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docx
《X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docx(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校代码:10254密级:论文编号:2洛洛事大孽SHANGHAIMARITIME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DISSERTATION论文题目:上海港物流绩效分析与评价研究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作者姓名:潘丹丹指导教师:陈雪玫副教授完成日期:二零一二年五月论文独创性声明本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感谢。作者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
2、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网上公布论文的全部和部分合适的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摘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港口的核心功能从海陆中转中心转变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中心,逐渐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枢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集散中心,港口物流涉及到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检验检疫、海关等诸多方面。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发展港口成为了发展物流的突破口,有助于实现良性循环。所以,港口物流绩效状况是反应港口服务水平、作业成本以及竞争力等的
3、有效指标。此外,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上海港加快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上海港物流绩效进行研究具有现实与指导意义。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框架、技术路线。第二章阐述了港口物流及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并介绍了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章从上海港物流概况、水陆空交通运输、港口吞吐量以及其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了上海港物流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的必要性。第四章构建了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模型。第五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造了港口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上海港物流绩效。第
4、六章分析了世界典型港口物流的发展模式并借鉴其成功之道,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优化上海港物流绩效的措施。第七章结论,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创新点,并指出其中不足。关键词: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globaliza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thekeyfunctionofporttransformsfromsea-landtransitcentertointegratedlogisticscenterwhichfacilitatingeconomicdevelopmentandinter
5、nationaltrade,theroleofportobviouslyplaysanimportantroleinsocialeconomy,andgraduallygetsakeypositioninmodernlogistics.Portisthedistributioncenterofinternationallogistics,andportlogisticsrelatestovarioussidessuchastransportation,storage,loadingandunloading,processing,inspectionandquarantineandthecust
6、oms.Thedevelopmentofportsbe.esabreakthroughoflogisticsdevelopment,whichhelpsahealthycycle.Theperformanceofportlogisticsreflexesthelevelofportservice,costsand.petitiveness.Besides,theconstructingofShanghaitobeaninternationalshippingcenterputs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tospeedingupthedevelopmentofportlo
7、gisticsindustry.Therefore,thestudyontheperformanceofShanghaiportlogisticsisofmorerealisticandinstructivesignificance.Thestructureofthispaperisasfollows:Chapter1givesabriefaccountoftheanalysisonthebackgroundandmeaningoftheissueaswellasthesummaryoftheresearch.Chapter2dealswiththerelevanttheoryonportlo
8、gisticsandtheevaluationofitsperformance,andintroducesseveralpopularresearchmethods.Chapter3analysesthecurrentsituationofShanghaiportlogisticsfromtheperspectivesofitsbriefintroduction,transportation,portturnoveranditshinterlands,andputsforwardthenecessityoftheperformanceevaluationonShanghaiportlogist
9、ics.Chapter4buildsuptheperformanceevaluationmodel.Chapter5.estothecasestudyoftheessay,employsthemethodsof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andAHPandmakesaquantitativeanalysisofthelevelofShanghaiportlogisticsperformance.Chapter6analysessuccessfulmodeofportlogisticsaroundtheworldanddrawslessonsfromthem.Acco
10、rdingtotheevaluatingresult,thisstudyprovidessomesuggestionstothepromotionofthedevelopmentofportlogisticsperformance.Chapter7concludestheabovecontentsandinnovationpoints,andpointsouttheshortage.PanDandan(IndustrialEconomy)DirectedbyChenXuemeiKeywords:ShanghaiPort,1.ogistics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
11、m,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1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2一、国内研究状况2二、国外研究状况4第三节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6第二章港口物流及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8第一节港口物流8一、港口物流的概念及基本要素8二、港口物流的特征9第二节港口物流绩效评价10一、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的概念及发展历程10二、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研究方法11第三章上海港物流发展现状及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13第一节上海港物流的发展现状13一、上海港物流概况13二、上海港交通运输状况15三、上海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16四、上海港经济腹地16第二节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的必要性18一
1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18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18三、港口传统产业的重要战略措施19第四章港口物流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20第一节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20第二节港口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因素21一、港口基础设施及物流规模21二、港口现代化经营管理管控水平23三、港口物流服务的客户满意度24第三节评价方法选择25一、层次分析法25二、模糊综合评价法28第五章上海港物流绩效评价实证分析29第一节实证分析30一、上海港30二、上海港与国内其他港口物流绩效的比较分析36第二节评价结果分析36一、上海港物流优势分析36二、上海港物流劣势分析37第六章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水平的措施41第一节世界典
13、型港口物流模式的经验借鉴41一、鹿特丹港41二、新加坡港42三、安特卫普港44第二节提高上海港物流绩效水平的建议45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集疏运方式45二、积极拓展港口物流联盟,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46三、加强口岸环境建设,发展港口物流增值服务47四、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推进港口民营化进程48第七章结论49致谢51参考文献53附录一: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55附录二:绩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5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60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全球运输服务逐渐进入综合物流时代,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
