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大全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大全10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班教案(大全10篇)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分清衣服的正面和反面,会将衣服翻正、有序放入衣柜中。2、通过主动探索、同伴学习等方式,寻找整理服装的方法。3、在游戏的情景中体验成功的。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活动准备:衣柜一个、幼儿服装若干(开衫、套头衫、裤子)、卡片、等活动过程:一、情景体验,自如展现自己整理服装的能力。1、”老师这里有很多衣服,谁愿意帮助老师把这些衣服叠整齐,放进衣柜里?”2、幼儿自选一件服装进行整理,并放进衣柜里。二、经验分享,区分不同服装正、反面,探寻翻正服装、整理服装的方法。1、师生共同寻找服装正、反面的不同。”你觉得
2、这条裤子整理得好?为什么?”(没有将裤子翻正、裤子是反的)”裤子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边,)”这件开衫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边,)”这件套头上衣的正面和反面有什么不同呢?(口袋、小花、毛毛的边,)2、师生共同探讨将服装翻正的方法。”这些衣服都是反的,谁来想办法把它们翻正呢?”怎样将裤子翻正呢?(将手从裤腰进去,到裤脚处伸出手,抓住裤脚,将手从裤管里退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翻过来?(自主探索将开衫和套头衫翻正的不同方法。)3、师生共同总结整理服装的方法。”我们应该怎样整理衣服呢?(翻正,扣纽扣、拉拉链,叠整齐)三、动手实践,自主尝试翻正服装
3、的方法,并有序放入衣柜中。1、幼儿整理服装,并放进衣柜。”老师这里还有一筐衣服,你们愿意帮助我吗?,”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筐衣服整理好、放进衣柜,再把原来放进衣柜的衣服检查一下,看看这些衣服整理好没有。”2、幼儿相互检查,体验成功的快乐。”请小朋友检查衣柜里的衣服整理的好吗?活动延续:1、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每天自己穿脱衣裤、整理服装。2、在班级健康区设立”整理小衣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整理服装。教学反思: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操作?在数学活动中,幼儿的操作要体现幼儿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幼儿的发现、质疑、排除、表达等思维过程。让幼儿听着教师的指令去操作材料,其实质上就不是真正的操作,因此教师
4、要思考怎样调动孩子的经验,变指令操作为幼儿的自主操作,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如本次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物体的特征及双维列表的特点,让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材料,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为幼儿进行多重分类做好知识经验的准备。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幼儿学习用水粉颜料画点,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则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活动准备1 .图片-圆点娃娃2 .调色盆,彩色颜料,画笔,水桶,擦手布。3 .音乐-花之圆舞曲音乐活动过程一、出示圆点娃娃图,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1.教师:今天圆点娃娃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
5、点老师。4 .老师扮演圆点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二、圆点娃娃在散步一一画点1 .教师以圆点老师的口吻:我的圆点娃娃们和我长得一模一样,都是圆圆的,它们现在隐身在白纸上了。有很多圆点娃娃,它们正在散步呢,我们来当当魔术师把它们变出来。2 .幼儿人手一支画笔,蘸彩色颜料在白纸上画点。三、圆点娃娃跳舞一自由连线1.播放优美的音乐圆点老师:圆点娃娃听见这么好听的音乐,多想跳舞啊,请小小朋友们帮助它们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们的小手一个个牵起来。3 .鼓励幼儿连线,线条不要太长。四、涂色1.圆点老师:圆点娃娃现在拉好了手,它们想把舞台变得更漂亮那就跳得更开心了。2.
