(阻力作用点、支点、动力作用点等)。媒体:播放“杠杆”视频。四、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媒体:出示课本图。活动:小组活动。依据各组的探讨方案进行探究试验。沟通:各小组介绍本小组的试验状况,对各小组的探讨结果进行质疑、补充、梳
5、理,加深对杠杆的相识。小结: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劲,动力大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费劲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远离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省力,动力小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探讨:费劲杠杆和省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见的费劲杠杆和省力杠杆。五、课堂小结。第2课时杠杆的平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相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试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相识杠杆省力、费劲和不省力不费劲的规律。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对
6、杠杆尺进行探讨【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打算】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举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二、相识杠杆1、今日,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特别简洁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一一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日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洁机械称为“杠杆”。2、
7、示范用杠杆撬讲台。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用力点支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围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沟通。6、辨别杠杆视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更。:/xkbl/三、探讨杠杆的隐私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全部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老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劲的事务)让我们用杠杆
8、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探讨。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运用方法3、 老师问题的提出:假如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当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 还有其他方法吗?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当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试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试验之后再把试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状况有()种,费劲状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劲状况有()种。6、 对全部的数据进行视察和分析。1) 在什么状况下,杠杆省力?2)
9、 在什么状况下,杠杆费劲?3)在什么状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7、老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劲、不省力不费劲各状况的比较和分析。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五、全课小结第3课时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试验方案来探讨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看法、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洁机械的爱好。【教学重点】相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通过试验来相识其工
10、作原理。【教学打算】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试验支配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探讨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索: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须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依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状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探
11、讨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试验方案。(供应试验设计方案表)要探讨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料是()否()要变更的条件不要变更的条件试验设计(可附图)4、小组合作进行试验,并记录下探讨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觉5、全班内进行沟通汇报。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变更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三、会移动的轮子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 相识动滑轮的定义。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索:“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须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变更用力方向?5、 用测力计探讨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学习运用测力
12、计,相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2)老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依次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干脆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试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觉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沟通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五、想一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状况下运用定滑轮,什么状况下运用动滑轮?第4课时斜面内容标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这种简洁机械的
