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在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水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也是近XX多年来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上世纪XX年代,省委、省政府每年都由书记或省长主持召开一次水务工作会,甚至水利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会也都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这彰显了水利工作和水利事业发展对XX的极端重要性。这次会议既是廖续优良传统,也是树立鲜明导向,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对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近年来我省水利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重点工作,引导全省上下提振信心、鼓足干劲,加快推动全省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
2、代化XX实践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刚才,省水利厅汇报了去年全省水利工作情况,提出了今年思路举措,XX县和省XX中心围绕各自工作作了交流发言,既有务实管用的具体做法,也有深谋细抓的工作打算,大家讲得都很好,听了之后很受启发、深受鼓舞。各地要互学互鉴、互促互进,在比学赶超中不断解水难、兴水利。下面,讲X个方面意见。第一,一部XX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水资源短缺作斗争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XX缺水问题高度重视、牵挂于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XXXX年总书记来我省考察时指出,“缺水干旱是制约XX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重要难题”,并在引XX工程建设现场提出了“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
3、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XX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XX河水”的殷切嘱托。XXXX年总书记来我省视察时再次强调,“XX缺水问题比较突出,要重视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对XX来说,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主抓重,水的问题就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发展之本,不解决水的问题,一切都是空谈。大家都知道,缺水是XX的基本省情和最大短板。长期以来,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XX人民除水害、兴水利,可以说XX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的历史。XX把兴修水利作为经略西北、发展XX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非常重视XX缺
4、水问题,中央领导同志来甘调研考察时无一例外都谈到水资源保护利用问题。XXXX年X月,XX同志考察引X工程时指出,XX市的发展寄托在XX,水到之后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还可以发展工业,成为XX市的卫星城。同年X月,XX同志考察XX二期工程时指出,XX二期工程是一个好工程,搞成了子子孙孙受益。XXXX年X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考察我省重点水利工程时指出,引XX方案是可行的,我赞成引XX工程上马,未来的XX河引水洞子究竟搞多大,是需要有点远见的,眼光要长远一点。XXXX年X月,XX同志考察引X入X工程时称赞,在崇山峻岭中建设引X工程艰苦非凡,不亲眼看很难相信,可以说是人间奇迹。XXXX年X月,原
5、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考察引X入X工程时指出,引来大通水,润泽X王川)。一是XX因缺水而落后掉队。我来XX三年多时间,对省情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感到“XX因生态脆弱而贫困,因水资源短缺而掉队”,水是XX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去年底省政府专门召开水资源管理专题会,我对XX的水情总结了“X个并存”: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并存。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X%,居全国倒数第X位,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XXXX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x/Xo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XX%,X南和酒泉年均降水量相差多达XXX毫米。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x、x、X月份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XX
6、%左右,阶段性旱情此起彼伏,局地暴洪时段集中,“旱涝并存、旱重于涝”的特点十分明显。资源缺水与工程缺水并存。全省平均降水量只有XXX毫米,仅为全国平均降水量的%,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同时,我省特殊的地质及水文条件不利于开展大规模水库建设,加之财力有限,大部分项目都存在骨干工程“直肠子”、配套工程有残疾、没“水盆子”“水袋子”等问题,“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可以说是“后天发育不良二无水可用与有水难用并存。在水资源总体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同时,用水指标不足又导致有水难用,国家核定我省XXXX、XXXX年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总量分别为XXX.XX亿立方米、XXX.XX亿立方米,目前用水已近XXX亿立方米
7、,用水总量指标捉襟见肘。黄河流域“八七”分水方案分配我省地表水耗水指标为xx.X亿立方米,目前已基本用完,导致有水难用。有土无水与有水无土并存。我省虽然土地面积辽阔,但由于水土资源严重不匹配,导致大部分的土地都难以有效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低。像XX内陆河流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XX%,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XX%,存在地多水少、水资源超载的问题;长江流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X%,水资源量占全省的XX%,但山大沟深,水多地少,集中开发利用难度大。综合来看,XX相对欠发达的省情受制于特殊的水情,长期缺水严重影响全省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受限于水、构建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受困于水、人民幸
8、福美好生活受制于水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二是XX因兴水而摆脱贫困。新中国成立以后,XX历届省委、省政府把兴修水利设施、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XX精神,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接续奋战,相继建成XX、引X入X、引XX供水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XX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XX等地老百姓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XX沙漠南缘的一道绿色屏障。引X入X工程有效解决了XXX万老百姓的脱贫致富问题,也为XX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X上都江堰二引XX工程是我省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
