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ocx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要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既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原则,也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布局,提出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命题。法治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所谓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过程。化,是指一种趋势,是一种历史运动。这个趋势和运动没有“完成时”
2、,只有“进行时”。分析多个现代化国家,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工业化。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基础特征,具有前提性。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工业化的实质,是生产力的革命,它把传统的农业生产,改造为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代生产力。工业化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了计算机智能化,人类现正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化乃是工业化的当下特征。工业化对应着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工业化的源头活水,是现代化水平的标尺。市场化。市场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济特征。工业化的结果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商品极大丰
3、富,交易形成规模和统一市场。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好平台,市场是现代社会各种经济要素配置和联系的基础纽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化在当代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民主化。民主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政治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作出判断: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现代民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变革的结果。民主不仅意味着人与人的平等,还表征着每个人不受其他人的奴役,不受权力的禁锢、束缚和压迫。民主实质上是每个人做自己的主人,并共同做国家的主人。党的二十大
4、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化。法治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制度特征。没有法治化便没有现代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三位一体的,它表明宪法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规范公权力行使的功能,以人的尊严和人权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为其最终目的。法治还预示着有一套程序,于公民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于公权力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一切制度皆由法律规定,而法律不得溯及既往。城市化。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社会特征。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现代化。城市化既承担着现代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也承担着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它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物理空间。城市向人
5、们提供工作、教育、医疗、住房、休闲、交往方式,超越了农村的封闭性、自然性和单一性。城市化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绿色化。绿色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生态特征,没有绿色化就没有现代化。生态绿色化是西方国家最早从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教训中得出的结论。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也随着先期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日益显现,绿色工业革命、绿色生活方式所催生的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金融、绿色关税、绿色住宅、绿色消费等,正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特征。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中,法治化具有引领性。它在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特殊。它揭示了一条历史规律:无
6、论是原发型现代化国家还是追赶型现代化国家,它们在完成现代化进程的时候,无一不是法治先行,即先有了法治化,而后才进入到发达国家和现代化国家行列。这条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法治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成果具有保障作用。从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上看,法治是人类社会治国理政最好的方式。一是法治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人类过去的一切发明,重在征服自然,自从有了法治,人类开始征服自己。二是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
7、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三是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民主政治本质上是法治政治。从法律关系内部而言,法治的意义在于协调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通过法律而实现的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和谐状态就是法治;从社会关系而言,法治的功能在于既保证市场经济的活力与秩序,又保证民主政治的真实与有效。四是实现法治化才能顺利实现现代化,法治不彰则必然落入各种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
8、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选择法治。从我们党执政经验教训出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选择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都与法治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从法治的功能上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法治。法治不仅是一套规则体系,更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人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根本,法
9、治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立法是在分配公平正义,执法是在落实公平正义,守法是在实现公平正义,司法是在矫正公平正义。法治能向人们提供稳定可靠的社会预期,是定分止争的最终标准,是约束公权和保障私权最有效的公器,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其他方面是无法实现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治模式、法治形态和法治道路。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与西方法治有着如下不同。一是阶级本质不同。我国法治是中国共产
10、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其本质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而西方法治,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分析:“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人类法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揭示了法的本质。二是历史传统不同。西方的法治有两大历史传统,一个是古希腊城邦制留下的古典民主传统,另一个是古罗马征服欧洲大陆留下的罗马法传统。这两个传统演变为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英美法系和以法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大陆法系。中国传统法治亦有两个源头:“刑起于兵”,“政始于礼”。礼是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法治的思想源头也分
11、两支,一支是主张“以德治国”的儒家,另一支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荀子首倡“隆礼重法”。秦朝弃德专任法的实践失败后,汉武帝听纳董仲舒之策,实行“德主刑辅”,德法结合遂成为正统法律思想。我们今天仍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今天的活用,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例。三是社会基础不同。西方法治的社会基础是宗教。没有宗教,就没有西方的法治。西方社会对宗教的信仰已转化为对法治的信仰。西方法治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宗教+法律”。中国法治的社会基础完全不同于西方。中国古代司法的最高境界是“天理国法人情”相统一,这一思想演变到今天,就要求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治 轨道 推进 中国式 现代化 实现 中华民族 伟大 复兴 必由之路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