14、它已不再被游离于生产、贸易和运输之外,其功能已从传统单一的装卸、仓储和运输功能转化为经济、贸易发展的催化剂,对周围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辐射功能,成为国内外市场经济的交汇点。港口是货物海陆联运的集散地,又是国际物流的集散中心,是国际货物运输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在物流活动中,港口以其独特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据资料显示,港口承担着世界90%以上货物的中转任务。港口作为海运的起点和终点,是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聚集点。港口拥有不可替代的规模化集散功能优势,总是能有效解决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大批量货物交易流通,从而在进行货物仓
15、储、加工等商业活动中取得规模效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主要节点,能否提供便捷、高效、灵活的综合物流服务,是决定其腹地经济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今世界港口竞争激烈的条件下,现代港口必须抛弃以往单一运输中转节点的定位,进一步拓展港口的服务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增值方向发展,使港口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枢纽和增值服务中心。目前,我国港口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不高,港口物流涉及到运输、仓储、港口装卸、包装加工、检验检疫、海关监管、信息处理等行业的方方面面,发展港口成为了发展物流的突破口。作为全球物流网络中的重要环节,港口面临着提高服务水平、降低作业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巨大压力。面临多样化的需
16、求以及激烈的全球竞争,如何完善物流系统,对港口物流绩效进行有效评估和改善已经变得尤为重要。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当前,传统的港口绩效评价更多的是基于港口运作层面,主要对港口的生产,包括装卸,船舶靠泊,集疏运等作业的绩效进行评价,而没有将港口作为社会物流系统和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缺乏对港口物流系统从整个层面上进行研究和评价。一、国内研究状况庞瑞芝和李占平(2005)指出目前绩效评估方法很多,但主要以财务及营运状况为衡量指标,很少注意到创新学习及顾客满意度方面。因此他们使用平衡计分卡(BahmCedScored,BSC)法建立了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方面的港口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该
17、方法的提出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管控能力与水平是一种突破。杨勉(2010)利用DEA-CCR模型对福建省4个主要沿海港口一一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莆田港的相关港口指标(2008)进行分析,计算出各港口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姜宝、李剑(2008)运用DEA和增长率分析数值对东北亚港口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揭示了2001-2007年中国、日本、韩国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地位的变化,通过比较港口增长率和发展效率值对这些港口的技术效率和竞争地位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为港口经营者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营信息,为提升港口竞争力提供针对性建议。陈剑、张玮(2007)运
18、用SCP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绩效的整体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物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行为体现出局部垄断和竞争合作的双重性,影响了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市场绩效;另外,市场绩效也影响着产业结构和市场行为。通过技术统计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港口物流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其经营绩效显著优于其他物流行业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吉阿兵和朱道立(2005)利用极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uper-Efficiency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模型对集装箱港口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利用极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了集装箱港口生产效率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把各影响
19、因素进行有效排序,并提出把客户比较关注的港口作业效率、港口拥挤程度及船舶进港时间延滞程度等指标引入模型。经过计算得出最有效率的港口,并指出了影响港口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对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马永刚(2007)认为港口物流体系的竞争力不是单一指标能够全面评价的,它不仅涉及港口物流能力、物流运作时间、服务水平、管理管控水平和增值服务等自控要素,还涉及到地理条件、周边物流环境和享受的相关政策等非自控要素。认为港口物流体系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于是首创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一一层次分析(FCE-AHP)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评
20、价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对上海港和釜山港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上海港的国际物流竞争力稍强于釜山港的结论。杨华龙、任超、王清斌和蔡丹(2005)从经济学角度提出港口效率是投入产出能力、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管控水平的总称,对其进行评价能够促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他们从定量的角度出发,引入数据包络分析EA)模型并加以改进,选取集装箱港口的泊位长度、码头面积等作为输入指标,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年均增长率作为输出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任伟等(2007)在探讨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对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优劣的比较,最后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港口物流竞争力
21、的评价指标,对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王玲、魏然、李克娜和杨静蕾(2005)重新定义并分析了港口物流系统及其内涵,提出将港口物流系统分为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物流运营、相关产业和协调支持等六个子系统,并阐述了这六个子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B1.JIAOXinlong,1.IUXUeIian(2009)运用DelPhi法和AHP法构建了FCE-AHP数学评价模型,使用赋权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对宁波港港口物流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将其结果与青岛港、大连港、宁波港和上海港港口物流绩效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与这几个港口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二、国
22、外研究状况KhalidBichou和RichardGray(2003)指出目前港口物流绩效评价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管控对于某些目的来说却是一种综合的方法。由于物流方法通常在功能、过程甚至供应链上使用费用均衡分析,在指导相关物流增值服务的港口策略方面,该方法可能有效。因此,试图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管控方法中概念化的港口的角度,基于对港口管理管控者和其他国际问题专家的调查,提出了衡量港口绩效的大体框架U1.EstacheAntonio,GonzalezMarianela和TrujilIo1.oUrdeS(2001)分析了1993年墨西哥港口改革的案例,指出其效率每年增长6-8%,
23、港口绩效也有所改观,指出港口基础结构的改革对港口绩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CristinaGimeneZ和EVaVenlUrat(2005)针对供应链管理管控的特点,研究了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以及它们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关系。提出社会和企业一体化进程的关系对公司物流服务绩效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并通过对西班牙快速消费品部门的实证研究,得出销售物流的一体化物流绩效的影响不大,供应商之间的联合能有效降低成本的结论。BeamonB.M.(1996)认为一个高效的评估系统应该拥有包容性、普遍性、可度量性及一致性的特点。但通过对多种评估方法比较,发现很多评价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包含以上四种标准,最常见的是缺少包容性。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绩效 分析 评价 研究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