9、地区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解决了XX中部干旱地区X市XX个县区XXX多万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同时,XX项目和一大批“五小水利”工程,全面改善了XX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撕下“苦瘠甲天下”历史标签立下了汗马功劳。三是XX因治水而护佑生态。对XX来讲,生态问题说到底就是水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五水共抓”,推进“四网统筹”,有力支撑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格局的形成。一方面,生态工程效应放大。通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比如,推进XX、XX黄河上游、X河源区等生态保护与建设,水源涵养能
10、力不断加强,近XX年XX段输沙量降低XX%、X河天水段降低XX%。还比如,实施黄土高原嫄面保护等重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XX.X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xx.xx%,黄土高原“由黄变绿”景象初现。另一方面,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实现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良性互促。比如,建立完善五级河湖长体系,划定XXXX条重点河流管理范围,完成XXX条河流及湖泊岸线利用与保护规划。比如,建成黄河干流XX段防洪工程,XX条江河主要支流和XXX条中小河流得到有效治理。还比如,系统运用高效节水、水源置换等措施,有效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十四五”以来累计压减x.x亿立方米。四是
11、XX因管水而加快追赶。近年来,全省水利系统主动扛牢治水兴水责任,聚焦重点区域、紧盯关键环节,统筹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河湖保护治理、节水产业发展等工作,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基础设施方面,在建成引X入X、引XX供水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同时,建成各类水库近XXX座、饮水工程XXXX多处、提水工程XXXX多处、万亩以上灌区XXX多处。在节水控水方面,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强度控制体系,纵深推进水权水价改革,用水总量有效控制,用水效率不断提高,更加高效。在机制办法方面,出台水利“四抓一打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一揽子规划方案,建成各类信息采集点X.X万处。特别是面
12、对今年XX地震影响,全省水利系统主动扛责、担当作为,在水利抗震救灾、水旱灾害防御、农村水利保障等方面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推动全省发展持续向上向好作出了“水利贡献”,值得肯定和点赞。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省水利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具体来讲,就是“四个不够”的问题。一是“水网络”不够通畅。主要是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长江流域与黄河、内陆河流域尚未建立有效调配通道,全省骨干水网体系尚未形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没有完全打通。二是“水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全省农业用水占比高,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指标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不小,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偏
13、低。三是“水机制”不够健全。主要是水权交易制度、水价形成机制还有待完善,水利融资能力较弱,水利工程建设面临巨大筹资压力。四是“水安全”不够托底。主要是防灾减灾能力不足,黄河干流部分岸线塌岸、沙化问题严重,一些河段行洪能力不足,部分城市防洪体系不完善,“小水大灾”状况时有发生。对此,各级各有关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警醒,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作风,逐步加以解决。第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必须从根本上破解水资源制约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就必须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决扛牢水的责任、解决水的难题
14、、做好水的文章,着力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以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一是坚持“配水”“调水”同谋。结合全省产业发展实际,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动,积极争取增量,统筹用好存量,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重点抓好X个方面:一要完善“水网络”。着力构建“四横一纵、九河连通、多源互济、统筹调配”的省级水网主骨架,系统完善XX、X中、X东、南部四大区域网,推动形成“一主四域”的水网总体格局。同时,以骨干河流和重大引调水工程为“纲”、区域河湖连通和输配水工程为“目”、控制性调蓄工程和枢纽为“结”,加快构建省级水
15、网体系。二要争取“水指标”。加强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调整XX需求分析研究,最大限度争取更多黄河水量分配指标。积极跟踪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规模和配置方案,近期争取XXXX亿立方米,重点解决XX等地缺水问题,远期争取XX亿立方米,供水范围拓展延伸到黄河流域及XX走廊全域。三要优化“水配置: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按照“西控、南保、东调、中优”的思路,构建近远结合、多源互济、保障有力的水资源调配总体格局。“西控”就是加强XX地区水生态空间管控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重点保护XX冰川与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区,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河湖湿地绿洲生态用水。“南保”就是以保护江
16、河源头水为重点,加强“两江一河”源头区、XX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XX河等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水生态保护,为X中及X东发展提供优质水源。“东调”就是坚持合理开源、适度引调水,形成以XXX引水工程为骨干,当地水、外调水、非常规水联合调配的供水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和X东能源基地用水。“中优”就是以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重点,积极挖潜、盘活存量,统筹区域内外多种水源,形成以引XX等工程为骨干的供水网络,提升XX经济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二是坚持“大水”“小水”齐抓。水利建设既要抓大也不能放小,骨干工程和农村水网要两手发力、齐头并进。要围绕调水、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环境改造和河湖连通,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 工作会议 讲话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