6、指导幼儿大胆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颜色少蘸一点,搭配用色。五、欣赏、想象1.圆点老师:看,圆点娃娃跳着优美的舞蹈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来猜猜看,这幅图画象什么?2.老师带幼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欣赏、想象,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 .通过幼儿动手制作,感知物体的平衡现象,使幼儿充分体验探究活动的快乐。2 .启发幼儿大胆表述在操作中的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蒜、牙签、橡皮泥若干、录音机、小木桥。活动过程重点:使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感知物体的平衡现象。1 .试一试。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很好玩的东西,怎样做呢?老师不教,需
7、要你们自己动脑筋才能做成。现在请小朋友拿一棵蒜,放在手指上,你能让蒜站在你的手指上吗?2 .做一做。导语:我们来做一个大蒜小人,请你们用蒜当小人的身体,用橡皮泥、牙签,把它变成一个能站在手指上的小人,看谁的小人站得直、站得稳。(1)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大胆制作。(2)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幼儿:你的小人能站在手指上吗?为什么?使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找出小人不能站在手指上的原因(A:头重脚轻B:两边重量不一样C:两腿间距离太近),从而调整自己的制作方法。(3)提示幼儿:可让小人站在小木桥上,更清楚地观察操作结果。3 .说一说。你是怎样让小人站在你的手指上的?(1)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大胆清楚地表述出
8、来。(2)老师在幼儿表述过程中,适时丰富“平衡”一词。4 .玩一玩。导语:看老师的小人和你们的小人有什么不同(下面又插了根小棍),请你们也来试一试,让小人站在你的手指尖上跳舞。(1)鼓励再次尝试,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平衡现象。(2)找一找小人不能跳舞的原因:A.插的小棍太长B.调整小棍位置C.加重底部重量(3)让小人随音乐跳舞,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用蒜做了一个会跳舞的小人,你们觉得好玩吗?这个小人是你们自己动脑筋做成的,你们真能干!你们做的小人为什么能站在手指上?(让幼儿充分回答,知道物体上边轻、下边重或两边一样重,才能站得稳,保持平衡。)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用到这
9、个道理,请你们回去找一找,然后再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中班教案篇4教学目标:1 .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活环境,知道袋鼠是一种善跳的野生动物。2 .知道袋鼠妈妈肚子上口袋的.作用,培养对动物的兴趣。教学准备:袋鼠图片。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二、讨论:我知道的袋鼠。1.幼儿和同伴互相观看自己准备的袋鼠图片和资料。3 .幼儿讲述自己准备的图片和资料。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并讲述。1.袋鼠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外形上来观察,如前后肢的不同、粗大的尾巴、雌性袋鼠肚子上有口袋等等,知道其体态特征的作用,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进行讲述。4 .袋鼠妈妈肚子上的口袋有什么作用?5 .袋鼠一般吃什么?生活
10、在什么地方?6 .你还知道袋鼠哪些有趣的事情?四、游戏:袋鼠妈妈。五、小结。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中班教案篇5活动目标:1 .感受颜色与颜色之间变化的乐趣。2 .对三原色原理的感兴趣,并产生探究的欲望。3 .了解三原色的原理。活动准备:PPT课件、视频、量杯三个、量杯盖子6个、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粉颜料活动过程:一、通过绘本,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幼互动讲述绘本,幼儿初步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关系。二、观看三原色原理的视频,引导幼儿理解三原色的原理出示三原色原理的视频,教师解释三原色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三原色之间的关系。三、提供实验材料,激发幼儿的实验兴趣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并提供实验方法,并说明实验注意
11、事项。四、幼儿实验、观察幼儿根据视频中的提示准备材料,并进行实验、观察,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中班教案篇6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准备: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活动过程:1、教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索
12、影子的奥秘。)2、教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1)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胶水瓶,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物体。而且物体必须是不能透光的。(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秘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
