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县区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docx
《某某市县区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市县区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市县区猴痘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TO%,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有效保护。由于在1980年消灭了天花并随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正痘病毒。猴痘病毒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经破损皮肤或粘膜或被感染动物咬伤而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传染媒介主要是血液、体液、皮屑、痂皮、脓液等。人与人之间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可能会通过呼吸飞沫传染这种病毒,而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这一病毒。2022年5
2、月初以来,已有20多个非地方性流行国家发现多例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传播。XX区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内外人员、物资交流频繁,对于此类新发传染病要保持高度警惕性。根据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制定本应急预案。一、目的本区发生猴痘病例后,立即落实一系列有效措施予以扑灭,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健康。二、诊断标准(一)流行病学资料(1)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2)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3)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二)临床表现: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
3、。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疱疹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多呈离心性分布。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病程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三)疑似病例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市县 区猴痘 疫情 应急 处置 预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309.html