13、运用。教学目标:科学学问目标1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洁机械一一斜面;2 .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实力培育目标1 .培育学生视察、比较、描述和表达;2 .提出问题、揣测、设计试验;3 .学习运用工具和说明运用工具的意义。情感看法价值观1.相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4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5 .敬重证据,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共享他人的才智。教学方法提出问题一一视察试验一一搜集数据一一分析整理一一归纳应用重点难点设计试验,探究利用斜面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打算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木板、测力计、绳子、卡纸、螺丝钉。教学过程:一、
14、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导入:工人在搬运重物上车。没有重型机器的帮助,他们只是利用一块木板就轻松地把重物搬上了汽车。问题:这块搭成斜面的木板起到了什么作用?思索:相识斜面也是一种简洁机械。二、活动一:探讨斜面的作用导入:人们从低处把重物搬运到高处时,经常会在凹凸处之间用木板架设一个斜面。问题:这些斜面有什么作用?媒体:出示课本图。设计:设计探究斜面作用的试验。引导:利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视察同一个重物在垂直提升和沿斜面提升时的重力分别是多少?按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视察结果有什么变更?尝试变更斜面的角度,分别测量同一重物的重力,视察结果有什么变更?按变更斜面角度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
15、的重物,视察结果有什么变更?活动:小组活动。依据设计进行试验,记录试验数据,并从中找出规律。沟通:请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试验数据以及找出的规律。老师引导学生相识斜面的作用。小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但是经过的路程就越长。媒体:播放“斜面”视频。拓展:当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o时,斜面便垂直于水平面。这时还能省力吗?三、活动二:变形的斜面教具:出示一张三角形的卡纸。导入:这是一张三角形的卡纸,假如把它卷到铅笔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活动:把三角形的卡纸卷到铅笔上,看看有什么发觉。沟通:请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发觉。引导学生相识变形的斜面。探讨:这种“
16、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有什么特点?媒体:出示课本盘山马路图。引导:在卡车车厢与地面之间放一个平直的斜面,搬运重物时就可以省力;但在一座大山的山顶与山脚之间就不能放一个平直的斜面了,因为距离太远。山顶与山脚之间的盘山马路事实上就是一个“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汽车利用这个变形的斜面来爬坡就可以省力,但是就要行驶更多的路程。拓展: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这种“卷起来”的斜面?四、活动三:斜面的应用媒体:出示盘山马路、飞机货舱输送带、商场的自动扶梯、登山旋梯、高层停车场的斜坡、大桥的引桥的图片。导入: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设施,你能不能说说它们是利用了哪种简洁机械的原理?探讨:分析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
17、对斜面的相识和了解。目的:了解人们怎样利用斜面,懂得说明斜面的作用。拓展:找寻生活中应用斜面的例子。五、课堂小结。第5课时探讨自行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洁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过程与方法:发觉并分析自行车上更多的机械种类和作用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整理己相识的各类机械和机械的作用,一时倒机械与我们的生活亲密相关。【教学重点】对链条和齿轮的探讨【教学难点】对其他简洁机械的原理说明【教学打算】每个小组自带一辆自行车(最好能变速)【教学过程】一、引入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么自行车是利用一个怎样的工作原理前进的呢?以前同学们可能觉得
18、很奇妙,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索这个问题,那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二、对链条和齿轮的探讨1、在自行车上的各个部分中,你最新奇的是哪个部分?(一般学生会指向链条和齿轮)思索: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能起到什么作用?2、视察前后2个齿轮,你发觉了什么?齿轮的大小对自行车速度有什么影响?3、对自行车的前后2个齿轮进行视察探讨,并做好记录工作。视察内容记录数据大齿轮齿数小齿轮齿数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几圈?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转几圈?4、小组内进行探究探讨,发觉2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总结(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三、找寻自行车上的简洁机械1、自行车上应用
19、了许很多多的机械原理,找找看,我们能在自行车上发觉哪些简洁的机械的应用。2、和小组的同学沟通,把大家的发出记录下来。自行车部件简洁机械类型所起到的作用3、选择一个自己感爱好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和小组同学一起制定一个探讨支配,然后开展探讨。四、本单元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学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指名学生发言,对学生没回答完整的请学生补充,实在没说清的由老师给出正确定义。并组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解巩固其次单元第6课时珍贵的淡水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知道水资源的含义,分析水资源危机产生的缘由和相应措施,理解河流径流量的变更及其缘由。2、实力目标:能依据图表资料分析比
20、较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地区差异;能运用图表结合实例分析河流径流变更与补给的关系;能依据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该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并提出水资源的利用和爱护措施。3、情感目标:通过身边用水现状和节水方法的调查,增加节约、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I、教学重点:水资源危机的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水资源的利用和爱护措施,水资源危机的案例分析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河流径流变更与补给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案例分析2、教学手段:多媒体协助教学四、教学过程:1、课前打算:“谈天说地”主题:家庭用水调查与节水措施(I)、调查统计班级内同学家庭的月用水量
21、及水费,并算出人均用水量和水费(2)、询问其中节水家庭的节水措施(3)、设计几条节约用水的标语2、课题引入观看投影片:干旱地区、水体污染的图片学生感悟:说出水资源缺乏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老师归纳并板书:水资源危机的缘由自然缘由: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稀有、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为缘由:水体污染、奢侈严峻、需水量加大、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3、难点分析(I)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4、案例分析(1)水资源的利用和爱护措施通过连线题的形式归纳水资源的利用和爱护措施。(2)“谈天说地”请课前支配的两位同学展示班机同学家庭用水调查的结果。(3)案例分析供应小课题: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教版 2024 六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3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