13、会在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4、帮小熊解决问题: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5、游戏:捉影子,测量影子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把孩子们分6个小组,每组选一名能力强的孩子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其他小孩用手捕捉,用脚踩。之后用水彩笔去测量影子的长度,看看捕捉的影子有几支水彩笔那么长,并做好记录。活动延伸:1、教师带领孩子观察幼儿园内榕树,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然后用粉笔将其影子的轮廓画下,再作比较。2、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活动反思: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科学
14、的奥秘、原理,现在还不被孩子们所理解,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会成为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巨大推动力。讲故事和观察教师操作实验能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自己亲身实践到小实验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一节科学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快的、无拘无束的“玩”中学习。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问题,得到答案,拓宽孩子们的探索思路。真正体验到“我能行”的积极情感。应注意教师在幼儿自己实践时巡回指导,先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能力强的。中班教案
15、篇7活动目标1 .在游戏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2 .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1 .课件:照片一旋转木马2 .玩具车、陀螺、筷子、积木、圆片、吸管、牙签、碗、杯子、毛巾、硬币等。活动过程一、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1.猜谜引出风车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你能猜出来它是什么吗?2 .幼儿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教师:除了风车能转,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转吗?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玩具车、陀螺、硬币、纸片、吸管呼拉圈。
16、它们能转吗?我们来试一试!3 .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教师: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让它转起来的?小结:我们用嘴吹,用手转,有手推,想出了那么多转动的方法。二、操作,探索(引导幼儿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使其中的.一样东西转起来。)1.教师:今天我们班要开展一个“转转转”的展览会,你们能不能让这些东西转起来呢?4 .请大家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合作,使其中的一种东西能转动起来。5 .谁来说说你用了哪两样东西,是怎么玩的?三、延伸活动1.游戏“迷迷转”,引出身体的转动。“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停了我不转。”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身体怎样了?”(原来发现我们的身体也会转动的,真神奇。)2.那
17、请小朋友找一找在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哪些部位也会转动起来的?中班教案篇8【教学目标】1、感知人的多种情绪,能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自己高兴的办法。2、乐意用语言、动作等来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学重点:表述不同表情的心情。难点:调整不良情绪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转换仪、幼儿画册。【教学过程】一、感知人的多种表情1、从幼儿自身说起提问:小朋友,你们有高兴、伤心、愤怒的时候吗?请你说一说这个时候,你的表情是怎样的?老师逐一说不同的情绪2、观看课件,感受不同的情绪师:(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小朋友他们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除了这些,我们还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表情呢?二、交流开心法宝,
18、排除不愉快情绪1、组织幼儿交流自己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提问:我们有了不开心的事,你是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的?2、阅读幼儿画册中“我的开心法宝”相关内容提问:(1)画册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让自己开心的?(2)你还有什么方法?3、欣赏表情歌,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情绪提问:当你高兴时,你会怎么样?当你生气时,你又会做什么动作?三、结束活动小结:当我们有了不良的情绪时要想办法让自己尽快快乐起来,不要老是想着不开心的事。(幼儿教育)中班教案篇9设计思路:“鞋”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孩子们对于做鞋子中的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却无从知晓。乐曲鞋匠之舞来源于奥尔夫音乐,奥尔夫强调的元素性的音乐决不是单独的音
19、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整个活动过程中努力融入奥尔夫倡导的元素性、综合性、创造性、参与性、灵活性、兴趣性等音乐教育理念,即通过融合音乐、舞蹈、语言、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培养孩子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健全人格的目的。指南提出:“45岁幼儿能用拍手、踏脚的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中班幼儿对音高、力度、音色等音乐因素有一定的辨别意识和能力,而且在活动的前一环节已通过故事情节、动作的辅助,使幼儿对乐曲有了初步的感受,为本环节乐器伴奏做好铺垫。本次活动让幼儿尝试用乐器进行伴奏,通过乐器的逐个练习等四个环节,由浅人深
20、,层层递进地让幼儿掌握活动的关键点,理解并能表现说唱活动中乐器与音乐的融合,实现音乐教学的真实价值。活动目标:1 .感受乐曲旋律,尝试看图谱用轮奏的形式为乐曲伴奏。2 .有节奏地表现鞋匠的工作,体验劳动的快乐。活动重点:有节奏地表现乐曲。活动难点:看图谱轮奏。活动准备:音乐、三角铁、双响筒、铃鼓、节奏图谱。活动过程:1 .观察图片引发兴趣教师出示图片引出鞋匠。师:老师有一位朋友,人们鞋子坏了就会去找他,他的职业是什么呀?(鞋匠)鞋匠是怎么修鞋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说说鞋匠是怎么修鞋的。(通过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主题,说说鞋匠是怎么修鞋子的,感受修完之后鞋匠的心理变化。)2 .欣赏
21、音乐,并尝试用动作表现(1)欣赏音乐师:老鞋匠修鞋的工作也可以用音乐来告诉大家,你们可要仔细听哦!(引导幼儿听音乐探索修鞋子的不同动作)师:你听到鞋匠是怎么修鞋的?当幼儿说到修鞋动作时,可以请幼儿模仿一下。(2)用有节奏的动作表现鞋匠的不同工序,学习鞋匠修鞋子的不同动作。师:老鞋匠先是补鞋子:准备好拿起针开始用力钻,“用力、用力、用力噗”,长长的线拖出来了。再是钉鞋子:用锤子怎么敲,“叮叮叮、咚咚咚”。最后一只鞋子终于修好了,开心吗?表现一下“啦啦啦、啦啦啦。配上音乐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节奏。师:我们一起学老鞋匠修鞋子吧。这次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让幼儿自己听音乐探索修鞋子的不同动作,挖掘乐曲与
22、表演修鞋动作的相对应,用身体动作表现修鞋匠修鞋的活动。既让他们在感受乐曲的同时走近音乐,也能让他们体会节奏的有趣和快乐。)3 .尝试看图谱表演节奏师:老鞋匠说配上好听的声音会更开心。我们一起用小乐器来伴奏,让修鞋子变得更开心。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乐器?(逐一出示几种乐器)问:“这是什么乐器?我们来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它的声音像老鞋匠在干嘛?”(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出示图谱,师幼一同熟悉图谱。师:小朋友看一看,图谱上是哪些乐器啊?(师幼一起看着图谱打节奏)看手势或图谱用乐器练习打节奏。要求:没轮到时不能有声音。师:记得老鞋匠修鞋时的顺序吗?可以看老鞋匠的手势,也可以看着图谱敲。配上音乐让幼儿用乐
23、器来表现节奏。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一起修鞋行吗?让幼儿相互调换乐器进行尝试。师:你们演奏得真棒,现在我们把乐器交换一下试试。小结:老鞋匠今天很高兴,我们的宝宝帮他修了这么多双鞋子,而且修得很牢固,谢谢你们!(鼓励幼儿尝试着将声音与对应的乐器相匹配,看图谱进行练习,使幼儿在富有角色性的演奏中更好地体会鞋匠的情感变化,也在玩中感受音乐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活动延伸在生活中幼儿继续探索尝试用来打节奏。师: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打节奏的,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生活是基础的源本,利用生活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中班教案篇10活动目标:1、引导
24、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2、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乐曲热情有力的情感。活动准备:钢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发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2、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乐曲热情有力的情感。活动准备:钢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唱支节日歌、小指勾一勾、豆浆真好喝。2、律动练习:头发、肩膀,膝盖、脚、手腕转动、摘果子。二、幼儿进行倾听歌曲,引导幼儿学习兴趣。1、教师请幼儿进行倾听乐曲,说说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乐曲的名称)2、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和以前的歌曲有什
25、么不一样?幼儿今天讨论然后说说自己的观点。3、教师随钢琴伴奏用稍慢的速度的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中唱到“崎嗨”的时候,做挥拳的动作,一表达热情活力的劳动状态。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1)感受劳动号子。提问:刚才我唱歌的时候做了一个动作,你们发现时什么动作了吗?“崎嗨”是劳动号子,喊出来考验鼓励我们大家加油干!幼儿学唱。提问: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唱,唱到“崎嗨”的时候,和我一起做挥拳的动作。(3)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唱歌曲?衬词部分。提问:在乐曲里,我们还可以加上的歌词,你们觉得是哪一句啊?这是歌曲的衬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戚哩哩哩,嚓啦啦啦。嗦罗罗罗吠。(4)教师弹钢琴幼儿跟随琴声一起练习歌曲两遍。提问:现在我们小朋友来跟随音乐做动作,看看你们是如何把这首劳动性质的音乐表现出来的(用合拍的拍手表示干活,轻快的拍手表示劳动的快乐、边拍手边跺脚表示很用劲)教师进行小结: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拍的非常的好,但是刚才有一段非常快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拍手的时候,应该轻快点,这样才能好听,(带领幼儿单独练习一遍)。四、结束部分1、歌表演我们大家做的好。2、小结活动下课。效果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3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